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有一首词,里面有一句我们时不时会说到,那就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了。不过原词可不是“又上心头”,而是“却上心头”。这首词词牌名叫《一剪梅》,因为太多人写过这个词牌名,所以要给它加个后续了。词是这样: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大图模式这是我们读书的时候比较喜欢的词,尤其是女生,很多人喜欢像林黛玉一样,感时花溅泪,喜欢悲春伤秋,就像那句我们比较熟悉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也是很常会被引用。还有什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流水无意恋落花,多情总被无情恼等等。大图模式喜欢这首词,除了词本身太华丽之外,还因为它读起来特别朗朗上口。“舟”、“楼”、“愁”、“头”四个字都押韵。而且,如果用广州话来念的话,“秋”、“流”也是跟那4个字押韵,特别有诗意。大图模式关于这首词的解析,在前面的文章里已经有比较详细的介绍,这里就提一个问题,这个“雁字回时”的“回”字,有没有用错呢?因为资料显示,大雁是秋冬的时候飞往南方过冬,然后次年开春天气暖和之后,大雁又飞回北方,下蛋孵化,养育后代的。所以说,大雁的“家”应该是在北方,南方只是一个避寒的地方而已。大图模式有一首歌《鸿雁》,歌词有一句是这样的,“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鸿雁,北归还,带上我的思念”,这也是认同大雁的家在北方,南方只是过来走走而已。心中牵挂的、思念的,还是北方的家。大图模式所以说应该是“来”南方,而不是“回”南方。“雁字回时”应该错了,应该改成“雁字来时,月满西楼”。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