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的快节奏生活中,大多数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许多人一身病痛,心情郁闷不畅。用正确的禅修方法即可治愈身体的病痛,驱散心里的阴霾,保持身心健康,获得高质量的生活。
延琳法师开示,禅修可以我们迅速获得生命的能量,加快内循环系统的循环,有效改善我们身体的内部环境 ,有效调整身心亚健康状态康,保持旺盛的工作精力而不觉得疲累。少林药局独创了三疗七修的禅修体系,用法药,物药,身药为现代人修身养性,调理身体和心里健康开辟了新的路径。三疗即 :禅疗、功疗、食疗;七修即 :德修、功修、食修、书修、花修、乐修、香修
11
10禅疗
用禅修般若治疗人们的身心疾病,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医学,以“因果”“禅定”为基础法门,以默照冥想、呼吸、导引、气血、经络、藏象等学说为基本理论,运用“观想”、“气化”、“导引“等基本手段进行诊断、治疗、调养,并结合食疗及诸物百草疗法,通过法药,物药二圆融法,调节人性心灵及身体脏腑的四大不通。同时通过忘我修心让身体及各组成系统得到最大程度的自我修复。
11
10
功疗
少林寺传统功夫包含大量养生功法;龙拳练神,虎拳练骨,豹拳练力,蛇拳练气,鹤拳练精,来提升修练者的精气神。另外,通过少林72绝技的修练,来恢复提升人自身的卓越功能。同时通过练习《八段锦》、《禅拳》、《锦掌》等少林导引功夫疗病,通过学习《易筋经》、《洗髓经》来令生命返朴归真,正本清源,深谙契合人体的构造本质,启动生命本身生机之源。
11
食疗
食疗: 食疗又称食治,即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药食同源'是中华原创医学之中对人类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五谷杂粮,有益于人类而无害于身体,因而性'中'。这是中华原创医学选择食品最主要的标准。
药食同源,辩五穀蔬果,五味归经,五气养神,通五脏六腑,杜绝病从口入,平衡食疗饮法。食疗还包括闭关节食,整体排毒,调节方便的整体格式化等疗法。
七修:
11
10德修
修身是养性的第一次第——即八正道的第一正见。通过对人类道德观念的修正,培育道德自律与自我完善,达到身心两正、身心两健之目的。
11
10
功修
修炼各种功法,强化身体机能,以祛邪养正、强身健体、利己助人,修复人体本自功能,长生却老。
11
食修
民以食为天。佛曰:法轮未转食轮先。尊崇自然,朴素的饮食习惯,针对身体状况,四季形态,因地取材,药、食两用,调、补兼具,以养生身体、修为健康。
1110
书修
由书入道,由书入禅,提升人的品味与境界。通过进修美妙的书法境界,舒展情怀,在书写过程中掌握调心、调息、调身,达到养心、养性、养正,从而身心两健,增进禅悦,促进道心。
11
10
花修
一花一世界,百花治百病,花语达人意,花是植物超然的展现,也是爱的最高境界表现。以花入境,花是大地的智者,了解生存于这个世界的最高法则,在天地精华的涵养下造化出迷人的花漾,吸引世人赞美的目光,让众人看见花就能心生喜悦而用花传递情爱与开怀。
11
乐修
圣人作乐制礼,以乐为教。音乐可以愉悦身心,健康体魄,融音乐治疗与音乐修身养心为一体,尊《皇帝内经》“五音疗疾”之说。《史记》云:'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神经而和正心也。'因五行(金、木、水、火、土)生五声(角、徵、宫、商、羽);五脏(肝、心、脾、肺、肾)生五志(怒、喜、思、忧、恐)。
五行五音相呼应,五脏、五志相关连,故以五音疗五脏五志之伤病、修情志之境界,达心平气和。
1110
香修
香修 香有十德; 感格鬼神,清静身心,能除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碍。
香修是修身养性的最高次第。识香性、闻香味、观香型、听香音,经由香的薰染、香烟缭绕将灵魂导入高远,让心升入空灵,从而进入物我两忘的悟空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