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万提斯
人说;到了一定年龄喜欢回忆。当我赏玩古巴1982年发行的纪念塞万提斯5比索银币时勾起了我好多好多的回忆。
我原在厂为重庆电影机械厂,由于和文化局有一定关糸,上世纪70年代在宿舍区,兰球场上,每周都能优先看一至二部进口露天电影。好像我看到最早的是朝鲜的“鲜花盛开的村庒”,其中媒人给主人公介绍朋友时的台词现在都还清楚的记得;“胖,说明她健康,听说一年能挣600工分那,漂亮的脸蛋能长大米吗?”。还有“卖花姑娘”,主题曲现在都能唱出;“小小姑娘,清早起床,提着花蓝到处唱”。捷克斯洛伐克电影“好兵帅克”中性情憨厚,胖乎乎的,有点傻里傻气的帅克。而就是这,手中的纪念币,一胖一瘦、一高一矮、一马一驴的画面,把我完全带回到了几十年前的兰球场上的夜晚,努力的回味着《唐·吉诃德》影片中的那些模糊的片断。时间隔得太久了,具体情节我已分不清是电影的或是小说的了。
电影可能是1957年的苏联版,在众多版本中可能图面效果很差,但我觉得最贴近于塞万提斯的原著。米格尔·德·塞万提斯·萨维德拉西班牙小说家、剧作家、诗人。塞万提斯出身于破落贵族家庭。年青时,和一名泥水匠在皇宫所在地决斗,并且把对方刺伤了,遭到通缉,被判犯了叛逆罪,处以砍掉右手的刑罚。为了不被剁掉右手而出逃,23岁时他到了意大利,当了红衣主教胡利奥的家臣。一年后不肯安于现状的性格又驱使他参加了西班牙驻意大利的军队,他参加了著名的勒班多大海战,战斗中,负了三处伤,以至被截去了左手。塞万提斯十分爱好文学,回到西班牙后,在生活窘迫的时候,卖文是他养活妻儿老小的唯一途径。1605年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诃德》第一部出版,一出版就引起了轰动。
评论家称《堂吉诃德》达到了西班牙古典艺术的高峰,标志着欧洲近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同时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塞万提斯在《训诫小说集》的前言中这样描绘自己的长相:有瘦长的脸,褐色的头发,平展开阔的前额,欢悦的眼睛,弯弯的、比例适中的鼻子。而币面肖像是根据他的自我描述刻画出来的。
在欧洲十一到十三世纪,这一时期,由于骑士制度的确立、骑士阶层社会地位的提高,产生了他们自己的精神生活和道德准则。要求现实享乐,向往世俗的爱情,显示温雅知礼的骑士风度、追求个人英雄主义的骑士荣誉和侠义的扶弱除强的骑士精神等,相应产生了骑士文学。塞万提斯一再声明,他写《堂·吉诃德》是为了讽刺当时盛行的骑士小说,"把骑士小说的那一套扫除干净"。塞万提斯在《唐·吉诃德》中一方面以漫画夸张的形式讽刺骑士的精神,另一面针砭时弊,揭露批判社会的丑恶现象,并赞扬除暴安良、惩恶扬善、扶贫济弱等优良品德。反复运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人物的个性,大胆地把一些对立的艺术表现形式交替使用陪衬烘托,在滑稽搞笑中发人深思。
《堂吉诃德》小说的情节非常奇特,故事发生时,骑士早已绝迹一个多世纪,在拉曼却一个乡村有个五十岁的小绅士叫吉桑诺,他有一个嗜好是喜读骑士小说,读得入迷了以致脑汁渐渐枯竭下去,终于失掉了理性。于是突发奇想,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骑士,进而自封为“唐·吉诃德”拉曼却地区的守护者,为了增进自己的声名,谋利公众的福利,找到了一柄生了锈的长矛,戴着破了洞的头盔,骑上名为罗齐南脱的马他要去做游侠骑士,他约请老实的农民桑丘·潘沙为侍从,骑着小毛驴行侠仗义,游走天下。以善良愿望做了许多荒诞之事。在外出游侠冒险中,闹了无数的笑话——傻把风车当巨人,把旅店当城堡,把苦役犯当作被迫害的骑士,把皮囊当作巨人的头颅等等。他有百折不屈的精神,愈挫愈奋,最后直到临终时才幡然醒悟。
注(主要在博客上活动,微博一般都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