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网 > 知识库

温的女婿

来源:篆体字网 2024-01-19 15:57:13 作者:篆字君

【别名辞海】之《女婿的别名》

原创 秋霜诗社 秋霜诗社 2018-01-20 20:10

编著:田家双

女 婿 的 别 名

爱婿

女婿的敬称。唐 戎昱《赠别张驸马》:“天子爱婿皇后弟,独步明时负权势。一身扈跸承殊泽,甲第朱门耸高戟。”宋 杨亿《仆射李相公宅观花烛》:“孙阁相君和鼎贵,秦楼爱婿坦床贤。”

半子

指女婿。唐 严维《酬谢侍御喜王宇及第见贺不遇之作》:“老夫宁有力,半子自成名。”宋 程节斋《玉楼春》:“自惭半子误恩多,所祝意如何。”《新唐书·回鹘传上》:“诏咸安公主下嫁……是时,可汗上书恭甚,言:'昔为兄弟,今婿,半子也。’”清 乾隆《科尔沁》:“此日真堪呼半子,当年欲笑议和亲。”清 李渔《玉搔头·讯玉》:“不但孩儿无二夫之羞,就是母亲也有半子之靠。”另,指妻子同前夫所生的儿子。曹禺《雷雨》第一幕:“鲁大海,四凤的哥哥,鲁贵的半子。”

布代

指招赘的女婿。《坚匏六集·布代》引《潜居录》:“冯布少时,绝有才干,赘于孙氏,其外父有烦琐事,辄曰'畀布代之。’”冯布,有才干,入赘孙家。岳父只要遇到琐碎的事情,便说让布代干吧。于是布代,成了上门女婿的代名词。

乘龙

佳婿。《楚国先贤传》:“孙俊字文英,与李元礼俱娶太尉桓焉女。时人谓桓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也。”唐 杜甫《李监宅》:“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明 汤显祖《牡丹亭·闹殇》:“恨不呵早早乘龙。夜夜孤鸿,活害杀俺翠娟娟雏凤。”另,喻趁时而动。《易·干》:“时乘六龙以御天。”王弼注:“升降无常,随时而用,处则乘潜龙,出则乘飞龙,故曰'时乘六龙’也。”又,乘坐龙车。《楚辞·九歌·大司命》:“乘龙兮辚辚,高驼兮冲天。”又,骑龙。《东观汉记·冯异传》:“上曰:'我梦乘龙上天,觉寤,心中动悸。’”唐 韩愈《华山女》:“玉皇颔首许归去,乘龙驾鹤来青冥。”《剪灯新话·水宫庆会录》:“抛梁上,乘龙夜去陪天仗。袖中奏罢一封书,尽与苍生除祸瘴。”《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后因以“乘龙”比喻成仙。唐 杜牧《书处州韩吏部孔子庙碑阴》:“昼日乘龙上天,诚得其药,可如黄帝。”宋 苏轼《过莱州雪后望三山》:“安期与羡门,乘龙安在哉!”又,对帝王死去的讳称。明 李梦阳《赠何舍人赍诏南纪诸镇》:“先皇乘龙去不返,悲风惨淡吹宸极。”

东床

指女婿。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散序》:“曲江之宴,行市罗列,长安几于半空。公卿家率以其日拣选东床,车马阗塞,莫可殚述。”宋 郑刚中《悼六兄宗鲁》:“阶庭富有诸郎外,所喜东床两婿贤。”宋 方回《喜赵宾旸杨华父两儿两女互姻》:“何惭昔羲之,坦腹双东床。”明 无名氏《玉环记·副末开场》:“(韦皋)拜谒张公延赏,夫人相留作东床。”《红楼梦》第二回:“长一辈的姊妹一个也没了!只看这小一辈的将来的东床如何呢。”另,指待宾之床。唐 杨巨源《上刘侍中》:“鼓鼙喧北里,珪玉映东床。”唐 李贺《将发》:“东床卷席罢,濩落将行去。”清 唐孙华《寄示颐儿》:“匆匆幞被客东床,春燕休教恋杏梁。”

东床坦腹

代指女婿。南朝 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逸少,因嫁女与焉。”后因以东床坦腹代指女婿。宋 陈棣《挽奉议刘公度》:“须知柱下书言手,元是东床坦腹郎。”宋 李处权《奉怀养源士特似表》:“东床坦腹真佳婿,俗客多惭数月陪。”

东床快婿

女婿的美称。亦可称东床驸马、东床娇婿、东床坦腹、东床娇客。指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南朝 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品,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东坦

指女婿。宋 许月卿《挽妹婿汪汻》:“九京逢桂老,东坦愧羲之。”宋 丁谓《丁晋公谈录》:“晋公尝谓宝二侍郎今之师旷也。晋公即参政之东坦也。”明 徐渭《雌木兰》第一出:“两口儿北邙近也,女孩儿东坦萧然。”明 刘溥《题郑迪画》:“伯也从容性非懒,仲也谦恭我东坦。”清 张匀《玉娇梨》第四回:“前日因看花,偶然见了新考案首的苏友白,人才俊秀,诗思清新,我意欲招他东坦。”

儿婿

女儿的丈夫。女婿。《史记·李斯列传》:“赵高教其儿婿咸阳令阎乐劾不知何人贼杀人移上林。”唐 杜甫《李监宅》:“门阑多喜气,儿婿近乘龙。”《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看他一表人材,又会写,又会算,招得这般儿婿,须不辱了门面。”《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这安公子才作了一天的儿婿,又遇见这等一个不善词令的丈母娘。”

凤婿

女婿的美称。明 汤显祖《牡丹亭·急难》:“平白地凤婿过门,好似半青天鹊影成桥。”徐朔方校注:“凤婿,女婿的代称。用萧史和秦弄玉骑凤上天的恋爱故事。”

驸马

指皇帝的女婿。清 代称“额驸”。唐 韩翃《宴杨驸马山池》:“中朝驸马何平叔,南国词人陆士龙。”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皇女为公主,其夫必拜驸马都尉,故谓之驸马。”《说唐》第四二回:“再说李元霸回到潼关,有驸马柴绍前来接应。”另,驸马都尉的简称。《后汉书·鲁恭传》:“(鲁恭)从巡狩南阳,除子抚为郎中,赐驸马从驾。”三国 曹植《求通亲亲表》:“驸马奉车,趣得一号,安宅京室,执鞭珥笔。”从三国何晏始以公主丈夫拜驸马都尉,后代皇帝的女婿照例加此称号,简称驸马,因以泛指女婿。又,多含讥讽或戏谑意。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下:“(广南俚俗)又呼舅为官,姑为家,竹舆为逍遥子,女婿作驸马,皆中州所不敢言。”

姑老爷

指岳父家对女婿的尊称。《儒林外史》第三回:“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希罕。’今日果不其然!”《小五义》第一百十五回:“温 员外说:'烦劳你们那位辛苦一趟,总是大爷来才好哪!我们姑老爷尚未过门,说话有点不便。’”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曾思懿:(故意笑着说出来)姑老爷给爹拜节呢。”

姑爷

女婿。《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看不过,乃劝道:'姑爷,你别嗔着我多嘴。咱们村庄人,那一个不是老老诚诚的,守多大碗儿吃多大的饭。’”《红楼梦》第九十九回:“老太太和姑妈打谅是那里的笑话儿?就是咱们家的那二位新姑爷新媳妇啊。”《镜花缘》第四十回:“俺们见了姑娘,就说姑爷已上长安,等赴试后,方能回来。”《隋唐演义》第六十三回:“众好汉也哭了一回,磕了几个响头,站起来问道:'那一个是单员外的姑爷秦小将军?’秦怀玉答道:'在下就是。’”另,姑父,姑妈的丈夫。《隋唐演义》第十五回:“老母道:'你姑爷做甚官?你姑母可曾生子?可好幺?’叔宝道:'姑爷现为幽州大行台;姑母已生表弟罗成,今年已十三矣。’”又,指祖父的姊妹的丈夫。

官婿

有官衔的女婿。明 汤显祖《牡丹亭·圆驾》:“爹娘,人家白日里高结彩楼,招不出个官婿;你女儿睡梦里,鬼窟里,选着个状元郎,还说门当户对。”

国婿

皇帝的女婿。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六:“(秦闵王妃)遂封度(辛道度)为驸马都尉,赐金帛车马,令还本国。因此以来,后人名女婿为驸马。今之国婿,亦为'驸马’矣。”《元史·列传》卷十三:“诸王、国婿分地所在,彼皆素知卿能,故命卿往镇,体朕此意。”

馆甥

指女婿。《孟子·万章下》:“舜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赵岐注:“谓妻父曰外舅,谓我舅者吾谓之甥。尧以女妻舜,故谓舜甥。”后因称女婿为“馆甥”。宋 岳珂《米玄晖阳春词帖赞》:“既寓意于馆甥,亦秘籍而自珍。”明 商浚《稗海序》:“吾乡黄门钮石溪先生,锐情稽古,广购穷搜,藏书世学楼者,积至数千函百万卷。余为先生长公馆甥,故时得纵观焉。”明 朱鼎《玉镜台记·下镜》:“鄙人幸蒙不遗葑菲,得与馆甥之选。”

佳倩

犹佳婿。清 阮大铖《燕子笺·双逅》:“果翩翩,风标济楚才华赡,佳倩殊堪慰暮年。”

娇客

对女婿的爱称。宋 黄庭坚《次韵子瞻和王子立风雨败书屋有感》:“妇翁不可挝,王郎非娇客。”注:“王适,字子立,苏子由之婿。”任渊注:“按今俗间以婿为娇客。”《水浒传》第五回:“帽儿光光,今夜做个新郎;衣衫窄窄,今夜做个娇客。”另,娇贵的人,多指儿女等。元 马致远《黄粱梦》第二折:“我这里割舍了老性命,搭救这两个小婴孩……把双眼揉开,趁起身来,望不见娇客。”

姐夫

岳父母称女婿,犹今称“他姐夫”。《错斩崔宁》:“丈人却来与女婿攀话,说道:'姐夫,你须不是这等算计。’”《初刻拍案惊奇》:“妈妈道:'俺怎生没后代?现有姐姐、姐夫哩!’”另,姐姐的丈夫。元 白朴《董秀英花月东墙记》:“俺姐夫做了官回来,在堂上,老夫人着我请你相见哩。”元 关汉卿《鲁斋郎》楔子:“不是别人,是鲁斋郎强夺了我浑家去了。姐姐、姐夫,与我作主。”《水浒传》第四八回:“我那姐姐有三二十人近他不得,姐夫孙新这等本事也输与他。”

姐丈

岳父母称女婿,犹今称“他姐夫”。《错斩崔宁》:“丈人取出十五贯钱来,付与刘官人道:'姐丈,且将这些钱去收拾起店面。”

金龟婿

指身份高贵的女婿。唐 李商隐《为有》:“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宋 贺铸《菩萨蛮》:“章台游冶金龟婿,归来犹带醺醺醉。”宋 陈起《分得无题》:“定知玉凤人吹怨,还念金龟婿远游。”

禁脔婿

指帝王女婿。唐 李颀《赠别张兵曹》:“君为禁脔婿,争看玉人游。荀令焚香日,潘郎振藻秋。”

快婿

称心如意的女婿。《魏书·刘昞传》:“(瑀)遂别设一席于坐前,谓诸弟子曰:'吾有一女,年向成长,欲觅一快女婿,谁坐此席者,吾当婚焉。’”宋 楼钥《陈夫人挽词》:“奇男已南省,快婿更东床。”《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如此才人,足为快婿。”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云翠仙》:“护汝得快婿,但能相孝顺,都不必贵公子、富王孙也。”

郎婿

女婿。宋 苏轼《蝶恋花》:“别酒劝君君一醉,清润潘郎,又是何郎婿。记取钗头新利市,莫将分付东邻子。”宋 陈藻《绝交赠伯已》:“忙忙终日暂谈玄,便听闺房恶骂传。郎婿已灰题柱志,亲闱曾教断机贤。”宋 陈藻《田家归》:“莳秧郎婿晚归来,白面匀妆是乃妻。笑说福唐风俗恶,一田夫妇两身泥。”元无名氏《粉蝶儿》:“一个演习那渐间言语呼郎婿,一个撇着些都下乡音唤丈夫,休相妒。你莫琴书上意懒,你休针线上清疏。”

令坦

敬称对方的女婿。南朝 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惟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后以令坦称他人女婿。《隋唐演义》第六十三回:“关大刀举杯大声说道:'单二哥,今夜各路众兄弟,屈你家令坦,在小店奉陪,二哥须要开怀畅饮一杯。’一堂的人,大杯巨觥,交错鲸吞,都诉说当年与雄信相交的旧话。”《荡寇志》第一百十回:“希真对刘广道:'我于明日当起兵去接应小婿,烦姨丈镇守此地,修缉新柳城池,并款留令坦,盘桓数日。’刘广应诺。”

门婿

入赘的女婿。《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散宜生笑曰:'吾与公既为敌国,安敢造次请见。只有一件大事,特来请一明示,无他耳。昨因拿有一将,系是元帅门婿。’”明 高明《琵琶记·宦邸忧思》:“谁知又被牛太师招为门婿,一向逗留在此。”明 汤显祖《牡丹亭·硬拷》:“前日有个棍徒,假充门婿,已着递解临安府监候,今日不免取来细审一番。”《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老道道:'并非耍笑,老仆果然愿做门婿,是必要成的,不必推托!’大姓夫妇,见他说得可恶,勃然大怒道:'我女闺中妙质,等闲的不敢求聘。你是何人?辄敢胡言乱语。’”《儿女英雄传》第十回:“不但张金凤此身得所,连他父母也不必再计及到招赘门婿。”

旧称女婿,女儿的丈夫。《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往四五日,天雨,黄氏诸倩见建家京下方石,即弄之,建亦欲效之,效之不能起,即复置之。”裴骃集解:“徐广曰:'倩者,女婿也。’裴骃案:《方言》曰'东齐之闲,婿谓之倩。’郭璞曰'言可假倩也。’”宋 苏轼《驸马都尉张敦礼节度观察留后》:“进居两使之间,增重诸倩之遇。”

甥馆

本指女婿的住处,借指女婿。宋 陈亮《祭叶正则外母高恭人翁氏文》:“恭人甥馆,第一辈人。亮忝交久,义同弟昆。一奠致哀,讵曰无因。”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云翠仙》:“才日与女居,每请诣母,女辄止之,故为甥馆年余,曾未一临岳家。”《清代名人轶事·科名类》卷二:“难得母家成宅相,竟于甥馆继科名。”另,女婿的住处或女婿家。宋 黄庭坚《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用其韵》:“念嗟叔母刘,穷年寄甥馆。”《警世通言》卷二十五:“支翁大怒,与女婿说道:'那些市井之辈,不通情理,莫去求他!贤婿且就甥馆权住几时,待寻得房子时,从容议迁便了。’”

坦腹

代指女婿。南朝 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五代 无名氏《玉溪编事·参军》:“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另,坦露胸腹。唐 杜甫《江亭》:“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诗。”宋 无名氏《道山清话》:“一日,子厚坦腹而卧,适子瞻自外来,摩其腹以问子瞻曰:'公道此间何所有?’子瞻曰:'都是造反底家事。’子厚大笑。”又,喻赤诚。明 范濂《云间据目抄·纪人物·陆应旸》:“平生热肠坦腹,善赴人缓急。”

贤婿

是对女婿客气的称呼。元 施耐庵《幽闺记》第三十九出:“孩儿,贤婿,不必说了。孩儿回归香阁,重整新妆;状元且到书院,换了服色,即同武状元与瑞莲孩儿成亲便了。天遣偶相逢,浑疑是梦中,门阑多喜气,女婿近乘龙。”元 施耐庵《幽闺记》:“此一杯酒,一来与者亲家接风,二来与我贤婿饯行。”

小婿

对人谦称自己的女婿。《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员外道:'令婿为何而死?’刘翁道:'小婿不幸得了痨病之疾。’”《红楼梦》第二回:“小人姓封,并不姓甄;只有当日小婿姓甄。”另,对岳父母谦称自己。《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蒋兴哥道:'小婿不好说得,但问令爱便知。’”《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安公子笑道:'你老人家放心,莫打量小婿还是昨日的安骥。’”

仪宾

明代对宗室亲王、郡王之婿的称谓。明 陆延枝《说听》卷上:“身是秦府仪宾也,奉殿下命办此。”《续通典·礼十四》:“明年又更定公主、郡主封号、婚仪乃驸马、仪宾品秩。”《明史·志》卷五十八:“公主及驸马二千石,郡王及仪宾八百石,县主、郡君及仪宾以二百石递减,县君、乡君及仪宾以百石递减。”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王成》:“王祖为衡府仪宾。”

玉润

女婿的美称。《晋书·卫玠传》:“(卫玠)总角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玠妻父乐广,有海内重名,议者以为'妇公冰清,女婿玉润’。”后因以“玉润”作女婿的美称。唐 白居易《得乙女将嫁于丁既纳币而乙悔丁诉之乙云未立婚书》判词:“请从玉润之诉,无过桃夭之时。”明 沈璟《义侠记·解梦》:“应招子婿称玉润,会看爱女荣闺阃。”清 王士禛《敬业堂诗集序》:“老友海昌陆先生辛斋,尝携其爱婿查夏重词一卷见示……夏重既辛斋玉润,且为吾友勉斋黄门犹子。”《礼记·聘义》:“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后因以“玉润”比喻美德。汉 班固《东京赋》:“(百姓)莫不优游而自得,玉润而金声。”三国 嵇康《琴赞》:“温乎其仁,玉润外鲜。”《梁书·刘遵传》:“其孝友淳深,立身贞固,内含玉润,外表澜清。”另,形容外貌光洁润泽。唐 顾况《露青竹杖歌》:“玉润犹沾玉垒雪,碧鲜似染苌弘血。”宋 赵彦端《鹧鸪天·箫莹》:“花动仪容玉润颜,温柔袅娜趁幽闲。”

子婿

女儿的丈夫,女婿。《史记·张耳陈余列传》:“高祖从平城过赵,赵王朝夕袒鞴蔽,自上食,礼甚卑,有子婿礼。”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妇人之性,率宠子婿而虐儿妇。”唐 柳宗元《祭杨凭詹事文》:“子婿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昭祭于丈人之灵。”唐 张说《奉和圣制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戎王子婿宠,汉国舅家慈。”宋 王洋《万席仰之许酒以诗戏之》:“朱陈缱绻论前契,子婿牵联本一宗。”宋 梅尧臣《薛简肃夫人挽词》:“尝闻求子婿,不似怒甘公。”另,儿子与女婿。宋 方回《寄魏景山》:“田园粗有何须侈,子婿俱贤岂不佳。”

赘婿

指就婚、定居于女家的男子。汉 司马迁《滑稽列传》:“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唐 刘禹锡《题淳于髡墓》:“生为齐赘婿,死作楚先贤。”宋 黄庭坚《送徐隐父宰余干》:“赘婿得牛庭少讼,长官斋马吏争廉。”明 王稚登《戊申元日》:“仰面绝缨齐赘婿,裸身挝鼓汉狂生。”

tianjia979812551912

田家双:辽宁营口人。著有《撷英拾韵全调词》填遍词谱,凡1200多个词牌子,1900多首词。

新浪博客网址:http://blog.sina.com.cn/tjwztjs

本刊审核:田家双

本刊制作:冰雁无影

更 多 精 彩

【别名辞海】之《车的别名》四卷(之一)

【别名辞海】之《车的别名》四卷(之二)

【别名辞海】之《车的别名》四卷(之三)

【别名辞海】之《车的别名》四卷(之四)

【别名辞海】之《河神的别名》

【别名辞海】之《仪表的别名》

【别名辞海】之《丈夫的别名》

【别名辞海】之《妻子的别名》

【别名辞海】之《儿子的别名》

【别名辞海】之《太阳的别名》(卷一)

【别名辞海】之《太阳的别名》(卷二)

【别名辞海】之《女儿的别名》

【别名辞海】之《美女的别名》

【别名辞海】之《父亲的别名》

【别名辞海】之《母亲的别名》

【别名辞海】之《父母的别名》

【别名辞海】之《夫妻的别名》

上一篇:晋佩章

下一篇:熊庆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