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视千古的“天下第一长联”
中国名胜长联很多,如贵阳甲秀楼联174字、成都望江楼崇丽阁联212字、武昌黄鹤楼联350字、屈原庙湘妃祠联408字、六十自题寿诞联892字, 最长的楹联为江津县临江城楼联1612字。但就主题之深刻、艺术之精湛、影响之巨大,当数孙髯翁所题昆明大观楼长联。世人心灵共鸣、由衷赞叹其“大气磅礴,光耀宇宙,海内长联,应推第一”,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上联写滇池风物,似一篇滇池游记:五百里浩瀚的滇池,在我眼前奔涌,敞开衣襟,推开冠戴,这茫茫无边的碧波,多么令人欣喜啊!看吧:东方的金马山似神马奔驰,西边的碧鸡山像凤凰飞舞,北面的蛇山如灵蛇蜿蜒,南端的鹤山如白鹤翱翔。诗人们!何不选此良辰登上高楼,观赏那螃蟹似的小岛,螺蛳般的沙洲;薄雾中的绿树垂柳象少女梳理秀发一般摇曳;还有那漫天的水草,遍地的芦苇,以及点缀其间的翠绿小鸟和几抹灿烂红霞。尽情观赏吧!切莫枉费了滇池四周飘香的金色稻谷,明媚阳光下的万顷沙滩,夏日婀娜的莲荷,春天依依的杨柳。
下联记云南历史,似一篇读史随笔:数千年的往事,涌上我的心头,举起酒杯,仰对长空感叹,那些历史长河中诸多的英雄,而今还有谁在呢?试想:汉武帝为了开辟西南到印度的通道,在长安挖凿昆明湖操练水军;唐中宗派兵收复洱海地区,立铁柱以记功;宋太祖手挥玉斧,面对版图,将西南划在界外;元世祖率大军跨革囊及筏渡过金沙江,统一了云南。这些伟业丰功,真是费尽了移山的心力啊!但是朝代更替之快,有如傍晚的雨,早晨的云一样的短暂,连幕帘都来不及卷起就很快消失了;就连那纪功的残碑断碣,也都倾颓在夕阳暮霭之中。到头来,只留下几声稀疏的钟声,半江暗淡的渔火,两行孤寂的秋雁,一枕清冷的寒霜。
孙髯,字髯翁,号颐庵,祖籍陕西三原。生于清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享年80余岁。自幼聪颖好学,尤以诗文超群。早年赴考,因不愿受搜身之辱,愤然离去,从此不复参加科举,终生为一平民,自号“万树梅花一布衣”,晚年又自号“咒蛟老人”。清朝年间,云南昆明大观楼落成。该楼西近华浦,濒临滇池草海北滨,遥对西山,凭栏远眺,青山绿水,烟鹭沙鸥,云鬟雾鬓,一时文人雅集,墨客登临,填词作诗,但无不是粉饰太平,为统治者歌功颂德。孙髯对此十分鄙薄,他挥笔而就,将感慨融铸于一百八十字大观楼长联之中。内涵美质,外溢华彩,情景交融,气势非凡, 旷古未有,一时震动儒林。“千古绝唱”的长联,使大观楼跻身中国四大名楼而闻名天下。
大观楼长联是诗、是画、是历史的镜子,凝聚着作者雄视千古,蔑视权贵的叛逆思想和孤高的情态。该联在历史上曾多次被篡改更换,但改来改去,总是弄巧成拙,造成不少笑话。
孙髯翁过世后,清朝大臣、云南籍文人程含章把这副长联改为: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金马,西峙碧鸡,北耸青虹,南翔白鹤。高人韵士定当击节讴歌。况栏外树色江声,随地皆诗情画意;更云开雨霁,何时不鱼跃鸢飞。登斯楼也,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临风,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举欲同符天地。至今日离官别馆,悉化为苦草长林;并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夕照。游于浦者,止剩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一行秋雁,两岸芦花。(程含章改的字句用旁点标出)。
改写的长联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改为“伟烈丰功举欲同符天地”等,并别出心裁地多加几个字,企图以此来讨好封建统治者并卖弄自己的文才,但改得不伦不类,其内容及艺术性都远不及孙髯翁原联,自然也就得不到公众的认可,虽然新鲜了一阵,但不久就消声匿迹了。
突出的是清道光初年,被称为一代文宗的云贵总督的阮元(号芸台)慕名至大观楼观景,对长联越看越不顺眼,他认为:“孙髯原联,以正统元汉、唐、宋、元,传业丰功总归一空为主,岂不乎说到我朝?故改‘伟业丰功’为“爨长蒙酋”,递到吴三桂等人身上,所以抉正而消逆也。”于是强行把长联改了,作为他“扶正消逆”的功绩,另制了一副长联挂在大观楼前,其改为: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凭栏回忆,喜茫茫波浪无边。看:东骧金马,西翥碧鸡,北倚盘龙,南驯宝象。高人韵士惜抛流水光阴。趁蟹屿螺洲,衬将起苍崖翠壁;更苯天苯地,早收回薄雾残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鸥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爨长蒙酋费尽移山气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藓碣苔碑,都付与荒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鸿雁,一片沧桑。(阮元改的字句用旁点标出)。
两相对照可看出阮元其实改得很糟,把原来优美的诗句改成了一些死句,自然引起人们强烈的不满,当时有名士公开指责说:“阮元所改,不及原文远甚,芸台亦多事矣。”于是一首讥讽阮元的打油诗就在民间迅速流传开来:“软烟袋(阮芸台)不通,萝卜韭菜葱,擅改古人树,笑煞孙髯翁。”在阮元被调离后,其改制的长联也就悄然撤消了,换上的仍是布衣诗人孙髯翁千古流传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