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网 > 知识库

上海辰山植物园门票

来源:篆体字网 2024-01-18 10:14:59 作者:篆字君

上海辰山植物园位于松江区的辰山镇,于 2005 年 8 月 29 日 由上海市政府、中国科学院签署协议共建。辰山植物园是集科研、科普和观赏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将作为建设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 流基础性生态工程。辰山植物园科研中心将瞄准植物科学研究的前沿,促进该领域创新体系的完善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植物园提供战略储备,从而使植物园跻身于 世界一流水平。本文将对辰山植物园的自然环境、建设背景和在新世纪的功能与其内涵作些简介。辰山植物园总规划面积约 202 公顷。东北面与著名旅游景点西佘山相望,南邻松江大学城,与直达市中心的 318 国道相连 ; 佘天昆公路将基地分为两部分,路南侧面积约 172 公顷,路北侧面积约 30 公顷。辰山植物园中的辰山,是佘山山系中的一座孤山,海拔 71.4m ,基底呈椭圆形,占地面积 20 公顷,历来采石甚多,至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才停止。辰山山体西南和东面现已形成人工悬崖,高达 50 ~ 60m ,且西南面采入地下。拟建的植物园区多为海拔 3m 的平地,水网纵横,陆地占 130 公顷,水域 20 公顷。 辰山植物园处于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5.6 ℃ ,无霜期 230 天,年平均日照 1817h ,降水量 1213mm ,年陆地蒸发量为 754.6mm ,极端最高温度 37.6 ℃ ,极端最低温度 -8.9 ℃ 。辰山及其附近的松江地区水资源十分丰富,常水位 2.60m ,平均年际地表径流量 2.12 亿 m 3 ,客水径流 36.5 亿 m 3 ,江潮径流 57.6m 3 ,合计地表水总量达 8.9 ~ 9.3% 。所有水系现均为劣 V 类水质。土壤 pH 值呈中性或微碱性( pH7.0 ~ 7.9 ),基本适合植物生长。 1 建园背景 现在的上海植物园自 1974 年获准筹建以来,虽布局与分区在植物园系统中较为独特与新颖,但园区建设明显滞后于城市的发展,与国际上同类城市植物园更是相距甚远。上海植物园地处城 区,发展空间已几乎没有,难以保证科研、科普、游憩、生产等功能高水平的实现,更难以承担起上海国际大都市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展示和教育作用。
为进一步提升上海的国际形象,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体现上海城市经济、文化、科技和市民素质的综合水平,拟在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前,初步建成上海辰山植物园。 2 规划目标与特色 辰山植物园是以华东区系植物收集、保存与迁地保护为主,融科研、科普、景观和休憩为一体的 综合性植物园。其整体理念为“华东植物、江南山水、精美沉园”。该园的建设原则为“景观是根本、科研是基础、特色是关键、文化是灵魂”。“植物与健康”为 主题,从人的生理、心理和品德三个健康层面诠释植物园的功能,表现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和谐共处。建成后的上海辰山植物园拟具有四大特色 : ①收集、展示华东区系植物最齐全的植物园 ; ②高水准的水生植物收集和展示中心 ; ③恢复生态学指导下的精美沉床花园 ; ④建立全球收集桂花品种最多最全的桂花园,并将承担起木樨属植物品种国际登录的重任。
3 规划理念 运用恢复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保护与利用现有的场地特征。对因采石而形成断崖峭壁的山体和受污染呈劣 V 类水质的水系进行生态恢复和生态重建,保护遗留的群落片段,并保护和恢复地带性植被,回溯“辰山十景”的历史文化,建设辰山特殊的沉床花园。
运用植物科学的科研成果,展示丰富、奇特和珍贵的具有科学或科普展示价值的植物,成为在个别领域活植物的博物馆。 创建海派园林江南水乡新景观。植物园的风格应和谐统一,在“大统一”的前提下求变化、创特色。发扬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海派精神,融会多种风格的园林形式,创造新颖、优美的园林景观。 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环保与循环经济。温室和科研科普建筑宜使用节能技术,最大程度选用环保、无污染及可循环使用的材料和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

上一篇:孙寅贵

下一篇:讨吃调mp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