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点半读诗漫话
91
期
莆田叙事:太阳之美
作者/南夫
早晨,公鸡站在土堆上拍着翅膀喔喔喔打鸣
抬头看到日出三杆之美
轻风,顺着阳光爬上红瓦屋顶,又溜了下来
举着丝瓜花在藤蔓上奔跑,一朵又一朵
打开蜜蜂探究的粉色秘密
抬头看到太阳的微笑之美
此刻,我老婆吃过早饭正准备去地里拔花生
头戴禾笠肩挑箩筐
看都不看我一眼大声说,走啊
我就甩着游手好闲的双手默默跟她到了田头
蹲在田埂上开始研究
被太阳晒蔫了的花生叶子和土壤的湿度,说
叶子上布满黑点,花生已经熟透了可以拔了
老婆就横我一眼说
一听你胡说八道就有气,太阳大滚回去
一股热浪就袭了过来,活没干已汗流浃背了
就丢下老婆不管,赶紧躲到树荫下
抬头一看,看到烈日当空之美
回到家,想想老婆弯腰劳作的背影心生惭愧
就取了几株晒干的七根草
放进锅里,加一瓢仙泉,点亮灶膛
拉起风箱熬了一盆降温圣水
和一盒早上准备好的丝瓜汤浇米饭
一起放进竹篮子提到田头给老婆当午饭
看老婆狼吞虎咽吃喝了,老婆说
热死了,你也赶紧回去吃饭,中午不要喝酒
又像机器人一样点头哈腰干活
回家吃了饭,靠在竹椅上眯一会儿后想吟诗
就在堂屋里打转转为老婆吟上几句:
啊!时间在哪里?时间都在花生里
花生在哪里?花生都在田园里
田园在哪里?田园就在老婆的汗水里
吟毕,出门抬头一看,看见了夕阳西下之美
从小神洞到铁皮屋
文/六点半
小神洞是诗人南夫在莆田老家的"城中居“,铁皮屋是他在老家乡下的的"草上居",诗人就着油盐酱醋烟酒茶擦拭乡愁锈迹,揣摩人文百态。他的叙事诗诙谐嬉皮,诗风不羁,是骡是马几乎无从分辨,只知随时毫发闪亮地往返于他的小神洞与铁皮屋,只为抵达自己的精神乐园“半知书屋”。
其中《莆田叙事之:太阳之美》,简直是阿凡提或卓别林沿着太阳的视觉在代言莆田特产“南夫·夫妻花生”,特有的泥土拙朴气息、坚果外壳与果肉无不极尽枝末细节,饱满得几乎没有丝毫空间。诗人将作品张力成功使在实打实处,现场直播三伏酷暑,炎炎烈日,一秒秒地进入太阳锋芒而避于幽默浓荫之下,入"汗"三分地体验莆田“裸田园”,像整框整框的挂藤花生落在女人肩上,像整颗整颗的沾泥花生捧在男人掌心,等你一颗颗掂量一颗颗剥,等你一颗颗品尝。
诗人南夫是否曾为妻子的伤肩捣碾草药?至少已凭“三寸不烂之诗”轻车熟路地打通了太阳下的笑穴与宝藏。特别是他堂屋打转“热定思热”、插科打浑的接龙"战斗机"——“啊!时间在哪里?时间都在花生里/花生在哪里?花生都在田园里/田园在哪里?田园就在老婆的汗水里”,剥出莆田诗人对忙碌于田园之上糟糠之妻的痴顽追问与花样感恩。
从小神洞到铁皮屋,从铁皮屋到小神洞,或杯盏嘻哈,或铁皮喧哗,诗人南夫左茶右酒之际便就着一碟花生将人间风雨醉癫三分,或顺手把一地鸡毛收拾成一个鸡毛掸,每一颗微尘都有可能发现阳光之美。
因为看见,人间值得。
POET
南夫 /Nan Fu
南夫,福建莆田人。诗作散见于《诗刊》《星星》《绿风》《诗神》《诗歌报》《延河文学》《福建文学》《天津诗人》等报刊杂志。出版诗集《也到枫桥》、《南夫诗选》。曾在陕南客居二十多年,曾任陕西省安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六点半
本名汪云芳。70后。湖北通山人,客居福建。
永安诗徒。三明诗群成员。
思想的田野 | 情感集散地 | 文字小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