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时候我们能发现错误?
我们有时在错误真正发生前就能发现它们,有时在错误发生后才发现。前者我们是通过预防机制来发现,后者是通过侦测机制来发现的。
二、防错方法的类别
防错方法大体可以分为三种:
控制:防止问题发生或流向下一站
停工:缺陷即将发生或发生时立即停止工作
警报:异常即将发生或发生时立即报警
大家注意到上面的三句话中都有一个“或”字,之所以有这个“或”字是因为与我们发现错误的时机有关。
以停工这个防错方法为例,我们并不能保证对所有工位我们都能做到缺陷即将发生时就停工,而只能做到事后侦测。
根据错误发现的时机可以将三类防错方法总结如下:
三、常见的防错方法示例
预防性停工:
相机电量过低时,停止工作,现在很多的智能手机也是如此,电量太低时无法使用拍照功能。
侦测性停工:
iPhone检测到温度过高时会自动关机。
预防性控制:
闸机只能单向转动,只出不进或者只进不出。
侦测性控制:
大家在买水果的时候会发现很多水果是根据果实的大小来分级定价的,那么多的水果是怎么按照大小挑选出来的呢?
下图是蓝莓筛选机的图片,筛选机的轨道是由网板一级一级组成的,从小孔逐步变成大孔,水果从轨道通过后,就会自动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被区分开了,这就是侦测性控制。
预防性警报:
现在很多的车都有这个功能:提示有安全带未系。
侦测性警报:
常见的烟雾探测器就是侦测性警报的例子,一旦有烟雾发生就会被探测到并触发报警。
以上对防错机制(Mistake-proofing)的概念和常见方法进行了介绍和例举,大家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后续再详细介绍不同情况下操作层面的具体做法。
关注“质量优势”,关注原创质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