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网 > 知识库

李范五

来源:篆体字网 2024-01-20 19:20:50 作者:篆字君

无论是在文革前还是改革开放后的现在60多年的时间,省政府后院最有名的地标就是李范五大院了,虽然李范五老省长已经搬走60多年了,但现在不但周边老百姓这样说,百度地图也这样标记,说明这即是对老省长的爱戴也是对旧时的一种怀念。

我前几天写的“消逝的文丰街”当年文丰街的东段就在李范五大院的后边。

李范五大院坐落在省政府后院的边缘处,位于文昌街和文府街的夹角处,文昌街78号,西北方向就是原李范五花园,现在的文昌花坛,文府街还没有修建的时候这里也是破破烂烂的。

李范五省长在这里居住满打满算也没有几年,但花园(就是一个土转盘道)和大院为什么用省长的名字命名不清楚,现在估计也没有地方去问了。

其实准确的说法这里应该称呼为省长官邸,代表的是地位而不是某个人,哈尔滨一共有两个这样的官邸,一个是省委书记官邸,在吉林街,一个是省长官邸在文昌街,铁打的官邸流水的官。

文革过后在这里住过的大领导也有一巴掌多了,我知道的就有六个,还一直有个警卫班负责领导的安全,当然后期防护的更严了,两米多高的围墙,各种监控,天天紧闭的黑大门。

不过这里只是高级领导中转站,没有待长的,几年一个,搬走的不是升迁了就是退休,因为这里一直是公产房,国家有规定,到一定级别的必须住公产房,安全第一。

记得文革初期黑龙江的造反派批斗走资本主义当权派,把李范五的家给抄了,并且还组织周围邻居去参观,屋里摆上各种服装、鞋、表、饰品好像还有钻戒什么的,其实现在……。

最夸张的是院里有个防空洞(地下室),里面不大,就是个地下室,有好事者造谣,说是有个通道到哈尔滨火车站,车都能开进去,后来给堵上了。

我们当时都是小屁孩,还真相信这种荒谬的说法,进到地下室后里面到处看,到处敲,现在想来都是无稽之谈。

还有大院前面的李范五花园,就是一个土转盘道,里面有些灌木丛,破得不能再破了,也有无事生非的人说下面有什么什么的,反正都和李范五有关。

当年那些造谣的人和现在网络上的一些无良大咖差不多,每天都在无事生非,造谣生事,随心所欲,生怕天下不乱,估计现在这些无良的大咖有可能就是那些造反派老了,或者是他们的后代,现在那些无良大咖的坏基因太强了,和他们的父辈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次新冠应该让他们都染上)。

李范五大院里原先有两处二层楼(小洋房),文革后期扒了一个,原地盖个四层楼给省人民防空办公室了,69年人防办扩编后搬到这里的,而东边的二层楼就延续下来,继续作为省长的周转楼。

说到李范五大院我又联想到我曾经在省政府车队工作的几个月,当时已经是文革后期,办公厅规定副主任(革委会)以下(除个别老领导外)没有专车,就是临时派车,车队的调度对当时的某造反派副主任的请车就是想办法拖着不派,我发现了好几次。

当时的人们都很朴实,都是实实在在的处人、处事,后来也有当大干部的,但一见面还是很亲切的,比如在省政府后院我见过后来当国家财政部长的时任省计委主任也特别的和蔼可亲。

记得有一年说是省政府及其后院全部拆迁,重新规划,后来又黄了,好像是当时的副秘书长犯事了,以后就再也没有动迁的消息了,现在看这里已经无法拆迁了,见缝插针盖的楼太密了。

李范五大院里的人防办已经搬到群力多年了,在何家沟边建一个特别漂亮的大厦,又听说省长楼也空置了,群力第一大道的省领导别墅群要比李范五大院好多了,而以前的省政府职工除了部分早已退休的,其他的也都搬到泰山小区、隆府嘉园、群力新城等现代化小区了。

总之,这一片曾经居住过省政府重要官员和直属各厅局职工的建筑群现在有些荒凉,有些落魄,已经被时代所抛弃,除了李范五大院的名字外,看不到这里早年的辉煌和气场。

最后希望政府能利用好国家的政策把李范五大院周边规划规划,最好原汁原味,让我们这些以前的街坊经常回到这里,怀念旧时的时光,幼时的乐趣,说不定还搬回来住呢。

上一篇:爨宝子碑

下一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戒指需要捐多久才会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