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为东西走向,位于南北分界处,自古以来为战略要地。秦岭古道,基本原理就是沿着河谷走,走到头了就翻过分水岭,再进另一条河谷继续走。而像褒斜道,傥骆道等古道,则是在秦岭的南北各找一条南北走向的河流,河流的源口比较接近,比如先沿南边的褒河向北走,走到头后,然后折一下,切入秦岭北坡的斜水,进入关中地区。以下就来分析几条古道。
陈仓道:即相传为刘邦暗度陈仓走的那条路(不是通常意义的陈仓故道),其路线为:
四沟(武侯祠附近)-勉县关山梁--两河口(不是略阳的两河口镇,而是在图中白云寺附近)--沿着河谷(汪家河的之流河谷)到长沟河--此时第一次翻过分水岭--进入汪家河河谷,经过秧田坝(长沟河乡和火神庙之间,离火神庙为1/3路程)--高坪场--第二次翻过汪家河和沮水的分水岭九台子梁--到达茅坝--二沟火烧关--沿留坝县正河河谷(沮水上游别称)到留坝县营盘村--闸口石--然后转向西北,从紫柏山西侧山腰的箭锋垭过--沿着瓦房坝河谷走大石崖(瓦房坝乡)-瓦房坝---然后翻过瓦房坝河和陈仓沟的分水岭--达到连云寺(陈仓沟口,即白崖河口)--然后沿着野羊河走南星--留凤关--酒奠沟--双石铺(凤县)--沿嘉陵江河道到大散关(这最后一段和通常意义的陈仓道是重合的,重合起点为凤县)。
总图
关山梁到闸口石地图:
闸口石到凤县地图:
另外,此条陈仓道东边的褒斜道,自大概武关驿开始,向西北分叉,越过紫柏山达到连云寺,这一段就是回东道,即连云栈道。后来其实大多数都走褒斜道前段--连云栈道到连云寺--凤县--陈仓,最为便捷。
也就是说,连云栈道是连接褒斜道和陈仓道的通道。连接点在连云寺。
与这条陈仓道关系极为密切的一条河就是沮水(从上游开始依次称为正河,黑河,沮水)
沮水,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留坝与凤县交界处的紫柏山南麓黄花坪(即图中闸口石附近),西南流入勉县张家河、纳入庙河和冷峪河后入略阳县两河口,继续南流至黑河坝流入白河。白河汇入后转东南复入勉县境,至沮水新铺坝始称汉水。汉水的源头有争议,有很多人认为沮水就是汉水源头。而陈仓道自翻过九台子梁进入茅坝开始,就是利用了正河的河谷一直达到闸口石。
图中黄色:正河
红色:黑河
绿色:沮水
通常意义的陈仓故道(又名嘉陵道,青泥道,故道):陈仓(今宝鸡市)沿清姜河--南越大散岭进入嘉陵江上游--沿着嘉陵江过黄牛铺、草凉驿、凤县双石铺、马岭关峡---此时因后面的嘉陵江河道极为险要,转而西入甘肃省两当县--徽县--东南越青泥岭至白水江入略阳县--东南出白马关至勉县---汉中。这条陈仓故道在陈仓--凤县一段,和上面所说的那条陈仓道是重合的。
而诸葛亮二出祁山,究竟走的是哪条陈仓道呢,应该走的是前面那条陈仓道,而不是本楼所说的陈仓故道。即勉县--连云寺--凤县--陈仓。
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