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公众号:脑洞时史
1953年,一位在广州即将退休的女教师范桂霞接到喜讯,在北京工作的儿媳妇生了孩子,48岁的她成了奶奶。
考虑到她就快要退休了,儿子儿媳工作比较忙,就邀她到北京给儿媳伺候月子,并帮助照顾孩子。
到了北京后,在政府工作的儿子还带她到北京转了转,经过中南海附近时,儿子告诉她:“国家领导人可都在这里居住办公!”
听到儿子这样说,范桂霞明显有些抑制不住的兴奋,对儿子说:“那我可要去中南海见见我的老上级。”
儿子从记事时起就记得母亲是教书的,教了一辈子书,哪来的“老上级”?
本来儿子是想制止的,但是看到母亲脸上焕发出的光彩,似乎又感觉母亲不像是开玩笑。
等来到中南海的接待处时,范桂霞才说要见的老上级是周恩来总理,除了儿子听完后感觉不可思议,负责接待的同志也感觉到错愕,他们实在想象不出,眼前这个妇女会是周恩来的下属。
此事很快汇报到中央办公厅秘书长梁霭然那里,梁霭然亲自接待了范桂霞,并询问到她与周恩来是什么关系?
范桂霞想了想说:“我以前当过周恩来的妻子,照顾过他一段时间!”
因为谁都知道周恩来只结过一次婚,夫人是邓颖超同志,哪里又会冒出一个“妻子”呢?
梁霭然不敢怠慢,立刻将此事汇报给了周恩来与邓颖超,邓颖超得知后,当即安排人准备晚饭,邀请这位女同志。
范桂霞到底是什么人?为何说做过周恩来的妻子?邓颖超得知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邀请她留在家里吃饭呢?
范桂霞,1905年3月31日生于广东省佛冈县烟岭楼下村一位医生家,是二十年代广州工运的活跃分子、纺织女工、中山大学附师学生。
1925年,是范桂霞非常忙碌的一年。她加入了妇女解放协会和共青团,不仅四处宣传妇女解放事业,还参加了'五卅'运动声援活动、'六二三'沙基惨案大游行、香港大罢工运动等等。第二年,热衷于革命事业的范桂霞终于成为一名正式的共产党员,还参加了战士救护班。
广东妇女解放协会是在国民革命运动时期,在当时的广东区委领导人周恩来、陈延年等人的 倡议下成立的。领导妇女运动的著名人物邓颖超、蔡畅、陈铁军等人都曾先后参加过广东妇协的工作。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广州的国民党反动分子随即响应,在李济深等人的指挥下,发动了“四一五反革命政变”。革命青年范桂霞也是被“屠杀”的对象,因为叛徒冯镐、侯交礼的出卖,军警包围了她的家,先抓了楼下的二妹范桂笺,范桂霞躲在邻居楼顶烟囱里未被发现,可当医生的父亲范信一被军警打昏在地,吐了一地的血,也未招供女儿范桂霞在哪里。父亲为了保护她,更是被军警活活打死了。
等听不到敌人的声音了,范桂霞才悄悄从烟囱后面爬回来,看到父亲虚弱地躺在地上,她扑到父亲身边,只听父亲断断续续地说:“霞姑,你快跑,他们一定还会再来抓你的。”
说完父亲缓缓闭上了双眼,这个普通的夜晚,又是那样的不普通,她失去父亲,姐妹被抓走,生死难料,自己又在生死边缘徘徊,随时可能被捕,可她没有时间停留,顾不上处理父亲的身后事,趁着夜色深重,她赶紧逃到宝岗一个好友家。
经好友相助,范桂霞买到一张船票,她辗转来到香港,找到香港的组织,中共广东省委秘书处秘书长沈宝同安排她在秘书处做事,主要负责抄写文件、交通联络等工作,在此期间接待了董必武、瞿秋白等中共早期领导人。
当周恩来赶到香港看病之时,大家都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医生世家出身的范桂霞。沈宝同询问妻子:“小范的工作弄得还行,我想让她去照顾恩来,你看这合适吗?”
龙锦雯细细想去,随后说道:“我觉得小范可以,但她的经验不足,咱们要早点告诉她有人需要照顾,可能要假扮夫妻,让她有个准备才行。”
得知消息的范桂霞一下子就脸红了起来,原来当时的她已经有了男友,虽然没有婚配但也显得稍微不妥,但为了革命她还是答应了下来,将自己装扮成一个家庭主妇的模样,等候着“丈夫”的归来。
当太阳即将落下山时,范桂霞听到门外一声汽车喇叭声响,她知道时“李先生”来了,可令她大吃一惊的是,这位神秘的李先生头戴绒毡礼帽,鼻梁上戴着一副厚厚的墨镜,几乎看不到墨镜下的双眸,而且嘴唇干裂发白,面如菜色,就这样被杨石魂背着下了车。
看到这个场景,范桂霞彻底明白过来,这位虚弱的男人就是“李先生”,她赶紧学着叫了声“先生”,然后和众人一起手忙脚乱地将他抬进了豪宅。
周总理
等一切准备就绪后,杨石魂将“李先生”的墨镜轻轻取下,可就在这时,范桂霞看着清床上人的面孔激动地差点叫出声,这副面孔虽然被疾病折磨得失去了光彩,可依旧隐隐透出着俊朗和年轻,范桂霞认出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总理!
彼时周总理已经高烧不退陷入了昏迷,大家都焦心如焚,杨石魂更是千叮万嘱,让范桂霞好好照料,丝毫不敢有一点马虎。
为了完成这项光荣艰巨的任务,范桂霞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细心,她整整三夜不眠不休,待在周总理旁边为他悉心测体温,用毛巾降体温,照顾得无微不至。
3天后,周恩来终于醒了过来。
看到自己身处一个陌生的地方,身边还有一个陌生的姑娘时,周恩来警惕地问道:“这是哪里?”
范桂霞回道:“这里是麻油地广东道。”周恩来又问:“姑娘为何在此地?”
“我叫范桂霞,是广东省委秘书处秘书长沈宝同派来来照顾您的,杨石魂先生也在这里。”范桂霞耐心地向周恩来解释道。
话音刚落,杨石魂碰巧走了进来,看到周恩来醒了,他十分激动。一边向她介绍范桂霞的身份,一边询问他的身体是否还有那些不适。
周恩来看着为了照顾自己而十分憔悴的二人,关心地对他们说:“我现在身体好多了,你们快去休息休息!”
之后,为了掩护周恩来的真实身份,他们便按照原来的计划,开始假扮夫妻。
周恩来刚醒来,身子还很虚弱,范桂霞便节衣缩食攒钱买了一只鸡,炖成了鸡汤给他补身子。
看到鸡汤后,周恩来很生气,他说:“最近几次行动,我党损失惨重,组织经费困难,这鸡汤我怎能喝下!”
范桂霞听后也气急了,理直气壮地说道:“您现在还是病号,只有赶快好起来,才能更好地帮助到组织!”
小姑娘的一番话说得情真意切,实在无从反驳,周恩来只好乖乖的地喝完了鸡汤。
周恩来身体逐渐恢复后,许多会议都得他参加,为掩人耳目,范桂霞便打扮成富太太的模样陪伴在他身边。
就这样,在此后的数日里,周恩来和范桂霞开始假扮夫妻。周恩来化名李先生,身份是一个南方过来的富商,来港考察生意的;而范桂霞则是李夫人,广州人,是一个阔气的新式太太。他们的任务一方面是联络早前失散的同志们;另一方面是与广州省委的同志讨论广州起义的事宜,准备给敌人致命一击。
这两个任务,就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进行,范桂霞是否能扮演好夫人的角色,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所以,有长期斗争经验的周恩来,其实一直在扮演一个老师的角色。
一个多月之后,周总理基本已经恢复了健康,接到组织上的通知,周总理需要动身前往上海参加会议。便有了周总理对范桂霞说“离别是暂时的,我们以后还会有机会相见。”的对话,望着周总理离开的身影,范桂霞心中满是对周总理为人的称赞与油然而生的敬意。
周恩来抵达上海之后,和妻子邓颖超团聚时,聊起照顾自己的小范同志,妻子说自己对她却一点也不陌生。原来邓颖超和范桂霞是旧识,颇有渊源的两人不仅一起工作过,还有不少共同交好的朋友。
感激这份恩情的夫妻两人更是约定好在不久的以后,再和范桂霞叙旧。
在周恩来离开以后,范桂霞牢记周恩来的教导,继续投身革命事业当中,继而又参加了广州起义。
但是广州起义最后的结果是以失败告终,包括范桂霞在内的很多战士最后都被迫地转入到了地下,再加上复杂的革命形势,范桂霞就渐渐的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虽然范桂霞多次寻找,但是党组织被破坏得太严重,最终都是没有结果的,最后只能回到自己的老家当了一名老师。
(周恩来与邓颖超)
回想起周恩来总理对于自己的关怀和教导,范桂霞一直想要找一个机会去见见周总理。
1953年的时候,终于让范桂霞等到了这个机会,因为这一年范桂霞正好要去北京看望自己的儿媳妇,范桂霞就下定决心,这次一定要见一些周恩来总理。
8月22日,周恩来邀请范桂霞到他家里,这天邓颖超大姐刚好也在,他们两人便在花园里等着范桂霞的到来。
图 | 周恩来和邓颖超
范桂霞进到周恩来的家,看见陈设都很简单,他对人还是一样亲切,就像亲人一样。那天晚上,周恩来留范桂霞吃饭,一共四个菜:一盆红烧豆腐,一盆北京烤鸭,一碟肉片炒青菜,还有一碗鸡汤。
周恩来一边感慨二十多年的变化,一边笑着说:“想不到你这个小女娃,如今也这么大年纪了,日子过得真是快呀,现在解放了,生活过得怎么样?”
范桂霞说:“我现在当老师,儿子大学毕业分配到政务院工作,大女儿参军去了,小女儿在家读中学,日子过得很好。”
周恩来听见后,点了点头:“等国家建设好了,日子会过得更好。教育下一代的工作很重要,好好干吧!”
接着,他们又谈到了过去,也就是上次分别后发生的事情。那天晚上一直聊到八点钟才告辞。最后周恩来还问范桂霞什么时候走,一定要给她买车票。
1973年10月,范桂霞再次前往北京看望儿女,当得知周总理生病,而且工作繁忙,范桂霞写了一封信,问候总理,总理在百忙之中给她回了信,可惜当时正在筹备召开十大,总理未能抽身与范桂霞相见,这让范桂霞遗憾不已。
1976年,周总理离开人世,享年78岁,听闻噩耗的范桂霞是痛哭不已,已经72岁的范桂霞,在居委会召开的追悼会上,抑制不住心中的悲痛,竟然哭的晕了过去……
1984年的8月22日,也就是31年前的同一天,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邓颖超在中南海西花厅家中又一次接见了范桂霞,和她合影留念,还送给她一只新颖精制的手袋,从而兑现了当年“要好好谢谢小范”的诺言。
1994年,范桂霞离开人世,享年89岁,若非范桂霞将这段经历整理成文字,恐怕,后人都不知道,早年的周恩来,还有这样一位“夫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