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网 > 知识库

侠客独眼龙博客

来源:篆体字网 2024-01-13 00:44:40 作者:篆字君

专题:独眼龙独眼龙相亲侠客独眼龙

想当初……蔡司的Contarex 原作者#赵 彬《大众摄影》2001/3

曾几何时,谁人不知它——蔡司的Ikon Contarex I,那时,它的名声如日中天,它的机械性能无与伦比。换言之,蔡司IkonContarex本可以将世界相机市场搅得沸沸扬扬,但自70年代后却突然销声匿迹。何故?且听我细细道来。

早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素有“照相机王国”之称的德国的照相机市场却越来越不景气,人们所期盼的战后照相机市场的大复苏并未如期而至,新兴的市场也远未打开。这种状况,对蔡司公司而言也未能幸免,其项级产品也陷入了市场困境。具体讲,1954年时,徕兹(Leitz)公司的徕卡(Leica)M3已在技术上将蔡司公司的康泰时(Contax)同类相机远远地抛在了后面。更有甚者,即使后者采取了大幅度降价的方法,仍未能挽救它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窘境。一句话,蔡司公司急需进行技术更新,开发出避免公司沦落的“拳头产品”。蔡司公司毕竟是商界的老手,不久,便频频出招,推出的新产品令人目不暇接:1953年拿出Contaflex,1958年献上Contarex,最后于1966年隆重推出了名为Icarex的压轴产品。其目的不言而喻,欲使蔡司公司完成凤凰涅槃的壮举!

今人欣慰的是,Contarex机型一鸣惊人,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为蔡司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收益。然而,凡事福祸总相依,与来自东方的竞争不同的是,Contaflex的中心快门系统未能适应未来的长远发展,已为日后的衰落埋下了伏笔。此外,在镜头的开发方面,也存在若干不周之处,如对于广角镜头和大通光量镜头的研制差强人意。更令人遗憾的是,蔡司公司很晚才意识到这些隐患。

自然,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当时间老人走到50年代中期时,蔡司公司开始大刀阔斧地开发具有现代意义的小型单反相机了。显而易见,Contarex的命名,使人马上可以联想到Contax和Reflex(反射)的必然结合。同时,词尾“rex”与“Konig”(王者)恰好又赋予这款相机以王牌的地位。

蔡司公司十年磨一剑,大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勃勃雄心。在1958年秋季德国科隆摄影器材博览会上,Contarex终于揭开了“红盖头”,显露出其他含高技术的“庐山真面目”。同时,商家“一分钱一分货”的法则再次得到印证:一台配备Planar50mml∶2标头的Contarex相机标价竟高达1300马克!居然是当时亦十分知名的德国名牌Voigtlander(福伦达)相机的两倍。这种标价在50年代后期是常人难以接受的。试想,当时的情况是,一般的摄影“发烧友”花上约100马克,即可买到一合性能尚好的相机。如此推想,Contarex相机的主要销售对象应该是少数专用人士了。以今天的观念评价,蔡司公司这样1种中期市场营销战略似有不妥之处。而且,一直到1960年,人们才可以得到订货。分析起来,Contarex相机上所体现的一些新思维,也暂末能为人们所接受,如它所使用的复杂的机械程序、由旋转式操作代替传统的按钮式操作等等。

然而,最令人惊愕不已和过目不忘的还是Contarex相机上那个位于镜头上方的圆型测光表窗。十分有趣的是,正是因为这一明显特征,使这款相机后来获得了“牛眼相机”的雅号。另外,在相机测光元件前方设有1个调节环,它可与相机光圈调节联动。Contarex相机系蔡司公司第1种帘幕快门的小型单反相机,设有测光表并且光圈和快门速度实现了联动。最为突出的是,蔡司公司的设计,在机械方面追求的是尽善尽美,如,镜头光圈的薄片和光圈的释放系统均采用了微型滚珠技术,因此,即使在严寒的环境中,快门仍可以正常工作。另外,Contarex相机区别于其它相机的特点都还在于:其一,从1960年开始,Contarex相机有了可配套使用的可更换胶片后背,从而使摄影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摄影目的选用不同的胶卷。其二,从1964年开始,在Contarex的基础机型上,可附加1个曝光值记录装置,它可以在拍摄的同时将相关的技术数据记录在胶卷的边缘。

1960年,Contarexi型相机又多了1个“姊妹”,这就是Contarexspecial。此款相机具有和Ⅰ型同样的机身,但没有安装测光表。一项新的功能是可更换取景器,这一点对于科技摄影而言是十分方便的。这同时意味着,此前由德国Exakta(爱克山泰)在这一领域一直保持的垄断地位受到了猛烈的冲击。

当然, Contarex的发展并未到此结束,接踵而至的机型是于1966年面世的ContarexProfessional(简称为ContarexP),这款相机已不是小打小闹的改进型,而是1种改头换面的更新。此款相机不再装备测光表,并被公认为以后ContarexSuper型号(简称为ContarecS)的前卫代表。其主要特点是:全新的动力系统、更轻的快门噪音、新型的光圈刻度标尺等。蔡司公司在60年代的革新精神的确令人瞩目,1967年,ContarexS系列便全部取代了其它前辈机型,成为蔡司公司的主流机种。作为ContarexP系列相机符合逻辑的发展,S系列相机全部实现TTL测光,尽管此时已比早已掌握这一技术的宾得(Pentax)相机迟了3年。但蔡司公司并非仅仅步宾得的后尘,而是做了重大的发展,其开拓性的技术是:可选择式全开光圈测光(测光范围为整个取景屏的7%)。S系列有2款机型供选择,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测光表开关的位置设置不同。

最后,Contarex系列的“旗舰”叫作Contarex Selectronic(简称SE),诞生于1968年,据说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控制帘幕快门单反相机。其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在机身上方设有1个电子插座,通过它可以实现相机功能的电子化操作。此外,该机具有马达驱动卷片功能、快门速度自动功能,但没有TTL功能实在令人遗憾。

据许多专业人士坦言,他们之所以选择蔡司的Contarex系列相机,主要是相中了蔡司所生产镜头的绝佳品质。随着Contarex系列相机的问世,共计六款焦距从21至250毫米的蔡司镜头同时进入市场。其中Biogon21mml∶4.5因设计上的原因,需配合外插式取景器使用。陆续开发的还有Distagon25mml∶2.8和Distagon18mml∶42种广角镜头,其所应用的Retro调焦技术独出心裁。为了使闪光摄影也能尽善尽美,1965年,光学专家们特意设计生产了用于闪光摄影的BlitZ-Planar50mml∶2和Blitz-Distngon35mm1∶42种顶级产品。其特点是,当设定闪光指数后,合适的光圈值会随着距离的变化而自动修正。三款专用远摄镜头分别为:Sonar180mm1∶2.8、Sonar250mml∶4(1963年进入市场)和Tele-Tessar400mml∶5.6镜头,它们的共同优点在于:快速调焦准确可靠。

转载请保留本文连接:
http://i.niubb.net/a/2016/01-26/402113.html

上一篇:山下智久约会高中生

下一篇:铁路局客户服务中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