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名片快速关注:《收藏家大掌柜》
玉琮 春秋晚期边长4.3厘米 高1.9厘米 孔径3.4厘米青色, 有褐色斑, 玉质细腻, 制作精致, 四边遍饰谷纹, 正方, 中间圆孔粗而直。玉环 春秋晚期直径3.4厘米、 孔径1.4厘米、 厚0.55厘米此器是一件半成品, 红褐色、 表面光亮、 两侧有切割时留下的毛茬, 器表有雕琢前起的勾云纹起稿线,还的内外沿雕有单阴线轮廓, 此件玉环可以看出玉工对璧、环类玉器加工的工艺流程。玉片 战国长6.2厘米 宽4.4厘米 厚0.2厘米河北省三汲乡中山王龙形玉佩 战国长7.9厘米、宽3.5厘米、厚0.3厘米玉蝉 秦代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北池头村墓葬出土秦 双龙首纹玉璜西安联志村玉“宜子孙”谷纹璧 东汉通长30厘米、璧径20.7厘米、厚0.6厘米山东省青州市马家冢出土玉珩 北齐长9.7厘米、宽4.3厘米山西省寿阳县贾家庄库迪洛墓出土青玉,有光泽,扁平体蝙蝠形,上端有一孔,下边沿有孔三个,正面线刻一只展翅欲飞翔的凤鸟,空间以云纹点缀,背面线刻火焰状的云纹。白玉熊 辽代晚期长6.7厘米、高3.1厘米、宽1.5厘米内蒙古巴林右旗白音汉窖藏出土,赤峰市巴林右旗博物馆藏。辽代晚期的内蒙古巴林右旗白音汉苏木友爱村窖藏中发现的白玉质玉熊,玉熊近似于浮雕,从正面只能看到熊头部和身体一侧的情形,熊头部倾斜。玉熊的耳、颈、背、尾和爪部都利用短阴刻线做了细致的刻画,还利用玉石的黄褐色皮对熊的颈部鬃毛和尾部进行了俏色巧雕。点击名片快速关注:《收藏重点》
链白玉竹节盒 辽代晚期通高17厘米、盒宽4.4厘米,辽宁省阜新县红帽子乡辽塔地宫出土该玉盒是盛放舍利子的容器,整体呈竹节状筒形,盖为1节竹节,盒身为5节竹节。盖两侧和盒身上下两侧皆出耳,耳皆有竖孔,用金链由下至上穿过,将盒身与盒盖链接起来,再共同系于一金环上。白玉莲瓣发冠 宋代江苏省吴县金山太平出土青玉。冠作花瓣状,系将玉料开膛挖空,外雕双层绽开花瓣,顶镂雕出两片合瓣而成。冠下端两侧对钻有双凤,插入一束冠发簪。簪为碧玉,作云头如意状,时代略晚。白玉荷叶杯 南宋
高3厘米、口径9.5-11.5厘米,浙江省衡州市史绳祖墓出土。
练鹊形玉纳言 金代高4.5厘米、宽7厘米白玉质,莹润细腻。以镂雕、阴刻技法制成二件相互对称呼应的练鹊。造次那个生动,镂雕精致,抛光极好。练鹊,有人推测是古人对白色喜鹊的一种美称。纳言,饰连缀于冠后的重要佩饰。“纳言”本寓意身居高位能纳良言贤论之辞语。用“纳言”作为佩饰,推测是这类辞语礼制化与形象化。以练鹊纹作为纳言造型,取之祥和平安寓意。双鹤衔灵芝形玉佩 金代高6厘米、宽8.2厘米、厚0.6厘米。北京市房山区长沟峪金代石椁墓出土。青玉质。体扁,略作椭圆形,以镂雕加阴刻线纹制成一对飞鹤。鹤口衔灵芝草,嘴尖相对,两腿合并交叉,比翼齐飞,作对称状。饰件正中顶部有镂空的穿孔,背面光素留有琢磨痕。鹤为吉祥飞禽,以鹤为题材的玉器在金代少见。造型简洁明快,雕琢生动有力,是金代出土玉器中的珍品。凌霄花形玉佩 元代长12.8厘米、宽7.4厘米,北京市海淀区师范大学工地清代黑舍里氏墓出土。羊脂白玉,色如凝脂,润泽秀丽。体扁,正面透雕缠结在一起的凌霄花,花口翻卷,两侧是盘结的花梗。背面平素,上下各有三对相互穿通的小孔,刻嵌镶。器物造型端庄俏丽,雕、琢、碾、光等工艺十分精细。天鹅水草纹玉带环、带钩 元代环长8.3厘米、款6.7厘米、后2.2厘米、钩长7.4厘米、宽2厘米、高2.4厘米。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钱裕夫妇合葬墓出土。环、钩由同一块料设计雕琢而成。青白玉质,通体遍布土沁河灰班。环以镂空技法,正面雕琢惊心动魄的“春水”场景,背面以一圆环衬托浮雕的画面。环的一侧附一带钩,不仅玉质一致,花纹也完全吻合,应试同时琢磨与环配套使用。玉壶 明代高12.7厘米、腹径4.4厘米, 北京师范大学工地清代黑舍里氏墓出土青玉八仙图执壶通 明代高27厘米、口径6--7.8厘米、足径6.5-8.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莲式水盂 清以莲蓬为盂形,周围绕以莲枝、莲叶,又见水鹭回首展翅,生动自然,如同荷塘美景的真实写照。以镂雕的莲荷、鹭鸶作为装饰附加在水盂的外壁,更有玲珑剔透之感。点击名片快速关注:《收藏传说》
鞍形饰 新石器 大汶口文化
兽面纹刀 商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长9.3厘米、宽4.4厘米凤鸟纹石磬 商 武丁时期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长26.5厘米、宽8.2厘米人头像 商 武丁时期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高5.8厘米(大像),高2.5厘米(小像)龙首 唐长6、宽1.7、高1.9厘米玉熊 商 武丁时期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高3.4厘米、长2厘米、宽1.7厘米玉鹅 商 武丁时期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 长8.5厘米、宽4.3厘米、厚0.6厘米玉蛙 商 武丁时期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 长7.3厘米、宽5.4厘米、厚0.6厘米鸟形佩 商长4.1、宽3.1厘米琮 西周宽5.3、高8.2厘米夔龙纹璜西周 长7.7、宽2厘米串饰 战国1957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 长20厘米勾连云纹瑗 战国1951年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 直径6.5、内孔径4.2厘米绞丝纹瑗 战国直径7.5、孔径5.8、厚0.8厘米玛瑙瑗 战国直径6厘米兔形佩 西周长4.5、宽2.7厘米夔龙形佩 战国1951年河南辉县赵固村出土 高3.5、长10.9、厚0.6厘米卷龙 新石器1985年吉林农安左家山出土 高4.4厘米、宽3.8厘米卷龙 新石器 红山文化高5.9、宽4.8厘米人面形玉饰 新石器 石家河文化1955年湖北天门罗家柏岭出土 长2厘米、宽1.5厘米、厚0.3厘米凤鸟形双援戈 商长11.5厘米、宽3.5厘米、厚0.4厘米弦纹琮 商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高9.3厘米、射径4.7厘米、内孔径4.3厘米
点击名片快速关注:《收藏家大圈子》
神面形佩 新石器 红山文化高11厘米、宽4.7厘米璧 新石器 红山文化宽8.3厘米、高8.2厘米龙纹璜 春秋1957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 长7.3厘米、宽2.3厘米、厚0.3厘米卧蚕纹璜 战国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长10.3-10.6、宽2.8-2.9、厚0.3-0.4厘米卧蚕纹璜 战国1957年河南洛阳小屯村出土 长8.3、宽1.9、厚0.4厘米卧蚕纹璜 战国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 长13,宽3.2厘米龙首纹璜 战国1950年河南辉县固围村一号墓祭祀坑出土 长9.6、宽2.1、厚0.4厘米人纹璜 西周长7.2、宽1.9、厚0.2厘米虎头 新石器 石家河文化宽2.6厘米、高1.8厘米鸟首璜形饰 新石器 石家河文化1955年湖北天门罗家柏岭出土 残长7厘米、最宽2.2厘米、厚0.7厘米蝉形佩 新石器 石家河文化长2.9厘米、宽1.8厘米、厚0.6厘米环形饰 新石器 龙山文化山东五莲丹土出土 直径9.5厘米、内孔径5.5厘米凤冠人像 商 武丁时期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高12厘米、宽4.4厘米点击名片快速关注:《精藏门》
龙形玦 商 武丁时期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直径5.9厘米、孔径2.3厘米、厚0.4厘米人龙纹环 西周直径12.5厘米、孔径5.1厘米、厚0.2厘米谷纹环 战国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墓出土 直径6.5厘米、孔径2.5厘米、厚0.5厘米玉鸟 西周长6.2、宽4厘米透雕龙形饰 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1957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 长4.6、宽2.6、最厚0.4厘米龙形饰(2件) 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1957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 长4.2、宽3.7、最厚0.2-0.3厘米齿边形龙纹饰 春秋长9.4、宽2.8厘米龙形饰 春秋长5、宽3厘米钺 夏长11.9厘米、宽10.1厘米双龙首珩 战国长9.4、宽2.5厘米双龙形佩 战国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墓出土 长7.7、宽3.3、厚0.4厘米圭 战国1951年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 高14.8厘米、宽5.4厘米、厚0.4厘米玉鱼 商 武丁时期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长7、宽1.6、厚0.3厘米鱼形佩 西周长10、宽2.2、厚0.5厘米点击名片快速关注:《收藏家大参考》
鸟形佩 商1953年河南安阳大司空村出土 长7.8厘米、宽3厘米、厚0.2厘米玉鱼 商长5.7厘米、宽1厘米骑兽人形佩 战国1957年河南洛阳西郊小屯村出土 高2.6、长1.8、宽0.9厘米;高2.6、长1.8、宽0.9厘米鹘啄鹅饰件 宋 辽金时期长8.3、宽7.6厘米莲形簪首 宋长6.9、宽3.9厘米云龙佩 宋长6.9、宽5厘米螭衔灵芝双耳洗 清通高9.8,口径16.6厘米狮蛮纹带銙、钅宅 尾 元 桃形銙:长5.8、宽5.4厘米,方形銙:长6.8、宽5.9厘米 ,钅宅(chá)尾:长10.7、宽6厘米螭食人纹佩 战国长6.2、宽3.8、厚0.4厘米玉鸮 商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高8、宽4.2厘米双联璧 新石器 红山文化长6.5厘米,宽4.1厘米点击名片快速关注:《藏界看点》
玉蝉 新石器 红山文化长4.7厘米、宽1.7厘米、高1.5厘米神面纹琮 新石器 良渚文化1972年浙江余杭钟介出土 高5厘米、面长7.5厘米、射径7.7厘米、孔径6厘米神面纹琮 新石器 良渚文化宽7.3厘米、高4.7厘米璧 新石器 良渚文化直径12.6厘米璧 新石器 良渚文化1984年浙江余杭钟介出土 直径17.6厘米、孔径5.2厘米梳背 新石器 良渚文化1957年浙江余杭钟介出土 高3.4厘米、长5.7厘米、厚0.4厘米玉镯 新石器 良渚文化直径6.7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