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悠悠,时光匆匆,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独处异乡的我,每每忆起故乡的山山水水,忆起小时候的点点滴滴,都倍感亲切,倍感美妙。偷青是流传在四川地区的一种古老的习俗。老辈人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偷青,.就是每年的正月十五晚上,年轻人就要结伴去偷一点临家菜园里的青菜,当天煮来吃,说是可以偷来运气,偷来吉祥。每当那寂静清幽,月色朦胧的夜晚,三五成群的年轻人悄悄潜入别人家的菜园里,扯一把蒜苗或者掐几根豌豆尖,又或者砍上几棵青菜,然后再趁着月色潜回家和家人来共同分享。偷青也还有讲究。如果你那天偷了芹菜蒜苗,你就勤劳会算;你偷了青菜葱花来煮面条,你以后就很聪明,想问题就会面面俱到。凡是那天偷青菜的都不算偷,传说如果哪个在那天偷青菜被咒骂了的才更好.老人说的:”十五偷青,越骂越精,不骂鬼来牵!”。.如若在你偷青的时候,被主人骂了,被骂得越凶,越惨,你来年的运气就越好.而相同的是,这被偷的主人家如若被人偷了,偷的人越多,你来年的运气就越好。一般说来,主人家也不会张嘴骂人,更不会拿你当小偷。否则,上天要罚,让他家里的地长不出好庄稼。在双河场,我是个出了名的费头子。十来岁的我们还都是贪玩的年纪,只是觉得这么做特别有趣,所以元宵夜就成为男孩子们表现自我的好时候。初春乍寒,大地上漂起淡淡雾气。我匆匆的拎个菜篮子,叫上福娃、金娃、攀云几个就出发了。目标早已在白天选定,王*堂家的青菜,雷**家的莴笋,河坝上的红萝卜。沿路见不少人 已在邻居的菜园子开工了。莲花白,萝卜,莴笋,豌豆颠儿(豆苗),也管不了是不是青的,见一样采一样。有用背兜的,有用麻袋的,各式家伙,应有尽有。我们也忙忙的加入其中,各取所需了。偷青还有一说,就是取其谐音而已,也就是偷得别人的青春,而让自己年轻的意思。所以出去偷青的大都是些十几岁的少男少女和我们这邦半大小娃娃。老人、大人的青春早已消逝,偷来又有何用。只能羡慕年青人,徒唤今日容颜,老于昨日,又是一年了。还有,刚刚过门的新媳妇和没有娶亲的小伙子也是要去偷青的,他们偷的是恩爱,他们偷的是幸福。在台湾,女孩子偷青叫”挽青”,是为了嫁个好郎君,还是为来年祈福。偷青是不可明火执仗地,偷青的真正乐趣就在于这偷字上,就得偷偷摸摸地,否则,会失去偷青的真正意义的。勇敢地作一回贼,感受一回真正做贼的快感,让孩子们分外的兴奋。在那饥谨的年代,大家仍都固守不偷不抢的做人原则。唯有正月十五的夜晚,饥荒的人们是可以偷别人的白菜、萝卜什么的。但是,在那个年月,谁家的园子里还有可偷之莱?环视今日的网友们,他们也都在忙于偷菜。天天种,天天偷,又别是-畨滋味,好兴致,好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