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人而言,茶不仅是一种饮料,更多的是一种清静、静心的精神象征。历经千年,茶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
为了做这一期文章,我们搜罗了许多资料。在这里和大家呈现的也算是目前较主流的一种说法(如有不对之处,欢迎指正)。
发乎神农:一片树叶,成为了茶。
5000年以前,神农时代利用生叶煮着喝,把茶叶拿来当药用。相传茶由神农氏发现,古人将其视为一种草药,直接含、嚼茶树鲜叶来汲取茶汁。
饮于秦代:茶之为饮,喝着更自在。
“秦人取蜀,始知茗饮事。” 2300年以前,人们开始将茶作为一种饮品,煮沸并与汤一起饮用。
成于魏晋南北朝:禅茶一味,开端于此。
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佛教,僧人对于茶的推崇也促进了茶的普及以及茶文化的萌发。
兴于唐朝:全民饮茶,大有“茗唐”。
1200年以前,受唐代经济、文化的影响,陆羽《茶经》的倡导,唐代饮茶文化盛行,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热衷于饮茶。
盛于宋朝:茶风盛炽,巅峰造极!
宋代的贡茶和茶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享誉盛名,茶书、茶诗词、茶书画等茶文化作品无数。
改革于明:散茶的时代,正式开幕!
崇尚勤俭节约的朱元璋下令“罢造团茶”,饮茶风气随之改变,冲泡散装茶叶开始流行。
极盛于清: 飘扬过海,茶闻名世界。
300年以前,中国茶风靡世界,独步世界茶市,当时出口茶叶的只有中国,工艺以烘青和炒青为主,制作了乌龙茶、红茶、黑茶、花茶、绿茶、白茶。
利用茶的三个阶段
1、药用:发现和利用茶可以追溯到原始时期,我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中就有“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做药用,生嚼内服,清热,外敷消炎解毒。
2、食用:从生嚼到煮食,茶叶可以和粮食一起煮“茶粥”,“羹印”,或者灼煮,捞起,加调料。今云南基诺族仍有“凉拌茶菜”。
3、饮用:饮用源于食用,饮茶比喝白水解渴。牧区将茶掺入牛奶共饮,少数地区有擂茶和打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