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篆刻网│当代新锐印风邀请展
新——沐春日而生发秀色
锐——聚精气以镌刻情怀
│学术支持│
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
西泠印社篆刻创作研究室
│主 办│
中国篆刻网(www.zgzkw.com)
│媒体支持│
《中国书法》杂志、《书法报》、《书法导报》、
《青少年书法》杂志、中国书法网、中国书法家论坛
│提名委员│
李剛田 趙 熊 徐正濂 陳大中
趙 明 谷松章 高申杰 李 平
│策 展│
李平、谷松章、高申杰
当代新锐印风邀请展
岳奇
岳奇
号初堂、革庵,别署半瓦斋主人、相思得志馆。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青年联合委员、终南印社副秘书长、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西安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一等奖、全国第六届篆刻展二等奖、全国第六届书坛新人展三等奖、西泠印社第七届篆刻艺术展优秀奖、‘百年西泠·中国印’海选优秀奖、陕西省第四届篆刻展 一等奖。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展、省展等。
说说篆刻的尺度
岳奇
不太会写文章,专注于创作者多半如此,然而我心疏手懒,亦少创作。以前也常与人较论短长,或有一隅之见,都没能留下文字,现将这些往日里的闲言碎语翻出来拼凑拼凑,勉强凑数交差。
我最想说的其实是印章创作的尺度问题。唐?李涉《题清溪鬼谷先生旧居》诗:“常闻先生教,指示秦仪路。二子才不同,逞词过尺度。”其中所提尺度应和我要说的是同一意思。大家都知道“印宗秦汉”的道理,一方作品有了秦汉印的体式才会显得饱满与成功,而秦汉印的成功便在于尺度。刀法、篆法、章法都在想象之外,却又全在情理之中。这种恰如其分便是尺度的魅力,也是学习时的难度。
“技近乎道”,高质量的线条是构成成功作品的前提,这种线条的产生完全依赖精湛的刀法。“刀法者,所以传笔法者也”(明朱简语),以元朱文印为例:镌刻此类印章前人尚稳,向线用刀,求其线条光洁,纤细,以表达婉约之美。然而一味纤细会筋骨全失、绵软不堪,所以线条粗细的把握和光洁度的拿捏显得尤为精妙。刀法中冲切并用,收放自如,光洁整饬,气润堂堂,才能展现出元朱文本身的笔意和审美。那么这个尺度自然就是用刀的火候了,用刀不可胆怯,胆怯会失本伤神,亦不可野,野便会烂而不灿。当用刀的基础打好后,文字的篆法和章法就上升为审美的看点,篆法的尺度在于:篆书文字印化后的书写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印从书出”。其中分寸在于寻找“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临界点。以元朱文印为例:虽然门派众多,风格各异,但大都以小篆结字。其中只注意到表现单字、单线书法美,而不顾印面整体的作品会失去印味;过分的使文字变形会失去书写的笔势和节奏,从而使作品失去书法美;因为布局的需要文字适当的变形,会增加印面的和谐,但不合乎情理的装饰变形会使印面工艺化,流入匠俗。所以篆法尺度把握好的作品会给人一种不可名状,而又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感觉寻找的法门在于“秦汉印”的学习。学习秦汉印精于模拟相对容易,但转向作品创作时如果没有思考,老成持重往往会走向死板;想法太多,变化频繁,又难免机心过重,流于花哨纤巧。个人觉得检验其中尺度最终的标准应该是“写心”,看作品有没有淋漓尽致地传达出作者的才情与精神。才情的外泄是小才情,内藏是大才情。适可而止的表达更有持久的感染力,“聪明”不宜过多,这里也出奇,那里也出奇,可能整体就让人反感了。让人知道你聪明便可,不必一味炫耀。作品质朴一些会蕴藏更多的气势和力量,这也是秦汉印的审美本质,看似“举重若轻”,实是一种内在的坚劲与沉凝。
这些便是我想到的关于篆刻的尺度问题,说起来玄之又玄,优秀的作品呈现出来却自然而然。
岳奇作品
附录“当代印坛三部曲”作者名单
当代精·典印风邀请展作者名单(按年龄排序)
李刚田 陈身道 陆 康 刘一闻
舒文扬 张遴骏 周建国 陈 墨
施晓峰 王 晨 矫 健 张一农
张奕辰 陈大中 唐存才 张 索
方国梁 冯宝麟 桑建华 蔡毅强
江远征 谷松章 梁宏伟 刘银鹏
程迟生 高申杰 张 鹏 王义骅
鞠稚儒 李 平 张 哲 鲁大东
刘再兵 沈 浩 张 钧 李 健
周 振 张 威
当代创·意印风邀请展作者名单(按年龄排序)
童衍方 赵 熊 苏金海 徐正濂
崔志强 孙慰祖 谢钦铭 郭 强
朝洛蒙 张跃飞 燕守谷 张 铭
刘彦湖 阴凤华 张 树 冷 旭
戴 武 梁晓庄 朱培尔 邹 涛
甘海民 魏 杰 王 丹 徐庆华
刘洪洋 王云山 张永乐 许雄志
陈 峰 李夏荣 张炜羽 赵 明
戴 文 柳晓康 翟卫民 王亚洲
高庆春 汪永江 张公者 周 斌
尹海龙 仲伟迅 戴家妙 杨中良
何连海 陈 靖
当代印坛新锐提名展作者名单(按姓氏拼音字头为序)
曹文武 曹继锋 曹祐福 陈 刚
陈紫强 成 君 程二军 伏海翔
傅朝阳 高 帅 谷 伟 郭 晶
韩 东 韩春涛 何效义 贺维豪
胡锦秋 胡俊峰 季 溢 贾长庆
姜 轶 焦新帅 矫思倢 金良良
孔祥宇 李 侃 李 滔 李俊平
李明桓 李绍晨 李莹波 李子仲
梁选锋 林李阳 蔺云鹤 刘 斌
刘 建 刘永清 刘玉栋 刘自坤
龙锦营 路 旭 马俊杰 倪和军
尚天潇 史江鸿 宋开智 孙立强
孙长铭 谭 ? 谭文选 汤忠辉
陶殿甲 王 鹏 王 臻 王吉鸿
王 客 王孔瑞 魏晓伟 文 佐
吴汥涌 许贤炎 杨 柳 杨 宇
杨 华 杨牧原 岳 峰 岳 奇
张 明 张 伟 张志鸿 郑 超
中国篆刻网近期活动
中国篆刻网当代印人系列丛书之《印坛点将》实施方案
《印坛点将》系列丛书是中国篆刻网及其实体广州华隽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国篆刻出版社合作的一个长期出版项目。主要收集整理包括但不限于⑴西泠印社社员,⑵中国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⑶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展、篆刻展中以篆刻获奖的作者,⑷在西泠印社主办的活动中以篆刻获奖的作者的资料,与作者合作出版。每卷独立成册,分卷推出。具体方案请关注中国篆刻网公众号后联系我们。
中国篆刻网当代印人系列丛书之《印坛点将》书目
已出版:
邵 晨 倪和军 江继甚 王云山
汤忠辉 刘洪洋 吴汥涌 陈明德
柳晓康 杨 华 张呈君 张 钧
魏晓伟 李 平 戴 文 郭 晶
吴贤军 张 铭
将出版:
吴颐人 孙佩荣 刘 健 姚伟荣
周 斌 杨祖柏 高 帅 林 尔
程迟生 程二军 彭大磬 张 威
魏 杰 翁石匋
更多信息请点击底部“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