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网 > 知识库

张学良的女人

来源:篆体字网 2024-01-13 06:42:52 作者:篆字君

一、原配夫人于凤至

于凤至(1897—1990)字翔舟,吉林怀德县公主岭人。其父于文斗开粮栈,也算当地的富贵人家。于凤至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经过私塾、中学、师范学校教育的女子,在当时是不多见的。张作霖在吉林剿匪时,驻扎在于文斗的粮栈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一个算命先生说于凤至是“凤”命,富贵无比,便强把其长子张学良和于凤至联姻一起。那年,张学良刚刚十岁。到了张学良十五岁的时候,二人成婚。这时张作霖升为奉天督军,但作为大帅府少奶奶的于凤至从未因此而盛气凌人,依然是那么的温文尔雅,手不释卷,经常到大学里去听课,以求新知。但于凤至年龄比张学良大了四岁,而且出身背景不同,难免兴趣各异,张学良总是把她当作姐姐看待,平时也呼之为大姐。虽然二人相敬如宾,毕竟缺乏了一点热情。

1933年,张学良到国外考察归国时,于凤至即偕同三个孩子留在了英国。1936年西安事变后,她得知张学良被扣押的消息,随即赶往国内,希望借助她的力量拯救丈夫出狱。当她一切的努力全都无法改变现实后,便毅然地去浙江奉化陪伴张学良。当时,赵四小姐也在那里,两个女人为了由谁陪伴丈夫,商量了许久,最后还是决定赵四小姐出去照顾年纪尚幼的孩子,于凤至留在张学良身边。直到1940年,于凤至患了乳腺癌,才由赵四小姐接替她。从此,于凤至再也没有见到过张学良。而张学良只由尚没有名分的赵四小姐伴随,直至1964年,于凤至解除了和张学良的夫妻关系,赵四小姐才成为名正言顺的张夫人。

二、一见钟情谷瑞玉

爱上第二位夫人谷瑞玉,应该是张少帅生命中一种偶然中的必然。两人一见钟情,大有西式浪漫爱情的味道。可惜的是,这一段婚姻最终以离异而告终。

这对英雄美人的姻缘产生于1922年4月第一次奉直战争爆发时期。当时,18岁的谷瑞玉是天津一个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由于其两位姐姐均与东北军上层人物有特殊关系,谷在出席二姐夫家宴时有幸与张学良相识。这次意外的邂逅因两人都精通英语,三言两语便使张谷两人一见钟情且都有相见恨晚之感。

于是两人别后都自然思念起对方。深知其妹之心的二姐及二姐夫在一年后促成了两人的第二次见面。时任东北航空处督办的张学良,因购进一批新式飞机前来天津与英国商人进行洽谈。由于二姐及二姐夫的从中撮合,谷瑞玉充当张学良与英国军火商人谈判的翻译。此次谈判成功后,张谷两人对对方的爱慕均加深了一层。

不过,尽管张学良深爱着花容月貌又有才学的谷瑞玉,由于于凤至对他的感情笃深,他只能在矛盾的心境中与谷保持友谊状态,无法实现事实上的婚姻。但谷却从此深深的痴恋上了风流倜傥的张学良,并陷入了不能自拔的爱河。

也许是战争的烽火点亮了张谷之间的爱情。1924年9月,第二次奉直战争爆发。当谷瑞玉得知山海关战事吃紧、将士生活十分艰苦后,毅然冒着生命危险赴前线探望张少帅。战事结束后,大获全胜的张学良的爱情天平,开始向谷瑞玉这位爱心似火、勇敢坚强的美少女倾斜。在谷瑞玉的二姐夫暗中相助下,张作霖默许了儿子这门自由恋爱的婚事。于是,同年10月张学良与谷瑞玉在天津结婚。稍显遗憾的是,迫于于凤至的不接纳压力,张学良未把谷瑞玉带回沈阳的大帅府。

“只要有你的地方就有我,就是天涯海角也敢随你去”,这是谷瑞玉在少帅北战南征前说出的肺腑之言。在后来的岁月里事实的确映证了这位俏巾帼当初之言。为了伴随少帅征战,吃不惯海鲜的她以可贵的毅力适应了环境;为了少帅的健康,她数次身体力行规劝少帅戒烟;为了让少帅在艰苦战争生活中有人照料,重病在身的她也坚持到少帅战争结束为止。这段战事中的爱情无疑是张谷二人关系最融洽最值得回味的时期。

“书到用时方恨少,缘到尽时悔已迟”。张谷二人最终未能相濡以沫地延续这段爱情。1928年2月,张学良升任第三方面军军团司令驻防保定后,由于南征北伐带来的烦躁,谷瑞玉的兴趣和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两人渐渐发生误解和摩擦。坚强温柔、任劳任怨的好作风在谷身上远去了。谷瑞玉不时为小事无端发火,甚至与少帅口角争执。为此,两人不得不分居冷处理这段夫妻姻缘。

随后,素有“随军夫人”美称的谷瑞玉独居津门,学会了跳舞、下酒吧,甚至与人打麻将至深夜不散。由于在这段时间里,谷常以张少帅的名义请梅兰芳等京华名伶到私寓唱堂会,影响了这些著名演员的票房收入和少帅声誉,以及尔后她在张作霖遇难时贸然返奉引起日本关东军的注意,更加埋下了她在政治上与少帅分道扬镳的祸根。

之后,在1928年冬天张学良“东北易帜”谈判的宴会时,涉嫌充当“阴谋同谋者”的谷瑞玉让张学良险遭日本郎人暗算,此事让两人误解更深,并愤然反目。1931年1月,两人在悔恨中解除了婚姻关系。这段英雄美人的爱情只得以美中不足而告终。

三、世纪之恋赵一荻

赵一荻原名赵绮霞(1913—2000),英文名字叫Edith,音译为一荻。其父赵庆华在北洋政府时代曾历任津浦、沪宁、沪杭甬、广九铁路局局长。梁士诒做总理时,他曾出任交通次长。绮霞少女时代常跟姐姐们出入社交场所,后由绮霞的姐夫,也是张学良的德文秘书冯武越的介绍,与张学良结识并一见钟情,感情急速升温,用旧小说的语言形容,可谓如漆似胶一般。1929年,张学良正在沈阳卧病中,绮霞提着一个小包来探望他。本来是打算还回去的,因为家里已经为她订了婚,她对那人也还满意。不料此时她的六哥赵燕生却向父亲告密说绮霞私奔沈阳。这里面涉及了赵庆华的家庭矛盾,原来赵的正室是盛宣怀的女儿,即是赵燕生的母亲;而绮霞的母亲是盛小姐的丫鬟,为了两房之间的争斗,竟牵扯到儿女身上。赵庆华得知女儿与人私奔同居,大为震怒——这是与他的身份、家庭大不相容的,便立即登报声明,与绮霞脱离父女关系,并一怒之下辞官不做,搬到北平郊区住下再也不回天津了。如此一来,绮霞有家归不得,只好留在张学良身边。但张已有妻小,为了维护家庭的和睦,他告诉绮霞,到了他家并无夫人名分。赵小姐为了爱情故,这些全部不在乎了。所以,她对外国人只称秘书,对中国人称侍从小姐——绮霞便有了秘书、赵四小姐的称谓。张学良并为她改名为赵媞。赵四小姐一面进大学继续学习,一面和张学良享受着神仙眷侣的日子。1929年,绮霞生下闾琳。

1930年,绮霞随张学良到北平,住进顺承王府,与于凤至朝夕相处。于凤至能够顾全大局,维系着全家的融洽和睦。绮霞对于凤至也处处尊重,二人亲如姐妹,共同襄助张学良处理好国家大事。

这些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故事历代多有,也算不得稀奇,难能可贵的是,在张学良被老蒋囚禁之后,从南京辗转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以至台湾,一路颠簸劳苦,赵绮霞却无怨无悔,始终陪伴着这落魄的少帅——这就不是一般女人能够做到的了。1940年,当于凤至健康日差,需要就医时,绮霞毅然将十岁的儿子托人带到美国,自己从香港奔往湖南沅陵的凤凰山,去陪伴幽禁中的张学良,和他一起度过那与世隔绝的漫长日子。人们有时看到她时,只见她布裙荆钗,不施脂粉,坐在少帅旁边默默地纳鞋底儿。张学良得享高龄,不能不说是赵四小姐精神支撑的作用。

张学良曾下决心皈依基督教。但当他打算请牧师给他施洗的时候,宋美龄告诉他,信徒在受洗时不能有两个妻子,他必须在于凤至和赵绮霞之间做一选择。张学良经过一番理智和感情上的纠缠之后,终于痛下决心,写信给在美国的于凤至,请她答应离婚。绮霞反倒劝阻张学良,认为这样对于大姐的打击太大,不如安于现状算了。张学良觉得不如此,实在对不起相濡以沫的绮霞,于凤至也为绮霞多年的牺牲深受感动,慨然应允与张学良离婚,成全他与绮霞的好事。1964年7月4日,张学良和赵绮霞在相爱三十六年后终于成为正式夫妻。台湾《联合报》贺以联曰:

夜雨秋灯,梨花海棠相伴老;

小楼东风,往事不堪回首了。

四、与社交场名媛的过往情事

张学良年轻时曾向老帅坦承:“您派我干什么我都去干,但请您,一不要干涉我在外面找女人;二我没钱时得向您伸手要钱。”除了人们熟知的于、赵两个女人外,张学良那时的异性朋友还有不少。

溥杰的前妻唐怡莹和张学良还有一段风流韵事,最后导致溥杰和他太太的离异。唐怡莹是瑾妃、珍妃的侄女,长得花容玉貌,婀娜多姿,而且多才多艺,文化休养极高。一次,张学良与朋友在北京饭店宴会,恰好溥杰夫妇也在那里。唐怡莹邀请张学良第二天到她家作客,等到张到了她家,唐怡莹给他出示一份剪报簿,里面全是近几年来报上关于他的消息和图片。景慕之外的感情不言而喻,二人便结下了一段婚外恋。但是,在不断的交往中,张学良发现唐怡莹是个极虚伪的女人,而他最讨厌的就是虚伪。所以这段恋情也就很快中断了。

其他,还有外交部长王正廷的妹妹、天津怡和洋行买办梁某人的女儿,以及后来成为贝祖贻夫人的蒋士云等。这其中,有些不过都是逢场作戏而已,而有些则使少帅念念不忘——他坦承,赵四小姐对他最好,但他最喜欢的女人在纽约,即贝夫人蒋士云是也。张学良自承他最多时有12个女友,其实,在这些花边新闻里,多是女方主动向张学良发动的攻势——试想,一个三十岁不到的翩翩公子,已经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全国三军副统帅,哪个女人不为之倾倒?张学良本来就风流成性,也就采取“何乐而不为”的态度了。但是,他有一坚定不移的原则,绝不和部下的妻女有任何瓜葛,甚至不许家眷和她们来往,作为一个三军统帅,在这点上他倒是极明智的。

(本文摘自《民国四公子》,东方出版社)

上一篇:侯勇离婚

下一篇:清明古诗图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