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网 > 知识库

1995重庆僵尸

来源:篆体字网 2023-12-27 12:22:15 作者:篆字君


你们听说过传说中的重庆“僵尸”事件吗?突然想聊一聊。
事情要从合川云门镇嘉陵江边说起。许多年前,那里还没有桥,人们要过河的话必须坐渡船,江两边每天都等着很多人排队。特别是一些外出打工或打工返乡的人,提着大包小包,密密麻麻站在河岸。
后来呢,领导大大们看这样很麻烦,就决定修一座桥。那时候政府没有钱,于是就向老百姓借钱来修,修好之后收过路费,再把钱还给老百姓。家家户户按人头算,每户每人要捐10元钱,之后发一个本本给你,以证明你捐钱修了桥,日后凭这个本本可以去领钱。
就这样,“云门大桥”开始动工了。那个年代,手机电话根本没有,对讲机都是属于稀缺物品,通讯基本靠吼。工人们不停地修啊修,有天要拉钢丝倒水泥了,就出现这么一幕:
江对面的在吼:“拉钢丝老,狗日的,拉钢丝老,那边的注意到点哦!”
江这边的在吼:“老子盯到的,你拉嘛!”
江对面的又吼:“来了,钢丝过河了,钢丝过河了,看到没得,过河了,狗日的,盯到起,注意到起哦!”
江边等渡船的以及渡船上的人听到不得了了,纷纷议论起来:
“他们在喊撒子哦?好像带喊僵尸什么的啊?”
“僵尸?”
“僵尸!”
“真的有僵尸啊?”
“听说是他们修桥挖了别个屋头的坟挖出来僵尸了!”
“晓得撒僵尸都是跳起走的,跳一哈要跳嘿高嘿远的,你看那个香港电影里嘛,斗是那种僵尸,跳起走的,还要吃人,快点跑!”
“僵尸都跳过河了迈?快点跑……”
就这样,这些本来外出打工或刚从外面回家的人纷纷把“修桥挖到坟墓出来僵尸”的消息带回了自己的乡镇,甚至其他城市。这下子,人们更加纷纷议论:“尼玛,天黑了一个人不要出去走夜路!碰到僵尸把你吃了都没人晓得。”
这个传说延续了很多年,直到我出生,大人们都还在说,简直属于“一代传一代”的节奏。那可不?早上去上学,我们这些孩子都是一路小跑,生怕被僵尸抓了去。虽然心里害怕,但也有好处,就是可以随便拿“僵尸”为理由,不去学校上早自习和晚自习——要么天还没亮,要么天都黑了,学习重要还是命重要啊?大人们也拿我们没办法。
其实,我们都清楚,哪有什么僵尸,甚至没有任何灵异事件,无非是口音问题,一帮人听岔了,讲给另一帮人,最后一传十、十传百,没有的都说成有的了。顿时想到“人言可畏”的道理,一个没有的事都能煞有其事地流传这么多年,何况那些有点影子的事呢?
为何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首先,九几年重庆有大量外出务工人员,教育水平不高,而那时正是香港电影巅峰时刻,其中不乏“僵尸”题材(林正英躺枪),因此这个话题也被人们津津乐道;其次,长江嘉陵江至古团队劳动合作都是靠“吼”,比如著名的就是“川江号子”了,听岔了太正常;此外,那个年代通讯不发达,“辟谣”什么的效率不高,有时候甚至连政府部门的人都相信这些谣传。这样一来,本来是修桥拉钢丝过河,就成了“僵尸过河了”。
各位看官,可就当个重庆趣闻来听听吧。

上一篇:蚌埠铁三小

下一篇:visio201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