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个清明节,接待了一个老同学,带他广州两日游,作为东道主加上好朋友,虽然全程都在赶景点,但还是花了半个小时带他参观我的“家”。
看到我窄窄地小屋,我同学惊呆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我说的自己花了巨款供养的“豪宅”。
他问了我一个几乎所有人都问过我的问题:“举目无亲的,你一个女孩子,干嘛非要一个人来广州啊?”
关于这个问题,我要是说我回答因为“梦想”你们信吗?
反正我知道我回答什么并不重要,会问这个问题的人,该怎么想还是会怎么想的。
而我同学之所以这样问的原因很简单,在他的眼里——我过得特别惨~
而对于这个结论,我也不意外,早在去年我们同学小聚的时候我就知道了。
当时是我们的两个同学结婚,男生女生都是我同学,正因为如此,出席的老同学特别多,我作为老班长兼伴娘,得到了仅次于新郎新娘的关注。而关注的焦点,就是我居然一个人只身去了广州?
为什么不考公务员?事业单位考了吗?乡村教师了解一下?还不谈对象?······
小城的经济发展模式还很单一,大家几乎不创业或者在外面找工作,上过大学的,基本都会选择事业单位公务员这类的工作,结婚生子更是毕业就提上日程的事情。所以,对于我这样的选择,他们每个人都感到意外很正常。
——一个人在外流浪,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对象,甚至在陌生的城市连个熟人也没有······成为大家同情的对象,理所应当。
2明天,我又一同学要回老家了。至于回去的原因,和上面那些劝阻差不多。
才来广州的时候,怀着满腔热血,想在这里创造自己的传奇。那时候,爸妈隔三差五做做思想工作:你也老大不小了,该回来好好找个稳定的工作了,你看你现在在外面晃,以后老了怎么办······
开始的时候,她觉得父母好烦,过了两年,看到自己的工资没涨,工作也没什么进步,对象也没着落······似乎开始满满认识到,我们都太平凡了,那些传说中的成功故事,是不可能在自己身上实现的。在无数忙碌与收获不成正比的日子里,开始越来越觉得父母的话有道理,终于下定决心要回去了。
3就在刚才,我又一个老同学传来喜讯,生了一个娃。虽然没有时常联系,但是我知道,她毕业那年就结婚了,接着怀孕,便在家养胎生娃。我问她不出来工作了吗,她的回答是,考了某事业单位,考上就怀孕了,所以生完娃再去上班就行了~
我感慨了一下还是国家的岗位靠谱,又收到一堆回去工作,找对象结婚的关心,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她对我的“未来”忧心忡忡······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大学毕业前老师给我们讲的一个故事,说两个同学,一个毕业选择北漂,一个选择留在小县城。十年以后,两人见面,小县城的同学有房有车,孩子上小学了,自己也是中层干部,而北漂的同学呢?他还是他,什么都没有。
确实,像我们这种二流大学的学生,如果不是特别出色还有良好的机遇的话,很难折腾出一片天地。只是没想到,这样的差距来得这么快。
留在家乡到同学们在父母的帮助下大多已经或着手买房置业结婚生子,渐渐成了大家口中的人生赢家,而当初最一起意气风发想要打天下的,却成了最落魄模样~
就像很多奋斗电影一样,有些人,一开始选择了另一条路,有些人,半路退出了,而最后坚持的那一批人,有的成功了,有的始终没成功。
但不管怎么样,他们都成了故事里最让人心疼的对象。
个人觉得,这些都是闯荡江湖需要承受的,不值一提,唯一惨一点值得同情的,大概是:大家一边同情你,一边抛弃你。
如果我说那些同情你的人,是同情心疼你又有点看不起你,未免有些伤感情,但大家不得不承认的是,那些分手的理由——总让人伤神。
—— 如果你不留下,就分手;如果你不回来,就分手;如果你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相亲的资格;如果你这样下去,还是孤独终老好了,别去害人;你对别人的人生负不起责······
这些话,相信很多在外打拼的青年都听过吧?要么是对象的“分手前言”,要么是朋友的玩笑嘲讽,当然,也可能是亲人的恨铁不成钢。但是不管是谁说的,不管内容是什么,里面所包含的意思都少不了质疑。
突然觉得,身边那些一直在努力奋斗的青年们真的很了不起。因为他们需要战胜的,除了来自职场的挑战,还有“坚强的后盾们”四面八方施加的压力。
最后,愿每个人都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奋勇前进不后悔,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如果十年之后,你看见我还是我,请为我高兴吧!因为那就是我最想要的模样。
青春无悔
2019年4月9日,一个普通的周二,广州夏日将至,今天最高气温已经30度了。小小零.1的日常打卡,我知道,来看我的都是真爱,因为此处尽是琐碎,不点赞不打赏都没关系,感恩相伴,一同前行!努力做人群中最靓的仔。
曾经的我
那些偷懒的日子
你永远不知道上帝给你的哪次是机遇哪次是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