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网 > 知识库

陕西发现天坑群

来源:篆体字网 2024-01-21 08:20:49 作者:篆字君

最近几天陕西汉中因为天坑火了,这里发现了多达49个天坑的天坑群,在数量上位居世界第一,从此陕西也成了天坑这一喀斯特负地形的大户了。

汉中天坑群是在陕西汉中南部秦岭造山带与扬子地块结合部位被发现的,这里不仅有天坑,还有洞穴、峡谷、溶洞、飞瀑、峰丛、洼地等地貌,这些岩溶地貌景观浑然一体。其中地洞河天坑、天悬天坑、圈子崖天坑,坑壁飞瀑直下,地下暗河涌流,洞群相互连通,原始森林茂密,极具神秘感;南郑小南海大佛洞、镇巴三元金珠洞以及其他洞穴中,钟乳石形态各异、绚丽多彩、数量巨大,极具观赏性;回龙沟、白天河、西流河等峡谷,有连绵的悬崖绝壁、飞泻的泉瀑流水、多彩的花草植被,极具游览性。

看来汉中天坑以后是老陕人纳凉避暑首选地了,不过目前汉中天坑还未被开发,大家先不要去探索啦。

既然陕西天坑这么多,不妨来认真说说天坑是什么。

喀斯特负地形

说到底,天坑是一种喀斯特负地形。以地表为界,地表以下的喀斯特景观称为喀斯特负地形,它包括水洞、天坑、溶洞、地下暗河等地表下景观。当地表水沿石灰岩裂缝向下渗流时,对地表下岩层产生垂直溶蚀。溶蚀距离较深时,溶蚀后孔道形成落水洞。当多个落水洞因溶蚀而互相连通,造成地表大范围塌陷而形成深坑,称为天坑。

天坑的成因

天坑的成因大多分两种,大多是塌陷型,即多个落水洞溶蚀联通后形成(广西乐业天坑群等),罕见的是冲蚀型(重庆武隆后坪冲蚀天坑群)。

武隆天坑的形成原理

重庆武隆后坪天坑群是世界唯一的地表水冲蚀成因天坑群。在该天坑周围,曾有三到四条水量非常大的河流汇聚,这种外源水的量相当大,水动力也相当强,便形成漩涡,同时浸蚀和溶蚀能力都很强,在冲蚀和崩塌联合作用下,洞口越来越大,越来越深,便形成了天坑。

天坑的形成至少要同时具备六个条件:

一是石灰岩层要厚。只有足够厚的岩层才能给天坑的形成提供足够空间。

二是地下河的水位要很深。

三是包气带(含气体的岩层)的厚度要大。

四是降雨量要大,这样地下河的流量和动力才足够大,足以将塌落下来的石头冲走。

陕西汉中天坑

五是岩层要平。从天坑四周的绝壁看就会发现,岩层与地面是平行的,就像一层层的石板堆在四周一样,只有这样的岩层才能垮塌。

六是地壳要突起。地壳的运动就会给岩层的垮塌提供动力。

在层理结构发育的碳酸盐岩层下,地下河在不断地流淌,碳酸盐岩因遇水不断被溶蚀,形成越来越大的地下溶洞,地壳突然发生地震或板块碰撞等剧烈震荡,岩层发生垮塌。垮塌后的物质被水流逐渐带走,而余下部分的岩层因剧烈震荡形成许多纵向裂隙,在水蚀的作用下再次发生垮塌。如此几次垮塌后,地下溶洞终于露出地面,形成天坑。

天坑里的植物和动物

天坑底部离地表距离较大,除绳降外无法进入,多年来很少有人涉足,因此保存着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在天坑底部,阳光从坑口射入,清水从天空及绝壁而降,汇成小溪,成为天坑“动植物王国”的生命之源。天坑内气候湿润、氧气充足,花草芬芳,藤蔓、苔藓、棕树等数十种植物交错生长。

湖北宣恩锣圈岩天坑内的蕨类植物

汉中天坑群里除了少见的植物还发现了还发现了天坑溶洞群的特有动物鼯鼠。鼯鼠又叫飞猫,也称“六不像”,脸面似狐,双眼如猫,尖嘴类鼠,耳朵像兔,脚爪若鸭,尾同松鼠。它靠前后腿之间宽大的翼蹼能在绝壁和大树之间滑翔飞行,最大的头尾长度能达到1米、体重7斤多。

汉中天坑里的飞猫

2016年中、法科考专家进入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天坑探测,在探险过程中,科考人员发现了蝙蝠、百花蛇、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紫色金线鲃以及不知名的多脊柱动物和花朵等动植物,并且首次在广西境内发现洞穴生物布甲。

东兰县天坑内发现的动物

中国著名天坑

1、重庆小寨天坑

小寨天坑在我国重庆奉节县兴隆镇小寨村,是世界上最大的天坑。于1990年代被中外合作探险发现。与其他天坑一样,是因地下河流侵蚀该地的石灰岩巨洞,当洞顶倒塌,天坑就形成了。人们在小寨天坑发现了罕见的云豹和1285种不同种类的植物。据当地人称,小寨天坑地势险峻,至今仍未探明。

2、重庆武隆后坪乡天坑群

这是世界唯一的地表水冲蚀成因天坑群,位于武隆后坪境内。其形成时间大约在200万年至230万年之间。天坑绝壁万丈,形态呈圆桶型,东西长约250米,南北宽约220米,天坑深度300余米。

3、四川兴文天坑群

这里目前已成立兴文石海国家地质公园,是四川省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宜宾市兴文县城南 20 公里处,距成都 400 公里 ,重庆 290 公里。兴文石海集天坑、石林、溶洞三大喀斯特奇观于一身,被中外专家鉴定命名为“兴文式喀斯特”。

4、 四川广元朝天曾家山川洞庵

距广元市朝天区城东70公里的曾家镇响水村川主山脚,绿树掩映着一个巨大的天坑,据考证,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天坑。因川主山顶有川主庙,当地人将天坑称为川洞庵。天坑内有大大小小漏斗11个,这个漏斗群几乎囊括了各种类型的漏斗,堪称“漏斗博物馆”。

5、贵州平塘天坑群

在距塘边镇政府所在地18千米的新建村境内的龙凤山周围二十余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分布着猫底坨、打岱河、倒坨、瑶人湾、音洞、打赖坨等12个大小不等的天坑,其深度均超过300米,最高海拔1137米,最低海拔548米,它们以打岱河为中心,形成一组气势磅礴、规模宏大的天坑群。

6、贵州安龙天坑

安龙天坑位于笃山乡政府北面的龙井村下龙井组,小地名为板洞,距乡政府约4.7公里。天坑为一径宽50米×100米的椭圆形巨形竖井,垂深达250米,在井壁东南隅有较厚的泥砂堆积,生长着茂密蕉丛,成为天然的洞天花园。井壁东西两侧伴随着众多的大小洞穴,其底层溶洞是东连犀牛洞,西通出烟洞的主洞道;板洞是笃山溶洞体系中一座绝妙的通天竖井——天井。

7、广西乐业天坑群

1998年国土资源部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乐业县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时,发现一种世界罕见的地质奇观 - 喀斯特漏斗群,又称乐业天坑群。该地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即岩溶地貌),降水量大,为地下洞穴的发育提供了良好条件。其典型特色是地质构造独特,生物种类繁多。代表景观为大石围。

8、广西巴马天坑群

广西北部山区的巴马瑶族自治县拥有着众多天坑群,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百魔洞和百鸟岩,天坑四沿绝壁环绕,岩壁陡峭,形如刀削,宏伟壮观,原始植被丰富良好。阳光可从坑口射入,清水从绝壁而降,汇成小溪,成为天坑“动植物王国”的生命之源。

9、 广西凤山三门海天坑

天窗,是喀斯特旅游资源的新族,有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三门海景区的天窗就有七个之多,是串珠式天窗群,并列排成北门七星状,在世界旅游资源中是绝无仅有的,意大利著名的科考探险家诺萨里奥卢基里博士指出:“凤山三门海天窗群奇观,串珠式塌陷,兴山、水、洞、天浑然一体,时属世界罕见,独一无二”。

国外天坑盘点

1.危地马拉城天坑

并非所有的天坑都是经远古时代在荒远偏僻之地形成的。有些可能直接就在城市中央出现了,它们吞没了房屋、居民以及周围建筑。图中的天坑图片是2010年在危地马拉市塌陷而成的,三层高的建筑倒塌,陷入100英尺的地下。幸运的是,当建筑从地表消失之时,并无人员被困。2007年该地也出现了类似的天坑,造成3人遇难。危地马拉政府投入150万美元填充2007年的天坑,可人们则认为该地不适宜居住。

2.伯利兹的大蓝洞

壮丽的大蓝湖位于伯利兹外海约43英里处,离灯塔暗礁的中心距离很近。完美的圆弧地下水洞深约407英尺(124米),宽达984英尺(300米)。四周由蓝绿色水域围绕,像是一个黑眼睛一般突出。这个地下水洞是潜水者的向往之地。然而由于洞壁倾斜,潜水者必须技术高超才可以在水洞里徜徉。

3.墨西哥燕子洞

燕子洞内栖居着成千上万只蝙蝠和燕子,这也正是“燕子洞”得名的原因。燕子洞深达1400英尺(约426米),它是如此深邃,可以容纳下整座美国纽约帝国大厦(381米)。燕子洞也因此得了一个“大洞”的绰号。

4.墨西哥Zacatón天坑

Zacatón天坑坐落在墨西哥塔毛利帕斯州,是已知世界上最深的水洞,约1112英尺(339米)深。根据马库斯·盖理( Marcus Gary)博士,一位研究天坑的水文地质工作者所说,它是因底部火山岩酸化了水,而水又反过来逐步腐蚀上层岩石而形成的。连续性的坍塌导致了越来越深的垂直洞穴。

5. 阿曼Bimmah天坑

Bimmah天坑坐落在阿曼首都的一个公园。美丽的绿色水域深约65英尺(20米),宽约131英尺(40米)。水底隧道连接着深洞与海洋,这也许是它的湛蓝色调令人着迷的原因吧。Bimmah天坑已经成为一个倍受青睐的旅游胜地。游客们十分享受浸泡在水中观赏鱼跃的那份惬意,还有些人干脆跳入池中,激起水花四溅。尽管天坑是因石灰岩侵蚀与沉陷形成,然而当地神话传说却十分奇特——它是流星陨落而成的。

6. 墨西哥Sima de las Cotorras天坑

Sima de las Cotorras坐落在墨西哥的恰帕斯州,有着“鹦鹉洞”之称。它宽520英尺(160米),深460英尺(140米),这一壮丽景观让人不禁为之折服。它因种类繁多的绿色长尾鹦鹉而闻名于世,鹦鹉们在洞底郁郁葱葱的树枝上寻求归宿。其它鸟类和小动物,包括蜂鸟、金莺、啄木鸟、土狼、食蚁兽和鬣蜥等也都生活在洞底这与世隔绝的森林里。

7. 巴哈马群岛牧师的蓝洞

牧师的蓝洞坐落在巴哈尔群岛长岛的龟背湾水域。有趣的是,这个深洞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深的盐水天坑。它们深埋在水下,这种景象通常被称为“ 蓝洞”。图中蓝洞深约663英尺(约202米)。它入口处直径长达115英尺(35米),然而这个宽度随着不断的深入会继续增大。

8. 委内瑞拉Sima Humboldt天坑

Sima Humboldt天坑深达1030英尺(314米),上缘宽度1155英尺(352米),底部1647英尺(502米)。奇怪的是,天坑的形成并未受到坑底河流的影响,似乎是因岩石经过漫长的化学腐蚀坍塌形成的。由于Sima Humboldt天坑两侧悬崖峭壁矗立,坑底的森林和动物与高处长年隔绝,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

9. 巴布亚新几内亚Minyé 天坑

Minyé 天坑坐落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国的新英格兰岛,它深度可达1673英尺(510米),不得不让人为之惊叹。新英格兰岛遍布火山、石灰岩山脉、湍流和热带雨林等自然景观。然而岛屿的活跃地带骤然消失,形为一个深洞。对于深洞来说,容纳一个半的埃菲尔铁塔可是绰绰有余的。

相关热词搜索:陕西境内神秘天坑

上一篇:超速摇摇国语

下一篇:大容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