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网 > 知识库

澄海驴行团

来源:篆体字网 2024-01-18 11:01:13 作者:篆字君

京城会来自樟林旧事新事 00:00 04:43

二月樟林游火帝营花灯时,在各宗姓祠堂埕参加社戏演出的戏班,竟达20多班之多!这些戏班,名字多吉祥字眼,如荣、兴、顺、春、宝、玉之类。不仅有唱潮州方言的潮州戏,也有白字戏(今天的海陆丰还有白字戏剧团)、西秦戏、外江戏(今称“汉剧”)。每个剧种的不同戏班之间,由“四棚”相斗到“十棚”相斗,可见其争奇斗妍,竞相献艺的剧烈情状,真个是到了白热化程度。用今天的语言来说,优胜劣汰,观众就是“评委”!竞争自然提高了戏班的演出质量。

潮剧(以前叫“潮州戏”)是中国十大剧种之一,潮剧剧目之丰繁,在流传最为广泛的潮州歌册《百屏灯》中所记甚详。无论妇孺老幼,大多能琅琅诵唱几句:“活灯看完看纱灯,头屏董卓凤仪亭。貂蝉共伊在戏耍,吕布气到手捶胸。”

在流传于澄海樟林的歌册《樟林游火帝歌》中,有一段内容涉及到清代乾隆至光绪年间樟林每年农历二月营花灯、游火帝爷时各社遍请演社戏的盛况,堪称“樟林版”的《百屏灯》。此资料系林黄耀鸾老姆保存的手抄本,由李绍雄、陈若茂等先生整理(歌册中除明显的错字由笔者予以更正外,基本保持原貌)。现录其中间部分:

头屏董永送麟儿,二屏打城月南枝。

三屏天德金环记,四屏秋月病相思。

五屏巧儿别陈商,六屏讨亲杨子良。

七屏咬脐在打兔,八屏赏月吴美香。

九屏蒙正在会妻,十屏私会周英奇。

十一乃是双鹅记,十二郭巨去埋儿。

十三白氏遇许仙,十四乃是造角王。

十五砍柴毛艳女,十六商略中状元。

十七马武抬金狮,十八乞食收狐狸。

十九姐妹在拜月,二十被打洪秀才。

廿一雪梅跳火城,廿二闵子去拖车。

廿三讨亲杨天保,廿四迷人山狗精。

廿五请旨去完婚,廿六爱王在拜坟。

廿七搭着徐龙渡,廿八学鲁冯长春。

廿九钓鱼陈春生,三十青盲乱点灯。

卅一陈三在磨镜,卅二造桥蔡瑞明。

卅三秀英送寒衣,卅四必政在偷诗。

卅五乃是童台别,卅六五娘打媒姨。

卅七刘永在祭江,卅八走贼遇瑞兰。

卅九翠娥竹箭误,四十扣破玉花瓶。

四一骑驴去探亲,四二戏法吕洞宾。

四三红娘去请宴,四四勒路王金真。

四五王氏在补缸,四六就是跳油汤。

四七八仙来过海,四八怀玉杀四门。

四九金花在牧羊,五十张生跳粉墙。

五一姑娘在相呶,五二投江苏六娘。

五三用清双打擂,五四薛蛟遇薛葵。

五五访妻何文秀,五六行孙战张奎。

五七四姆移龙宫,五八常山赵子龙。

五九高珍红书剑,六十结义王茂生。

六一审阴包青天,六二马俊去上京。

六三郭奇在咬指,六四攻书往杭城。

六五文勇把三关,六六昭君去和番。

六七在祭雷峰塔,六八梨花战杨凡。

六九挂帅杨翠娥,七十休妻蒋兴哥。

七一陈琳在救主,七二游河苏东坡。

七三乃是花二郎,七四伯皆奏皇门。

七五篡位赵匡胤,七六潘角跳油汤。

七七大战魏文通,七八就是吴阿忄贡。

七九水淹金山寺,八十拜牌刘进忠。

八一去收浪子尸,八二子仪打金枝。

八三乃是山东案,八四虞国百里奚。

八五三藏取真经,八六大战穆桂英。

八七秦香去打洞,八八送别在官亭。

八九世美不认妻,九十烈女去考诗。

九一来收申公豹,九二程婴救孤儿。

九三仙女在摆船,九四大闹铁鉎坟。

九五武松去杀嫂,九六封神李老君。

九七进宝高丽番,九八飞虎过五关。

九九得着宝珠塔,百屏庞统献连环。

粗略浏览一遍,即可发现,清代潮汕各戏班所演剧目,有几个类型:

一、系元明南戏的著名剧目(包括所谓“潮泉腔”),如有“祠曲之祖”之称的《琵琶记》(七四伯皆奏皇门)、《刘知远白兔记》(七屏咬脐在打兔)、《拜月记》(十九姐妹在拜月,卅八走贼遇瑞兰)、《破窑记》(九屏蒙正在会妻)等。

二、来自元代杂剧的《赵氏孤儿》(九二程婴救孤儿)、《西厢记》(四三红娘去请宴,五十张生跳粉墙)等。

三、改编自古典名著的剧目,如《水浒传》(九五武松去杀嫂)、《封神榜》(九一来收申公豹,九六封神李老君)、《三国演义》(五八常山赵子龙,百屏庞统献连环)等。

四、取材于民间说部和《二十四孝》等宣传儒家教义的通俗故事,如宋代的宫廷之变(七五篡位赵匡胤)、“郭巨埋儿”(十二郭巨去埋儿)、“闵子骞”(廿二闵子去拖车)、“百里奚”(八四虞国百里奚)等。

五、各地各剧种广泛演出的剧目,如《打金枝》(八二子仪打金枝)、《白蛇传》(十三白氏遇许仙,六七在祭雷峰塔,七九水淹金山寺)。

一些经典地方题材的剧目(当属该剧目的初创阶段,与当今剧情不尽相同),如《苏六娘》(六屏讨亲杨子良,五二投江苏六娘)、《荔镜记》(卅一陈三在磨镜,卅六五娘打媒姨)、《扫纱窗》(四四勒路王金真)、《金花女》(卅七刘永在祭江,四九金花在牧羊)。

其它地方题材剧目,如《刘进忠反清》 (八十拜牌刘进忠)等。

以上说的是演出剧目。那么,当年樟林游火帝时所请的戏班,是什么剧种呢?歌册《樟林游火帝歌》的后半部分,有一个段落说得很是生动,我们不妨引录一段,一见个中端倪——

再说演戏人知端,西胪福顺是外江。

做在城内中军戏,四棚做在河尾田。

上好白字说分明,老正顺胜老正兴。

玉春香班老荣泰,四棚相斗无做情。

再说二班分人知,外江三多荣天彩。

相斗就在郑厝祠,树墩脚做玉春梅。

新兴街乡宝顺兴,中玉相斗亦切情。

南社宫前荣天兴,蓝厝祠前喜春园。

书斋前做正和兴,塘西做有万年春。

灰窑做棚老宝顺,东巷万利永丰春。

东社的人敢出银,请有八棚闹纷纷。

宫前福顺天宝春,四宝顺兴在东门。

叶厝祠前老万利,十棚相斗清秋埕。

万年春斗老采霞,红字三胜斗无赢。

乐天彩拼新天彩,外江相斗惊煞人。

河尾围内正和春,河尾转外玉堂春。

仙垄二棚好白字,老宝顺胜金春园。

桂和做在河内田,北社外江有二班。

白字西秦共外江,共凑共有廿外班,

连做四夜共四日,引动邻近外乡人。

仅仅看这一段,我们不由得目瞪口呆。别以为樟林只是一个寨,“樟林寨”这个富庶的大乡里(有“八街六社”,“火帝庙”设在长发街),是广东对外通航的较大港口,是红头船的航泊地。从这里可北上沪、津、杭,西至雷、琼,南下可达安南、暹罗、马来西亚诸地。经济繁荣,文化自然也“水涨船浮”地发达起来。故也有“天顶神仙府,地上樟林街”之美誉。

由樟林游火帝时的社戏活动,自可看出清末的潮汕,农业和手工业的繁荣带动了文艺活动的发展和社戏之盛。

樟林营火神爷英歌舞表演

上一篇:谱序

下一篇:火神山医患再相聚热情拥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