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
3
灼见(ID:penetratingview)
“我觉得我就是一个正常的,芸芸众生中的一个人。但谁也不可以抵挡我有魅力,谁也不可以阻挡我。”作者 | Kris
来源 | Kris在路上(krisgtd)01
最近沉迷于《人世间》这部剧。
因为工作很忙,我都是利用碎片化时间看的,结果看一次哭一次,哪怕就看15分钟,也会哭得稀里哗啦。
前天《人世间》大结局,老大周秉义得了胃癌晚期,他给妹妹周蓉、弟弟周秉昆写了一封信,里面的价值观我非常认可。
他说:
咱爸咱妈是世间难得的好夫妻、好爹娘,他们的三个儿女此生最大的幸福就是他们各自找对了人生的另一半。我想对你们说,要有感恩之心,恩爱夫妻,最值得珍惜。
秉昆曾经问我,对自己的一生满意吗?我说,很少有人对自己,对一生是完全满意的,但我是幸运的,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就是遇见你们的嫂子。
我们周家的人,以后可以成为各种各样的人,但绝不可以成为没有德行的人,我们周家的人,以后不必非要成为大家所认为的成功的人,但绝不可以成为不爱家,不爱国的人,好好生活吧。
找对自己人生的另一半,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它甚至会影响我们的后半生。
这部剧里,最让人心疼的应该就是雷佳音饰演的周秉昆了,因为哥哥和姐姐太优秀了,所以显得他特别没出息。
而且他这一生特别坎坷,被父母忽视、被坏人蒙骗、儿子离世、两次住进监狱,每当生活有点好转,就会再次跌入谷底。
雷佳音的演技可圈可点,每一场哭戏都有不同的层次。
可以说,他把窝囊又善良的周秉昆演活了。
这部剧,让我再次看到雷佳音在角色上的爆发力。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想谈谈雷佳音,我真的因为周秉昆这个角色哭得太惨了。
02
“我应该会红吧……”
第一次看到雷佳音的角色,是在2012年,我看了他演的电影《黄金大劫案》。
据他说,在演完《黄金大劫案》等待上映那段时间里,他每天幻想的都是这个场景:
“鲜花、美女、影帝、奖杯……我应该会……红……吧?”
再加上影片上映前,一些影评人提前观影后给出了一水的好评:导演好、编剧好、演员好。
雷佳音有点跃跃欲试,迫不及待了:“我鞍山孔刘”,终于要红了!
可惜,雷佳音这次要红的幻想,在电影正式上映之后,彻底破灭了。
5000万的预算,票房1.54亿,《黄金大劫案》虽然赚了点小钱,但对比导演宁浩之前的《疯狂的石头》,收益率急转直下。
钱还不算什么,最主要的是口碑。
和上映前的好评不同,《黄金大劫案》被影迷们贴上了“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的标签,宁浩这回,算是走了一次麦城。
而里边的小东北雷佳音呢?
虽然是主角,但他却更像宁浩这个艺术家作品中一个很微小的部分,闪光,却微不足道。
商业票房不算优异,业内评价也算不上良好,豆瓣评分最后也仅仅是6.8的及格分。
或许千千万万的观众们,都留下了同样的一个问题:
“小东北演的不错,他叫啥来着?”
然后离开影院,不再理会。
这次,是雷佳音觉得离“红”最近的时候,但其实他早就已经习惯了这种“不红不火”的状态,或者叫:
一直努力却始终平凡的状态。
宁浩与雷佳音
03
问题少年:雷佳音
在2016年上映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雷佳音扮演的“前夫哥”,怯懦、木讷、犹豫不决,但同时又仗义、正直、认死理,成为了第一个因为演“渣男”而圈粉的演员。
其实,雷佳音的少年时期,是个不折不扣的“问题少年”。
1983年,雷佳音出生于鞍山的一个普通家庭。
父亲做工,母亲下岗,他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一家人住在一个只有14平米、一张床的家,虽小,却温暖。
童年雷佳音
常听东北的同学开玩笑,忆童年:
“每一个在东北能平平安安活下来的男孩,都是奇迹。”
还有那个罗永浩曾经吹过的“你瞅啥”的玩笑,仿佛能够看到,那时的雷佳音便混迹其中。
只不过,雷佳音的问题不是爱打架,而是爱“泡妞”。
上初中的一天,雷佳音大汗淋漓跑回教室,赫然发现教室后排坐着一个从来没见过的姑娘。
转学来的姑娘是南方人,或许是因为天生白皙,或许是因为温柔小巧,总之,雷佳音脑子一热,直接跪在地上。
不过,不是向女孩子求爱,而是扭头大声跟全班男生喊:“都别跟我抢啊,这女孩,是我的!”
于是,一个北方问题少年和一个南方转学女孩在一起了。
早恋,你们都懂得,本来学习就不好的雷佳音,从此学习更差了。
但他无所谓,他总觉得自己要和别人不一样,你们爱学习,我偏不,你们谈恋爱偷偷摸摸,我就要谈得轰轰烈烈。
有一次,全校组织去春游,下午爬山,晚上过夜,一早返程。
夕阳西下,山里的夜来得特别快。
少年张狂的雷佳音把初恋女友叫出来:“跟我走!”
他牵着姑娘的手,冲进黑夜,重走一遍爬山路,终于到了山顶,“我们在这儿看日出吧!你先睡,我叫你~”
于是,他们成功地睡过了……
日出没看成,睡得也昏昏沉沉。
隐约间,雷佳音听到了扩音器的声音:“雷佳音!雷佳音!”
他一看表,坏了!要集合了!他牵着同样睡得迷迷糊糊的女孩,开始往山下走。
山不高,他俩走到半山腰的时候,已经能看到远处的营地,同学们排成了整齐的方阵,眼神齐刷刷地投向他俩,然后目送着两个夜不归宿的孤单寡女,归队。
果然,因为早恋的事,学校把他俩各自家长叫来,女孩子害怕了:“分手吧!”
雷佳音痛苦,读书读书不行,恋爱恋爱不行,他仰天长叹:“不念了!”
于是,一个初中的孩子,在家里和父母摊牌:“爸妈,我不念了。”
任父母怎么劝怎么骂,牛脾气的雷佳音死活就一句话:“不念了!”
父母沉默了。
雷佳音以为自己得手了,正暗自得意,突然,他母亲站起来,飞快地往门外冲,雷佳音赶紧跑过去,一下扑到地上,跩着母亲的腿喊:
“妈,你别走,你别走,我错了!”
这时候,邻居喊自己家孩子,“小静,回家吃饭了!”
接着,母亲说了一句话,把雷佳音还有他父亲都吓坏了。
他妈望着门外:“你们别拉着我,你姥爷喊我回去呢!”
雷佳音的姥爷早就已经去世了,他听了这句话,感觉天一下子塌了:“我把我妈逼疯了!”
万幸,母亲没有疯,冷静下来,也看开了:“没事,不念就不念了。“
但那时的雷佳音,才15岁便辍学了,但每天闲着在家里晃荡也不是个事。
母亲提议:
“要不你去上个学模特的中专吧,等你上完了学回来,我们开个服装店,我来做衣服,你就给我做模特吧。”
或许母亲的话只是无心,但在雷佳音的脑子里却有了这么一根弦。
有一天,雷佳音突然听到喇叭里广播,沈阳的某个学校要到鞍山来招模特。
他那会已经是个一米七九的大个儿了,而且想着还能看看漂亮女孩,就报名了。
没想到的是,他被当时的著名演员吕晓禾看中了。
吕晓禾老师饰演的董卓
九十年代,是属于电视剧的年代,小燕子赵薇横空出世,还有各路影视演员也纷纷成名,大家开始意识到:
原来,除了上学还能去演戏。
而雷佳音被录取到了沈阳艺校学表演,也成了鞍山当地的一个小新闻,当时报纸上的新闻标题是:《一个被吕晓禾相中的幸运儿》。
雷佳音的一生就此改变。
04
沈阳艺校:脱胎换骨
开学那天,雷佳音的父亲去送他报道,到了学校就傻眼了。
那年是艺校建立的第一年,校园是从一个幼儿园匆忙改建的,条件简陋。
雷佳音爸爸有点失望,但上学总比让儿子每天无所事事强。
雷佳音后来笑谈:
“当时我爸想的就是,不管条件咋样,就当是送他上个托儿所,托上三年,长长个儿得了。演员这行看来走不通。”
但雷佳音不这么想。
进入艺校之后,他觉得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当他看到舞台,看到练习室,他第一次意识到,什么叫做理想。
他清楚,父母已经给了所有能给的,剩下的只能靠自己。
他不认识导演,不认识制片人,没有任何资源,他只能努力。
他总是对着自己说:“雷佳音,你必须拿第一,因为只要你拿了第二,你一样会被淘汰。”
他的努力,绝不是说说而已。
恩师吕晓禾曾回忆,雷佳音真的非常非常用功,别人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练功,他都要比别人早一个多小时起床练。
艺校三年,雷佳音靠着自己的努力,每年都是全校第一名。
第一次拿了第一,雷佳音掩不住兴奋给父亲打电话:“爸,你来看我期末汇演吧,我得了我们学校第一名!”
父亲在电话那头愣了几秒钟:“你那个学校是个什么学校,能让你拿第一名?”
有句话是这样的:
当你进入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时,才会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而雷佳音进入艺校之后的脱胎换骨,或许就是因为:他适合。
05
上戏:拼不了颜值,拼努力
父亲对雷佳音表演之路的怀疑,直到雷佳音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才彻底解除。
但对于雷佳音来说,接下来的路却更加坎坷。
从鞍山到上海,从沈阳艺校到上戏,雷佳音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他发现,周围的帅哥太多了,就连自己引以为傲的身高也仅仅是学校的平均值。
大一的一天,他穿着T恤裤衩、胡子不刮、蓬头垢面地和宿舍的人在食堂吃饭,同班的几个女同学拿着一张报纸跑过来:
“你们看,你们看,胡歌师兄好帅啊!”
那时,胡歌读大二,是雷佳音的直系师兄,雷佳音看着报纸上“李逍遥”,也跟了一句:“师兄太帅了!”
但回到宿舍,他捧着自己的大头开始想:
靠帅,我是没戏了,看来只能曲线救国了。
当年帅到天际的李逍遥“胡歌”
怎么救?
还是努力。
他更加勤奋,练功永远比别人起早,作业永远比别人早交,他一部部电影的看,学别人的演技,哪怕是一个眼神,也拼了命地琢磨。
当时,他们宿舍四个人都是穷小子,但却是最勤奋的四个,也是当时上戏的前四名。
那会儿隔壁宿舍的陈赫,后来跟雷佳音聊天时回忆:
“你们完全不像上戏的,每天短袖、裤衩、拖鞋,我都不敢靠近你们。”
雷佳音后来说:
“可能这就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吧。”
比颜值、比才华、比资源,什么都比不过,那就只能比努力、比演技,踏踏实实演好戏,比什么都重要。
06
话剧沉淀,厚积薄发
上戏读书的时候,同学们业余时间都开始接戏、拍广告,女同学们拍一天广告就能有1-2万收入。
家境一般的雷佳音也想赚钱,但受限于颜值,他只能靠各种走穴赚钱。
他每年最开心的时间就是年底,一到年底,各个公司就开始办年会,他就去给人家当主持人、唱歌、演小品,有时候还要火车去火车回。
虽然只赚一两千块,但想想已经靠着自己的能力赚钱了,也不再需要让家里补贴了,雷佳音很满足。
毕业的时候,雄心勃勃的雷佳音去了北京,当时的求职环境比早些年严峻地多,他的第一志愿就是话剧的最高殿堂——人艺。
当时一路过关斩将,到三试的时候,只剩下了七八个孩子。
进入考场,他抬头一看,面试官全是他的偶像,蓝天野、杨立新……全是话剧届的泰斗。
蓝天野老师发问:
“雷佳音,我们人艺一直有曲艺的传统,你会曲艺吗?”
雷佳音傻了,他从来没有接触过曲艺的东西,但为了自己最心仪的人艺,拼了!
他给自己的偶像们来了一段:二人转……
雷佳音一边跳着“小拜年”一边想,怕是没戏了。
果然,他被淘汰了。
打击吗?打击,但雷佳音很快调整自己,人艺不行,就回上海。
他去了上海话剧中心,同样是话剧的顶级剧院,成功入选。
雷佳音后来开玩笑:“人艺的打击,让我有了新的抱负,就是要为我们上海的话剧事业奋斗终生!”
雷佳音演话剧,一演就是五年,而正是这五年在舞台的磨砺,让雷佳音学到了如何掌控表演的节奏、如何抓住观众的内心、如何塑造更立体的人物。
这些年舞台上的沉淀,后来都融入到了他后来的表演中。
07
倒霉孩子,雷佳音
2010年,雷佳音开始向影视方向发展。
从最初的龙套逐渐到配角、主角,但他在演艺圈中,依然只是混个脸熟。
直到《黄金大劫案》。
当时宁浩找演员,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后来徐峥跟宁浩说:“我给你推荐一个,戏特别好。”
于是,就有了后来的雷佳音版的“小东北”。
虽然《黄金大劫案》没实现雷佳音红的愿望,但至少他算在大荧幕上展露了头脚,而且还拿到了长春电影节的影帝。
尽管没有大红大紫,但似乎一切都走在更好的路上。
而这一走,就是好多年。
在朋友圈里,一直流传着雷佳音的传奇:他经常遇到一些玄乎事儿,特别“寸”。
有次他和朋友们跑去泰国看人妖表演,看得正高兴呢,人妖同志一个箭步冲下来就把看台上的雷佳音薅上去了,现场几百观众,雷佳音中奖了。
还有一次,他去看高夫球比赛,激战正酣,一个选手用力一杆,球走了一个美妙的抛物线,不偏不倚,飞到了雷佳音的手里,旁边的哥们笑:“就知道这球会飞到你手里。”
生活里的“寸”倒是无所谓,但在事业上,“寸”这个字换个意思,就是“背”。
13年的时候,雷佳音接了一部大戏,郭宝昌导演的《翻手为云覆手雨》,他演男主角,一个名医,从20岁演到了50多岁,外界非常看好。
结果,雷佳音的“寸”劲儿来了,当时的另一个男主角张默陷入丑闻,而投资方也出了些变故,这部戏黄了。
雷佳音后来开玩笑:“当时我都以为自己要变成陈宝国了……”
14年,雷佳音又出演了一部备受期待的作品《爱情谍中谍》,结果,搭档姚笛的“周一见”事件再次让这部戏石沉大海。
就连佟丽娅都说:“雷佳音,真的挺背的。”
点背的雷佳音,接连痛失两部大戏,但雪上加霜的是行业的变化,一系列的大IP剧开始启用各路小鲜肉,然后各种综艺真人秀也起来了……
老腊肉的雷佳音,迷茫了。
这种迷茫和自我质疑,在15年拍《白鹿原》的时候,达到顶峰。
雷佳音饰演鹿兆鹏
雷佳音坦言:
“当时面对镜头说话的时候,我是那么不自信,那会儿一看就是一个病人,我当时真的就是酗酒。
因为有家人生病,有家人离去,突然觉得生活怎么对我这样。”
雷佳音抑郁了,整整一年,他都陷入了自我怀疑中。
他不断地想,是不是演员这条路选错了?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演出来?
终于,《绣春刀2》救了他。
当时,雷佳音眼前放着两个剧本,一个是绣春刀的男配,一个是另一部电影的男一号。
宁浩是绣春刀的监制,跑来劝他:“来这儿吧,这个人物写得好玩儿。”
《绣春刀2》雷佳音饰演的裴伦
于是,雷佳音入组。
但从没拍过动作戏的他,没想到动作戏这么辛苦。
因为当时自我怀疑的压力太大,再加上日夜颠倒、饮食不规律,雷佳音的身体状态很差。
武术教练发现了他不光是身体状态,心理状态可能也有些问题,便用超高强度训练他。
白天练完下午练,到了晚上回到酒店,他腿都抬不起来了。
躺在浴缸里,雷佳音骂自己:“你就是一堆扶不上墙的烂泥!”
而就是每天八小时的训练,竟然让雷佳音从抑郁的状态中慢慢爬了出来。
运动是最好的良药,而雷佳音则从那一次次的挥汗如雨中体会到:什么才是把自己一次次碾碎,然后重建。
接着,便迎来了《我的前半生》的热播,从被人唾弃的渣男陈俊生,再到不断圈粉的前夫哥陈俊生,再到现在终于红起来的:
雷佳音。
雷佳音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十几年了,他曾经幻想的影迷要签名的场景,终于成了现实。
现在的他,经常一天接五六个通告,每天只能睡2-3个小时,一个月里,他的经纪人发烧了,执行经纪人瘦了8斤。
记者问:“会不会太辛苦?”
他说:“苦不苦的没啥,总算是演出来了。”
“像我这种演员,可能稍微一不留神在家睡个懒觉,观众就把你忘了,所以我必须要认真对待每一个角色,时不时地让大家看见我。”
那些努力了太久、等待了太久的人,一旦等到了他们的机会,便会更加投入,以一种全部投入的状态,来面对所有的一切。
正是他们经历了那些沉寂的日子,才会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08
写在最后
《人世间》这部剧,让我们再一次认识了雷佳音,他的演技再一次被认可了。
而且我觉得,他会因为这个角色拿不少奖。
雷佳音的红,绝不是靠着几个花边新闻,来夺人眼球、赚取流量,而是靠着一步步走得不算漂亮,却足够坚实的路,靠的是一部部或许没有红,却足够精彩扎实的作品。
就像雷佳音说的:
“其实靠演戏演出来,让观众知道,真的挺有尊严的。”
雷佳音在多年前接受《非常静距离》访问时说:
“谁说明星就非得就是有距离、高高在上,然后只能在电视上见到?
我觉得我就是一个正常的,芸芸众生中的一个人。但谁也不可以抵挡我有魅力,谁也不可以阻挡我。”
作者:Kris(K叔),专栏作家,会计学博士在读,央企总部辞职后开始创业,行动服务平台「一行DoMore」创始人。5年陪孩子阅读500本书、半年拿到10个世界500强Offer、两个月在职状态考取博士、一个月瘦20斤。著有书籍《引爆自律力》,个人微信:ursosonice8。灼见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