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子黄(节选)
主编/朱良春
【前贤论述】
(1)李时珍:“鸡子黄,气味俱厚,故能补形,昔人谓其与阿胶同功,正此意也。其治呕逆诸疮,则取其除热引虫而已。”(《本草纲目》)
(2)黄宫绣:“卵黄象地,甘温无毒,得风木出地之初气,以生化阴血,补中益气,养肺肾之阴以交心。”《本草求真》
(3)黄元御:“补脾精而益胃液,止泄利而断呕吐。《伤寒》黄连阿胶汤,用之治少阴病,心中烦不得卧者,以其补脾而润燥也。《金匮》百合鸡子汤,用之治百合病吐之后者,以其涤胃而降逆也。排脓散用之,以其补中脘而生血肉也。”
应用
1.少阴病
《伤寒论》“黄连阿胶汤”: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眠:黄连四两,黄芩二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阿胶三两。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纳胶烊尽,小冷,纳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本方乃滋肾阴,清心火之剂,对阴虚火旺,心肾不交之心烦、不得眠之候效佳。今人多用治失眠、焦虑症、舌炎等阴虚火旺者有效。(按:汉代之一两,等于今之15.63g,可供参考)
2.温病
治温邪久踞下焦,既厥且哕,脉细而劲:鸡子黄一枚(生用),真阿胶二钱,生龟版六钱,童便一杯,淡菜三钱。水五杯,先煮龟版、淡菜,约二杯,去滓入阿胶,上火烊化,纳鸡子黄,搅令相得,再冲童便,顿服之(《温病条辨》小定风珠)
3.小儿惊痫
鸡子黄和乳汁,量儿大小服之。(《普济方》)
4.干呕
治卒干呕不息:破鸡子去白,吞中黄数枚。(《补缺肘后方》
5.下痢
治卒腹痛下赤白痢,数日不绝:鸡卵一枚,取出黄,去白,纳胡粉令满,壳烧成屑,以酒服一钱匕。(《肘后方》
6.胎漏
治妊娠血下不止,名曰漏胎,血尽子死:鸡子十四枚,取黄,以好酒二升煮,使如饧,一服之未瘥,更作服之,以瘥为度。(《普济方》)
7.小儿热疮
治孩子热疮:鸡子五枚(去白取黄),乱发如鸡子许大。二味相和于铁铫子中,炭火熬,初甚干,少顷即发焦,遂有液出,旋取置一瓷碗中,以液尽为度,取涂热疮上,即以苦参末粉之。(《传信方》乱发鸡子膏)
8.热毒疮瘥后,瘢痕不灭
鸡子一枚(酒浸七日后取黄),白僵蚕三七枚(捣末)。上药与鸡子相和令匀,先以布揩疮瘢赤痛,涂之。(《太平圣惠方》)
9.烧伤、湿疹、耳脓
卵黄油加冰片少许,涂上。(《吉林中草药》
10.脚上臭疮
熟鸡子黄一个,黄蜡一钱。煎油涂之。(《本草纲目》
11.鼠瘘
鸡卵一枚,米下蒸半日,取出黄,熬令黑,先拭疮上汁令干,以药纳疮孔中。(《千金方》)
12.烧伤
将鸡蛋煮熟,去壳取蛋黄,置铜锅内以文火加热,待水分蒸发后再用大火,即熬出蛋黄油,过滤装瓶,高压灭菌备用。用时,将蛋黄油直接涂在经清创处理的烧伤创面上,以暴露疗法为佳。治疗100余例一、二度中小面积烧伤,均获良好效果,未发生继发感染。涂药后,创面有清凉感,疼痛减轻,渗出减少,结痂快,痂皮自行脱落,一般不留疤痕或疤痕不显。
13.静脉曲张性溃疡
将煮熟的鸡蛋,去白留黄,研碎,置铜锅内加热熬出蛋黄油,贮于无菌瓷器中备用。用时先清理创面,然后用浸有蛋黄油的棉片平敷于上,外加包扎。隔日或隔2日换药1次,至痊愈为止。(同上)
14.麻风溃疡
先清洗创面,并剪除疮缘过度角化皮肤组织及疮底不良肉芽组织;而后用滴管吸蛋黄油少许滴入疮口,再用复方黄连油膏(由黄连、黄柏、紫草、生地、当归、黄蜡、麻油煎熬而成)护盖包扎。隔1、2天换药1次。治疗麻风营养性溃疡8例,其中浅溃疡4例,3例治愈,1例接近痊愈;4例深溃疡,因年限长,骨质受损,疗效不显著。(同12)
15.皮肤湿疹
将蛋黄油直接涂抹患部,每日一次。一般用药后局部发红、渗液、瘙痒等即见减轻,经治3、5次即可获愈。如以蛋黄油和入儿茶、冰片,或三仙丹、雄黄,调抹患部,治疗皮癣、脚癣或头癣,亦均有效。
16.小儿消化不良
蛋黄油每天5~10ml,分2次服。4~5日为一疗程。一般服药1~2天后大便次数及形状即明显好转,用药4~5日可痊愈。如用药2~3日后大便仍无好转,即不必继续服用。治疗20例婴儿患者,入院前或入院后均经多种抗生素或中药治疗无效;粪便常规检查均见较多脂肪滴,部分病例发现少量白细胞,16例粪便培养均为阴性。经内服蛋黄油后,15例治愈,3例好转,2例无效。平均疗程为3、4天。以对婴幼儿慢性或迁延性消化不良疗效最为满意。(同12)
17.骨结核
取熟蛋黄,加热至黑色,得油,外用。
18.泄泻
治泄泻久,而肠滑不固者:薯蓣鸡子黄粥:生怀山药,每服用药24g,或至30g。和凉水调入锅内,加鸡子黄三枚,置炉上,不住以箸搅之,两三沸即成粥服之。若小儿服,或少调以白糖亦可。(《医学衷中参西录》)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腹泻112例,治疗组78例用薯蓣鸡子黄粥加多酶片,对照组34例用参苓白术散。结果,治疗组痊愈63例,有效9例,无效6例,有效率92.13%。对照组痊愈11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有效率73.15%,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
【病案举例1】
一人,年近五旬。泄泻半载不愈,羸弱已甚。遣人来询方,言屡次延医服药,皆分毫无效。授以薯蓣粥方,数日又来言,服之虽有效验,泻仍不止。遂俾用鸡子数枚煮熟,取其黄捏碎,调粥中服之,两次而愈。盖鸡子黄,有固涩大肠之功,且较鸡子白,易消化也。以后此方用过数次,皆随手奏效。(《医学衷中参西录》)
【病案举例2】
一老年女性,年逾70,形体消瘦,面色苍黄,自述泄泻10余年,每日大便多则无数,少则十余次。大便量少质稀,平日自觉倦怠乏力,睡眠少,纳差,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细弱。综合患者脉证,辨证当属脾肾两虚,在治疗上当用温补脾肾,但是考虑患者病久,曾采取了多种方式治疗,故不宜轻易下药,于是嘱其试用薯蓣鸡子黄粥治疗。方法如下:生山药100g煮粥,开锅后加入煮熟的鸡子黄两枚,搅匀食之,2次/日,代饮食。两日后病情好转,日后答复病已痊愈。
19.乳头皲裂
用复方冰枯鸡子油外擦治疗妇女乳头皲裂100例,痊愈65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
治疗方法:冰枯鸡子油处方:明矾10g,冰片2g,鸡子油(鸡蛋黄炸的油)6ml。先将明矾放入干净小铁勺内炼化成液体状,用文火煅至不起泡为止,即成枯矾。待冷却后刮下与冰片同研极细末待用。取新鲜生鸡蛋4~5个,去蛋清取蛋黄,将蛋黄倒入干净铁勺内置火上,时时搅拌,待炒至蛋黄呈黄黑色时加压取油约4~6ml,待鸡子油凉后加入研细的冰片和枯矾粉,调和均匀,即成冰枯鸡子油,贮瓶备用。
20.健忘
重用淫羊藿与鸡子黄治疗健忘症。认为鸡子黄中含有磷脂,人的记忆功能与乙酰胆碱有关,而乙酰胆碱是由卵磷脂供给,因此重用二药治疗本病。经观察52例,痊愈48人,好转3人,无效1人。
【病案举例】
王某,女,43岁,1991年3月18来我院就诊,自述3年来记忆力减退,不思饮食,丢三落四,困倦,随后出现失眠,健忘,纳差,易醒,头晕,神志恍惚,经多方治疗,疗效差,症见:体瘦无力,面黄无华,心神不宁,舌淡苔薄,脉细弱。证属:心脾两虚,心神失养。治疗以补心健脾为法,方用归脾汤加何首乌,枸杞子。服后12剂,失眠,饮食好转,唯有健忘仍然存在,后在原方的基础上重用淫羊藿30g,鸡子黄30g,经服18剂而愈,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21.婴幼儿腹泻
采用姜汁蛋黄治疗婴幼儿非感染性腹泻45例,与服用乳酶生45例对照。结果姜汁蛋黄组平均治愈时间为2.6±1.3d,乳酶生组为3.9±1.6d,统计学有显著差异。
按语
鸡子黄,虚劳吐血,烦热痉厥之病需之,取其甘平之性,滋阴润燥,养血熄风之功。取之外涂,则可治热疮湿疹,麻风溃疡,烧伤烫伤,癣等皮肤疾患。然其气味淳浓,多食易生滞。古方多用生鸡子黄于中药复方内服,现代多用鸡子黄油单方或与中药配伍成复方外用。
秘孩子消化不好父母难受,自制蛋黄油解决问题!
说实话,我也是看了叶橘泉老先生上个世纪60年代的文章才知道蛋黄油这味药妙处的。鸡蛋分为三个部分,鸡蛋壳,鸡蛋白,鸡蛋黄,样样都是宝贝。其中鸡蛋黄又叫鸡子黄,它含有大量的脂肪性物质,其中十分之一是磷脂,而磷脂中又以卵磷脂为主。中医认为它性味甘,平,微寒,能滋阴润燥,养血息风。鸡子黄可以治疗心烦不得眠,热病疱疹,烫伤等等。如果你没有对鸡子黄进行深加工,它的效果也只是平常,若深加工一下,把鸡子黄变成“蛋黄油”,那就神奇了。
它摇身一变,变成了补虚,调理“神经衰弱”的要药,能促进小面积烫伤的愈合,更妙的是,它能解决父母们最头痛的,新生儿红屁屁,热痱子的问题,对于母亲辛苦哺乳导致的乳房破皮,修复效果也很好。
在《伤寒杂病论》中,这鸡子黄被用来治疗“心中烦,不得眠”。日本人习得此法后,用它深加工成“蛋黄油”来治疗心中悸动,心跳气促。一些老人,身体虚弱,心律不齐,服用“蛋黄油”后,脉搏便渐渐恢复正常,精神也慢慢好转了。
蛋黄油有这些好处,怎样才能做出来呢?
首先是器物准备:
1第一步:准备鸡蛋若干,最好是十个左右,这样出油会多些;用来储藏蛋黄油的密封玻璃瓶一个;纱布若干。2第二步:把鸡蛋煮熟,一定不能是糖心蛋,要煮透。然后把蛋黄与蛋白分开。3第三步:把鸡蛋黄揉成碎末,放入锅中。将电磁炉调成中档,然后用铲勺不段翻炒。慢慢地把蛋黄炒成黑炭般的颜色。此时还要炒,一直炒到锅冒出带着鸡蛋味的烟子。再炒数分钟,就会有油出来。这个时候,纱布就派上用场了,拿纱布裹住炒焦的蛋黄,用力挤出油来。如果熟练,10个鸡蛋,可以压榨出油30~40ml。最后把鸡蛋油倒入玻璃瓶中,储藏起来。把鸡蛋黄“中火”炒如焦碳,炒到冒油最后,可以得到一小瓶珍贵的蛋黄油那么,怎么运用这个蛋黄油给自己家亲爱的宝贝治小毛病呢?
治疗皮肤湿疹、热疮:
将蛋黄油抹在患处,每天一到两次。涂抹下去后,孩子会感觉,好清凉呀。局部发红,渗液,瘙痒,会减轻好多。治疗3、5后患处会有改观。为了加强疗效,可以在蛋黄油中加一些儿茶,冰片。用这个方法来治疗小儿头疮,也涂之甚妙。
治疗小面积烫伤:用蛋黄油涂在清创过的小烧伤创面上,涂药后,创面疼痛减轻,渗出减少,结痂速度加快。而且这种方法还有不错的去疤的作用。它的机理是,蛋黄油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及维生素A,维生素D,能增进上皮细胞的机能,使表皮细胞组织增强,加速深层细胞的生长。
用这种方法,一般不留瘢痕,或瘢痕不显,爱美的女孩子也可以试试用它来润肤。
调理小儿消化不良:蛋黄油有很好的滋补虚弱的作用。先准备蛋黄油200毫升左右。然后给孩子每次5毫升,每天两次喂服。5天一个疗程。一般来说,1~2天就能见到效果,孩子的大便次数和性状会好转,这种方法对婴幼儿消化不良疗效不错。若2~3天后效果不显,还请及时送孩子就医。
点击本文标题下,“祖传奇效秘方”关注后(搜输入以下疾病名称搜索,免费查阅中医秘方)
妇 科 :盆腔炎、附件炎、宫颈炎、阴道炎、白带过多、外阴瘙痒、痛经、月经推迟、月经过少、月经提前、月经过多、崩漏、闭经、更年期综合症、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丰胸、外阴瘙痒、子宫肌瘤输、输卵管不通、女性不孕症、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产后缺乳、断乳、产后风
男 科:阳痿、早泄、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前列腺增生大、阴冷、睾丸疼痛、阴囊冰冷、鞘膜积液、肾虚腰痛、补肾壮阳、男科
五官科 :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鼻塞、鼻息肉、牙齿松动、脱齿、牙痛、口臭、口腔溃疡、急性咽炎、慢性咽炎、喉炎、声带炎、梅核气、声带小结、打呼噜、中耳炎、甲状腺肿大、甲亢、甲状腺瘤、甲状腺癌
呼吸系统:肺炎、感冒咳嗽、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
消化系统:腹胀、胃炎、胃溃疡、胆囊炎、胆结石、慢性结肠炎、腹泻、阑尾炎、肝癌、肝腹水、脂肪肝、打呃、呃逆、肛周脓肿、痔疮
泌尿系统: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尿道炎
循环系统:高血脂、低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律失不齐、早搏
神经系统: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失眠、耳鸣、耳聋、癫痫
运动系统:颈椎病、肩周炎、骨质增生、风湿、类风湿、骨折、四肢麻木、颈肩腰腿痛、腰腿疼痛、腰椎盘突出、坐骨神经痛、面瘫、中风偏瘫、痛风、痛风石、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症、足跟痛、强直性脊柱炎、脉管炎
皮肤 病:湿疹、荨麻疹、痱子、成人麻疹、银屑病(牛皮癣)、疔疮、痈、各种疮痈肿毒、皮肤溃疡、带状疱疹、白癜风、白斑、烧烫伤、扁平疣、冻疮、狐臭、癣、牛皮癣、手足癣、体癣、股癣、神经性皮炎、脚癣、脚气、白斑、疤痕
儿 科:小儿高烧、小儿厌食、小儿食积、疳积、小儿夜啼、小儿遗尿、腮腺炎、性早熟、小儿腹泻
美 容:美白、祛斑、黄褐斑、雀斑、痤疮、面疱、青春痘、粉刺、酒糟鼻、
万能蛋黄油——对宝宝湿疹、红屁屁有奇效蛋黄油真是好东西。宝宝长湿疹了,可以抹一点;宝宝红屁屁了,也可以抹一点;宝宝冬天小脸蛋儿皴了,再抹一点。一天2-3次,第二天就会好很多。之前我还不太相信,但是给宝宝擦了一天后,第二天,脸也好多了,红屁屁也好多了,我才知道,原来好东西就在身边,只是你不知道,你没发现而已。
制作过程超级简单,来看看吧。
煮好的鸡蛋,取出蛋黄。我用的是4个蛋黄。
搅散搅匀后,放在电磁炉上翻炒。
中小火,慢慢的蛋黄开始变焦,蛋黄碎末会溅出来,此时会有糊味。继续。
蛋黄变“焦黄”。
熬出油了。
装瓶。
制作完成。开擦了!!!
特别鸣谢:我的婆婆。老人家丰富的生活经验乃我辈所不及,是我家最聪明的人。这次为了孙女,不仅倾囊相授还親自上阵,给田甜做了蛋黄油。我们第一天给田甜抹了2-3次,第二天,田甜的红屁屁就好了很多,脸也变光滑了。确实是不错呀。这煮熟的蛋黄家家都有,蛋黄油制作也很简单,但是知道蛋黄油作用的人却不多。婆婆说这是她们以前常用的东西,现在医学发展了,什么都依赖药物,可我觉的能用天然的不更好吗?!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咱该保留该延续的就应该保留、应该延续。——摘自jane的新浪博客
附:关于蛋黄油的验方
1、小儿湿疹:入夏以来,小儿的湿疹又犯了,在他的左右肘内侧出现密集的丘疹,时而瘙痒,有时把皮肤都挠破了。虽然不是什么大毛病,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这个毛病去年也的过,中间用了很多方法,效果都不明显,就这样好好坏坏,折腾了一夏天,到了秋天自己总算慢慢好了。查过一些资料,湿疹的确很顽固,没有特别好的方法,业内也有个说法“内科不治喘,外科不治癣”。可是作为家长总得为孩子做点什么,不能干耗着,有矛就有盾,一定有解决的办法。虽然也能找到一些治疗的办法,但不符合我的“安全易简”的原则,疗效不确切,可操作不强,都放弃了。
推荐博文:民间验方集合(不断更新中)
偶然的机会,在网上找到一个民间偏方:蛋黄油治湿疹,眼前一亮。这个完全符合“安全易简”的原则,取材方便,制作简单,还有一些网友的切身体会,可谓疗效确切。说干就干,我煮了两个鸡蛋,煮熟后将两个蛋黄剥出来直接放到不锈钢锅内用文火炒,蛋白当然也不能浪费,成了我的腹中之物。大约半个小时炒成焦煳状,蛋黄油才出来。放凉后装入小玻璃瓶中。每天基本上给孩子在胳膊上涂抹两次,两天后就不痒了,小包包也基本平复了,为巩固疗效,还是坚持给孩子涂抹七天。
浏览更多博文请点击:blog.sina.com.cn/wneldbk100
方法之简,疗效之快出乎意料,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看来还是实践出真知啊。以前对于民间的一些方法持有无所谓甚至质疑的态度,认为不科学,讲不出什么道理,是当时艰苦生活中无奈的选择,现在社会发展了,生活水平高了,谁还用那些土方法,全部采用所谓的先進的科学的药物,难道这就不是一种迷信吗!这件事对自己又是一次教育,真正的智慧还是取法自然,我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不能忘记自己首先是个自然的人,然后才是社会的人,对于一些民间疗法不能简单地接受和拒绝,完全可以用科学的态度去研究去实践。
蛋黄油又名鸡子油,可外敷也可内服,中医认为,蛋黄油具有清热润肤、消炎止痛、收敛生肌和保护疮面的作用。当今以蛋黄油治疗的疾病颇多,如外涂可治疗湿疹、烫伤、冻疮、臁疮、黄水疮、口疮、鹅口疮、头癣、尿布皮炎、痔疮、唇风等,内服可治疗胃溃疡、慢性胃炎、小儿消化不良、百日咳等。其实早在《本草纲目》就有记载“鸡卵炒取油,和粉敷头疮”。又云“鸡卵黄熬油搽之,治杖疮已破,甚妙”。此类病去医院少则几百,多则数千,效果也不是很好,何不自己试试,希望更多的人受益,也希望能把自己的心得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不管是湿疹还是其它疾病,所谓有诸内必行诸外,还要内求才是根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把表面的症状解决了,还要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才能长治久安。
2、治小儿肛裂:每日便后清洁肛门,用棉签将蛋黄油涂于肛门裂口处。每日两次,连用10天。
3、痔疮:痔疮是常见病。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淤血阻滞,是发生痔疮的主要原因。
方法:取3个新鲜鸡蛋3-5个,煮熟后剥去蛋壳,蛋清,将蛋黄放入锅中炒,直至炒出油为止,降温后将油抽入注射器,在注入患者肛门,没日三次,7-10日可痊愈。
本法操作简单,无痛苦,也无副作用,患者易接受,对内外痔均有效。
4、烧烫伤:小面积烧烫伤,先立即用自来水冲洗或浸泡患处30分钟以上,使伤痛和皮肤红肿最大限度的减轻,然后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涂以蛋黄油,每天1~2次,涂油后即感患部清凉,疼痛减轻。
5、冻疮:蛋黄油和入少许冰片调匀,患部以生理盐水清洗后涂油,一日3次。
6、口腔溃疡:患处先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清洁后,涂以蛋黄油,一天2~3次,连用1~2天即可愈合。
7、鼻前庭炎:表现为鼻前部粘膜干燥,结脓痂,时有干燥性疼痛,清除脓性痂皮,然后以棉签蘸蛋黄油涂患处,早晚各涂1次,连用2~3天症状即可消失。
8、小儿单纯消化不良性腹泻:1岁以内小儿每次服1~1.5ml,1岁以上每次服2ml,早晚各1次。
9、胃溃疡:饭前15~20分钟服用蛋黄油1汤匙以温开水送服,一般服用15天即可改善症状。
当你认真看完全部文章后,你会发现原来还有一个小小的惊喜在后面。这个惊喜是我送给那些有缘能看这段文字的人。我在整理转发上述文章时,看到蛋黄油能治这么多小毛病,由衷的谢谢偏方的创始人和转发的人。也不由的想到了尿疗。其实像湿疹、烫伤、痔疮、鼻炎、红眼病、角膜炎等这些小毛病用我们自身尿液涂涂、抹抹、洗洗、滴眼、外敷等都可以解决。取材方便,简单实用,疗效快。尤其是小孩子磕磕碰碰造成的外伤,骨折用自尿冲洗、外敷疗效更是惊人的好。也印证了唐代名医孙思邈早在《千金翼方》等著作中赞誉:“人尿乃伤科中之仙药也。”的说法。这其中有些是经本人验证有效的,如不小心烫伤、碰伤、磕伤马上用自己的热尿浇、涂在伤口上,十分钟内痛即止。得了角膜炎用自尿滴眼,第二天即好转,比任何眼药水都好用。也有我身边朋友验证有效的,如骨折用自尿外敷,7天骨裂缝自动愈合等,都是真实不虚的实例,没有半点虚假虚构在里面。且无任何副作用。只要你有勇气试一次,我相信你一定会感叹!天啊!人身上竟有这么好的自身大药却鲜为人知!在此愿将此方奉献给有缘人以解苦痛之疾。——摘自君兰的新浪博客
蛋黄油的功用
该油具有生肌长皮,消肿止痛,敛疮收口的作用,古代主治已如前述,现代临床可用于烫伤、湿疹、疮疡、瘘管窦道、皮肤皲裂、口腔溃疡、眼炎(结膜炎、睑缘炎)、中耳炎、鼻窦炎、阴道炎、龟头炎及小儿百日咳、消化不良、夏季腹泻和结核病、溃疡病的辅助治疗等。此油既可单用又可配调他药,内服或外用。《本草品汇精要》谓“鸡子黄炒取油,服之去小儿惊热,下痢及痰热,主百病”即是内服之范例示语。
蛋黄油是蛋黄经熬炼而制得的加工品,其作为药用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早在北周时期姚僧垣(499~583)撰《集验方》始载用于治疗汤炎烧伤病,以后历代医籍散见记录扩大用途,这些古方多作外治应用,至今仍显实用价值,此作钩沉集萃供同道参考借鉴,综合其主治病症分列十类方介绍如下。
1、治水火烫伤方:熟鸡子10个,取黄炒取油,入10文腻粉,搅匀,鸡翎扫疮上,三、五日,永除瘢痕(《姚氏集验方》)。
按:此方于《圣济总录》、《普济方》、《济阳纲目》、《疡医大全》等书皆见引录,方中腻粉,又名韶粉、胡粉,或简称“粉”者。在明清方书里有单用蛋黄油者,如《急救良方》、《悬袖便方》、《增订验方新编》,有加用菜油煎炼的,如《暴证知要》载方。
治疮痍瘢痕方
1、治伤寒热毒发豌豆疮,差后满面瘢痕:鸡子7枚,煮熟用黄,乱发1两剪碎,同于铫子炒,候发消尽成油,用薄绵滤,入瓷盒中盛,夜卧时涂抹之(《太平圣惠方》)。
2、治久患疮痍,差后瘢痕不灭,疮痕无问新旧必除:鸡子5~7枚,取黄,于铛中炒,如黑脂成膏。以布先揩破瘢痕,然后涂膏,日三两度,自然灭瘢,与旧肉无别(《太平圣惠方》)。
治头面热疮肿毒、肥疮秃疮方
1、乱发鸡子膏主孩子热疮。用鸡子5枚去白取黄,乱发如鸡子许大,二味相和,于铁铫子中炭火熬,初甚干,少须即发焦,遂有液出,旋取置一瓷碗中,以液尽为度,取涂热疮上,即以苦参末粉之(《传信方》)。
2、治疮肿毒:鸡子油加头发、黄蜡须许,量用黄丹试熬贴,每用1个即消(《鳍府禁方》)。
3、治肥疮鸡子2~3个,煮熟,去白用黄,炒出油,搽疮数次即愈(《仙方合集》、《回生集》)。
4、治秃疮用鸡子1个,煎出油来,入人言3分,为末入内,搽疮上。先将秃壳剃净后搽1~2次愈(《龚氏济世全书》)又方:取鸡子油、松香、小儿头发,用香油煎熬成膏,涂上即愈(《神福堂公选良方》)。
治赤鼻、平疳方
1、治赤鼻用极臭盐蛋10~20个,煮熟,取黄煎油1小盏,和细辛末,白菊花末各2钱,调匀,常擦患处。并每日用鲜枇杷叶(去毛蜜炙)煎汤服,半月愈(《神福堂公选良方》)。
2、治耳疳脓汁鸡子煮熟,用黄炒出油,退火,滴耳(《仙方合集》)。
治杖疮、压磨伤方
1、治杖疮已破,用鸡子黄熬油搽之,甚效。(《唐瑶经验方》)
2、治被重压磨肩伤,取鸡蛋2个,煮熟去白,留黄熬取油,加冰片少许,捣敷(《古今灵验秘方集成》)。
治黄水疮方
煅石膏3钱,煅龙骨3钱,片松香3钱,煅白矾3钱,上药共研细末,以鸡蛋黄熬油,和药敷上(《集验方》)。
治鼠瘘、脓窝疮、寒湿疮方
1、治鼠瘘或已溃取鸡子三颗(《本草纲目》用1枚),米下蒸半日出,取黄熬令黑。先拭疮汁令干,以药纳疮孔中,不过三度即愈(《千金翼方》)。
2、治脓窝疮方,名鸡黄煎。取煨石膏3钱,寒水石2钱,黄丹、硫黄各1钱,共研极细末,将鸡子黄熬出油调敷(《神福堂公先良方》)。
3、治寒湿疮鸡子煮熟,去白用黄,慢火炒出油,加黄柏末于油中,掺上立效。或烟胶为末,掺上。若疮燥,加香油调敷(《秘方集验》、《经难丹方汇编》)。
4、治阴疮溃烂,缘不忌月事行房,阳物溃烂者。用气死笋子、五倍子、枯矾、轻粉、青黛、地枯牛(野烟)、蜈蚣,共为末;用香油煎鸡蛋黄,以油调,先以酸浆草煎水洗净,搽之自愈(《仙方合集》)。
治肾囊风(绣逑风)方
老杉木1段烧存性研细,同蛋黄油调搽之(《神福堂公选良方》、《外科选要》)。
按:方中杉木,别名沙木,南方产常绿乔木,药用树心材及树枝,味辛苦性温无毒,气芬芳辟秽,能散湿毒之邪、可治小儿阴肿,阴囊湿疹等。
治痔疮方
名生肌凤雏膏:用鸡蛋煮熟去白用黄10余个,铜勺同熬油,倾入盏内,约油3钱,加轻粉细末1钱,乳香、血竭、龙骨各末5分,共入油内和匀。每日早、午、晚以鸡翎蘸,涂患孔内,膏盖避风。涂者半月可以获愈内(《外科正宗》)。
治脚上臭疮方
用熟蛋子1个,黄蜡1钱煎油涂之(《本草纲目》)。
按:此治所指似属脱疽溃烂腐臭,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晚期发生坏疽,溃疡阶段见症。方中黄蜡乃蜜蜡粗品,性味甘平,有解毒生肌定痛敛疮之效,为治疮要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