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网 > 知识库

明清瓷器

来源:篆体字网 2024-01-14 22:59:33 作者:篆字君

瓷器收藏,市场上宋瓷是精品难得一见,而明清瓷器相对较多,今天简单说说明清瓷器的4大特点。

一、明清瓷器实用器具多

宋、元以后,随着瓷器产量的大幅度增加,瓷器的使用开始逐渐在民间扩散,而瓷器的制作开始注重生活实用性。特别是进入明清朝代以后,除了皇家专用的瓷器以外,其它类型的瓷器已经非常专注于生活应用了。例如,在明清瓷器中占有首要地位的青花瓷,就属于具有实际生活用途性质的瓷器,如青花瓷类型的瓷罐、瓷碗、瓷盘以及瓷壶等。而且,在民间逐渐出现了一批专职于生产日常生活使用瓷器的民窑。与此同时,生活用瓷器的贸易市场也异常繁荣,更进一步地促进了瓷器应用的生活化发展。

二、造型受外来文化影响

明成祖和明宣宗派郑和先后达到了印度和阿拉伯地区,带回了具有阿拉伯文化的金银器,因此,明朝的瓷器制作开始受到阿拉伯器皿制作风格的影响,呈现出了一定的阿拉伯文化特点。虽然清朝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但是通过广州这一个唯一的通商口岸以及走私,一些西洋金器、银器和铜器等流入到我国,并逐渐开始对清朝的瓷器制作风格产生影响。特别到了雍正和乾隆年间,随着中西方文华交流的相对加强,具有鲜明西洋文化特征的瓷器开始出现。瓷器的生产制做受西洋文化的影响就更为明显了。

三、五彩瓷得到很好发展

在明朝宣德年间,五彩瓷的制作技术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其繁荣奠定了技术基础。而到了明朝的嘉靖、万历年间,五彩瓷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从五彩的瓷瓶,到瓷盘、瓷碗等几乎无所不包。而且,从色釉的烧制上,到胎型的处理上,都趋于成熟化。特别是在五彩瓷的纹理装饰上,开始出现了龙、凤,这在以前的朝代是不曾有过的。时间到了清朝的康新年间,五彩瓷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无论在纹理上、色釉上还是在胎釉上,已经非常丰富,从动物到植物、人物,几乎无所不包。因此,在鉴别瓷器的过程中,如果属于五彩瓷,那么基本上就可以确定它属于明清时代。

四、胎釉相对发黄

在历朝历代的瓷器制作中,胎釉彩的制作工艺均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别。例如,同样是一个黑釉瓶,在宋元时期,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其内胎的胎色非常洁白,而且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而明清时期生产的黑釉瓶,其制作工艺被大大简化,内胎的色泽有些发黄,有的还有一些黄色的斑点。而在外胎方面,明清时期多用氧化铜为显色剂,色度较浓,与其它朝代的黑釉瓶具有很明显的差别。

上一篇: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下一篇:中餐礼仪图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