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源灵沼
汾河乃三晋母亲河,泽被万千黎庶。汾源灵沼即汾河正源,是三晋人民饮水思源之处,位于宁武县城西南30公里的东寨镇西楼子山下,汾源阁背靠楼子山,俯临汾河川,高十五米,上下三层。阁一层设有水母殿,塑有水母像。水母像后有一水母洞,洞内雕有汉白玉水母像,一股清洌的甘泉从水母身底的漏崖涌出,经殿底流出殿外一水潭内,潭壁镂刻“汾源灵沼”四字。泉水过水潭由龙口喷出,悬山响玉,声若雷鸣,泻入鱼湖。再从九龙坝的九个龙口、六个鱼口溢出,汇成汾河。
天池锦鳞
美丽的天池是世人游山玩水、休闲度假、避暑观光的绝佳去处。千百年来,她“阳旱不涸,阴霖不溢,澄清如镜”。盛夏,池滨山环树合,芳草萋萋,绿柳依依,池中碧波荡漾,涟漪如歌,游鱼逐浪,群鸭戏水,蛙鼓阵阵。晴日登高远眺,茫茫峻岭之间现出一块巨大的无暇玉璧。红日映照,池水通红,耀眼夺目,古人题名“天池锦鳞”或“天池霞映”,位列宁武古八景之首。隆冬,雪野茫茫,池水封冰,冰清玉洁,晶莹剔透,置身天池民,听冰裂之声,如金鼓、如丝竹琴瑟,空灵清脆,悦耳动听。北魏时,尔朱氏父子每年都 要来此听天池冰裂的“箫鼓之声”。这象征吉祥美好的福音伴随滑冰、滑雪和观水晶宫等项目,构成了另有情趣的天池冬游。特别可喜的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黑鹳,成群结队地在美丽的天池栖息繁衍,白天鹅把天池作为迁栖的客栈,流连忘返。偶尔浮出水面或顶翻鱼船的天池海怪则给谜一般的天池增加了神秘的色彩。
芦芽滴翠
芦芽山巅风景秀美,名胜众多。有金龙池、五龙洞 、秀云峰、紫峰崖、凤凰岭、东西火场、大小天涧、束身峡、舍身崖、九桄梯、华严守、说法台、金刚佛堂、龙王堂、太子殿等名胜。太子殿东又有小芦芽山、云际寺、饿虎垴。小芦芽山背后又有达摩庵、石栈天桥、大河畔等自然景观。
芦芽山区,森林密布,泉水四溢,遍地野生药材,珍奇动物出没林间,野花飘香,芳草丛生,汾河、清涟河、岚崎河都源于此。每年春耕结束,便有五寨、神地、宁武、静乐、岢岚等县的农民,赶着成千上万只牛驴骡马来此放牧。
支锅奇石
宁武县城30公里处的东寨镇西楼子山南麓半坡,有一座峭岩矗立于沟侧溪畔。这峭岩高约两丈余,顶部巍巍托起一块巨大奇石。这奇石以两块小石作支脚,立于约三四十度的峭岩斜坡顶部。奇石高约3米,阔约2米。虽立斜坡,风吹似动,但数干百年来,它却一直屹立在那里。
由于奇石状似加盖的锅,支撑它的两小石形若锅脚,故而人称“支锅奇石”,成为古宁武府和宁武县八大奇景之一。
鸾桥烟虹
鸾桥烟虹是宁武特有的奇景,为宁武的古八景之一。
东寨镇上鸾桥村和下鸾桥村,仅隔里许。历史上该地建有鸾桥,是接圣驾之地,因此而得名。村北的千年火山一带形成大量烟雾,在特定季节,由于特定地理环境所造成的空气流向而形成一条巨大的空中弧形烟带。犹如飞架的烟桥,静静地架在空中,朝阳自东方射来,那烟桥便呈现出五颜六色的光芒,如雨后彩虹般美丽动人。当烟桥形成之际,蓝天上朵朵白云轻飘,满山遍野的葱绿映衬,更加色彩斑斓,尤其是置身远山之巅眺望,但见烟虹如美丽的鸾凤舞动羽毛,翩跹多姿,美艳绝伦,好一幅“山舞彩练壑张弓”的壮观画面。
民间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巡游管涔山时,恰好目睹这一奇景,龙颜大悦,认为国泰民安、吉祥兴旺之兆,遂命在当地仿烟虹状修建了鸾桥。
恢河伏流
“恢河伏流”自古就是宁武的八景之一,在流经阳方口堡的九牛口时成为全国唯一的水旱关,流经的托莲台自古就是重要的军事要塞,宋代著名抗敌名将杨业就殉难于托莲台附近的陈家谷。可以说恢河的兴衰与桑干河、永定河息息相关。
其他二景为梁峪流虾和禅房夕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