剑润翰墨 戎马倥偬任驰骋
——澧籍将军马先宏的军旅及翰墨人生
文/易宗明
初识马先宏将军,是2016年与一群文友前往济南受其热情款待。马将军博学洽闻,豪放雄健,非侠而勇,不怒自威。作为军旅书法家,他不仅书法造诣深厚,文笔也让我这个所谓的“文人”惟有景仰的份。回来之后,在自己主编的《城头山视窗》作了一期《笔带风云——马先宏将军书法作品欣赏》的推介。再见马将军,是缘于2018年澧县广州战友从军40周年聚会筹备,我领衔为其策划编辑《战友情 血凝成——澧县广州战友从军40周年纪念》画册。第三次则是欣闻将军回到故里,当面向他汇报画册方案。恰逢将军生日,应邀入席,举杯相庆。
马将军是湖南澧县人,1958年9月出生在一个叫灵泉坛附近的小山坳,那里山峰清秀、环拥成趣。他1978年2月入伍,2013年被授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少将军衔。2017年,他在山东消防总队总队长、政委任上退职休养。履职期间,他指挥了一百多次抢险救援和灭火行动,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可谓竭尽全力。
金戈铁马任驰骋
他从小心向正义,立志参军,报效国家。1978年2月,马先宏从澧县灵泉乡应征入伍,成为广东省军区独立第三团战士(部队番号54107部队)。入伍后,他一直秉承“感恩、知足、尽责、学习、奋发、图强”十二字初心志向,为国家尽义务,为百姓保安康,红心向党,永不叛党。
军帽顶的是责任,戎装穿的是庄严。1979年2月17日凌晨,中越边境群山中万炮齐呜,地动山摇。一发发炮弹撕裂长空,一齐射向越军阵地,骤然响起的枪炮声震动了整个世界。马先宏和战友们坚决响应国家号召,从广州梅花园营地前往广西崇左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28天的惨烈战斗,整个参战部队战斗减员率达5.7%。触目惊心的数字,足见战争有多么残酷。庆幸的是,作为一名战士,他经受了炮火的洗礼与考验,随军凯旋。年底,他奉命归建广州,继续服役。
1982年,他所在的独立第三团改编为武警,编为广东省武警总队第二支队。1983年6月,他进入教导大队骨干队轮训学习,年底提干,担任营部书记(行政正排职)。1989年,他选调进广东省消防总队,参加了震惊中外的深圳清水河化学仓库大爆炸抢险救援。这期间,他从团干事、团党委书记、总队处长到总队纪委书记,一路成长。公安消防总队是公安部门领导下同火灾作斗争的一支实行军事化管理的部队,执行解放军的三大条令和兵役制度,纳入武警序列。从此,他将抢救生命和保护财产作为第一要务。
无悔军旅,青春绽放于难忘岁月。自2002年始,他先后荣升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政治部主任(副师职)、副政委。2007年1月,他调任湖北省公安消防总队政委(正师职),尔后又担任总队长,并第一时间驰援四川,参加2008年汶川大地震救援行动。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四川省公安消防总队天府消防铁军挺进震中全力救人,身为总队长的马先宏立即率总队全勤指挥部赴震区现场指挥。他与时任四川省委书记、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东明共同指挥雅安大地震救援。他担任消防前线总指挥,派遣2150余名消防官兵、450辆消防车、17艘冲锋舟及6条专业搜救犬投入救援工作。除参与抢救群众任务外,还负责7个灾区群众安置点,每个安置点安置群众都达千余人。。
2013年8月,他调任山东省公安消防总队总队长、党委书记(高配副军职)。上任不久的11月22日,三声巨大爆炸声和升起的蘑菇云打破青岛市西海岸往日的宁静,中石化黄岛输油管线突发爆炸。一瞬间,青岛市西海岸上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爆炸冲击波将房屋损毁、车辆掀翻,遍地伤员急等救援。西海岸、石化区、青岛纷纷告急。他又第一时间赶赴爆炸火灾现场一线指挥。增派民警、交警支援现场,开辟救生绿色通道,配合卫生等有关部门做好伤员救治工作。在山东履职期间,他成功指挥了山东日照液化气罐区大爆炸战斗,现场保住了200多人的生命安全,成为经典战例,受到了党中央、公安部的高度赞扬。同年,他又参加天津港危化品特大事故处置。
他说:“面对严峻的挑战和繁重的任务,消防官兵们必须要有敢于亮剑的精神和勇气,真正把'赴汤蹈火’的光荣使命担当起来,把'赴汤蹈火’的战斗精神践行下去,真正使公安消防精神和职责使命意识深入官兵思想、溶入官兵血脉、渗入官兵灵魂,成为官兵的一种本能、一种习惯,使消防部队真正成为一支铁军。”
在职期间,他被聘为安徽中科大客座教授,主讲消防救援课程。他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嘉奖10多次,被总队、公安部消防局评委“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机关干部”“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政工干部”,多次受到上级通报表扬。
战友之情血凝成
2018年是建军90周年,也是澧县1978年广州战友从军40周年暨战友联谊会成立10周年。在这样一个大喜的年份,马先宏将军与200多名战友聚首澧州,欢聚一堂,在澧县茉莉花酒店举行了一场庆祝活动。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这是一支有着优良的光荣传统的部队,先后受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视察和关怀。这次活动组织圆满,得到了部队老首长张炳生将军、邓祖选将军的亲笔题词,他们的老战友、常德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莫道宏不仅为活动题字,不顾舟车劳顿莅临了盛典,并在会上发表了即兴讲话。
战友,就是平时汗在一处流、泪往一处洒,战时在同一条战壕里战斗,在同一块阵地上冲锋,能够生死相托的兄弟。这种用血与火熔炼出来的兄弟情、战友爱,就能凝聚起一往无前、攻无不克的强大力量。
马先宏将军在纪念画册的“卷首语”中写道:“从军归来,天各一方,但割不断我们彼此之间的关怀和牵挂。久违的日子,相信大家都曾一次次打听彼此下落,只为送上一句诚挚的问候。四十周年战友聚会的初衷,是为了共同回味军旅历程,重温友情,重叙当年;整合战友信息资源编印纪念册,也是为了搭建互动互助平台,共话明天,共创未来。不管花红叶绿,不论高低贵贱,大家都需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让魂牵梦绕的战友之情薪火相传下去。”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千难万险中得来的东西最为珍贵,患难与共中结下的情谊最为牢固。战友,战友,亲如兄弟。让每个战友自豪和感激的是,马将军为了联谊会的健康发展,十数年如一日帮困扶贫。在日里万机的繁忙工作中,他抽挤时间参与战友会活动,悉心指导工作,关心询问战友的生产生活状况。对患重病的颜复军、祁建军等战友慷慨解囊,并以“战友情、血凝成”为主题开展募捐资助活动,为重病战友募资5万多元。
不仅如此,他心系家乡,退休后发挥余热,不仅常年默默无闻地资助家乡贫困学生,助力乡村振兴,还为家乡出资修了一条6公里的通村公路,解决了村民出行不便的问题。同时,他为家乡引进了自来水,结束了村民一辈子喝堰塘水的历史。目前,他正在为家乡招商引资舟车劳顿。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牵线搭桥,已引来深圳一家企业前来津市实地考察。他试图为家乡贡献余热,在家乡引进项目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书道犹兵德艺馨
马先宏将军自幼酷爱书法艺术,精于行书、楷书,专于行草。其作品深谙“取法其上”之理,但也融入了自我审美哲学,书法体势真力弥漫、内涵充盈,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他的作品看似随心所欲,恣意挥毫,却暗循法度——藏锋露拙,轻重缓疾,自有节奏。他将自己丰富的人生经验、深厚的艺术积淀和敏锐的隽永才思,流于笔端,泼墨纸上。
苦难铸辉煌,痴迷成大器。四十余年的从军生涯与翰墨苦功,锤炼了他的情怀和胸襟。著名书法家金伯兴在《坚质浩气 水墨情怀——品读马先宏先生的书法作品》中写道:“马先宏先生结缘于水,生在湖南,喝湘江水长大;服役广东,与珠江为伴;现湖北任职,又得长江汉水之惠。得水独厚的马先宏性情如水,刚柔并济,馨于静流,响在波澜。军旅33载,他身上凝蓄着军人的阳刚之气;又因常年专事党务、思想政治工作,且醉心于文学艺术,因此'阳刚’中又添'阴柔’之美,这'两美’集于一身,有说其是因为水的滋润,有说其源于部队的锤炼,还有说其得益于传统文化的熏陶。”
军魂入书,铁胆雄心。2018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山东省将军书画院举行《翰墨情缘 情系沂蒙 ——百名将军墨宝欣赏》,其中就有马先宏将军的数幅书法作品。字如其人,他笔下的作品,浩然正气,涤人心胸,催人奋进。
艺术造诣,荣身益世。2019年,马先宏将军与两位有着同样军旅生涯经历的艺术家在广州萝岗沁园举行了《深情融笔墨,红心系党恩 ——邓祖选·马先宏·魏文涛书画作品联展》。展出的300多幅书画作品,旨在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歌颂党的光辉成就,以艺术的形式献礼祖国70华诞,并为当今羊城增添一份浓浓的书香之气。作品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名言、诗词以及讴歌党、讴歌人民、讴歌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名言佳句作为创作内容。毎幅作品都浸润着艺术家对党的无限热爱,饱含着对祖国崛起的无限赞美,映射出他们对军旅人生的感悟思索,展现出热忱、率真、雄浑、阳刚、充满正能量的精神风貌。展出结束后,遴选出来的150余幅展品印制成了《红心向党——邓祖选、马先宏、魏文涛书画作品集》。
“书道犹兵”,马先宏将军的从军生涯为其创作之路增添了浓墨重彩之笔。他在担任湖北省公安消防总队总队长期间,不仅担任《湖北书画史》三卷副主编,还担任湖北书法研究会副主席。2014年,他又担任山东省将军书画院副院长。他出版有《荆楚行、蜀道行、齐鲁行》个人书法作品集。其书法作品入选中国文联编纂的《中国翰墨传承巨匠》书法作品集。作品《仰望泰山》镌刻于泰山山顶,并有多幅作品参加省级、国家级书法作品展。
主编/易宗明| 编辑/黄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