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霞雾溪村人李青的百柳诗及其他
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王玉
早晨六点,鸟鸣鸡叫, 窗外灰蒙蒙。坐在床头,眺望远方,心里刷地浮现一个地名,霞雾溪,恩。
昨日与范老师坐孙家楼聊地名文化,偶得霞雾溪这一诗意烂漫的名字,而且牵扯到白河古道和汉代水利工程召父渠。这个座落在新野沙堰的古村落,让我久久回味。
地名的承载力是如此之强,作为文化的活化石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潜藏着灵动舒朗和博大精深的社会文化密码,值得研究、发掘、宣传、保护、传承和弘扬。
我在开动脑筋想象,这个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的古宛大地,风流人物故垒西边。灿若星河的故事,积小流成江河,随白河汇汉水入长江进大海,如此思之,不亦乐乎?
一
霞雾溪,古村落。霞雾溪村位于新野县沙堰镇政府西南3公里,南与城郊乡李湖村接壤,西依老白河,形似橄榄叶状,s103省道将全境分为两部,公路以东为粘土,以西为黄壤土,黄壤土面积2601亩占总面积的80%,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2公里。辖区面积4平方公里,辖霞雾溪、曹寨、张庄、马庄4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耕地3329亩,516户,1999人。村内有黑龙庙,庙内有碑碣数通。碑文曰:白河起源于蒿山双鸡岭,行至襄阳而入河。并记载了当时的水利情况。本碑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是召父渠和古代水利工程的见证。
二
李青是明末清初诗人,新野城北二十五里霞雾溪村人,生于明熹宗天启六年(1626年),卒于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享年73岁。晚年李青种柳、读书、写诗,给后人留下诗集《雪鸿爪》、《看花吟》、《柳烟诗》和《百柳诗》后,郁郁而终。
李青,原姓赵,名笃青,新野赵岗人,因过继给霞雾溪李纯白舅家为子,故更名李青,乡人俗称其为“赵山子李青”。
李青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少年聪明好学,15岁考中秀才,因崇拜祖籍新野县上港乡宅子村的南北朝大文学家庾信,便把庾信的字号“子山”颠倒过来,字称李山子。明朝灭亡后,满清乘机入主北京,具有忠君爱国正统思想的李青便远离家乡,投入抗清复明将领左良玉部下。不久抗清失败,李青怀着悲愤的心情回到家乡,终日“种柳蔓荆山下,构柳烟草堂,甘贫读书”。每读书长吟会意处则狂呼起舞。试问曰:“人尽喜花,何子独爱柳乎?”公答曰:“爱其早发后凋,能以柔弱之姿遏抑东风耳。”(新野乾隆县志载)
有人见李青满腹才学,多劝其应科举试,李青总是一笑置之。李青晚年种柳、读书、写诗,给后人留下诗集《雪鸿爪》、《看花吟》、《柳烟诗》和《百柳诗》后,郁郁而终。由于种种原因《柳烟集》等已不复见到,《百柳诗》依赖诗碑得以保存。诗碑上的一百首七绝全部为李青咏柳、赞柳、叹柳之作,或借景生情,或状物言志,洋洋大观,写尽柳之传说佳话,描尽柳之风情百态。
抗清失败后李青回到家乡,终日“种柳读书”。李青将百首七绝诗汇集起来,刻碑留存。
三
现珍藏于新野县上港乡赵岗村赵氏祠堂内的《百柳诗》碑,是新野县上港乡果园村 一位农民在拆房时发现的。诗碑为卧碑,青石质,宽216.6厘米,高74.6厘米,有楷书碑文3260字。左上角刻“百柳诗”三字,右上角刻有“大清宣统三年八月”。碑文共刻有柳诗一百首,均为七言绝句,平仄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诗后跋曰: “公讳笃青,字山子,生于明、清鼎革之际,隐居不仕,著百柳诗,今将百柳诗 刻于其石。”据有关专家介绍,这种专门刻诗之石碑较罕见,堪称一绝。
李青的百柳诗,既有逸情隐居柳,亦有拟古咏史柳拟写与咏史,描写作者在柳烟堂的隐居生活及当地群众的生产活动,抒发情怀。
下面,我们分享百柳诗。细细品味,思考,吟唱,会意。
1、陋巷柳
条条翠缕覆茅庐,骏马雕鞍系久疏。
独有垂杨情未改,送将春色到穷居。
2、草堂柳
数间茅屋柳阴中,静里烟霞食不穷。
待月柴门常懒闲,垂阶翠线作帘拢。
3、书斋柳
闭门翻经手自评,杨花飞入砚池轻。
满座绿阴窗影静,文莺巧知读书声。
4、瓶柳
爱惜娥眉怕染尘,胆瓶换水插来新。
琐窗静对一枝碧,不卷帘栊满室春。
5、盆柳
曲干蟠根小盎中,斜垂新翠致无穷。
栽培别自有天地,人事能参造化工。
6、索柳
各园看柳春正晴,梦魂于今仍听莺。
愿分数本插溪上,少遏东风游荡情。
7、送柳
觅得寒江种自嘉,几枝春色送君家。
池塘雪霁含英早,不数东园桃李花。
8、种柳
门对清溪东有桥,春风草阁远尘嚣。
闲来种柳溪门外,好听流莺弄玉萧。
9、灌柳
灌柳东皋逸兴奢,绿阴小径夕阳斜。
野人抱瓮代山雨,手没清流拂浪花。
10、赏柳
今年不是去年春,赏柳还思种柳人。
柳下春前须尽醉,人生几见柳条新。
11、评柳
株柳臧否细论衡,姿态各依境地生。
杨柳且难逃月旦,如何人不畏乡评。
12、题柳
画桥风暖嫋长枝,心醉诗人不自持。
检点诗囊多好句,吟来尽是《柳枝词》。
13、访柳
春点河桥霁日和,耽幽杖履每来过。
小舟忽见渔人问,雪绽绿杨何外多。
14、画柳
经岁春光照浅溪,双莺枝上未闻啼。
依然绿袅条条绵,不膛逐风吹乐复西。
15、田家柳
杨柳风摇麦浪深,儿音放犊过前林。
南东其亩耕锄倦,馌妇同食坐绿阴。
16、渔村柳
近罩茅屋远映湖,风吹渔唱起菰蒲。
几家绿柳夕阳好,常向枝头晒网罟。
17、钓矶柳
柳阴渔父枕蓑眠,青草矶头柳满川。
明月残霞收钓去,一枝穿得锦磷还。
18、清明柳
阚闳框户插长枝,令节恰逢拜扫时。
纷纷士女酬芳草,柳色依依起孝思。
19、簪柳
春来偏爱柳比垂,小插云簪翠一枝。
虽然不是桃花艳,免得钗头蜂蝶随。
20、将绽柳
河洲淑气动长枝,笑眼含情未展眉。
娇羞初许东风嫁,无限春情尚自持。
21、半绽柳
乍吐英华色更新,风流何必露全身。
早莺惊醒三眠梦,欲扫娥眉半未匀。
22、淡黄柳
影带鹅黄舞嫩枝,诗家清景在斯时。
雪消林外东风软,金粉轻飘万缕丝。
23、金线柳
看莺不见语方知,珍重芳名最得宜。
青帝为春添富贵,枝头尽挂黄金丝。
24、春柳
金粉半销丝渐长,半姿濯濯比王郎。
间紫参红春意闹,舞风常带百花香。
25、浅翠柳
眉画黛螺不重描,薄于竹粉淡于蕉。
雨过溪桥轻翠锁,芳颜一变一分娇。
26、新柳
青青一露别番春,嫩色娇妍更可人。
自是世人多厌旧,非关垂柳亦争新。
27、飞絮柳
绿树雪飘轻复微,晚风不动隔林飞。
低低无影落芳径,远远多情穿帏幢。
28、深绿柳
诗歌采绿至今闻,曾见娇姿上柳云。
为染官袍添色重,浓妆不是媚东君。
29、垂阴柳
日月升沉看卷舒,俄然铺地扫难除。
流莺搅碎空阶影,细叶长线画不如。
30、深柳
柳暗天光常带阴,侵入绿影上衣襟。
满地苍苔无人到,丛枝密叶乱春禽。
31、丝柳
纷纭细缕舞风轻,好结同心赠远行。
一林丝雨如添线,几度莺梭织不成。
32、舞腰柳
轻袅东风舞细腰,春莺不禁欲魂销。
宫中楚女空担娥,何曾学得一枝娇。
33、啼莺柳
穿树斜飞金羽翎,一声恰含晓烟冥。
何处羌儿弄笛巧,漏春枝上最先听。
34、藏鸦柳
春染柳梢绿正芳,婆娑叶底有鸦藏。
高卧一枝清楚隐,懒携日影过昭阳。
35、高柳
垂天翠线超林端,树沙藏鸦梦亦寒。
高骞枝叶先承露,遮莫世人仰面看。
36、—株柳
扶疏春影罩横塘,独立挺然异众芳。
挂月留烟潇洒甚,不依同类借余光。
37、古柳
郁郁孙枝不计春,曾经折送九朝人。
年华一任炎凉转,桓子十围敢与伦。
38、弱柳
清瘦腰枝一捻轻,春深犹自不胜莺。
舞风娇怯浑无力,倦态盈盈别有情。
39、小柳
翠影团团小似轮,种来枝条未全均。
生厌世人矜老大,一枝早占上林春。
40、风柳
冷然花信到天涯,人柳盈盈翻绿霞。
无那春风绿复软,千丝万缕尽西斜。
41、雨柳
带雨一枝绿可扪,空阶浙沥依黄昏。
娥眉深锁啼妆好,翠袖风翻拭泪痕。
42、露柳
着树无声湿晓烟,晴空冷翠滴春前。
叶间凌乱明珠夥,凭借东风柳线穿。
43、烟柳
飘缈微光照绿丝,树腰半露影参差。
淡抹轻笼迷晓色,不知何处叫黄鹂。
44、晴柳
霁色枝头荡眼明,喜晴莺语弄娇声。
兰汤新浴佳人起,翠带轻盈爽气生。
45、月柳
月桂长枝露正溥,送来疏影满河干。
绿丝掩映嫦娥面,一道隋堤横广寒。
46、夏柳
猎猎风蒲共野塘,浓阴轻护怯娇阳。
日长正足三眠梦,又听婵声噪晚凉。
47、鸣蝉柳
雨过园林返照明,翠条倒挂小蝉鸣。
弹丸遭尽尘埃笑,高柳腾飞播远声。
48、间黄柳
金叶纷纷间翠枝,水村霜冷锦迷离。
只为陶家留住久,绿衣半染菊花姿。
49、秋柳
乳燕娇莺久寂寥,西风萧瑟冷河桥。
憔悴思春眉黛锁,伤秋无力舞宫腰。
50、落叶柳
飘洒江村裹短蓬,半留疏翠影摇空。
同根各自为荣谢,吹落何关一夜风。
51、别柳
携樽别柳过渔矶,已见风摧叶乱飞。
轻飘衣上如相恋,嘱咐来春须早归。
52、冬柳
脱尽章台粉黛姿,容光消瘦为阿谁。
如今更见舞腰细,往日学蛮未足奇。
53、雪柳
野岸株株带粉肥,孤舟渔火冷相依。
分明风絮漫天舞,岂是雪花绕树飞。
54、冰柳
舞腰环佩挂重重,响碎寒林几阵风。
满树流光看不完,池亭一带玉玲珑。
55、映帘柳
莺啭清阴铺院稠,虾须静掩一庭幽。
隔断微尘飞不到,依依翠色入帘浮。
56、隔墙柳
粉壁谁家亭榭遥,绿杨阴里燕双飘。
知是园中春色满,墙头半露柳枝娇。
57、疏柳
离披浅影不遮村,萧疏枝条漏日痕。
春燕归来寻旧垒,遥从柳外见柴门。
58、花径柳
曲径幽深西复东,垂杨袅袅傍花丛。
苔钱点砌行人少,拖拖风丝扫落红。
59、远柳
纵有娇莺语不闻,隔溪远映垄头云。
几点前村新绿影,丝丝叶叶了无分。
60、春郊柳
映带烟郊远近迷,杏花村外板桥西。
东风芳草游春路,翠拂王孙骏马嘶。
61、道旁柳
清阴 可憩征夫,短堠长亭草色铺。
遥望垂杨知古道,纵横捷径不须图。
62、系马柳
雕鞍金镫系垂杨,袅袅绿丝映紫缰。
春郊漫自夸神骏,汗血曾经几战场。
63、池柳
春草晴波漾细纹,几枝斜横绿纷纷。
凿地偷将一片天,垂扬倒影起青云。
64、蘸水柳
曲岸长杨蘸水妍,谷纹清荡倒浮天。
照得一株成两树,垂丝上下影相连。
65、汀洲柳
回汀叠渚柳千行,红蓼风中欸乃长。
罩挂孤帆天际影,何须画里看潇湘。
66、万株柳
傍堤临水密如麻,翠线风牵万树斜。
金莺人柳探春信,一翅青云路自奢。
67、维舟柳
停桡惊起鹭双双,柳不孤舟系晚江。
浪细牙樯风不动,青垂乱缕罩蓬窗。
68、客窗柳
疏棂弄影绿森森,异国风光动客吟。
斜月半窗旅梦醒,丝丝偏系故园心。
69、酒家柳
杨花满院小帘悬,座客喧呼语尤颠。
醉里不关荣辱事,绿阴浓卧酒中仙。
70、僧房柳
原是昙花贝叶行,佛前瓶水旧家乡。
阅尽劳亭攀折苦,爰投寂静来僧房。
71、道院柳
盈阶风绽绿丝条,谁言元都唯种桃。
吕公相度登仙界,道院清幽不恋陶。
72、宫廨柳
庭空无松影交加,直认官衙是柳衙。
一声椽吏传门鼓,叶底惊飞满树鸦。
73、山柳
幽谷托根有静缘,一团娇绿舞流烟。
山木不才翻自得,清泉白石永天年。
74、悬崖柳
千仞崖头根倒悬,春风云限听莺迁。
□岩对起如屏障,翠影轻笼一线天。
75、樵路柳
才下危峰又岭头,草桥石径柽阴浮。
椅树息肩斜照晚,回看山后白云稠。
76、枯柳
瘦如怪石立汀洲,旧日双燕过不留。
春光靡丽无相染,直待张骞泛斗牛。
77、槛柳
孑立东风翠一团,重重朱槛护春寒。
瑶草绮窗深院静,小蛮倦舞倚栏杆。
78、妆阁柳
小楼窗映绿丝垂,枚罢出帘走懒移。
疏杨窃取娇艳态,枝逞柔腰叶展眉。
79、朱门柳
朱翠争艳耀远眸,重门帘卷异香浮。
锦堂更助春光盛,莺恋豪华滞不流。
80、宫柳
轻丝萦带御炉香,月映宫门清影长。
占断九重春色好,深笼玉辇转昭阳。
81、御沟柳
碧波初柳欲凌天,掩映云中凤阙悬。
红叶诗流何处去,千枝连翠荡春烟。
82、曲江柳
柳列翠屏莺弄簧,九重赐晏沐春光。
曲水春风人倚醉,绿阴罩挂绿衣郎。
83、折柳
一枝相赠不胜悲,人意难堪只此时。
古今离别终无尽,攀折何年是了期。
84、《阳光》柳
嫩色青青绾别情,往来此地钱长征。
分离折赠知多少,三叠熟谙唱《渭城》。
85、玉笛柳
关山一曲动愁人,夜色凄清月半轮。
雁冷霜寒秋欲尽,偏能吹出《柳枝》新。
86、陌头柳
一点青青绽陌头,撩头春意普天浮。
帘卷翠缕忽人望,闰中少妇也知愁。
87、忆柳
枯木寒鸦景物凄,争如媚柳娇莺啼。
想到春烟迷翠影,寸心已在苏公堤。
88、西湖柳
翻翠拖烟暗六桥,游船如织闹笙箫。
尚恐西施不倾国,株株为画黛眉娇。
89、营柳
冉冉绿云上将营,流莺啼处马争鸣。
细柳军容天子肃,而今哪得亚夫兵。
90、眉柳
不借妆台螺黛浓,远山温自羡临邛。
枝头乱点宫眉巧,京兆无劳弄笔锋。
91、画桥柳
烟暖雪消春水平,绿柳斜罨画桥横。
须知有客能题柱,青眼年年待长卿。
92、人柳
汉苑风光别样新,柳眠柳起灵于人。
翻笑世人无醒日,茫茫梦里过残春。
93、陶潜柳
能开清眼辨愚贤,自不托银向市□。
人中识得陶元亮,五柳名高百世传。
94、桃源柳
武陵岁月静常春,绿柳红桃隔世尘。
水源洞口垂绿掩,再有渔郎难问津。
95、张绪柳
灵和殿外带春娇,岂是寻常舞灞桥。
黄衣张郎今何处,风流还寄在长条。
96、车盖柳
有柳如张翠盖园,挺然长柄倚云边。
高家种此昌门第,枚卜承恩宰相贤。
97、隋堤柳
千二长堤汴水头,垂杨谱内盛名留。
翠曳遥天尽处影,行人过此说龙舟。
98、章台柳
勾风弄月舞平康,拖带春情万缕长。
系马纷纷皆侠少,独留青眼盼韩郎。
99、瑞柳
翠阴罩挂满阶除,枯木敷荣还自如。
共道长安返圣驾,岂知瑞兆在中书。
100、染衣柳
虎榜分荣姓字高,争夸李固少年豪。
九烈怜才真异事,先将柳枝染宫袍。
四
李青爱柳,一方面是受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影响。百柳诗中有一首《陶潜柳》道出其中三昧:“能开清眼辨愚贤,自不托根向世尘;人中识得陶元亮,五柳名高百代传。”另一方面也有其政治含义,即他的封建正统意识。他以柳明志,即也要像柳那样“早发后凋”、“以柔弱之姿遏抑东风”,与清廷作不屈不挠的斗争,这可以从他的《索柳》、《深绿柳》等诗中看出端倪。
李青将平生所见和人生感悟集于《百柳诗》中,如《烟柳》诗曰:“飘缈微光照绿诗,树腰半露影参差,淡抹轻笼迷晓色,不知何处叫黄鹂。”《春柳》诗曰:“金粉半销丝渐长,半姿濯濯比王郎,间紫参红春意闹,午风常带百花香。”《夏柳》曰:“猎猎风浦共野塘,农阴轻护怯娇阳,日长正足三眠梦,又听蝉声噪晚凉。”《池柳》诗曰:“春草晴波漾细纹,几枝斜横绿纷纷,凿地偷将一片天,垂杨倒影起青云。”
诗句清新自然,意境高远,富有哲理,风格多样,读之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李青从不同角度咏柳、赏柳、赞柳、叹柳。有的朴素淡泊,有的宁静致远,有的则热情奔放。单写柳一种事物就有诗百首之多,足见作者学识之渊博,才思之敏捷,爱柳喜柳之深情,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也恐怕是不多见的吧!
他不但在诗文上有成就,在书法上也很有造诣,具有晋顾恺之“才绝、画绝、痴绝”的三绝之风。
当时,新野县令崔谊之曾为李青柳烟草堂手书一联:“事到可佳皆为癖,人非有品不能贫”。这副对联就是描述李青做事能做到可以传颂的程度都是因为有入痴入迷的喜好;人若没有冰清玉洁的高贵品格就不能甘受清贫。
李青生前还在为自己准备的墓碑上自题一联:“感慨独悲,我是我非须有辨;疏独自放,人怜人笑总无关。”这幅墓碑联是说一个人做事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不怕别人议论嘲笑,也不需要他人怜悯。是是非非,历史自会做出公正的论断。
这两幅对联意境深邃,充满人生哲理。联如其人,两幅对联正是李青一生的绝好写照。
大风起兮尘飞扬, 气定神闲,舒怡的读读这百柳诗,会是怎样的豁达?
贰
附: 正月二十八记
3月15日,晴,正月二十八
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王玉
昨晚走了十几里路,从八点多到十点半,俩个小时,边走边在手机上记述一天的所做所为,所思所想。睡觉已是凌晨。
早上起来,窗外中州路高楼之间,一直看到铁路,灰蒙蒙的。没有下雨,但地面是湿漉漉的,洒水车和喷水车交替掠过身旁,细小的水珠碰到脸上和鞋面,一切都是天气指数不对造成的。
杨文磊老师来电,问在没有在孙家楼,他在市医院后面修车。我正好要上中州东路有事,就应承说稍等一会就过去。
办完事与杨老师联系,他已按图索骥找到了孙家楼。我也马不停蹄的驱车赶去。他已在门口查看宛城区政府九六年立的南阳县委机关旧址的石牌,还有斑驳的一号院外墙。
寒暄几句,打开三扇门,入院内,这个紧凑的典型的南阳里弄式建筑,是一个符号,标识着人们的一种乡土文化记忆。在偏房,在正堂,在厢房,在窗前,不时的驻足讨论凝视。
也许,这个记录着南阳思想文化和建筑风俗的一砖一瓦,一檩一柱,一门一厢,有讲究,有礼仪,有风水。
坐在西间,烧壶开水,拿出普洱,对面而饮,倾听杨老师对骑行的看法,对文化的理解,那种植根于内心的修养,那种口口相传的根与据、礼与仪、家与族、神与灵。
在杨老师骑出南阳盆地的那一刻,比较、鉴别、总结,跟随这个对乡土文化挚爱和追求的老兄,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看似简单,但在问到那些乡间老乡时的漠然和无知,一股文化断层的危机感,涌上心头。
笑问客从何处来?那个在徽州、在福建的客家人,问起老家哪里?他们很直接的回答,老家河南南阳。但是有的话已经在相互融合和风土人情。这个对乡土的热恋,让养老师的骑行记有血有肉,丰腴不俗,能在行走的每一个村庄、每一条河流、每一个建筑、每一个生灵都有立体的轮廓和可感的温暖,深深的把那些人们视而不见的东西,在更宽广的视角解读,唤醒时空的记忆,找寻生命的影子。
文以载道,雅俗共赏。在我写这个日记式的文字,只是画了轮廓,聊个感觉,精雕细刻仍然缺乏。文字的锤炼与布局,跟人们的阅读习惯仍有缺失。
杨老师提出了很好的建议,那些你坚持的东西,最终都会沉淀为你生命的根基。回首过往,一切皆为序章,而你喜欢的那些若有若无的意象,才是正真摆渡灵魂,让你不在自卑,依然自信与谦逊。
今天的风,吹动柳枝,张扬恣睢,思绪万千,一个小小的霞雾溪就能透露出无限的春色,那个以百柳诗暢叙心声的李青,真实不虚,如果不是百柳诗碑的再现,谁敢肯定这个诗人的瑰丽人生的立足点,就是这个诗意烂漫的霞雾溪?
3.15的意义不仅在于质量,更在万事万物所禀赋的文化品质和精神气质。偶然想到,三年前的3.15,也是同一天,我闲暇时写的小文章,被南阳日报刊载在第二天在报纸头版。现在想起了依然温暖和自豪。
在潦河的上游,我的好友肇基老兄的事业,颠簸起伏,沉淀在这个曾经筹备的南阳汉语言文化学校。因为未获审批,加之后续投入不足,手续不全,烂尾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是保障任何一个想法的护身符。
风声正紧,波浪拍岸,万物摇曳,成长于每一天的益博社会工作,愿与您携手迈入更加美好的社会服务领域。
多少事,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