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游 乌 山
作者:孟丰敏
初秋,沿着旧石阶,循着历史的足迹,往乌山巅峰拾级而上,感受立秋后的福州气象,或许在乌山峰顶可见特别风景,尤其在台风频繁造访沿海的天气里,云已化为一片有瑕疵的白,隐隐地要为作怪的天气掩饰着丑陋的真相。而我在这样的天气里登顶,倒仿佛有了穿越历史黑白胶片电影的感觉。
古籍里的记载,文字是简洁的,许多故事要靠后人重新修补、演绎,慢慢还原当年恢弘的场景,让人物鲜活起来。
我十八岁后,可以自由行动,不再受父母约束了,几乎每年都会到乌山来溜达,因为山上环境清幽,喜欢去山上寺庙里游逛。母亲说当年她怀孕时想要一个儿子,就跟着亲戚来南门兜路边的九仙宫祈福。这里做迷信的人说,你站在门口听声音,如果有人说依弟回来吃饭,生的就是儿子,如果召唤的是女儿回家吃饭,生的就是生女儿。那时母亲已经有我了,想再要儿子,结果她一出门就听到有人叫“依弟回家吃饭了哦。”母亲果真如愿以偿。受母亲的影响,我有了烦恼就来这里求签问卦、祈福。
20世纪90年代,从乌山路往山上走的路上常有算命的人摆摊设点。中国古代文人都要学易经,有的易经占卜术非常高明,是易经大师,比如何振岱。据说,民国福州八才女薛念娟师从于大儒何振岱,通易经,善卜卦,也曾靠算卦谋生过,就在这一带摆摊。我这前半生没少接触算命先生,他们多数没有学问,只是会一点卜算技巧,借助察言观色和人生经验,就能针对顾客的需求做出对一半的解答。当时来算命的百姓多数也是文化水平较低的,所以很容易被算命先生套出真话。善于识人、经验丰富的算命先生看一眼,就能知道面前的顾客有什么性格毛病,大概会遇到什么问题。我对这些没学问的算命先生的解读套路比较了解后,自然不容易上当。
其实算卦的若有学问,比心理医生更容易帮助解决心理问题。他们除了能通过易经预测灾祸,更能通过生辰八字指出顾客的性格毛病。因为人的问题多数都是来自性格。一个人了解了自己的性格,改变错误思维和习惯,自然就能避祸了。心理医生要了解一个病人,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沟通,才能对症下药,但算命先生却可以通过生辰八字迅速进入一个人的灵魂内部。这就是中华文化之奥妙。
自古,中国的名山大川都和宗教密不可分。古人的山川崇拜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原始巫术,最早的山川祭祀始于传说时代的舜,因为巫术中的山川有通达天地的功能。因此,想了解一座山的历史,必然要从宗教文化入门。乌山和中国所有名山一样,也是一座宗教文化色彩浓厚的山脉,山上寺庙众多。
这十几年来乌山,我是为了带孩子来了解福州历史文化。一个人如果自幼就能在父母、老师的引导下多了解家乡的历史,必定因此更爱家乡。
傍晚五点,我带着孩子从闽都文化研究会后门的公园入口上山。这天早上,我刚刚到我曾工作过的闽都文化研究会拜访恩师,本想顺便去登顶,但近午阳光热辣,只好回家。午后,风雨大作,一小时后雨霁云收,天空又放晴了。
在乌山公园里走着,这滴翠的林间湿哒哒的,微光闪烁,美得自然无尘,游人更是屈指可数,清凉宁静得使人觉得抵达净土世界了。
乌山名称来历
《乌石山志》:“闽山水之富,甲于东南。武夷、太姥、石竹、霍童,皆称奇绝,实神仙之洞府而贤流之壑宅也,会城尤山水之汇,周朴诗曰:“万里重山绕福州。”
福建省山水汇集,万里重山绕会城福州。而福州城中三山之一乌山值得细说。五代时闽王王审知在乌山上建造寺庙,铸黄金造佛像,殿宇辉煌,佛、老子之宫,数以百计。
《乌石山志》作者、清代藏书家郭柏苍说:“九山,乌石为最大,会城之地称“三山”,三山,乌石为最奇,郡中人士与客子有惮其游观之远者,辄寄兴斯区。”至今,福州文人依然喜欢流连乌山,探寻古迹。
乌山的名称来历,传说是汉朝九仙射乌而命名。清朝叶敬昌写的《闽山记》记载,乌山又名“闽山”:“闽会城有三山,谚称'三山藏,三山现,三山不可见’者,以三山之脉络蜿蜒起伏成为九山也。三山者,乌石山、越王山、九仙山,分而为罗山、冶山、闽山,则其藏者。又分而为灵山、芝山、钟山,则其隐隐不可见者。三山,乌石山为最奇,闽山其支也。唐天宝八载,敕改乌石山为闽山,闽山之名缘此,始有巨篆'闽山’二字径尺许,不知为谁氏之笔。其地唐时为闽山保福寺,宋初更为法祥院,建隆三年镌观音像,有石刻云'寺虽新号,山则旧名。’
那个巨篆的'闽山’如今依旧在光禄吟台处,说明乌山的山脉绵延到光禄吟台此地,只是后来被僧人夷为平地,盖了寺庙,就是上文中所说的“闽山保福寺,宋初更为法祥院。”
宋熙宁元年九月(1068年农历9月),程师孟以光禄卿出任福州太守。那时,乌山的俗名是“闽山”。程师孟为何将“闽山”更名为“道山”呢?
北宋是道教发展全盛时期,朝廷实施神道设教,以达到教化民众的目的。宋政和四年(1114年)福州知州黄裳在于山天宁万寿观刻了一本《万寿道藏》宣传道教。天宁万寿观即今日的九仙观,俗称天君殿。那时于山和乌山之间道观众多,尤其乌山,道教文化氛围浓厚,遗迹众多。
程师孟到任的是年冬天,与福州文人同游闽山(乌山)揽胜,认为“闽山”可比道家的蓬莱、方丈、瀛洲。此后,宋朝僧人神解曾记录乌山四十九景,后来省志、府志、《闽都记》、《名胜志》皆言山有三十六奇,从此定为三十六景。
道山亭
到乌山,必定要看一眼道山亭。这是三十六景中最重要的一景了。
道山亭是程师孟建的。那时他经常到法祥院,站在一处山头上吟诗。宋熙宁三年(1070年)八月,寺僧为讨好程师孟而建光禄吟台。程师孟亲自篆书“光禄吟台”四个大字。
熙宁十年(1077年)八月,大文豪曾巩以度支员外郎、直龙图阁的身份,移知福州,其正式官阶是“福州军州事兼福建路兵马钤辖”。
宋元丰二年(1079年),程师孟为“乌山”改名为“道山”,请曾巩作《道山亭记》。郭柏苍经实地摩崖石刻考证,并参考古籍确认“宿猿洞”、“道山亭”、“光禄吟台”笔意十字一律,尤其篆书的“道山亭”各径二尺,光禄吟台篆书与此行行款楷书均为程笔无疑。
不论乌山名叫“闽山”或“道山”,从此,此山以道山亭而知名,道山亭随曾巩大名,流传千古。
清朝百姓在神光寺后建了一座祠祀三大文人曾巩、曹学佺、徐兴公。
元、明、清时期,贤人逸士占胜结宅,和尚道士创寺建庵,令乌山上热闹非凡,名胜古迹众多。
旧涛园
经过“旧涛园”,我问孩子,这里过去有一座很大的园林,你信吗?他茫然地摇头。但是顾名思义,这里自然有一座园林。只是这座园林背后藏着福州一个重要的家族——福州第一个状元许将及其家族。
许将中状元时26岁。他一人即在千年之内,拿了两个第一:福州第一个状元、福州最年轻的状元。许将还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五朝元老。他一生为北宋5个皇帝效力,被宋神宗赞为文武双全。
许将后人即《清史列传》记载的“闽中以诗世其家者,咸曰许氏也。”即许豸、许友家族,科甲蝉联,累世以诗鸣于世。许豸在乌山上建别墅,名“石林”。他的儿子许友也是福州名家,归隐光禄坊后重修石林,更名为“涛园”。
许友儿子许遇又扩建涛园,再次更名为“旧涛园”。乾隆五十年(1785年),许氏居光禄坊老宅两百多年,到许王臣时,许氏七世同堂,得御赐“海国醇风”匾额及御制诗一首,成为三坊七巷中最荣耀的家族,在福州世家中也绝无仅有。
福州别称“凤城”,福州书香人家——“海国醇风”许氏望族
邻霄台
经过旧涛园继续往上走,一直走到了山顶。我是第一次登上乌山的山顶,看到了一座石砌的亭子。当年在此有邻霄台,还有一个邻霄亭(又名清虚亭、不危亭)是乌山的重要名胜、历史遗迹。
我在我的书《乡愁里的福州》的《乌山上的琉球往事》篇章中专门介绍了邻霄台的历史情况。
邻霄台、邻霄亭皆因山顶有一块邻霄石,环视群峰,岸然耸立。蔡君谟诗:“子夜看先日,阴岩得后春。三山空琐碎,万落自烟尘。”
邻霄石旁就是邻霄亭。从上图看,民国时此地一片荒芜,看不到邻霄亭。邻霄亭修建于何时呢?
《乌石山志》记载,清虚亭原名不危亭,是乌山三十六奇之一,位于邻霄台后。据传当初建造的不危亭四面材瓦、白土墙,单薄秀巧挺立一角。工匠告诫说,损,勿修!修,必坏。后人没有领会,一修就倒了。
清虚亭的宴饮记
清虚亭即邻霄亭、不危亭。乌山上有一段摩崖石刻曾提及重修清虚亭的事。那是明正德八年(1513年):
正德癸酉夏月吉琼河黄仕明、冯仲良、林叔明、冯宗广、陈允亮、张尚武、赵文范、冯公器偕蒙市舶府公公尚,委督盖造清虚亭、邻霄祠、光远枋等处,至七月盶望落成丁山刻石为记。
这段文字在《尚公桥记》中也有提到:“矧西园既复时邀名公登邻霄台宴饮赋诗镌名峭壁斯皆人所鲜能。”说明当时的福建市舶府(管理福建市舶司)的太监尚春在明正德八年(1513年)修复了西园,又命琼河一带的商铺店家集资在乌山上修建了清虚亭、邻霄祠、光远枋等,所以就邀请当时名公即石刻上的本地通事黄仕明等人登邻霄台宴饮、赋诗,且把此事与参加庆典宴会的人名都镌刻在峭壁上,作为纪念。当时撰写《尚公桥记》的吏部尚书林瀚(仓山林浦名人)在文中说这件事别人都做不到。
福州重建古代名园——西园,西园与明朝公主、驸马的故事
《乌石山志》记载:“大明万历已亥清和既望,闽三司公宴于乌石山清虚亭,蟾魄当空,万里乙色,渔灯数点,隐约在望,前此胤此,多不得月,则兹宵信胜游也。时在馆滇国朱运昌、宪长诸暨陈信学、大参丰城徐即登、宪副皖城汪道亨、南海金节、武林高从礼、都阃章贡陈大器,而勒石纪岁月者,则学使吴兴沈儆炌也。越六月,建南守道四明杨德政、巡道严陵邓美政,入会城再宴于此。楷书,径三寸,镌金刚迹东。”这段文字说明,万历年间福州重要的三司官员在清虚亭宴饮、赏月并赋诗、题刻。
可见,明朝时期,清虚亭是一处适合宴饮的亭台楼阁。
诗酒上邻霄
清康熙初年,福州人、山西道监察御史萧震因父亲病故回福州,见乌山古迹荒芜,便个人捐款并募集资金在清虚亭位置重建一座亭,命名为“邻霄亭”,还倡议修复古迹并建仰止亭、观海亭诸胜,并命人在邻霄亭左边的石头上刻了这样一段文字:“百字碑,邻霄亭圮垂百年,客夏震合力经营道山废迹,以次修举。维时靖南王殿下督抚。二刘公奉皇帝命,休息吾民,比岁大稔,山海无事。亭成,闽人乐之,爰纪厥事,磨文于岩,颂皇帝德,传之后人,其永无斁。康熙十有一年壬子春,内升前侍御史郡人萧震题。八分书,径九寸,镌石天顶。”
但是,谁能想到,萧震建邻霄台竟成了自己的祭台。杀害他的是靖南王耿精忠。他们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呢?
康熙十一年,萧震和靖南王耿精忠还是和谐的关系,但第二年吴三桂造反,三藩之乱爆发。这时福建总督加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范承谟来到福州任职,发现耿精忠要叛清,就和萧震商量巡视边海,征调兵马防御,防范耿精忠。可没有等到他们行动,耿精忠就反了。范承谟和萧震都受到耿精忠的胁迫,但都不肯依附耿精忠谋反。耿精忠不敢杀范承谟,便杀害了萧震。
耿精忠杀害萧震后,霸占了萧震的财产,还把萧震的尸首放在邻霄台示威。邻霄亭有一副萧震题写的楹联:“但愿桑麻成乐土,不妨诗酒上邻霄”。
萧震事件发生后,有人把楹联中的“诗酒”改为“尸首”。这样的讽刺反而令大家更加佩服萧震的气节。当时福州名人谢古梅登邻霄台吊萧震赋诗:“荒台草木千年恨,乐土桑麻一梦中”。
雍正六年,雍正帝命福州府为萧震建忠臣庙,谕祭建坊,并重建萧震的邻霄亭,可惜不久倒塌。乾隆六年,布政使乔学尹重建邻霄亭并撰文记述。清中叶,邻霄亭废。
明清时期,达官贵族、文人雅士都跑到乌山峰顶邻霄亭饮酒,这里风景绝佳。这风景好到什么地步呢?“东望海上渔舟,樵木声隐隐。又西下平沙,逶岸来遄,应接不暇。”此可谓三山奇观。
正因为邻霄台乃观景之最,周围遍布亭台与寺院,有邻霄堂、寒翠亭、太虚亭、太虚庵、万寿庵、妈祖天后宫、刚显庙(祀诗人周朴居士)、宗徐二公祠、三贤祠(周朴、薛逢、灵观)。
这么多寺庙,介绍一下宗徐二公祠。
宗徐二公祠
明朝提学副使宗臣,字子相,直隶兴化人,入府志名宦传。明嘉靖间为闽藩参议,以倭变守城有劳,擢提学副使。
明王世贞《宗公祠碑记》记载,嘉靖戊午,倭寇在闽海流窜。大帅十分惊恐。城外的百姓想入城避难,大帅害怕,不肯开城门。宗子相说:“何苦拒绝百姓入城避难,贼距离这里还很远,贼来了,我有办法对付。”大帅更加恐惧,就想办法为难宗子相,说:“城里没有粮食够应付一百天了,难民来了,耗食更多。除非难民随身带粮食的可以入城,否则不行。”宗子相又说:“我也很为难,总不能把这些饥饿的难民送给贼寇杀害吧,这些贼寇在这里肯定也熬不到一百天。”大帅无言以对,宗子相赶紧大开西门,任由难民涌入,没想到一下子涌入一万人。宗子相管理有方,出奇招制贼,贼逃跑了。宗子相因此闻名天下,被提升为省按察副使。但一年后,他就因工作过劳而病逝。福州百姓十分怀念他。
宗子相病逝十六年后,他生前好友汀州知州徐君晋升到按察使,经常经过宗子相为难民开的西门,想起当年他们二人同游乌山时,宗子相说:“天地之大,而有这座山,这座山亿万年才有我们俩。我不当官,就和脱去鞋子一样,但我舍不得离开这座山,在此常常有一种神游的感觉。”
徐君到城外私访百姓,百姓听说宗子相的名字就泪流满面,感恩宗子相当年开门让他们入城避难,供给饮食,说:“宗使君不幸而夭,我听说一个人牺牲自己,救活一千人,就可以祭祀封神。宗使君救了数万人,死后却没有任何祭祀。”徐君哭着说,这是因为宗使君没有儿子的缘故。百姓听说后,自愿出地建祠祭祀宗子相。徐君不忍心让百姓出资买地,在乌山上看中一块地建祠,告慰宗子相说:“此故宗君所属神游地也。其必食矣。”并向上汇报。于是,政府出资建了一座祠堂,允许百姓随时来祭拜。旁边的寺庙也出资为祠堂供给日常开销。
太虚庵
明嘉靖初年,一位著名道士太虚上人自北来,顶着大斗笠跌坐于邻霄台下,偈云:“不澡不垢亦非青,行道圆明见性通。行至水穷山尽处,那时方见本来真。”在此建庵,庵名“太虚庵”。当时福州名人徐熥、陈价夫等经常来拜访太虚上人,直到太虚上人九十岁仙逝。
《寄太虚上人》
太虚石洞居,孤寂少人依。
远客携琴至,逢师乞食归。
一莆青草上,四面白云飞。
尽日无言谈,岩花落满衣。
邻霄台左右有许多镌刻,都是明朝太监纪游及陪咏的内容。比如海宁查布政约陪太监尚春登乌石山诗曰:“公暇陟嶙峋,居然小八闽。眼前都是幻,惟有此山真。”
程师孟写的“宿猿洞”就在邻霄台旁,据说洞旁还有一凹鸦浴池。今风景大异,秋游乌山,回望历史,唏嘘感叹,千古文章写一处,不同时期、不同人士、不同处境,发出不同的感慨,然而有一样是相同的,都是借山水寻一处静谧,发忧古感今之思情,认识世界与自我的关系,寻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我也写一首打油诗:
海内之日月,
识峰如知君。
共谛听此声,
吾与佛一也。
秋游乌山视频
请购书的朋友扫上图二维码购买《乡愁里的福州》:讲述福州对外贸易文化交流史,重点介绍福州的琉球遗迹(河口人文风景)、探讨明清的中日琉关系。《流翠烟台山》:述说仓山人文历史故事,全景式活画出近代福州口岸城市的熙熙攘攘的生态图像,反映福州悠久灿烂的海丝文化。其中部分篇章是作者在仓山生活的口述史,再现了仓山的旧日风情。《琼花点绛马厂街》:述说马厂街的园庐故事、错综复杂的家族往事。
扫下图视频号二维码,观看福州原创歌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