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忠人体使用手册
来源:篆体字网 2024-01-22 18:36:03 作者:篆字君
一、关于前言1、正确的观念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2、睡眠时间不对是现代人生病的最主要原意之一。3、肥胖不是能量过剩,身体将过多的能量储存下来,反而是能量不够,使身体没有足够的能量将垃圾排除体外。4、序:中医和西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西医以化学科技为主要路线,中医更像是系统学原理。第一章 对现代医学的质疑一、现代医学发展的停滞或许并不是现代医学科技的问题,很可能是现代医学的基本思考逻辑,或是在起步点上的思考方向上、最根本的发展方向上出了问题。需要辩证的去看待这一观点,现代医学的贡献同样值得重视二、人体与计算机的类比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西医常犯的错误逻辑,经常会忽略最基本的“电压”问题。人体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功能,比计算机要完美三、关于验血的谬误以抽样确定血液总量忽视了人体的弹性变化,贫血可能是因为血清太多,红血球细胞高可能是因为缺少水分。那到底该怎么验血呢?四、人体机能的发展方向废物的排出可能会被认作是“生病的迹象”。体检可以检验出人体当前的身体状况,但无法确定其发展方向。第二章 人体的系统一、西医:器官组成七大系统,相对独立中医:完整的系统,以五种元素进行形象描述:金木水火土——肺肝肾心脾(灵感与科学博弈)二、五行理论经络与脏腑 详见15页图三、五脏六腑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胸腔和腹腔)”脏的经络在手臂、腿部内侧和身体的前侧腑的经络则相反脏腑互为表里:肺与大肠心与小肠肝与胆 脾与胃 肾与膀胱四、十四条经络:五脏六腑对应的经络,加心包经、任脉 督脉心包经,手臂内侧中心线,直接影响血液的运行状态三焦经,手臂外侧中心,影响“气”的运行状态心包与三焦也互为表里五、假设:大脑不是唯一的诸多机能的主宰,而是由为五个功能方块和四个网络系统构建和控制 详见18页“人体结构方块图”六、人体的功能系统:指挥系统主要由大脑构成,担负思考及指挥身体的机能,但是各个脏器的运行,并不是由这个系统所指挥。大脑可能是生物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外界环境,能够快速运动时,才产生的脏器。能量供给系统是消化系统加上造血系统和心血管系统。资源管理系统用最有效的方法调度人体的资源。误诊的多数原因在于把当人体经过调养后,血气会逐渐上升,原来减少供血的脏器会慢慢增加供血,这时人体反而会出现许多疾病的症状视作疾病来治疗,诊断维修系统主要为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废物清理系统统包括肝和肾所从事的血液过滤工作、肺脏的废气排放、肠胃系统的排泄、皮肤的排汗和排热等,心脏、脾脏和经络、血管则担负了运输的工作。周边功能系统即即四肢五官、皮肤、生殖器官等和外界接触的部位。网络系统:经络系统、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淋巴系统七、什么是经络?经络是由数种不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一种生物液晶态(Bio-Liquid Crystal)的物质;经络是人体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八、人体的硬件结构手上和脚上的经络多数在骨间膜上,而脏的经络和其相应腑的经络通常都在同一片骨间膜的两面,所以这两个脏腑之间的变化会形成一致的病理现象。五行理论: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行关系错综复杂,需要深厚的中医功底才能达到“手到病除”的境界。多数不明原因的疼痛可能都是经络痛,当人体脏器的能力不足时经络才会痛,多数时候必需触压才会有痛感,到了问题很严重时,才会不碰也痛。因此当发生不明原因的疼痛时,应先找一份经络图,仔细分辨疼痛的位置是那一条经络,直接按摩疼痛的经络,或者按摩其相生或相克的经络,多半能够缓解疼痛。九、人体的修复能力对外伤的修复能力有详细精确地研究,缺乏对内在器官修复能力的研究。各种脏器的修复工作,都会造成人体的各种不同的特异症状,容易被界定为生病。尤其是退休后血气回升引起的病症现象值得关注研究。第三章:人体的血气能量系统血气的测量还缺乏科学的方法,目前多数使用采证的方法,标准不一。一、五个血气水平的疾病和症状血气指的是一个人的正常能量,“火”则指人体储存的能量,也就是透支体力时的能量来源。阴指储存的“火”,阳指正常的“血气”, “阳虚”指的是血气略有不足;“阴虚”则是人体血气不足到需要动用储存的“火”;“阴虚火重”则说明不但动用储存的“火”,而且还在大量透支;“阴阳两虚”则代表“血气”和“火”都已大量亏虚接近殆尽。5个等级水平:健康水平、阳虚水平、阴虚水平、阴阳两虚水平、血气枯竭水平。自我调养的简单方法:早睡早起,勤敲胆经血气的上升或下降都会引起生病的症状,但其原因是不同的,治疗手段也是不同的,休息一下反而生病就是血气上升引起的,属于身体的自我调养、修复。运动的功效在于打通经络,强化心脏的功能,提高清除体内垃圾的能力,而不是增加能量。有利于打通心包经。但晚间运动会透支肝火,形成精神上的亢奋,不利于睡眠,影响健康。二、血气的储存血液总量和人体的血气能量成正比,人体的能量是透过血液来储存和运送。造血的数量大于血液的消耗,多余的血液就会进入人体的各个脏器,属于血气充足状态。三、如何判断血气水平嘴唇:紫黑色——低 淡红色——正常牙龈:颜色深——低带点血红色——正常 很淡——睡眠时间不对,血气不足牙肉厚——正常 牙肉低——血气不足,容易至牙周病手掌:脸色红润,掌心红,属于肝气上冲,不代表血气足脸色红润,掌心白,指尖红,标准的健康状况手掌很软,血气低;手掌厚而粗,血气低;血管:血管不明显,血气低;血管颜色深,没有弹性,属于血脂高头发:白头发的人胆功能不好,血气低白头发与感冒的关系:一有感冒迹象就立刻吃药,这样的人身体上的寒气根本无从宣泄,最容易长白头发第四章:寒气一、关于风寒“风”和“寒”是两种不同的疾病“风”指的是“風邪”,風字最主要的内涵是个虫字,也就是有外来的病因;“寒气”指的是人体受寒时所产生的东西,是中医特有的词汇。二、寒气的由来人体处于低温状态下,会为了防止体温下降而产生反应,首先是降低体表问题,但有其限度,接着会通过化学变化释放热量,使得原本正常的体液变成低热量的体液,成为必须排除体外的废物,就是“寒气”。三、不同部位的寒气背后的寒气储存在膀胱经,形成厚厚的脂肪头顶的寒气直接存在头皮上正面的寒气会存在肺经及其经别、胃经侧面的寒气存在胆经中少量寒气会通过打喷嚏排出,大量的寒气不能一下子排除体外,会致使耗费大量的能量来驱除寒气,因而使人体呈现非常虚弱的状态,应对办法就是好好休息。四、寒气的排除最根本的还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血气。多年不感冒不是好现象:脸色黑而干,明显肺虚症状的人,都是很多年没有感冒的经验,这种人从外表的症状显现出身上的寒气很重,没有能力排除寒气。寒气的排除分为身体背后经络寒气、身体前面经络寒气和肺脏寒气排除。背后膀胱经寒气排除症状为肩背酸软或酸痛、后脑部位肿胀头痛或偏头痛、印堂作痛、喉咙不适或咳嗽;方法是刮痧、晒太阳、喝桂圆红枣茶。身体前面经络寒气排除症状为鼻塞、打喷嚏、流鼻水、水泻,且额头的温度低于其他部位;胃部不适、胀气、大便不畅,方法是休养生息、适当喝桂圆红枣茶。肺里寒气的排除症状为鼻塞、打喷嚏、流鼻水、水泻,且鼻尖温度低于其他部位,容易出现咳嗽和发烧,眼白呈现淡蓝色;方法是利用姜汤来增强身体的热能和多休息。五、减少寒气入侵避免淋雨,洗头必须吹干,游泳需注意,家中备姜茶第五章、病和症中医最基本的道理:症现于四肢五官,病存于五脏六腑例如牙龈发炎是血气和大肠的原因;坐骨神经痛,胆经的问题是第一层原因,肺热则是第二层原因,肺热则是因为寒气的存在。对症下药不如对病下药,从患者四肢五官的症状中,读出在五脏六腑里的病。人体受寒时,会利用经络将皮肤上感受到的寒气以冰冷的体液将之输送至身体的排泄器官,如果肠子畅通时,首先经过肠子将寒气排出,即水泻;其次则通过鼻腔排泄,即打喷嚏、流鼻涕。现代医学低估了人体的智慧,人体内建的诊断维修系统,并不仅仅是西医所说狭义的免疫能力,而是包含自我诊断、人体资源管理、自我修复及再生的完整医疗体系,这些系统工作的最基本条件就是必需具备足够的血气能量。第六章、日常保养血气能量是人体最重要的健康指标,如何调养血气?三招:敲胆经、早睡早起、按摩心包经两个观念:不生气、保持肠胃清洁敲胆经:大腿外侧的四个穴位点(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敲打,每天敲左右大腿各五十次,也就是左右各两百下。目的主要在于刺激胆经,强迫胆汁的分泌,提升人体的吸收能力,提供人体造血系统所需的充足材料。与其经常进补,还不如每天敲敲胆经来得对身体有益。正确的睡眠则提供人体足够的造血时间,人体造血的最佳时段,是从下午天黑后到午夜一点四十分,而且人体必需达到深度睡眠的状态,建议每周至少保持午夜12 点以前累计有八个小时睡眠。睡眠时间不对是现代人生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按摩心包经:每天在每个穴位按摩2~3分钟。按摩这个经络是减肥最重要的工作任脉的膻中穴(两乳之间)和膀胱经的昆仑穴60(外侧脚踝后方腱前凹陷处),其中昆仑穴的按摩应在按摩心包经之前实施,这样比较容易将心包积液排出。膻中穴◎ 特性:对应七轮中的「心轮」。属于奇经八脉中的「任脉」,任、督二脉是人体的两大高速公路,所以它的交流道机能不同于一般的十字路口。所谓「气会膻中」,脑是髓之海,膻中是气之海,本穴属于八会穴之一,所以效用非常广泛。◎ 位置:腹中线与两乳头联接之交点,女性取第四肋间隙之中间取穴。◎ 作用:心情郁闷,胸中有闷气无法发泄,本穴具宁心神,开胸除闷,降气平胃等作用,此外,对呼吸系统及神经衰弱具特殊效果。◎ 刺激方式:用大拇指指腹以上下方向稍用力揉压,每次约五秒,休息三秒,共约五回,可自己体会斟酌加减时间或次数。心包积液的形成,主要是身体中出现了疾病,脾脏将主要能力用来和疾病对抗,就将运水的工作暂时搁置下来,心包中的废水就积了下来,积液长时间不退,使得心脏的机能减低,脾脏对抗疾病的能力也跟着下降,进一步恶化心包积液的情形,形成了恶性循环,人体会和疾病形成对峙的局面,就出现发烧的症状,按摩心包经是退烧的好方法。由于按摩时会阻断经络中体液的流动,因此按摩时,先压住穴位,心里数一到二十,然后放开一会儿再压,如此反复进行,每次约三至五分钟。简化的按摩方法:按摩两脚膀胱经上的昆仑穴,再按摩胸口任脉的膻中穴,就能很快使症状得到缓解。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起居。关于生气:生闷气会使得气在胸腹腔中形成中医所谓“横逆”的气滞。妇女的小叶增生和乳癌很可能都是生闷气的结果。生气会造成肝热,相反的肝热也会让人很容易生气。从中医的观点,怒伤肝,肝伤了更容易发怒,两者会互为因果而形成恶性循环。所谓的不生气并不是把气憋着闷住,而是修养身心,开阔心胸,或者寻求一种信仰,使得面对人生不如意时,能有更宽广的心胸包容他人的过错,根本没有生气的念头。消除生气的一些小方法:按摩脚背上的太冲穴(在足背第一、二跖趾关节后方凹陷中),可以让上升的肝气往下疏泄,直到这个穴位不再疼痛为止。用热水泡脚,水温控制在摄氏40~42 度左右,泡的时间则因人而异,最好泡到肩背出汗。生气的实质意义是“用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保持肠胃清洁,肠胃的感染主要源于一个是来自唾液的感染,另一个是食用不清洁的食物。洁净肠胃的第一件工作,就是改变饮食习惯,推行共筷母匙的饮食方式。生的动物性食物,是人体另一个细菌感染的来源。传统中医的医疗手段,分为砭、针、灸、药四种方法,“砭”指刮痧和按摩的物理治疗方法,是四种方法之首,是最重要的方法,而药为末。第七章、减肥肥胖不是吃得太多,而是排得太少:当身体的血气能量不够,没有足够的能量将身体内部的废物排出体外,这些排不出去的垃圾堆积在身体内部组织的间隙,随着堆积垃圾的逐渐增加,人就慢慢的胖起来。心脏病是肥胖的原因:心包积液过多和心肌的疾病都会使得心脏的能力下降,进而造成身体体液流通的障碍,最终形成肥胖的体型。并非肥胖的人容易得心脏病,心脏病才是肥胖真正的原因。不同体形肥胖的不同原因:当某个脏器活力较差时,其相应经络的活力也相对差。全身性均匀的肥胖,是脾脏能力低下,无法把分散身体各部位的废水送走所形成的;当身体中段腰及臀部特别肥胖时,是肾脏能力低下无法把废水排出去的症状;大腿外侧堆了很多脂肪则是胆功能欠佳,不喜好运动;有萝卜腿的人,是胆功能不好又喜好运动的特征;外额头上的皮下脂肪肥厚,以至于出现皱纹,是大肠中的病灶较多;下巴两侧的脸颊肥厚,也是大肠经的问题;较高部位接近耳朵的部位较肥厚,则是小肠经的问题;正面脸颊,眼下及鼻子两侧较厚者,则是胃部的问题造成。肠胃问题是肥胖问题的主因之一:当脾的能力不足,即“脾虚”,运送废水的能力,心包容易产生积液,使得心脏的能力不足,整个身体的活力都降低,人体经络中的体液不易流动,自然废物就无法排出了。幼儿形成脾虚的体质,心包经经常阻塞,慢慢地愈来愈胖,而且容易流口水。脾虚的体质,肠胃的细菌感染是最主要的原因。增加身体的能量,是减肥的第一课:当人体的血气能量不够时,人体为了节省能量的支出,会减少一些比较不重要的工作,垃圾的排泄是第一个被搁置的工作。垃圾的堆积除了能量不够之外,经络不通也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经络是人体血管系统外的另外一个体液流通的系统,这个系统负责将营养运送到细胞周围供细胞吸收,同时也将细胞所产生的垃圾带走。运动具有强化心脏、疏通经络的功效,因此能达到减肥的目的。对于血气能量很低的人,就好比没有钱的穷人,运动好比一种花费很贵的娱乐,对于穷人而言是没有必要的奢侈行为,对穷人而言,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要赶快赚钱,并把赚到的钱存下来,存到足够的钱才可以去做奢侈的消费。也就是要赶快早睡早起、敲胆经迅速提升身体的造血机能,使身体的总血量快速增加。敲胆经,这是疏通经络,改善人体的营养吸收。早睡早起。使人体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造血工作。减肥不是减重量,而是减体积:由于在养生过程中体内的血液总量会逐渐增加,也使得人体的骨髓和内脏中的含血量相对增加。体重的变化必需考虑血气上升时增加的血液重量,再减去被排出去的垃圾重量,减肥不能用体重来衡量成效,必需真正的测量体积。发胖是减肥必要的中间过程:人体的垃圾主要是从身体的各个部位,透过经络和血管的网络系统输送,再由相应的脏器处理后排出体外。身体内部的垃圾,除了在消化系统中的食物残渣,会从肠道中以大便的形式排泄之外,其他非消化道中的垃圾必定以液态的形式从小便或汗液中排出体外。当一直保持人体处于充足血气状况时,人体会将所有堆积的垃圾排除。速成的减肥多数是将垃圾脱水:减肥的药品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就达到了减肥的目的,那些方法多数是利用脱水的方法,让垃圾中的水分快速流失,减得愈快,胖回来也愈快。两种让人体快速失水的方法。一种是造成人体出现肺虚的症状,会使人体减少各个组织的供水;另一个是造成肝热的症状,会使人体出现“肝逼肾水”的现象。所用的减肥方法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组织中会堆更多的垃圾。中医疏通经络的各种方法,包括针、灸、按摩以及疏通经络的运动等,可以使身体经常维持在最佳运行的状态,组织间的垃圾更容易去除,身体的各项机能也会更好,还能达到减肥的目的。养生减肥法所需要的时间长一点,但是从此建立了良好而健康的生活习惯,只要继续保持这种生活方式,不但不会再胖回去,同时还再也不会受到各种慢性病的威胁。控制人体血气上升的速度,可以控制减肥的速度:和脏器的疾病相较,清除垃圾是比较不重要的工作,所需消耗的血液也比较少。当人体的血气上升到刚跨越阳虚水平时,还没有能力修复脏器,只有能力清理垃圾,这时人体就会开始清理垃圾,从外表看,很快就瘦了下来。如果在这个阶段,血气仍然快速上升,使人体拥有了足够修复其它脏器的能量,人体会将清理垃圾的工作暂时搁置,转而进行更重要的脏器修复工作。这个时候,不但垃圾无法清理,而且当人体修复脏器时,很容易造成心包经的阻塞,使得新的垃圾不断产生,反而更胖。利用这个方法减肥时,血气低落的人,起步时可以睡得早些,让血气快速提升。当人体开始清理垃圾时,就必需将睡眠的时间略为延后,从原来的十点入睡改为十一点入睡,让血气缓慢上升,甚至暂时停滞不再上升,避免激活脏器的修复工作。等到身体上的垃圾都出清了,再恢复十点入睡,让人体开始进行脏器的修复工作。这样的操作就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指导,才能控制得比较理想。利用这个方法减肥时,血气低落的人,起步时可以睡得早些,让血气快速提升。当人体开始清理垃圾时,就必需将睡眠的时间略为延后,让血气缓慢上升,甚至暂时停滞不再上升,避免激活脏器的修复工作。等到身体上的垃圾都出清了,再恢复血气提升。第八章:慢性病的调养大多数人都有一种经验,在年轻时身止的小伤口很容易复原,随着身体的老化和衰弱,伤口的自愈能力愈来愈差,需要更长的时间。这种现象就说明人体的修复能力和血气的高低有密切关系。人体的运行和计算机非常相像,计算机有硬件、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三个部分,人体也有身、心、灵三个部分,现代医学也有愈来愈多的证据认为这三者都可能是疾病的原因。痛风的调养:痛风的人多半有两个共同的症状,即是身体经常处于心包积液过多和肝热的状态,痛风的患者多数都有肠胃的问题,肠胃的问题会导致心包积液过多,心包积液过多会使心脏泵血的能力低落,血液无法送到处寸;微血管末梢的关节,造成关节部位垃圾的堆积,堆积的垃圾主要是尿酸晶。疼痛发作时尿酸晶已经存在关节里,要缓解其疼痛,首先要将其排出,至少使之离开原来的位置。这时按摩心包经,使心脏恢复正常的能力。按摩的顺序是先按昆仑,接着按膻中,再按内关,以及心包经其他的穴位。由于发病时这些穴位都是不通的,因此按起来一定特别痛。这种按摩是痛风患者每日必做的功课,光是按摩心包经是不够的,还必须使肝热现象所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当血气充足时,身体是不容易产生肝火的,改变生活作息也是治疗痛风最根本的手段之一。当痛风发作时,还可以利用热水泡脚缓解肝热,或者按摩或针灸太冲穴也是消除肺热很好的方法之一。过敏性鼻炎的保养:所谓过敏性鼻炎,主要的症状就是鼻塞、打喷嚏、流鼻水等症状,这些症状和感冒非常类似,但是并没有咳嗽、发烧、头痛等感冒的症状。从中医来看,过敏性鼻炎只是身体大量或反复进行排泄寒气的症状,寒气并不是受寒就立刻发作,而是等到身体有足够的能力时,再将寒气驱出体外,当出现打喷嚏流鼻水的症状时,是身体正在把寒气排出体外的现象。加强执行一式三招,使血气能力快速提升。在血气能力提升至足够驱除寒气的水平时,人体自然会开始进行这项工作。这时候最重要的是不应该再用抗过敏的药或感冒药,将寒气压回体内,而应该按摩胸前的肺经别,以及多休息,让人体集中能量处理寒气,加快将寒气驱出体外。对于病发时打喷嚏、流鼻水等不舒服的症状,只有耐心的忍受,让寒气顺利的排出体外。婴幼儿的寒气低温产问容易使婴幼儿受寒,一方面可以找中医开方,用中药协助将寒气赶出体外。另一方面也可以用简单的按摩方法,缓解孩子的症状,最重要的是必需尽量让子孩多休息、多喝水,集中所有体力对付寒气。按摩时主要按摩手臂上的肺经和胸前的肺经别。由于孩子的皮下脂肪很薄,因此,按摩时只要在孩子的经络上轻轻推摩即可。失眠的调养从中医的观点,睡眠的问题主要和三个方面有关,一是肺热、二是肝热、三是血气。肺热会使人睡不着,肝热使人睡不沉,低血气则使人体的入睡时间发生变化。当身体处于肺热状态时,嘴唇发红,会失眠,只需喝姜茶排除寒气即可。按摩手上肺经的尺泽穴泄除肺热,也能适当改善。这种失眠只是偶尔出现,不会形成长期的状态。心火盛、肝火盛也会导致肺热,故需先泄除心火和肝火。短期改善可以通过泡热水脚,可以加温的泡脚机可以避免不断加热水维持温度的麻烦,每天泡三十分钟至两小时,时间的长短视每个人的血气状况而定,在摄氏25~28 度的房间里,必需泡到肩膀出汗才算完成,这是最方便且能够自己在家中的泄除肝热方法。按摩脚上的太冲穴,就能泄除肝热;按摩腋下的极泉穴则是泄除心火。由意志所设定的睡眠时间和身体的睡眠时间冲突,是最普遍的失眠。用意志力对抗身体,身体只好产生肝火,提供透支的体力能源,满足我们意志上的要求。等一切忙完,终于可以入睡时,身体火烧得正旺呢,身体不想睡,于是失眠了。这是人们不会正确使用身体造成的结果。最好的方法是放任身体自然地睡,想睡就睡,不想睡就不要睡,大约两周后,应该就能正常。心中有事,或压力很大时,就算泄除了心火、肝热或肺热,也不一定能睡得着,这时就需要先处理情绪。情绪处理的方法,最重要的是需要暂时离开产生压力的环境,需另行调整。当人体处在阴虚的血气状态,在夜间七、八点时,会出现特别疲倦的感觉,多数人在这个时候会打个盹或小睡十分钟,然后就精神百倍。治疗这样的失眠需找出自己每天生理的入睡时间,即傍晚五点到夜间九点之间出现疲倦感的时间。然后做好入睡的准备,在入睡时间一小时之前用毕晚餐、洗好澡,做好入睡的准备,心里上并不是打个盹的想法,而是要一觉到天亮的打算。哮喘及长期咳嗽的调养哮喘发病症状,是人体呼吸通道的气管进口部分,被大量的痰所覆盖,阻碍了空气的进入而造成的。轻者痰少,产生咳嗽的症状;重者痰多,产生哮喘的症状。这个症状的形成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生痰的器官,二是使这些痰上升的肝气。治标的方法是先去除上升的肝气,尽快的终止哮喘的症状,这样可以很快的使患者的症状暂时得到缓解方法就是上面说的针灸或者按摩太冲穴,引导上升的肝气向下宣泄,这也是急救时的方法。经常用热水泡脚,也是一个疏泄肝气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可以用来作为日常保养,急救时则缓不济急。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疼痛的部位有很多种,大多数是大腿外侧到脚部的抽痛或疼痛。代医学的诊断认为是神经痛,但从中医的诊断来看,则认为是经络痛,神经不过让人能够感知疼痛的部位而已。大腿外侧只有胆经一条经络,可以断定是胆经不通所造成的疼痛。当胆经发生疼痛时,按摩肺经的尺泽穴会感觉非常痛,压住正确的穴位后,停留在穴位一分钟,只要压住,不需要揉动,可以立即止住疼痛,通常可以维持一天到两天不发病。经常按摩尺泽穴,可以逐渐减少发病的几率,其原理就是身体排除寒气时的症状之一。由于春季肝的升发或夏季心火的旺盛,都会因为脏腑平衡的原因,造成肺热的症状,因此,保健时春天需先按摩肝经的太冲穴去除肝热;夏天则先应按摩心经的极泉穴去除心火,然后再去除肝热,如果还不能去除疼痛时,再按摩肺经卸除肺热;秋天时则直接按摩肺经尺泽穴,多数都能缓解疼痛;冬天肝气会由于肾气下降而上升,因此,必需先按摩肾经的中府穴,再按摩肝经太冲穴和肺经尺泽穴。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出血从中医的观点认为是肝脏的疾病,是生闷气引起的。简易的保健方法是每周按摩肝经的太冲穴至少两次,每次按摩5~10 分钟。如果对经络及穴位有些了解,最好能沿着肝经按摩所有的穴位,每个穴位2~3分钟,同时也按摩肾经,提高肾的能力,可以有助于使肝气平抑。当生气或感觉不舒服时,应立即加强按摩太冲穴。骨刺肌肉中的血液供应不够,使得肌肉失去辅助骨头的拉力,则部份的骨头,将有倾斜的问题,人体的智能型自适应系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骨头相连的部位,有意的长出突出物,辅助骨头的支撑,代替了部份肌肉的能力。这突出物即骨刺。血气不足所造成的骨质增生,主要的治疗方法还是靠提升人体的血气,增加血液的总量,并提高心脏的能力。尿毒症即不能从小便中顺利排出垃圾。多数患者在肾经的部位并没有特别痛的感觉,反而是肺脏疾病的症状正明显些。尿毒症患者的病根本不在肾脏,而在血液总量的不足。肾脏失去功能至少有两种可能,一是没有足够的血液进入肾脏进行过滤,二是肾脏发生故障。肾脏没有尿液排出时,实际上有四种可能性:第一种情形是人体整体的血量不够,首先必需维持血管中的血液供应,以维持生命的正常运行。血液进入各个脏器的量都会减少。这就会使三个脏器的功能都大为衰减。另外三种情形则是和水处理有关的三个脏器(肺、脾、肾),其个别脏器的功能出问题,也会使尿液减少。整个保健过程中,可以完全不使用任何药物,利用中医养生的方法,在不增加身体负荷的前提下,调整人体的血气能量,使人体的血气能量恢复到可以起动先天具有自我治疗能力的水准,再利用人体的自我治疗能力将疾病治好。调养的重点就不在改善肾脏的功能,也不在控制喝水量,而在改变不断下降的血气能量为不断上升的趋势,使身体的总血量不断增加。糖尿病糖尿病是血气极度低落的症状,因此,保健的方法起步仍是养血气敲胆经和早睡早起,使血气快速上升。在血气上升的过程中,随着人体生产正常能量的增加,血糖会不断上升,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才会开始逐渐下降,直到回复正常为止。在血气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身体会开始处理早期积累下来的疾病,可能出现的症状非常复杂,这时必须找合适的中医师协助处理。在出现任何疾病的症状,自己最适当的保健方法,则是进行按摩心包经。依不同季节进行不同经络的保健:即春天加强肝经保健,夏天则加强心经,秋天加强肺经,冬天加强肾经。错误的方法常常具备改善的假象。吐纳之术首先练习一种逆腹式呼吸法,吸气时由鼻子自外界吸入新鲜空气至胸腔肺脏中,同时收小腹将腹部浊气挤入胸腔肺脏中,吸气时缓缓均匀的进行。吐气时则反其道而行,将胸腔肺脏中的气体一部份自口鼻呼出,一部份送自小腹,放松吸气时收缩的小腹,同样的呼气时也要和吸气时一样缓缓均匀的进行。这种呼吸方法,每次呼出的气体中至少有一半是从腹部来的浊气。原来的胸式或腹式呼吸法,呼出的气中浊气的比例多半很低。进行这种呼吸法时,上半身必需保持正直,气才会顺,下半身可以盘腿而坐,或正襟坐于椅上,或呈站立姿势,或于行进间进行。这种呼吸法所呼吸的是空气,另外配合这种呼吸法可以同步进行罡气的收纳,罡气就是我们平常所说气功的气。在熟练了逆腹式呼吸法之后,即可将这种空气的呼吸动作交给身体的反射动作无意识的进行。随后将意念用来控制罡气的收纳。罡气的收纳,在起步练习时,先配合空气的呼吸。当进行逆腹式呼吸法的吸气动作的同时,将意念置于头顶正中央的百汇穴,想象一道无形的罡气自百汇穴循着身体内部的中心线用意念将之吸入体内直达胸腔。这时身体会自然保持直立,使中心线垂直地面。吐气时再将意念集中于小腹丹田,则罡气自会从胸腔纳入丹田。这种呼吸法,第一个吸气动作进行时,同时吸进空气和罡气;第二个动作则吐出空气纳入罡气,吐和纳是同时进行的,所以称之为吐纳之术。通常这种呼吸方法,如果动作正确,进行了三五次呼吸之后,就会出现打呵欠的现象,接着眼睛里就会有泪水出现。平时想打瞌睡时,用这个方法也很容易提神。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吸收天地之气,成为身体的罡气,是养气最好的方法。许多气功的修练都着重于气的运行,其实要先养气,气足了自然会在身体中运行。但如身体血液总量不够,气是留不住的。血液是身体各种物质和能量的载体,当然也是气的载体。这种养气的方法配合原来的养血方法,会使健康的进步事半功倍。冬天的生理变化问:为什么冬天气温低时,暖和的身体(四肢)碰触到较冷的东西,即容易发抖,末稍部位容易冰冷?答:中医和西医最大的差异之一就是对于四时(四季)气候变化的考虑不同,中医认为在不同的外在气温下,身体内部的血液分布必定不同,其对外界环境的感觉也必定不同。冬天,气温低,身体需要将大量的血液用于重要器官的保温,这时四肢里的血液就减少了,血气不足的人就很容易出现四肢冰冷的感觉,也特别容易怕冷。同时由于保温耗掉了大量的血液,使得肾里的供血也跟着不足,形成肾气不足的现象。肾气是身体的先天之气,肾气不足会使身体的五脏六腑失去平衡,造成心火相对的过高,过高的心火也会使肺热上升,上升的肺热又使肝火上升。这时有可能出现肺热引起的感冒症状。这种感冒的症状,多数是打喷嚏流鼻水,虽然和排寒气相同,但是由于这种现象是由于肾气不足所引起的,是一种虚火,身体没有真正足够的能量,无法有效的把寒气驱出体外。肺热的症状是嘴唇特别红,心火的症状是印堂发红,肝火的症状是脸颊特别红,头顶特别热,这些症状会使得夜间不容易入睡,却很容易惊醒。这些症状出现时,用传统的泄肺热、心火或肝火的方法不容易改善,必需以补肾气的方法提升了肾气,肺热、心火和肝火自然消除,其衍生的感冒或睡眠问题也就消失了。这种情形也可以用中医五行的理论来理解,肾属水,心属火;水不足则火过盛,是一种相对的平衡关系;火克金,肺属金,过盛的火带动了肺热;金克木,肝属木,肺热则也提升了肝热。一个失衡的脏器会使五脏六腑都出现问题。调养时就必需依季节的特性,特别是症状发生前几天的气候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正确的对治疾病。坐骨神经痛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是指肺有能力驱除寒气时,会使肺形成肺热的状态,这时会使胆经也跟着活络起来,有些胆经不通的人,这时身体就会试着去通,于是就会出现疼痛,就是多数所说的坐骨神经痛。按摩心包经流水声侦测点按摩心包经应先学会听心包经是不是通了的信号,这个信号在正面两侧肋骨的下方。可以找一个医生用的听诊器,放在那个位置,如果心包阻塞那个位置是安静无声的,如果畅通则那个位置应有水流声。通常运动完那个部位的流水声会很流畅,肥胖的人那个部位则多数是没有声音的。先按摩两脚的昆仑穴,再按摩膻中穴,心包经则从手指尖往上一个穴位一个穴位地按。第一次按摩可能需要长一点时间声音才会出现变化,初期水流声像是挤出来似的,随着心包经的畅通,声音会愈来愈流畅。每次心包经阻塞的穴位不同,慢慢就能按出心得来。这么做等于是有回馈信号的按法,有没有效很快就能明白。白天的睡眠中医所说的『血气』,其中的『血』是很具体,但是『气』则非常抽象。每天清晨醒来,精神很好,到了中午或晚上,精神变得很差,其间身体少掉的就是『气』。『血』是人体最重要的能量,也是人体能量的载体,『气』则是人体的另一种能量。睡眠除了能让身体造血之外,也能养气。而『气』的多寡则和睡眠的质量及血液总量的多寡有关,睡眠质量愈好,或血液总量愈多,『气』就愈多。如果晚上睡得很好,多数情形早晨起来精神都很好,这时『气』很充足。经过了四至六个小时的工作,到了接近中午的时候,就感觉有点累,就是『气』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这时睡个午睡,下午又有很好的精神,也就是午睡可以迅速补充『气』。除了午睡之外,学过气功的人,在这个时候调一下『气』,也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按摩腋下的极泉穴,或脚背上的太冲穴,泄除心火或肝火。去除胆结石每天将一颗柠檬切片,先泡成柠檬汁,将之当成饮料喝,并在柠檬片较不酸时,切片沾糖将其连皮吃光。连续一个月间,柠檬汁会溶解胆结石,胆结石溶解后体积增大会使胆囊肿大,略感不适。当胆囊肿大后,选一天买一瓶500 西西的橄榄油,分成一小杯一小杯,并加点柠檬汁,目的在让其好喝一点。半天之内将500 西西的橄榄油喝光。接着在二十四小时内,由于橄榄油的润滑作用,使化开的结石从大便中排出,结石呈绿色,浮在马桶的水面上。结石排出后,胆囊处的肿胀立即消失,从此不再有胆结石的困扰。泄除胃火和肝火嘴里起泡是胃火积盛的症状,可能是身体即将排除胃经寒气的先兆。按摩左右脸颊上的下关穴和肩膀两侧的肩井穴,可以泄除胃火。按摩脚背的太冲穴,或泡热水脚,都可以消除肝火。心包按摩心包经可以只按摩五个穴位,先按左右昆仑穴,次按膻中穴,再按左右天池穴。甩手运动『甩手运动』对健康有许多好处,从经络上看,可以使手上的几条经络畅通,对于心包络的疏通更是效果明显,可以替代心包络的按摩。甩手运动有十六个「宜」字诀,最好能好好体会。十六「宜」字诀如下:上宜「虚」,「虚」字乃空虚之意,可想上体完全空虚。下宜「实」,「实」字乃厚重之意,可想上轻下重。头宜「悬」,「悬」者挂也,想似有绳悬起顶上之发。口宜「随」,「随」者随合将嘴巴微微合起。胸宜「絮」,「絮」,是棉花,想胸部如棉花一样轻松无力。背宜「拔」,「拔」者,有挺拔的意思,也就是自然挺直。腰宜「轴」,「轴」,是车轮的轴心,想象你的腰脊骨左旋右转。臂宜「摇」,手臂似扒船的轻轻在摇。肘宜「沉」,肘即手踝,在甩手之际,用意沉下往后甩出。腕宜「重」,在甩手时,力用在腕部,有如钉槌的重槌,使甩手自然有力。手宜「划」,划者划船也,手向后作划船状,也是使内脏不断牵动。腹宜「实」,如果肚子像铁石之实,则自有上轻下重之感。跨宜「松」,双足稍为闸马,跨部自然轻松。肛宜「提」,将肛门上提。跟宜「石」,将臀部稍为下沉,腰伸宜,自然脚跟稳如盘石。趾宜「抓」,用意念想双足掌钩抓地面,不由自主便达到「上虚下实」了。尚有应注意的三点:(1)「甩手功」时,以空腹为宜,如饭后须二三小时之后,来做就不会波及肠胃。(2)头放平正,眼向前望。(3)甩手的数量可多可少,视每个人的体力而定,不需要勉力而为。甩手方法:①身体站直,集中精神,眼向前看,膝微微弯曲,双足距离与肩同宽站立。②整个脚底贴平地面站立,脚趾抓紧地面,如太极拳之马步。③两臂放松慢慢上举至与肩同高。④由上向下、由前向后用气力平甩,甩手时意念着于手掌,手臂放松。向后甩的手臂高度,尽可能高,每人筋体柔软度不同,无需勉强。⑤上举时吸气,下甩时吐气。⑥ 再回到第 3 项动作,双臂放松慢慢上举,不必用力,动作柔和。⑦双臂放松伸直,心中默数,逐渐做到五十次至一百次。约五十次起,手指末端因促进血液循环,会感到发热,此为有益的健身运动,持之有恒加以锻炼,每日三次,得以精神体力充沛。去除心火按摩心经的极泉穴,可以去除心火。极泉穴在腋下胸骨一侧,心火太盛时,轻轻碰触即非常痛。多数过动的儿童或夏天遭医生诊断为肠病毒高烧不退的小孩,按摩这个穴位都会有帮助。身体虚弱者替代敲胆经的方法经常有朋友反应敲胆经很容易造成瘀青,主要原因是这些朋友的血气较低,血管的营养供应较差,缺乏弹性,敲打之后造成了微血管破裂。一般的年轻人,瘀青之后,建议暂时停一个星期,等敲起来不痛了再继续敲。通常这种情形在同一个部位,只会有一次的瘀青,以后就不再会出现了。有些重病的人,身体很虚弱;有些血小板不足的人,身上的内出血不容易止,这些人都不适合敲胆经。这时最好采用较低酒精含量的米酒(台湾)或绍兴酒(大陆),用1:1 的比例和温热的水混合,涂在胆经外测,用手搓揉,也能有很好的效果。季节性的症状天冷时身体必需耗费血液为内脏进行保暖,气温由冷转热时,这些保暖的血液会释放出来,回到肝脏,使身体呈现肝热的现象,一如由冬入春的情形。各个季节都有该季节容易出现的症状,在五行理论中,春天和肝都属木,春天以肝的症状为主。夏天和心同属火,夏天以心的症状为主,而心和小肠互为表里,因此夏天出现的肠病毒,实际上很可能是心火引起的小肠热毒,必需从泄心火下手,可是西医却将之当成病毒处理,因此,才会高烧不退。由于每个人都生活在相同的气温变化之中,出现症状都差不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传染病。再到肠子里找到适当的病毒,就成了肠病毒。很可能无论发不发病,病毒早就在肠子里了。仲夏和脾都属土,在最热的季节容易出现脾胃的症状。秋和肺都属金,秋天就容易出现排除肺部寒气的症状。冬天和肾都属水,冬天就容易出现腰酸之类的肾虚的症状。这些季节性的变化,都和各个季节中,人体内部血液的分布有关。意念按摩在自己身上按摩有一个很好的方法。把手指轻轻放在膻中穴上,完全不用力,只是指引自己的意念集中于膻中穴。数分钟之后,指尖上如果能感受到和心跳相同的脉动,就表示意念已集中于那个穴位了,然后持续一段时间,时间愈长愈好。这是意念按摩,比用力按摩的效果更好。这个方法用来按摩胸前的主要穴位,有很好的效果,但四肢上的穴位则由于意念无法集中在那些穴位而不是很好用。『怒伤肝』、『悲伤肺』、『喜伤心』、『思伤脾』、『恐伤肾』刮痧——古老而正宗的中医疗法提起刮痧使人通常会想起乡间的老婆婆,拿着铜钱、汤匙,在人们的后背前胸,刮出一道道红红紫紫的血印。以治疗中暑发烧、呕吐等症。有时疗效还颇为显著。一般人认为刮痧可以去火、排毒、美容。所以在美容院,洗浴健身中心都设立了这个项目。而在大医院的西医,视刮痧无异于损伤肌肤血管,愚昧无知的自残。正统的中医呢,也因其工具简陋,操作简单而不屑一顾,岂知刮痧疗法实在是中医疗法之鼻祖。针灸之先驱。中医弃之,岂不是数典忘祖。刮痧古称砭法,是中医治疗六大技法之一。六法:砭、针、灸、药、按跷、导引。砭为第一法、可见其重要与常用。砭法又分为刮痧、揪痧、吮痧和刺络法。以吮痧为例,望文生义,就是用嘴嘬的意思、主要用于婴儿的治疗,由医者指导孩子的母亲来操作、根据不同的病情在幼儿相应的肌体穴位上进行吸吮、嘬出紫红痧,患儿病情既时就可得到减轻。孩子们都以为是母亲与自己嘻戏、亲吻自己、没有丝毫痛感且心情愉悦、这种治法岂不是医疗的最高境界。可现代中医对此竟茫然无知,且还轻视遗弃、岂不可惜。刮痧虽然手法简单,但医理复杂,非熟知经络走向、脏腑虚实者,难以正确的把握。如果认为此种疗法有益无损,更是贻害不浅。请记住,刮痧是否出痧,不在于刮的力度是否够大,而在于患者的气血是否充足。痧不是医者刮出来的,而是患者推出来的。正确的刮痧是无痛的,就象抓痒一样,很舒服。出痧也很顺畅。若患者感觉刮的地方很痛,心里烦燥抵触,那刮的地方肯定不对,白白的耗费气血。而且出痧也不多。刮痧要找好它的适应症,砭法是最适合皮肤、肌肉和关节的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等。疗效立竿见影。远胜于药物和针灸疗法。但对于脏腑病就有些鞭长莫及了。所以中医才分出六大治疗方法。各有各的优势。但现在的中医,用药的不用针、针灸的不懂药。至于刮痧和按跷导引更少人精通。中医技法变得支离破碎。难怪疗效要大打折扣了。其实,今天在这里不是要给刮痧正名,而是要唤醒同道们找回随意丢弃的中医至宝,以重振歧黄大道。油性的皮肤是胆功能不佳身体油脂不能被完全处理,因此从皮肤排出。干性则是肺虚使皮肤的水份不足。比较黑的人是血气无法供到皮下,因此血气低的人皮肤较黑,血气较高的人就算晒黑了也很容易恢复。细嚼慢咽现代人吃饭愈来愈快,大多数的食物都嚼没几下就进了肚子。『细嚼慢咽』就像『早睡早起』一般是大家熟知的健康基本要求,也像『早睡早起』一样的被大家所忽视。仔细思考食物进入人体之后的变化,从口腔经咀嚼并且加入适量唾液初步的处理之后进入胃部,经胃酸的溶解再送入小肠,经胆汁和各种消化酶的分解之后,部份食物呈电解性的液体状态,部份仍是固体的状态。其中液体的部份才能渗透进入小肠壁被小肠吸收,固体的部份则流向随后的大肠,在大肠中身体进一步把剩下的液体吸收干净,固体的渣渣就成了大便排出体外。从整个过程中,可以发现食物只有转化成液体才有机会被人体吸收,固体食物是不会被身体吸收的。而我们所吃的食物都是固体的,因此才需要咀嚼将之磨碎,嚼得愈碎的食物到了小肠时成为液态的比例一定愈高。现代人囫囵吞式的吃饭习惯,大多数的食物都在很大颗粒的状态下就进了肚子,加上生活习惯不好和阻塞的经络使得消化酶的分泌不足,食物到达小肠时成为液态的比例一定很低,大多数食物都仍然是块状的固体,这些食物最终只能被当成大便排出体外。虽然吃了很多的食物,可是身体吸收到体内的比例很低。食物的吸收比例是一个大多数人没有考虑过的问题,总以为吃进肚子里的食物都被身体所吸收了,其实只有很小一部份被吸收了,大多数都成了排出去的大便。而食物被吸收的比例会随着咀嚼的结果而改变。咀嚼愈细食物到达小肠时成为液态的比例就愈高,被吸收的比例也愈高。大多数没有被充份咀嚼的食物,只是徒然增加身体消化系统的负担,并且增加大肠中的宿便而已。人体需要的营养是那些被吸收的食物,因此如果食物的吸收比例愈高,则吃进去的食物量就能减少。那些饭量愈来愈大的人,很大一部份都是囫囵吞式的吃饭习惯,大多数的食物只是到身体里空跑一遭而已。『细嚼慢咽』的吃饭习惯可以大幅提高食物的吸收比例,如果能做到『细嚼慢咽』就能减少饭量,是一种健康的节食方法,也是一种不浪费食物的方法。当食物被吸收的比例提高加上食量降低,则整体肠胃的负担都减轻了,就有机会清理积存在肠胃中的垃圾,解决长久积存下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