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网 > 知识库

清初四僧

来源:篆体字网 2024-01-20 01:58:47 作者:篆字君

清初四僧 石涛作品欣赏(四)

松泉高士图 水墨纸本

长江秋色图 立轴 水墨纸本

松荫闻泉图 立轴 水墨纸本
此图以俯视法即古人所谓深远法写山泉奔突,急泻於溪流之中,一人於溪头静听松声泉韵。疏林绿竹之中,有瓦屋数椽,屈曲的板桥将高士和幽居与外部世界联係起来。石涛总以入世的眼光,去发现可游可居的人间佳境。这种佳境,一经他经营描绘,就益现其幽险奇辟,出人意表。郑板桥称其“千变万化,离奇苍古而又能细秀妥贴”,观此图右上跋语“昨说定法,今日说不定法,吾以此悟解脱法门。”可以领会石涛画所以能“千变万化”愈出愈奇的原委。是图书画俱佳,是石涛极精之品。

横塘曳履图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款识:四袖荷衣着短裳,拖筇曳履到横塘。湖头艇子迴青嶂,山下人家尽夕阳。孤雁南来悲慨远,疏钟初觉韵声长。此时不通名姓,逢着黄花醉晚香。清湘大涤老人济广陵树下。钤印:清湘老人(朱文)、老涛(朱文)、膏盲子济(白文)
此轴画湖山小景,一人拽杖行经于疏林小路间。画中的山石林木,不同于他綑笔严谨的画法,而近于粗犷狂放、浓墨大笔的一路,但却较收敛而鬆散,这与他创作此轴时的情绪有关。诗意中也透露出他有一种孤独无奈之感。

西山倚仗图 设色纸本 立轴

黄山紫玉屏图 立轴 设色纸本

款识:1.惆怅当年紫玉屏,至今落日尚未醒。我时精选一千峰,万仞飞流下深冥。夏日风雨中,与客说黄山,忽忆紫玉屏,以浅色得之。清湘石道人,济。2.檠宫道翁偶遇予一枝阁下,拈出旧时草稿补款索笑。石道人。钤印:老涛、小乘客
一部《苦瓜和尚画语录》,奠定了他在画坛永恒的地位。作为四僧中唯一有绘画理论传世的一位,后人对石涛的研究趣味盎然,更因为他的理论适合新文化运动革新的需要,石涛一跃成为清代最伟大的画家、理论界的偶像。大涤子的笔墨确有过人之处,他落笔以构图和气势取胜。该图属于苍劲纵横一路,墨色分披,苔点突出,气韵淋漓,物象氤氲,一派挥斥方遒的大家手笔,书法题跋更是奔蛇走虺,锦上添花。紫玉屏是黄山炼丹台前俊秀多姿的小峰,石涛的《黄山紫玉屏》是一帧横空出世备受瞩目的名作。

江山无尽图 手卷 水墨纸本

携友观山图 立轴纸本

松风涧水图 水墨纸本

山 水 水墨纸本

南山为寿 立轴 水墨绫本 (528万元,2006年4月中贸圣佳春拍)

款识:绣佛斋余德自新,应知陶母是前身。吾将一语遥为祝,寿若须弥不记春。奉祝许母王太夫人九十千春,南田心畴。钤印:耕隐心畴(白文)、南园(朱文)、未能舍余习(白文)
《南山为寿》用细笔勾勒时很少皴擦;在粗线勾斫时则皴点并用,浓重之处,墨气淋漓,画出纵深。画面的结构布局与前人、与石涛其它作品都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画中男子对华盖松的揖拜,点出“寿比南山”的主题,与画家在题诗中所言的“遥为祝”形成呼应。题诗则称赞老人有每饭之后即绣佛像的美德,简直就是东晋陶侃的慈母湛氏的后身,祝她与须弥山一样不老且长春。

(未完 待续)

上一篇:德宏信息港

下一篇:很甜很撩的古风句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