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堂20110213 梁冬对话陆广莘 第六讲 从容生命的健康之美
下载 国学堂 20110213梁冬对话陆广莘第六讲从容生命的健康之美.mp3
下载 国学堂 20110213梁冬对话陆广莘第六讲从容生命的健康之美.flv
下载 国学堂 20110213梁冬对话陆广莘第六讲从容生命的健康之美.doc
20110213国学堂—梁冬对话陆广莘第六讲
本期主题:从容生命的健康之美
主 讲 人:陆广莘
主 持 人:梁 冬
播出时间:旅游卫视 2011-02-13 21:20-22:05
画外音: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苦恼?
梁冬:人为什么会睡不着呢?
画外音:什么是中医所说的营卫?
陆广莘:营就是营养,就是代谢,卫是保卫。
画外音:什么是气?
陆广莘:气是物质和能量。
画外音:主持人梁冬为何以诗相赠?
梁冬:今天早上少写了一首小诗。
画外音:国医大师陆广莘做客《国学堂》,和主持人一起聊聊什么是病?什么是命?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收看《国学堂》。我是梁冬梁某人。延续过去几周呢,我们依然有请来的是国医大师陆广莘老师。陆老您好!前几次陆老跟我们聊到一个话题呢,总是每几个任何一个问题到最后总是落到一个价值(观)生命观的问题。但是我呢总觉得还是应该和一些现实生活当中大家最困扰的事情有关。比如说,最近我就饱受失眠所苦啊,陆老。这个失眠呢我以前从来没有这个问题,一碰到枕头就睡,总是睡不醒,睡到八、九点钟都挺好。最近不知道为什么,每天五、六点钟就醒了。人为什么会睡不着呢?我觉得很奇怪。
陆广莘:那么我们有一个办法,就是第一,晚上泡脚。这个脚用热水一泡,上身微微有一点汗,下肢,血液到下肢去了。脑子里(血液)就往下来了,是吧?泡个15分钟、20分钟,然后必要的话再搓搓脚底心。脚暖和了,睡眠就安稳了。然后呢,同时来一杯牛奶,温牛奶,温牛奶能够帮助安眠。
梁冬:噢,是这样吗?
陆广莘:中医叫做“病在上,治在下”。
梁冬:那晚上我穿着袜子睡觉,会不会就有助于这个(安眠)呢?
陆广莘:对,小孩儿,特别是小孩儿容易踢被的,需要穿袜子睡觉。更重要的是让脚暖和,不要让血液都集中到脑子里边。这时候就让它也放松。明天还有事呢。别着急啊,也别想那么多,永远没完的。
梁冬:呵呵。
陆广莘:所以给自己放松特别重要。
梁冬:是,那我就有个问题了。大家都说要保持心情愉快,才能够令到自己睡眠好了。那都知道这个情况,那如何才能够化得开呢?您经历的这个事情,我觉得您八、九十岁了,是吧?也经历过北洋战争、军阀割据,也经历过抗日战争,还经历过六十年建国……这个风风雨雨。
陆广莘:我还是用八个字来回答这个问题。就是我尽我心,我尽心了;量力而行,我量力了,是吧?因为世界上的事情你做不完的,做不完的。第二呢,少一点竞争的意识,多一点和谐的意识,多一点大家一起搞好这个事情的意识。比如说你们传媒,你们传媒之间互相能不能谐同一起前进,就和踢足球一样。踢足球你不可能一个人带着球前进。
梁冬:带到前面再踢。
陆广莘:对,你谁(踢得)好,你就传给谁,是吧?所以这样的话呢,就是有一个团队的精神。这样的话你自己负担也减轻了,是吧?但是你的立足点要为整个的集体、整个这个团队来着眼。这样的话呢,气度就大了。
梁冬:就是有困难多让同事们分享一下。
国学堂记:“尽心量力”以及“和谐意识”是耄耋之年的陆老给仍然在漫漫人生路跋涉的年轻人提供的生活智慧。但面对生活中在所难免的竞争,我们又应该如何选择?什么样的竞争才称得上良性竞争呢?
陆广莘:就是往往很多专业的东西放在一起,它们互相之间有一个竞争,反而发展得快,发展得快。当然是良性的竞争了,良性竞争。所以这个问题叫做生态。比如说57岁,我才被调到一个新的单位,要让我主持一个研究所。57岁不是快退休了吗?
梁冬:对啊。
陆广莘:对吧?但那个时候没有人。我们把全国各地的知名的科学家都调来了,需要一个人来张罗这个事。那么我最后(跟我)单位找我来谈了六次,我前五次我都没有答应,第六次我答应了。怎么办?(我当)甩手掌柜。怎么叫甩手掌柜啊?基建啦、人事啦的联系,涉及到钱的事我不管,我都不参加。有些会我都不参加。我干什么?研究院所我都是(负责)课题,研究课题。我的任务是把研究课题设计好。(项目)中标了,拿到任务了,拿到资金了,然后这些科学家们不懂中医啊,我得给他们讲。半年一年讲下来,他有任务了,有课题了,有经费了,他们干(开始研究)了。干了过了几年以后,成果出来了,一等奖的、二等奖的、三等奖的,我应该是第一名吧?有设计也是我设计的,最后总结也是我总结的。但是大家就排队都吵啊;争啊,争得不得了。
梁冬:你们知识分子里面也这样啊?
陆广莘:为什么争啊?因为跟他直接利益有关系。工资、级别、分房都跟这个有关系。如果是他(在)这名单里边他就提升职称了。然后呢变成教授了,然后工资提高了,有分房的权利了。好了我跟我老伴商量,我说我不要了。我一要,我的六个题目,六个题目我是第一名,我把后面人挤掉了。我一下来,上来六个人,皆大欢喜。我那个时候60多岁了,我争这个干嘛?
梁冬:房子也分了,是吧?
陆广莘:诶,结果他们上来了,所以有人说,哎呀,我来的时候是讲师,现在我是教授了,我提升职称了,工资也提高了,分房也分了。到现在还念叨(感谢)我呢。我下台20年了,我65岁下台的,我60岁相当于副部级了,是吧?我现在85岁还在干活呢。所以说学术寿命延长了。你短视,你争名,实际上你就作为一个所长,你的任务就是这个嘛,你就是干这个事儿的。你就是为大家谋福利嘛。当然干得好,(大家)高兴,让他们有相应的成就,相应的收获,所以呢我说人帮助人的,肯定最后实际上根本是帮助了你自己。所以我说人类的生命里边,这个有三个要素。
梁冬:哪三个要素呢?
陆广莘:第一是形体,形体是生命的容器,也就是你的边界,你是跟周围相互作用的界面,这个界面呢……
梁冬:得好看。
陆广莘:在中医里面就发现经络和腧穴,通过经络腧穴,我刺激局部可以影响远隔部位,刺激体表可以影响内脏功能。诶,中医推拿、按摩、捏脊、刮痧,这个方法就多了……啊,就可以帮助人恢复健康,延长寿命。那么这个形体之内是什么呢?
梁冬:是什么呢?
陆广莘:气,气化流行!
梁冬:真的有一股气跑来跑去的吗?根据你们中医科学研究院这么多年的研究,这个经络里面的气真的是就像我们想象当中一股气,“哗哗……”到处跑来跑去的吗?
陆广莘:就是生命之所以维持,所以能够把草变成奶,它就是气在里边流行,就是气血津液在里边运动。在运动中,流通中实现了两个功能:一个叫营;一个叫卫。营就是营养,就是代谢;卫就是保卫,防卫功能,免疫功能。
梁冬:哦,营卫是这两个东西哦。
陆广莘:诶,就是在气血津液的流通中实现的两个功能,对内实现营养代谢;对外实现防卫功能。那么病在什么地方?病就是不通了。
梁冬:病在什么地方呢?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到《国学堂》。
国学堂记:翻看医典,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调节营卫”这个字眼,而在今天嘉宾用最简单的话阐述了“营卫”的含义。营即营养;卫即免疫。在谈及健康时我们始终不能避开的就是“病”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东西方医学又有怎样不同的见解呢?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刚才呢陆老啊用很简单的话呢给我终于讲明白了,我们在讲中医,讲营卫之气到底是什么?是吧?营就是营养就是代谢;卫是保卫,是免疫系统。哦,我突然明白了,营卫之气在这里。那然后呢,就有个病的问题,那病在哪儿呢?(对于)病如果我们用以所有被现代文明或者西医文明洗脑过的人(的观点来看)呢,都说病是病毒或者细菌(引起),但实际上这个东西是不是真正所谓的病呢?
陆广莘:比如说我们1955年,中央有位五老之一,70多岁,(做了)手术,什么手术,尿不出来了,动了泌尿科手术。动了手术以后,嗝逆,嗝,嗝……白天打嗝,晚上睡觉也打嗝。
梁冬:就醒了。
陆广莘:连续四十七天。医院向中央打报告,连续四次病危通知了。我的老师从上海调到北京,担任卫生部的中医顾问。他们听说了卫生部来了个中医顾问了,请他来看看。诶,他号脉了,他号脉的时候呢,总理就来了。周恩来总理来了,他(中医生)站起来,总理按按他的肩膀,(说)你看你的,我在外边等。等到他看完以后,号完脉他出来了,出来以后总理问三句话:第一,领导的病怎么样啊?他怎么回答?
梁冬:怎么回答?
陆广莘:他说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啊?他不知道医院已经给了四次病危(通知)了,给中央报告。总理第二句话:“根据什么?”总理是非常严谨的。你说,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你根据什么?
梁冬:你凭什么这么说?
陆广莘:他第三句话。他说:“第一,神不散。”神不散,和我的对话还是清楚的。“第二,气不竭。”就是说话的时候(声音)不是从嗓子来的,还有点中气。虽然声音低微点,还有中气啊。
梁冬:所以如果你看见一个人说话总是尖着嗓子,在上面说话的话,就是有问题的哦。
陆广莘:诶,没劲儿,总是这么说话啊(动作模仿)。
梁冬:先生你好!那些后台小姐都这个样子的嘛。先生您好,您多少号?
陆广莘:神不散,气不竭。第三,脉不乱。那么这三个问题,不是他的病啊。实际上总理的话是:“这个病怎么样啊?”实际上是这个病的严重程度怎么样?实际上指的是生命的指征。生命的指征,一个神,一个气,一个脉是反映了生命的指征。所以第三句话总理就问了:“那么这个病该怎么办?”
梁冬:嗯。
陆广莘:他说这个嗝逆啊,叫胃气上逆。就胃的功能怎么呢?胃主降,就是食物怎么往下降下去;受纳,接受和容纳饮食物,然后由于精气上输于脾,就是他这个……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现在呢胃气上逆了,是来源于什么?第一来源于高龄;第二(是)手术后,手术后的刺激引起的。怎么办呢?过去所有的镇定剂、安眠药、甚至苏联专家的睡眠疗法什么什么都不行啦,都控制不了啊。越阻止越厉害呀。是胃气虚了,高龄,手术后胃气虚了。
国学堂记:对于已经被西医下了四次病危通知的病情。中医的诊断是:“没有想象的严重!”理由是:“神不散、气不竭、脉不乱。”而这些都是生命的指征。难怪陆广莘说:“西医讨论病,中医讨论命。”那么讨论命的中医,最终又如何治愈了这位患者呢?
陆广莘:虚。虚了怎么补?补气啊!有什么方法?一个,江米粥。领导是南方人,喜欢那个江米粥。
梁冬:江米粥啊?
陆广莘:糯米,糯米粥。另外,野山鼻子参。野山鼻子参这金日成送的有的。
梁冬:什么意思?
陆广莘:就是熬参汤啊。
梁冬:就是朝鲜、韩国的高丽参。
陆广莘:参汤,然后呢粥,然后有特护呢,就一点一点喂。喂的时候他吞咽,吞咽,诶,过几天他就好了。总理就跟毛主席汇报了。毛主席就说:“我说中医就是好嘛!”
梁冬:呵呵。
陆广莘:呵呵。那么这反映什么问题呢?还有一点语言问题。就说他讨论是病,我们讨论是命。生命指征!我们讨论这个胃气嗝逆,是胃气虚了,我们得补,不是往下压。不是top down,往下压。而是我们提高它的功能,因为它本身的功能就是:胃主降,受纳,接受和容纳。它的功能就是往下走的。所以这个,这是一个案例。我也会诊一个病人。
梁冬:嗯。
陆广莘:会诊一个百岁老人。百岁老人是肺炎,心梗。那么西医的专家呢,就肺炎抗炎、抗菌,然后心梗呢溶酸、活血化瘀。但效果不是太理想。一个礼拜了,百岁老人很难(治疗)啊,就请我去了。那我就给他们怎么回答呢?中医和西医的语言怎么说呢?你们的溶栓、你们的活血化瘀是着眼于血。中医呢就认为:“气为血帅。”就是气为血的统帅。“气行则血行”,气行来推动血液的行。你去溶栓,你一听药他就不行了,他是身体里的气能不能推动这个血的流通。“气行则血行”,所以我补气。你们已经活血化瘀了,我用补气。第二,肺炎,你是抗菌抗炎。但是这个肺炎呢,是属于老龄嘛,然后是放射治疗以后引起的肺炎。这个肺炎是肺气虚的。我怎么办呢?我是补肺,我是用健脾的补肺。中医的五行学说呢,就是肺虚要补脾的。中医的五行学说啊,肺虚的要补脾的。
梁冬:土生金。
陆广莘:健脾和补气。这个方子是健脾补气的,你请我会诊。是会诊肺炎和心梗,但是我是用健脾和补气的,把这个道理说清了。那么对方两位专家也理解了,这个合作的非常满意,这个老人家——百岁老人又活了实际将近一年。说明中医的语言,中医的概念,有时候不容易理解。气和血的关系,叫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於。所以,与其说表现在血,但是根本是在气。肺炎是肺有炎症,但是肺气虚背后的原因是脾虚了。
梁冬: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呢?我们常常说到气的问题,你说这个大气压,气压的原因是因为它有压差嘛,是不是因为我们身体的某个地方有这些压差导致的呢?
陆广莘:气这个概念。
梁冬:啊,对呀。
陆广莘:这必须从老子的《道德经》里边去理解。
梁冬:到底陆老师怎样从老子的《道德经》里面去理解气这个东西呢?这个事情呀我问过很多人,我觉得呢的确是一个经常反复可以提问的问题,到底气是什么呢?稍事休息,马上回来《国学堂》。
国学堂记: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因此对于心肌梗塞的患者,仅仅使用溶栓药只能是只标不治本。而要真正解决问题,还是要从补气着手。那么气又是什么呢?气和血的相互作用又有什么关系?《国学堂》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刚才呢,这个陆老讲到气于血先行。他说呢这个气呢可以从老子《道德经》里面来做一个回应。那到底老子是怎么看气的呢?
陆广莘:老子的说法。叫“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然后万物的模型是什么呢?万物负阴而抱阳。背后是阴前面是阳,“中气为和”或者叫“充气为和”,中间那个气是把它(阴阳)结合起来了,这就是关系实在论,就是比你物质实体论要高一个层次的关系实在论。然后庄子说了“通天下,一气耳”,整个天下就是一个气,就是气,就是最基本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关系实在论的最根本解释。那么我刚才说了黑格尔,恩格斯曾经说过“关系实在论就是相互作用”。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所以根本原因是它。
梁冬:是事物的本质了。
陆广莘:事物的特性就是这个相互作用本身。既不是阴,也不是阳,是中间那个气,相互作用本身。事物离开了相互作用就离开了气了嘛,啊,就什么也不是。所以呢在这个相互作用背后,没有我们再需要再认识的了。所以中国哲学、中国文化里边这个气用得非常广。我们文化里面有气韵,气韵生动。你的气势,然后这个人的品格,你的气节,都是有气来那个的。这个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概念。这个特有的概念呢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中国人就把物质和能量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意味着中医这个“气”呀——是物质和能量。
梁冬:是物质和能量的结合体。
陆广莘:现在看来不够。
梁冬:还是什么?
陆广莘:它还是个信息。相互作用关系实际是个信息,是信息的问题,既不局限于物质,也不限于能量,而更重的是个信息。所以呢气构成了信息网络,生命是个信息网络的进化过程。生命信息网络的自组织自衍化的发展过程,因而也是个生态衍化的过程,这样我们的气就比较大了。
梁冬:我最近也开始慢慢地回想起我以前曾经在搜索引擎公司百度公司工作的一些体会,我发现以前我们曾经做过一个产品叫百度知道。那个产品设计师跟我讲说,他说有一天你搜索的时候说王府井哪一个湘菜馆好吃,这个东西可能没有人回答过这个问题,网上就没有。但是呢,我们要找着一种方法,让你在输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有人回答你,而且不是用机器回答的。我说是人工智能吗?我问他,他说不是,他说你要做个什么事情?如果有足够的多人同时在线的话,你问这个问题可能就有一个人正好在那吃过,他就回答你了。但是他说的有一个前提条件,这个前提条件就是有足够的多的人同时在发生关系,你提问的时候有人回答你。于是呢,后来就把这些问题就萃取出来了,就形成所谓的百度知道这样的一个东西。这样的话呢,这个搜索引擎就由一个对现有信息的搜索变成对人脑里面信息的搜索,而这个过程就是因为人们同时在线的一个相互关系而形成的,所以他说如果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的话,将来互联网真正的人工智能并不来自于科学家对这个机器提高运算速度这种科技,而在说让更多的人共同衍化……
陆广莘:相互作用。
梁冬:产生了一种高于每一个使用电脑的人的这个智慧,这个东西是未来人工智能的趋势。
国学堂记:在中医文化中“气”被认为即是物质又是能量,更重要的是气还构成了一个信息网络,并且在不断地衍化,这和搜索引擎的原理几乎如出一辙,都是“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的体现。那么这句被反复提到的话,究竟有什么深意呢?
陆广莘:信息网络的自主演化发展过程,自组织自演化的发展过程。这个是整个生命观的一个最广泛的大背景也就是生态共衍的大背景,就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的这样一个价值观念、价值目标。
梁冬:这句话我们在采访您的时候,您常常提起,看来这句话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这句话怎么解释呢?
陆广莘:这是《黄帝内经》里的一段话。就是你要活,你要跟周围的生态一起沉,你一起沉,浮,一起浮,是吧?就是共命运,是共命运的。你哪个地方缺陷了,你自己就没有了,所以说个人的成就都绕不过那么多人对你的帮助。这个帮助也许是正面的帮助,也许是反面的帮助,也许是侧面的帮助,是吧?就是批评你的人也是成就你的人,这样的话你的胸怀就宽了。
梁冬:还是那句话,我们以前在别的节目里面讲过,就做成一个事儿要高人指路;贵人相助;小人监督。
陆广莘:对,对,对,这个气度就大了。
梁冬:陆老在我们诊所也叫药房有时候坐诊的时候呢,会问人家一个问题,你管多少人?他觉得那些……我发现你会经常问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背后是什么?就是你为什么问你管多少人呢?
陆广莘:还是一句话就是量力而行。你根本做不到,就别去惹事了,对不对?就是你估计你做得到的,量力而行,我尽我心,你根本做不到,你担忧操心干嘛?这样呢,人就放松了。所以人需要放松,给自己放假,给自己放放松,这样的话呢,必要的时候凝聚力量,就效果反而好了。你整天处在一个低水平的紧张状态中,老在紧张但是效果不好,效果反而不好。所以说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的一个手段,所以珍惜自己的睡眠时间。我跟病人说:你有中央首长那么忙吗?
梁冬:我觉得中央首长不是很忙啊,接见一下外宾而已。呵呵。
陆广莘:呵呵……他就在适当地分担到另一个,是吧?适当地把事业分散到下边去,比如说作为一个领导最多你只能分管七个部门。
梁冬:对,真的是这样的。
陆广莘:你多了你就照顾不过来……
梁冬:七上八下,有七个人就上,有八个人就下一个人。
陆广莘:对,这样的话呢,就是说人的能力,效率,你必须在这一个基础上去考虑,否则的话你累了干嘛呢?效果不好。所以你过得很潇洒,但是又很有成就。
国学堂记: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在问诊的时候会将病人的性格记录在案,而国医大师陆广莘必问的问题则是病人是多少人的领导?这背后所蕴藏的都是身心同治的医学理念。经过一个多月以来向国医大师的请教,主持人梁冬又有怎样的感想呢?《国学堂》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
梁冬:重新会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收看《国学堂》。依然呢,是有请国学大师陆广莘老师呢和我们一起来分享他的人生经历。这个老先生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今天依然头发这么黑,到处……健步如飞。有一次呢我们录个节目上楼梯的时候,四层楼啊,我们都跟不上他。原因是什么呢?我觉得最后得出的结论:还是跟对真善美的追求,和那种开阔的心量有关。所以呢,我最近就是根据对陆老师的学习呢,我今天早上小写了一首小诗,十五分钟写完的,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也向陆老师做个汇报。作为我们这一系列节目的一个总结。这个题目叫:《我相信》,现在做诗人很丢脸的事情啊,我要坚持啊。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更加真诚,因为他体会到人人平等。别人不见得更加聪明,但一定不会更笨。就说我觉得这个真诚的背后啊,其实是你得理解:大家都差不多,你骗不了谁。
陆广莘:真诚是个基本素质。就是说你要与人为善,你必须真诚,对吧?所以每人美美与共,你也必须真诚,真诚是个人的最基本的品质。
梁冬:嗯。我个人理解就真诚呢有一个前提,就是咱们得知道别人吧都挺聪明的,你骗不了人。第二句话呢,就这我这三段啊。第三段呢是我相信每个人呢,都会更加善良,因为他知道自己想活得很长。世界很小,因果报应的能量太强。就说我们做善人呢,你要把自己做一辈子好人,甚至几辈子好人的话,你必须现在要做,就是你希望未来有好报的话,你最好现在要去做。当然不是说我们做每件事情都需要有回报。但是呢,从长期来说,的确是这个样子的。我们今天播下的善因,就会有……将来就会有善果。
陆广莘:善因善果是一方面,就是你做善事,你必然是感觉到自己充实,自己有幸福感,有成就感,这是个最重要的。
梁冬:这样才会健康。
陆广莘:对!
梁冬:你觉得自己有价值嘛!
陆广莘:价值。
梁冬: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觉得没价值,他一定不会健康的。
陆广莘:对!所以说呢,就没有夜里边睡不着觉的事。哈哈。
梁冬:哦,您在这回应着呢。看来所有失眠的人,都是觉得自己……要么就是觉得自己价值太小,要不觉得自己价值太大,是吧?这也是个问题。好了,我们还有第三段呢,我想跟陆老汇报,说的是呢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更加美丽,因为他发现了生命自有他的独立意义。既不应该被蛊惑,更不应该被扭曲变形。就是您讲的这个,生命呢是个独立于物质以外的一个独立体。所以呢你要想变得漂亮吧,你得不能扭曲自己。你怎么才能不能扭曲呢?它本来就是这样的,它本来就在这里,既不能被改造,也不能被扭曲,它是生命本能体。
陆广莘:生命的以物质的依赖性为基础的自我独立性,就是不断完善的过程,也不断趋向和谐的过程。因而和谐之美,美——主要是和谐,美的这个价值是对称;也是和谐,和谐才是美。比如说音乐、画画……
梁冬:对,建筑。
陆广莘:诶,和谐。
梁冬:所以有些电视台搞得七形八怪的那个就很不美,它不和谐,它不对称。
陆广莘:对对。和谐和谐。最主要是和谐。
梁冬:你说有一个人,如果这个人呢,老是自己的左手跟右手在打架,自己言不由衷,说的话呢都是不和谐的,说的话、做的事和心里想的,三个东西都不一样,心里想的是A,手里指的是B,嘴里说的是D。
陆广莘:那个不真诚。
梁冬:对啊,他就不和谐了,那不和谐就不美了。
陆广莘:对!
梁冬:对吧!所以呢,我觉得说呢要怎么样才能和谐呢,就是说你自己能不能够变成一个完整的独立体。这个事吧说起来很玄,但是呢你认真想想这个事情:我们每一个人怎么样能让自己健康呢?就一个方法,就是自己跟自己不打架。很多人呢,都不是被别人打死的,是被自己打死的。
片花:在相继探讨了健康和生命之后,嘉宾探讨到了美的话题,而和谐也被认为是衡量美的首要标准。由此可见,许多建立在忽略健康的基础之上的审美标准,事实上却与真正的美背道而驰,而怎样才能达到和谐呢?和谐与多样性又有怎样的关系?
陆广莘: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为对方的利益着想,这样的人才是美的。你光为自己着想的人那是不美的,不感人的。所以说这个人的美不是外表的美,这个内心的美,感人的美,那么最主要是表现为他能够和谐。
梁冬:和谐这个字眼嘛,发现在互联网上呢总是被大家误解,我觉得呢,我们这次节目呢最大的一个收获啊,就是为和谐正本清源。和谐是什么?是既不同又能够互相帮助支撑,而且呢能够彼此呢有一种良性的意识。这个世界没有坏人,只有可以变成好人的人。没有坏事,只有可以变成好事的事。
陆广莘:对对对!
梁冬:对吧?那这个是个心法问题。
陆广莘:就是“和”,可以把不同的东西组合起来,和而不同。和,和是生物,可以产生新的事物。所以它的价值就提高了,是吧?就“和”能够产生新的事物。所以呢就是和谐的美是一个可以有创新这个过程的一个美。
梁冬:对!有一个很著名的人叫王小波,他说啊,生命的美啊就在于生命的多样性。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你看这个人永远总是那么简单地一种态度,价值观的话,可能也是……你看一个人,他身上也有很多毛病,但是他自己呢还能够承认这一切,慢慢在改。他身上的很多元素,他也有激励人心的一面,他也有安静的一面,等等等等,你会觉得他那个东西特别美,是吧?以前我小的时候啊,最给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就是曾经有一个老师呢跟我说,因为那个时候我在读中学。他说啊,你知道吗?你成绩比别人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够拿到全班成绩第一的时候呢,你用扳手腕来赢人家,那才叫厉害呢!就说你身上的这两种特质呢能在一起的时候,你就让人感觉到特别美了,或者特别了不起了。这个事情呢给我一辈子的很大的影响。就是说……昨天晚上我们去参加一个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活动,很有意思。这个马云呢,您知道马云吧?马云呢平常都是做企业的,到处都是演讲啊,讲做什么生意啊、战略啊等等。但是呢,昨天他在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上面呢,他打太极拳。下面呢一堆企业家,两百个企业家,是吧?他打太极拳。这个时候所有……其他企业家呢就觉得很佩服他了。因为你有钱没什么了不起的,大家都差不多,你比我多几十个亿又怎么样呢?反正也都差不多,关键是你还会打太极拳。所以呢,这就是多样性,一个人呢他非得有几个东西之后呢,才显得出他的这种多样性的美丽出来。
陆广莘:对,对。多样性的和谐。
梁冬:对。谢谢陆老,谢谢。在过去的这几周里面呢我们和陆老一起学习呢,让我们真正地体会到了这个真正中国文化的美丽。那么这个中国文化的美丽呢恰好是不对抗,不竞争,不以个人意志为中心转移,它完全是和我们现在很多所提倡的这些文化相反的。而我们现代的很多的疾病,包括糖尿病,表面上看它是个病,背后呢还是一个你老想征服别人;赢别人;创造或者是强化自己的这个优势的这一些心智模式的某种的反应和产物。所以这世界哪有病?全部都是心病。要想真正(治)好病,只能够让自己变成有整体意识、良性意识和宏观意识的这样的一个人。当你作为这样的一个人的时候,你又怎么会不美丽;不善良;不健康呢?谢谢陆老,我们后会有期,谢谢!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