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网 > 知识库

新教育 朱永新

来源:篆体字网 2024-01-14 07:44:35 作者:篆字君

全文一 序

我们正在涨潮的海上(修订本序)

何谓新教育?

新教育新在哪里?

我们为什么要做新教育?

新教育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新教育能为我们这个时代做点什么?

亲爱的新教育的同仁们,我在问你们,我也在问我自己。每逢岁末年关,我总要不断地追问这些老问题。答案越来越清晰,使命感也就越来越强。

因为使命的驱使,因为新教育,偶然间对着镜子,看鬓角的头发日渐斑白,想消逝的岁月永不回头,我会庆幸,我的心灵没有随着轮回的日月慢慢变老。我感到幸运,我的生命在新教育中一日日走向丰盈。我虽年过半百,却能在新教育的体验中,倾听灵魂深处生命拔节成长的回音。

我得谦卑地承认,几十年前,在我初为人师的时候,我并不懂得教育与生命的密不可分;十年前,在我萌生新教育理想的那一刻,我也绝不可能像今天这样明了新教育之于时代,之于生命的意义。

且不论我的想象力如何的局限,即使插上想象的翅膀,我也难以想象,八年,仅仅八年,新教育会由一项理想主义的研究,变成一种现实主义的耕种;由一个书斋的念想,变成一个团队的行动。新教育,这个梦想的花园中,爬出了毛虫,飞出了蝴蝶。新教育,在那片古老的黄土地上,在那片遥远的田野间,撒下了一颗颗种子,开出了一朵朵顽强的灿烂的拥有春天的野百合。

是他们,不,是你们,不,是我们,是每一个对新教育怀有宗教般情怀的人,以堂吉诃德的勇气,将苏南一隅的点点星火,欢愉地散遍广袤的天南地北,以西西弗的坚硬,将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柔软地植入未来的中国心灵。

多少回,我无法抑制我的泪水。当我们的魔鬼团队以田野作业的方式,布道于穷乡僻壤,我的眼泪为他们欢腾的理想为他们憔悴的容颜而流。当绛县的蒙学孩童以惊奇惴惴的眼神,遥望那天际苍穹,我的眼泪为他们农历的天空为他们润泽的童年而流。

我一直在说,新教育不是我一个人做的,新教育也不是我一个人的,新教育是你的,是我的,是每个需要新教育的孩子的。至于我,最多只是一个在时代急促的呼吸声中,大着胆子,跑出来喊了一嗓子的家伙。因为有孩子,因为有你们,我微弱的声音才能在中国教育的沉疴里激荡。

感谢你们,亲爱的新教育同仁们,在改良中国教育的集体行动中,给了我义无反顾的勇气,让我找到了属于后半生的罗盘。我愿意追随你们,为了孩子,为了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无论前面的路有多遥远,有多艰难,我会始终和你们一起奔跑,愉快地吹着口哨,不惧忧烦,不问明天。

我们要像一群仰望星空的孩童,从不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只是拿着抹布和水桶,一路踉跄,擦拭盖在星星之上的灰蒙蒙。我们不在乎别人说我们是疯子还是傻子,我们不在乎我们的队伍是幼稚还是弱小,我们在乎的是,我们是否真的带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们是否付出了全部的努力,让新教育之于中国教育,之于心灵建设,之于世道人心的正面价值,变成了最大值。

我们已经赢得世人垂注的目光,我们已经获得或多或少的掌声。那目光,是期许;那掌声,是勉励。我们不能停,不能歇,我们的脚步只能向前,我们的选择只能是跌倒后马上爬起,接着前行。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在你的肩头,也在我的肩头。

我们原本卑微,因为新教育,因为一份使命,我们的生命由渺小而庄严,我们的工作由稻粱谋扩充至千古事,我们的世界也从柴米油盐放大到家国天下。感谢你,感谢他,感谢我,感谢每一位醉心于新教育的同仁,放逐了我们共同的理想,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注入了意义,使我们琐碎的人生变得贵重,让我们的生命从此荡漾着爱,诚恳,付出,以及智慧。

亲爱的新教育同仁们,滴水穿石的成就,只问耕耘的精神,高于命运的理想,历史选择的天时,花开处处的地利,八方护持的人和,犹如一张张鼓起的风帆,将我们推到涨潮的海上。世事常呈波浪式起伏,世事难逃潮涨潮落的规律,让我们把握属于我们的机会,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随潮而歌,踏浪而行,以免潮水退去,折戟沉沙,空怀使命,黯然神伤。

我知道,新教育还有很多问题,有的是旧的,有的是新的。请你相信,问题是我们收到的礼物,没有问题的烦冗晦涩,就没有答案的妙不可言。捡拾新教育深深浅浅的足迹,我们或许会发现,正是层出不穷的问题成就了今天的新教育,在为问题寻找答案采取行动的过程中,新教育人慢慢凝合了乐观,坚韧,正向思考的气质禀赋。

亲爱的新教育同仁们,从我们的指尖匆匆溜走的岁月,催促我们整点行囊,听从内心的呼喊,跟随自己的使命,站到涨潮的海上,乘风破浪,向着彼岸,开始人生的又一次出发。

我们还需要教育理想吗(原序)

《我的教育理想》以及后来的《新教育之梦》出版后,受到了一线教师的热烈欢迎,先后重印二十多次。这两本书成为中国教育理论著作的畅销书。许多朋友说,这两本书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它唤醒了教师的教育理想,点燃了教师的教育热情。理想,毫无疑问是这两本书的主题词。

与这两本书的情况非常相似,新教育实验在全国各地也有燎原发展的趋势,现在已经有24个省、市、自治区的近600所学校参加。之所以如此,也是因为新教育实验吸引了一群具有宗教般的理想情怀的人。理想,同样是新教育实验的灵魂。

当下,理想似乎是一个贬义词,经常被用来形容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有这些想法的人,往往被称为“理想主义者”。我就经常被人评价为“理想主义者”。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在苏州大学担任学校规划委员会委员,提出学校规划要考虑建车库,当时笑声一片。现在,苏州大学校园里已经车满为患了。十年前,我在政府常务会议上提出要控制苏州古城的汽车数量,似乎也无人响应。现在,苏州城的汽车数量与拥挤程度,也有些让人担心了。我在全国政协担任常委期间提出的许多建议与意见,也经常在“理想主义”的评价中没有成为行动。但是,我从来没有讨厌过“理想主义者”这个称谓,因为理想在我心中从来都是神圣的。

教育与理想是一对孪生兄弟。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人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点是人的精神性。人的精神性注定人不仅仅是为了当下而活着,支撑人活着的往往是理想,而人的生命价值,也往往与理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宋代哲学家张载说过:“志大,则才大,事业大;志久,则气久,德性久。”西方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人的成就与理想有着直接的关系。人的理想层次越高,成就也就越大。

我一直认为,理想的教师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有教育理想。教师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必须为自己设置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教师只有设置这样一个目标,才会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才能不断地进行自我挑战,否则就会走弯路,就会荒废时间及精力。著名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世上有一种东西比所有的军队都更强大,那就是恰逢其时的一种理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它的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了“教育:必要的乌托邦”这一命题。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也说过这样一段话:“人活着太需要支撑我们生活的东西,太需要为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得到鼓励和依据的东西,所以我们需要寻找自己为人做事的原则、信念乃至方式。”对教师来说,这个“乌托邦”,这个“支撑我们生活的东西”,这个“为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得到鼓励和依据的东西”,就是我们的教育理想!我们千万不能低估这种“恰逢其时的理想”的力量。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天生不安分、会做梦。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师来说,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和主题都不一样。教师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才能提出问题,才会自找“麻烦”,也才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诗人是要有灵感、悟性和冲动的。真正的教育家也应具备诗人的品格,永远憧憬明天。冲动停止,教育就会终结。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

我曾经读过上海市松江区一位教师的文章。她这样写道:“人总得在活在当下的同时,借助精神力量去对抗现实的残酷;人总得在活在当下的同时,让自己从现实的纷扰中脱离出来,放飞心灵去呼吸新鲜自由的空气;人总得在活在当下的同时,脚踏实地孜孜以求地让生命纯粹而高贵!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俗人,也许永远无法脱俗。但是,只要你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就永远不应该去从俗、去媚俗,永远不应该在理想面前崩溃——即使在不理想的现实中,我们也不应该放弃追求理想的权利与梦想!只有当你用理想之柱撑起一片天空的时候,只有当你用理想之泉滋润浇灌心田的时候,你的内心才会变得充实、澄澈和温润!而只有当你的内心变得充实、澄澈和温润的时候,作为师者的你才会具有‘精、气、魂’,才有可能培养出有理想的学生,也才有可能培养出‘精神明亮’、具有‘精、气、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这位名叫杨敏的老师让我非常感动。她不仅用诗意的语言指明了理想对于教育、对于教师的意义,还以坚定的语气谈到遇到挫折、面对困难时如何坚守理想的问题。她写道:“也许会遭遇许多的磨难与挫折,也许会遭遇无法言说的隔膜与阻碍,也许会遭遇世人的嗤笑与误解,甚至也许会被认为是一个孤独痴傻的异类……即便如此,我仍然愿意做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超越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与理想相伴的另一个词汇,就是坚守。我一直用“戴着镣铐跳舞”来形容我对坚守教育理想的理解。我们经常会有一百个理由让自己放弃教育理想,把放弃的原因归结为社会大环境或学校内部的小环境。随波逐流是最容易、最轻松的事情,而坚守理想,就要耐得住寂寞,就要淡泊宁静,就要相信未来。

许多校长和教师经常低估了自己的力量,低估了理想的价值。我经常对校长和教师说:“当你无法改变社会,无法改变别人的时候,你唯一可以改变的就是自己。而只要你真正地去改变自己,其实你就是在改变别人,就是在改变社会。”不要以为教师在三尺讲台上没有什么作为,他影响着几十个生命!一个教师,如果能够真正地影响几个学生的生命,真正地走进他们的心灵,真正地成为学生生命中的“贵人”,他的生命就是非常有价值的了。而这一点,我相信是所有教师都可以做到的。在现实中,许多教师选择了放弃,“非不能也,乃不为也”。与理想相伴的应该是行动——智慧的行动、坚韧的行动。追求教育理想、享受教育幸福的路途中,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行动成功的一个重要秘诀是共同体。理想是追逐理想的,理想与理想是会产生共鸣的,理想是需要理想支持的。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就有共同的两个思想。你有一个理想,我有一个理想,我们共同的理想就有强大的力量。因此,新教育实验倡导“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倡导教师在共同的理想下彼此学习彼此帮助,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坚守理想的人会收获生命的奇迹。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教育又是播种理想的事业。新教育人执著地认为,作为教师,我们不仅应该具有教育理想,还应该把理想的种子播在学生的心中。只有我们的孩子心怀理想,我们的民族才会

上一篇:免费个人网站制作

下一篇:上海女人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