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溢
1957年生于天津
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1991年移居加拿大多伦多。
1994年,成为旅居加拿大的职业画家
1998年,他被接纳为安大略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且成为该协会125年来第一位获全票进入的画家。
2005年,北美艺术电视频道Bravo把他作为“加拿大艺术家十杰”予以报道。自此,刘溢跻身西方主流艺术界。
《搓麻将的女人》画种;油画尺寸;123X154CM 2006
2005年刘溢创作出这件《2008——北京》的后,对于画面政治神秘性的解读让这件作品迅速蹿红于网络。
在2006年3月的纽约艺术博览会上,刘溢通过经纪人将这件作品卖给了一个纽约人,刘溢说经纪人给了他4万美金。把这样一幅跟中国有关的作品卖给了一个老外,艺术家心有不甘。于是他又以相同的方式创作了一幅《搓麻将的女人》,并且把原来画中的日本女人换掉。
第二幅《搓麻将的女人》也遂刘溢的心愿卖给了中国藏家。
《2008,北京》(又名《搓麻将的女人》) 2005
2005年创作的《2008,北京》。这幅画暗示了什么?
油画的背景是阴云密布下的海滩,实际上是暗示台湾海峡被战争的乌云笼罩。进入2008,大陆与台海形势紧张,大陆3000枚导弹,瞄准台海。油画的人物,除了画面上明显的五个人之外,在左边墙上还挂着一幅人像,人像的脸廓是毛泽东的,胡子是孙中山的,光头是蒋介石的,三个人的头像混杂在一起,表明了中国大陆和台湾是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遗留下的一个历史问题。
油画中穿红肚兜的小女孩代表台湾,因为她是代表一个地区,无法与大国的地位相平等。
四个打麻将的女子,可以肯定有一位是代表中国大陆的女孩,她的上身的纹身有中国的图腾凤凰,正对着中国大陆的女孩代表的是美国,因为中国与美国给太平洋相望;左边那个全身赤裸的代表日本,右边躺着的则代表俄罗斯。
这幅画想表达的是,台海局势如何发展,完全是中美俄日四国在主导,台湾却被排挤在牌局之外,只能等待别人安排它的命运。
油画的主体是四个打麻将的女子,她们身上衣服的多少代表了实力的强弱。正对大家的女子衣服穿得最多、最整齐,表明美国是四个大国中实力最强的。美国双手抱着头,眼睛望着台湾,对牌局心不在焉的样子,暗示美国自认为胜券在握,对台湾虎视眈眈。
右边的俄罗斯一只腿搭在美国身上,另一只手却伸在中国背后,帮助中国偷偷换牌。再看俄罗斯的牌,少了一张,这样的牌根本不能胡,说明俄罗斯对台湾问题完全没兴趣,它明里和美国勾搭,暗中却把武器卖给中国,俄罗斯只是想借台湾问题制约中国和美国。
中国上半身没穿衣服,下半身的衣服被桌子挡着看不见,暗示大家都看不清楚中国究竟有多少实力。中国的牌中有一个明杠东风,代表中国最具有威慑力的武器是“东风—31”中程导弹,这可是中国大陆对付台湾的杀手锏。中国背后还暗藏着两张牌,表明中国暗中留了一手,让其他人摸不准自己的实力。
左边的日本全身赤裸,它的实力在这四个国家中是最弱的。它聚精会神地看着自己的牌,却没有察觉牌局中大家的小动作,而且从动作上看,非常兴奋,暗示着台海危机、甚至于台海战争对于日本,形势看好,战争一开,两虎相斗,必有一伤,日本坐享其成。这说明日本在台湾问题上关注自己的利益,。虽然从表面上看,日本的牌最好,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反而不是牌局本身,日本纯粹是陪太子读书,它在台海局势中完全得不到好处。
代表中国的女子身上绘着凤凰文身,下身穿的却是带蕾丝的西式内衣。这说明在美国人看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只剩下一个外壳,中国本质上正在靠近西方,甚至和西方没什么太大区别,反而是穿着红肚兜的台湾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台湾右手端着一盘水果,左手捏着一把小刀,表示不好意思亮出来,但水果刀,虽不锋利,但可杀人。而大陆回敬的是东风导弹,这前面已有叙述。这暗示台湾基本上不具备反抗能力,但也具有杀伤力。但无论这次牌局是谁胡牌,台湾都得乖乖地敬奉上那盘水果。
他的油画技艺的繁复与艰苦,总是在思考怎样将创意的“灵光一现”表现出来成为一个“能吓唬别人”的故事!这一幅幅经过自我折磨后诞生的精品才能如此动人!
画家刘溢作画过程分解:
画家刘溢与他的作品《北京 2008》
让美术馆排起长龙的个展
这次上海美术馆的个展,是刘溢和馆方一直在攒的,但等到美术馆通知说要正式办展了,距离开展日期仅仅剩下20天!就在那么紧凑的时间里,刘溢从藏家手里借回了大约占整个展览篇幅三分之二的作品量,比如那幅倍受关注和争议的《2008北京》、唐炬(微博)收藏的《贵妃醉久》,宋丹丹收藏的《泥女》等等。另外的三分之一里包括他近年回国后在北京创作还未展出的作品,如去年完成的《烽火戏诸侯》和今年完成的《钟馗嫁妹》等,总共展出将近40幅作品。
个展因为时间紧张的关系,没有设置开幕式环节。但观众的兴致似完全未被打扰,几乎所有画作前,都围绕着纷纷举起相机留影的观众,“咔嚓”“咔嚓”不绝于耳。尤其那副《2008——北京》和《烽火戏诸侯》前面,毫不夸张地可以用“人墙”两字来形容。上海的电视台有不少在画展开幕前后做的相关报道,更造成了这次刘溢个展的受欢迎程度居高不下,个展期间的几个周末甚至出现美术馆外排长龙现象。我挺纳闷的,问他“你让电视台做了推广?”他说自己也很纳闷,没有跟任何电视台联系过啊,但是他们就是给报道了。看来网络点击第三名这种头衔还是很有号召力,说不定现在已经蹦到第一名了也未可知。
刘溢作品中所画的年轻裸女不胜枚举,相信观众人数与此一定也有关系。观展时,发现六七十岁的男性观众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摩肩接踵地在灯光下仔细观摩,热情拍照,仿佛在寒冷冬季突然被春阳照耀到了般愉悦。
画展开幕当天,本刊受邀参加了在上美四楼举办的刘溢画展新闻会。除了稍微介绍一下自己的画展外,刘溢开始结合幻灯片大谈古典油画绘画技巧以及他经年累月摸索出来的节时节能的新型表现手段:利用丙烯底料做底,用醇酸树脂画稿,然后用油彩并所谓“冥灰”地调制一遍完成油画——这通仿佛油画系老法师上课一般的演说让与会记者们大感兴趣,而幻灯片里那些无可辩驳的高技巧手法的细节,又同步为这些讲给外行听的“入门课程”增光添彩。
“油画技巧”课后,刘老师居然又开始了议题为“幽默是什么”的“哲学课”。他非常严肃认真、堪称一本正经地谈起自己对幽默的涵义的认识,这让本刊记者觉得很“幽默”。原来,刘溢的新书《作品的背后》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论幽默”,因为他认为幽默是美术创作和美术批评的重要基础。老实说,这样的一场新闻会确属别开生面,没有多少官样文章,反而让参与者了解到更深更多层面的内容。
而这个刘老师并非浪得虚名,他多年以来一直乐于在网上以“大椿老师”的名头与学油画的网友们探讨绘画方法,整合出一套作坊式的教学,将自己多年来对油画技巧的研究心得如“六胖子技法”包括“肥压瘦”等技巧教授给大家。如果在网上仔细浏览大椿老师在学友们上传的绘画过程中给予的种种具体点评、修改和建议,相信我们的脑海里不得不浮现诸如“油画界的活雷锋”这种奇特的评语,因为在这个时代,这样令人感动的行为并不常见。但他自己蛮谦虚,“没啥啦,就是觉得自己技巧不错,爱臭显摆呗。”
有人质疑他的画有匠气,他却没有任何抵挡地说:“本来就是这种‘匠气’的画法,我的画上光之后像镜子一样平,最后这遍颜色是半透明的不能厚的,而前面这一遍也必须有些明暗关系才饱满,所以这样一遍两遍去画的话就不太有很多笔触,西欧古典那套就这样,蒙娜丽莎也可以说有匠气。”他认为能被古典油画技巧影响到,不但是好事,而且是难事。“欧洲以前的师徒画室传统被废除之后,世界范围内,有多少人能真切地学到呢?绘画是最需要手把手地教与学的一门手艺!”
他还有句话也挺有意思的,“我画画就是为了讨好几个朋友”。专门问了这话啥意思,原来,他非常崇拜的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经说过“我写作是为了使岁月的流逝让我心安理得,其次就是为了我的朋友。”刘溢特别认同这话,他的不少朋友并非圈内人或艺术家,他们是他生活中的好友,看他擅画,就会来挑衅:“刘溢你能画个奥巴马啥的么?你敢画个奥巴马光屁股么?”刘溢当然不服气,就会立马去构思去画。听到这里,真的觉得艺术家还真不能没有一点童真或是“幼稚心”。
那幅遭遇了国内网民无数遍解读的《2008——北京》,到底是如何来的呢?90年代初,刘溢夫妇住多伦多时,斜对门的犹太邻居过来敲门说:“我妈妈以前学过中国麻将,你们可以跟我们一起打麻将消遣么?”于是就有了四个人在刘溢家打麻将的桥段。没想到,后来这段还入了画,当时打的那副80加币的麻将就成为绘画道具了。
当刘溢看到成千上万的人在那里解读所谓“刘溢密码”时,感觉非常惊讶,但他认为更重要的是那么多人有这份解读的意愿。刘溢说:“客观上看,我在画里确实添加了一些政治上的现象,但解读的人们自己又在很多地方进行了发挥和宣泄。
自由的刘溢,无论选择面向东方还是西方都能昂然独立------巴里·卡拉格汉
画家与夫人
面对媒体的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