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代鎏金观音铜造像
座长12cm,座宽11cm,高19.5cm,
特征:表面鎏金,擦拭后,仍可看到金皮,整个造像的底部、背部、腔部均表现为原装的东西。
专家估价:15万元。
2 元代铜铸释迦摩尼像
座长14cm座宽12cm 高34cm
特征:开脸生动,五官紧凑,脸型圆润丰满,表情活泼;服饰为典型的汉族服饰特征;莲座饱满,座底部有两个小人依附;整个造像的包浆浑厚、自然。
专家估价:30万元
3 清末民国熏香炉
足距10cm,通高25cm
特征:脚、四棱做成倭脚型,包浆、內膛和底部表现出来的铸造工艺可以判断是清晚期至民国的真品。纹饰风格有东洋特征,品相保存完整。
专家估价:10万元。
4 明晚期绿度母造像
座长8cm,座宽5.5cm,长14cm。
特征:头上的冠,两肩的花朵和身上的纹饰和莲座上面的莲瓣、线珠等做工都非常精美,整体看来既庄严又肃穆,将救苦救难的特征全部汇集到面部表现出来鼻子上透明泪感的物质是为保护佛像点上去的胶。
专家估价:人民币15万元。
5 清代鼎式铜熏炉
通高33.5cm。
特征:盖子为一头狮子摁绣球,鼎的四周有饕餮纹,并且有飞棱,是商代和西周早期的方鼎特有的特征;但是狮子滚绣球这种风格在唐代以前是没有的,所以鼎是后代仿前代的。炉身仿商代和西周,底部为龙纹扁足。
专家估价:人民币15万元。
6 明代观世音菩萨造像
底座16.5,CM 底宽11.5CM 通高31CM
特征:佛像分三段,又称“三拿佛”,开脸有神韵,脸部经过精雕细琢,精打磨,身体部位是以豪放的雕工,雕刻而成,强烈的对比更是突出了面部的优美;从开脸特征和着装的工艺特征符合明代特征;內膛表现的铸造工艺以及里面的矾土搓开后,形状呈很细的面粉状也与明代的矾土特征相符合。
专家估价:30万元
7 唐代海兽葡萄镜
整体13.54CM 厚:0.5CM
海兽葡萄镜是唐代繁荣的一个表现,镜子表面不锈的地方锃明瓦亮,在周围几个有兽首的起锈地方,锈蚀状态深入胎骨,局部含有白色粉状锈,此种锈的状态很难作假。
专家估价:9万元
8 唐代银盒
直径:6.3CM 后2CM
鎏金银盒,底部黄色有鎏金剩下的底色,盖子所饰花纹为宝相花,缝隙中有小颗粒是珍珠地,这种银盒的风格是典型的唐代特征,盒子为整体铸造出来以后,有雕饰花纹,显得比较厚重,传世量稀少。
专家估价:12万元
9 唐光化二年铜钟
直径17.5cm,高28cm
特征:表面锈被处理过,钟内有锈,外部包浆皮子十分坚固,形成光皮包浆,上部刻有光化年间的铭文,铭文地方的铜钟质地与表皮一致。
专家估价30万元
10 战国时期 青铜盘
口径:40CM 高:9CM
特征:粉色结晶洒在外面;底部范铸痕迹与真品相符;蟠虺纹风格以及四个钮环分铸的特点与真品时代特征相符
专家估价:1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