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日内瓦发明展的金奖获得者,是众多科研人员中的一员。95后的女孩将数字PET研究工作视作自己的孩子,与团队一起致力于治疗科技工程。
实现“治癌利器”的新突破,她攻克了世界级难题,她把心血和热情抛洒在科研的土地上,她是年轻且优秀的新一代科研代表。
讲述人物故事,感悟精彩人生,本期子牙童人物纪就向大家介绍,与科学结缘的女孩高敏的故事。
(一)
1995年出生的高敏小时候十分灵巧可爱,也是在父母的千疼万爱下成长起来的。对于女儿的未来,其父母设想过多种可能。
有想过她会做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也希望她能随着心意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可不管怎么期望,他们也没有给过孩子过多的压力,而日后女儿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其实是出乎了家人意料的。
高敏从小就显示出了过人的智慧,她不爱摆弄别的女孩子都喜欢的洋娃娃,不爱参与同龄人的各类游戏活动,最感兴趣的除了看书就是做手工。
小小的姑娘不会嫌书本无趣,也不会觉得手工琐碎又麻烦,她享受书里的故事与知识,喜欢动手时的思绪蔓延。爱思考爱实践的性格让她的成绩单也非常漂亮,自从进入课堂就是老师眼里的优秀学生,同学眼里的学霸榜样。
升入高中之后,学习的东西变得复杂,难度也有了明显增加,高敏的学习能力就更加明显,女孩们都倾向文科,她却钟爱理科。
人人都为物理发愁,她却轻而易举,学习对她而言,不是一件头疼发难的事情,而是充满了未知和乐趣,让她可以畅游在探索的海洋里。
在理科方面上的出色,也就预示着高敏的未来必定会与之挂钩,她没有走上父母猜测的道路,而是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后,毅然决然地在志愿单上填下了华中科技大学,更是凭借优异成绩成为了华中科技大学的直博生。
大学是个更广阔的天地,在这里,有很多更加优秀的学子,有很多共同兴趣的朋友,有老师有设备,为高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她在深觉自己无知渺小的同时,也在发奋努力让自己更上一层楼。在动力和勤勉的驱使之下,高敏保持住了以往名列前茅的成绩。
这个个子不高、娇小可爱的女孩,在面对生人的时候腼腆害羞,在面对科学的时候却严肃认真,一转眼,就已经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生了。
高敏开始有人知晓,是由于她在国际权威期刊上面发表的一篇研究文章,那是关于PET的最新实验成果,每一句话都充满了专业度,每一个分析都有理有据,她像一匹黑马,冲进了人们的视线里,获得了领域内权威人士的赞赏和肯定。
(二)
2017年的春天,还只是本科生的高敏与团队一起,参加了日内瓦参展,她事无巨细地向大家展示成果,全面专业地向大家介绍团队的创新概念,甚至由于稚嫩白净的外貌被误认为是错进会场的初中生,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个看起来像个高中生的小女孩,会成为这次参展的金奖获得者。
自小被称为“别人家孩子”的高敏,一直以来都砥砺前行,不负众望,她从不认为自己的成绩值得自己炫耀,对于别人的夸赞从来都是谦逊的态度。
因为在她自己看来,她只不过是在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情,把兴趣变成了奋斗终生的事业,不是天资聪慧,因为只有自己知道熬过了多少个日夜,知道吃住都在实验室是怎样的感受。
但这都还不够,她还需要更加努力,因为她还有没能攀登上去的高峰,还有尚未实现的梦想。
正如高敏的座右铭那样:“趁我们还年轻,我们要不顾一切。”她的青葱岁月没有花费在贪图享乐上,她的青春年华没有消耗在情情爱爱里,所有的时间精力都奉献给了科研事业。
2017年,高敏和教授赶往台北长庚医院,此次形成的目的是通过实验检测数字平板PET用于质子束的在线监测情况。
时间紧,任务重,再加上质子放疗的费用极其昂贵,所以需要百分之两百的严谨,这是一场和时间的竞速赛。高敏为了这次的实验,展现了一种名为“高敏”的超能力。
身材瘦弱的她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气,往返奔波,搬运器材,搭建系统,调试设备,进行实验,拆卸清场,她都参与了每一个环节,就连让男性也觉得搬起来吃力的足足有八十多公斤的工具,她也成功地将其带到了医院。
整整九十六个小时,高敏留给自己的时间少之又少,吃饭的速度是最快的,睡觉的时间是最少的,衣不解带地守着等着。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实验的最终成果论证了团队的猜测,这不只是高敏及其团队的成功,更是数字PET在质子放疗领域的里程碑。
科研成果被引进到癌症治疗方式中,极大力度地提升了癌症治疗的精准度。
医生们能够精准发现肿瘤的所在位置和具体情形,病人们能够及时接受治疗远离病痛。这是医疗史上的重大进步,也是人们的福音。
点击播放 GIF 0.0M
高敏不是医务人员,但心系那些深陷于病魔折磨之中的人们,所以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做的是为了什么。
从最初的兴趣使然变成了后来的责任傍身,高敏长大了,能力加强了,但是初心未变,坚守仍在。
(三)
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操作,从接受知识灌输到融入个人思考,高敏始终贯彻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精神,专心致志完成自己的任务,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前行着。
在前进的路上,她遇到了诸多良师,有了导师们的帮助,本就能力超群的高敏,更是如虎添翼。
让她疑惑的问题有老师们相助解答,如若是都没有答案的瓶颈,在高敏和老师们的眼里就等同于机会和道路,更是精神百倍地严阵以待。
老师们喜欢高敏,对高敏的评价都一致颇高,认为高敏是一个有能力有眼界有毅力有决心的科研好苗子,对于高敏的未来寄予了厚望。
科研的道路上,有着千千万万的行者,他们其实也有七情六欲,也有需要经营的生活,只是在崇高的科学面前,他们都不由自主地甘愿舍小家为大家。
他们当然不是超人,所谓的超能力也只不过是在负重前行,他们当然也会累,只是把疲惫和忧愁都默默埋在心底,所以才有了不是超人胜似超人的千万个科研工作者。
从古至今,国内国外,他们都致力为人类生存所奋斗着。
高敏只是这千万个人里的一个投影,在夸赞高敏成就的同时,更应该致敬如高敏一般的科研人员,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大义凛然,才有了各领域的突破和进步。
高敏还很年轻,还有很多的可能性,但是她乐意至极地将所有的可能都汇集到了科研事业之上。
对她而言,科研就好像是打怪升级,在外人看来是艰难且枯燥的,可是在高敏的眼中,这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更何况,这份乐趣能帮助到更多的人,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听完高敏的事迹,你有什么感想?你想对科研人员说些什么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END--
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