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2001年,当刘会平揣着仅有的4000块钱开店时,连过路交警都断言:不会有好生意。但是“刘师傅大包”还是开业了,并华丽转身,成了国内最大的连锁包子店——巴比馒头。
做好产品:败绩累累的创业史
也许你看到的是巴比馒头自问世就一路突飞,但是在此之前,刘会平的人生履历可谓败绩累累。甚至外人会认为他定力不够,不善坚持。
刘会平最早学的手艺活儿是油漆工,那时候的他才17岁,但发现做油漆工对身体伤害太大,便放弃了。之后跟着亲戚学做点心,学了一年就开始尝试创业,.年纪小小的他,跑遍了全国很多地方,开了很多店,但几乎都以失败告终。
1998年,他将目标锁定在上海,开了家生煎店,好不容生意好起来,赶上“猪肉五号病“,生意垮了。
折腾的这么久,刘会平开始反思,为什么开了这么多店,生意总是做失败?这个问题他想了很久。
2000年,他停下开店的步子,这一年,他吃遍了江浙沪一带的包子、馒头,并拜访一些知名点心师傅。立志要扎根上海,做出好吃的包子,开出一家不倒的包子店铺。在拜师时,刘会平吃过不少的闭门羹。
停下来的一年,反倒让刘会平快速成长,也学到很多知识和心得。2001年,刘会平在上海河南路开了一家“刘师傅大包“包子店,很快实现盈利。
一家租金5000元 的小包子铺,一天能赚300块钱,一个月营收几万元,没有依靠任何营销,完全是靠产品口碑。这让刘会平懂得:做好产品,小包子也能有大生意。
树立品牌:从土包子到洋气的国民早餐
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刘会平有个很好的习惯——总结并反思。早期专注研究产品的刘会平,开始研究商业模式。他开始着手创立公司,打造自己的品牌,开办中央工厂,发展连锁门店。
2017年,巴比在全国各地已经有了2000多家门店,2016年的年销售额达到20亿,是全国包子、馒头类的品类冠军。但刘会平并不满足当下的成就,“由刘师傅大包到巴比馒头连锁店,是一次质的飞跃。我们已经实现了国民早餐的梦想,现在要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做世界第一面点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