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月经杯/月亮杯吗?或是像我一样,想把它叫做自由之杯。
你知道这是女性自己发明的吗?发明它的还是一名美国的女演员。
1867年,月经杯的雏形,一个套着金属环的橡胶袋首次被研发出来。
图:月经杯的雏形
1937年,女演员查默斯将它改良成橡胶杯带上一个小柄的设计,也是现在通用的款式。并在她的广告推荐中,描述这一发明如何解决了女人每个月都要经历一次的“噩梦”:
“拥有这个柔软的小橡皮杯,意味着无论你到哪里去、做什么事,都能享有安逸和无忧无虑的精致……”
图:现用月经杯发明者:莱昂纳·W·查默斯
那是月经杯第一次登上商业广告。
然而,由于受到“插入东西会导致失去童贞”的偏见影响,面世近百年后,月经杯还没有广泛流行起来,在国内女性卫生市场的占比更是不足2.0%。
之前莓辣写过一篇月经杯的基础科普,还没看过的辣条可以点击这行蓝字补课!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下我们这群使用者的真实感受,聊聊为什么月经杯好用但是难以普及。
01.我的使用感受:推开自由的大门
距离我第一次听说月经杯,已经过去了七八年了。
那会儿我在一个机构接受培训,在女生宿舍里,我听到另外两个学员在讨论一个神秘的事物:
“诶,你听说过月亮杯吗?”
“月亮杯,是什么玩意儿?”
“就是一个小杯子,来月经的时候可以塞进去……”
那是我第一次朦朦胧胧地知道,世上原来有“月经杯”这种东西。但当时只用过卫生巾的我还是很困惑的:
一个杯子那么大,该怎么塞进去?
表情包:太大了吧
因此也没有考虑过要挑战一下这款神器。
时隔多年以后,我尝试了棉条,并且在几经失败之后,终于塞进去了。从此开始,我的新世界大门缓缓开启……
自从尝试到自由的滋味,我就再也回不到使用卫生巾的“原始时代”了。
再后来,我又萌生了走出“舒适圈”,挑战一下月经杯的想法。
没想到第一次尝试,只费了半个多小时就成功了——还非常奇妙地用手指触摸和感受到了阴道内里的结构和质感,我也因此对自己身体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掌控感。
表情包:发光猫的赞赏
使用月经杯对我来说是非常顺滑的过程,因为月经量不多,基本上早上睡醒取出来一次,晚上洗澡时再更换一次就OK了。
经期还可以下海冲浪,让我感到彻底解放,产生了一种“啊,我是海的女儿吧”的错觉……
当然,我也听说过一些反面案例,比如我的朋友小K就说:“千万别在塞着月经杯的时候用蹲坑拉屎,你的杯会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表情包:月经杯微
这让我发现月经杯也不是万能的。为了了解大家的综合体验,我揪了几个人来聊了聊。
02.其她人的感受本次嘉宾:
澈澈,25岁,使用月经杯半年。发南,28岁,使用月经杯将近一年。文秀,27岁,使用月经杯两到三年。
Q1.你们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月经杯的?
文秀:
最开始会考虑月经杯,是因为关心卫生用品带来的环保问题。卫生巾每个月都要用,其实会产生挺多垃圾的。
之前使用过布卫生巾,但有时候不太洗得干净。再后来听说了月经杯,得知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觉得对环境比较友好,就考虑买了。
当时是在国外买的,花了一两百块。
图:文秀使用的月经杯款式
澈澈:
我是在豆瓣上看到一篇文章,一个北欧的博主测评了很多月经杯,罗列出了柔软度和使用方式等参数,就一直想试试。
刚开始我是从棉条用起,这对于月经体验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但愈发觉得不环保,就买了月经杯。我买的牌子是lu***e,花了179块钱。
发南:
我是在Youtube上看了到广告,然后在环保市集看到了实体,了解一阵子就入手了。我买的是北欧的一个牌子,三百多块。
至于为什么会尝试月经杯,除了考虑到环保以外,还有一点就是为了身体上的方便舒适。自从使用以后,就打破了来月经很多事不能做的惯性思维。
图:发南使用的月经杯款式
Q2.第一次使用的体感怎么样?
文秀:
第一次使用的时候,确实觉得要比棉条难一些,因为它的口那么大,你就会怀疑:哎呀,这能不能塞进去啊?
然而照着指示去折叠,然后让自己放松,其实花一些功夫也能塞进去。虽然塞进去的过程有点困难,但放在里边不会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
澈澈:
刚塞进去的时候有一点异物感,但完全进去之后体感很好。
发南:
第一次试了好几个塞入的方式,有一个特别好用,就一直这么用了,适应还挺快的。
图:置入月经杯的不同方式
Q3.你们的使用习惯是怎么样的,会搭配其他卫生用品使用吗?
文秀:
我一般前两天量多的时候会用月经杯或是棉条,最后量少的时候,因为放棉条会不太舒服,月经杯也不太好塞进去,所以就会考虑用卫生巾。
但这个呢,也取决于场合方不方便。有时候杯子可能不在手上,或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我就直接用卫生巾了。
澈澈:
我会在经期随身携带一瓶水,上班时会在卫生间把杯子洗干净再放进去。
操作起来是有点麻烦,不过正常量的时候,一天倒两次就足够了,早上起来在家倒一次,晚上回家再倒一次。除非流量特别大的时候,才需要在外面的卫生间倒一次。
表情包:操作不当可能会双手沾血
发南:
我基本上是感觉要来了,就先把杯子放进去,量少的最后一两天会用棉条。
场景的话,如果要开会或者逛商场,预测卫生间不太有倒杯子的条件,也会更替成棉条或者卫生巾。
Q4.你们是怎么清洁的?
澈澈:
我洗干净用酒精棉片擦擦就完事了。
发南:
我是放在水里煮。其实月经杯是很干净的,因为让经血隔绝了空气,细菌就没那么容易滋生了。
图:水煮杯子消毒
文秀:
之前我会泡在热水里消毒,但是最近比较偷懒,就直接用自来水冲洗了。是不是不太卫生呀?
月经杯表面有几个小洞洞,有时候还会有血垢什么的,我有时候会用刷子刷。
Q5.有过什么不太好的体验吗?
澈澈:
有一次加班到夜里十二点,我没回家,直接出去跳舞了,到早上五点多回公司睡觉,又工作到夜里很晚才回家。
这时取出杯子,已经过了36小时了,血已经有腐烂的味道,我整个人被熏到窒息……从此以后,我再也不会超过十二个小时不取出来。
表情包:熏晕了
03.为什么月经杯难以被普及?
最后,我问了一个最想问的问题:为什么月经杯难以普及?
文秀说,觉得插入式的卫生用品普及率都不太高,可能更多是不了解,觉得塞进去会疼、不卫生等等。
发南则说,卫生巾品牌有广泛的用户基础,推广和宣传也历时已久,而月经杯还是以个别用户的口碑传播为主。
如果月经杯品牌也有一些权威机构的背书,可能市场竞争力会更强一些,毕竟现在消费者对它的了解太少了。
她觉得科普是可以起到效果的,只是基于种种原因,很多品牌或是媒体不愿意去冒这个险。
图:各种款式的月经杯
如此看来,在月经杯推广疲软无力的背后,文化禁忌可能是更深层的原因。
我们明白,在阴道内置入物品会让一部分女性感到恐惧,但是仔细想想这种恐惧来源何处?因为未知、疼痛还是担心所谓“破坏处女膜”,失去“贞洁”……
女性可以掌控自己的身体吗?
或者说直白一点:女性可以自行决定是否纳入、纳入何物吗?
为何我们对于置入式的经期用品或玩具额外谨慎和担忧,却把纳入式性行为当作理所应当的事情呢?
况且,置入式经期用品通过隔绝经血和空气的接触,不仅提升舒适感,还可以有效避免细菌滋生。而纳入式性行为,却存在因避孕失败和清洁不当给女性身体造成伤害的风险……
也许有一天,上述问题不再是问题,月经杯就不再是一个特殊用品了,而是跟卫生巾一样的一个普通选择而已。但在此之前,它依然躲在幽黯的一角,等待着被广大女性发掘出来。
从一个小小的月经杯上,既可以看出女性自我意识的崛起,又可以看到社会风气如何影响着她们做出选择。
莓辣祝愿大家都能无所顾虑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经期用品,拥有更自由和更舒适的经期体验。
时至如今,女性仍在用身体力行,为她们推崇的生活方式投票。而这一选择背后隐含的价值倾向,也反过来推动着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