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网 > 知识库

洪升长生殿

来源:篆体字网 2024-01-12 21:34:21 作者:篆字君

第一节
洪升生平


洪升(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钱塘人。生于世宦之家,书香门弟。〈长生殿〉历经十年,三易其稿。康熙二十八年,因在孝懿皇后忌日演出长生殿,给事中某因与坐中赵执信有隙,上本参奏,被劾入狱,革去国子生员学籍,以致白衣终身。所谓“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晚年归钱塘,生活穷困潦倒。康熙四十三年,曹寅在南京排演长生殿,邀洪升参加。洪升于回家路上溺水而死。


洪升生平创作有传奇九种,《长生殿》外,有《回文锦》、《回龙记》、《锦绣图》、《闹高唐》、《节孝坊》、《天涯泪》、《青衫湿》、《长虹桥》。杂剧有《四婵娟》。现仅存《长生殿》和《四婵娟》。《四婵娟》共四折,分写谢道韫咏雪、卫茂漪簪花、李清照斗茗、管仲姬画竹。四折间无内在联系,着力反映四个才女的才华及她们富有情调的美满家庭生活,反映了作者的妇女观及美学思想。


洪升尚有诗集《啸月楼集》、《稗畦集》和《稗畦续集》。诗稿《幽忧草》,词集《啸月词》、《昉思词》,已佚。


第二节
《长生殿》思想内容


洪升在[传概]中说:“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那论生和死……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洪升借李杨故事,讴歌了理想中生死不渝的爱情。全剧长达五十出,自始至终抓住一个情字。


李杨爱情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定情”到“埋玉”,主要写了两个方面的戏剧冲突,第一重矛盾是爱情纠葛,从明皇贪恋梅妃、虢国夫人、玉环几个女性,逐渐趋于专一,情节发展到长生殿密誓定情,达到了高潮。第二重矛盾是写爱情与政治的矛盾。


《长生殿》的思想内容,从李杨爱情主题的深化,从对现实社会的揭露,都反映了作者的民主思想,体现了洪升垂戒来世的创作意图。


第三节
艺术特色


一、结构宏伟,情节曲折多变


全剧分上下二卷,上卷重写实,描写李杨的宫廷生活作占了主要的关目,同时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昏庸腐朽鱼肉人民的罪恶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因此,上卷基本上采取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下卷继承了《牡丹亭》的传统,基本上采用了幻想的形式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上卷重写实,下卷重抒情。虽然上下卷各有侧重,但却有机统一,上卷为下卷打下了基础,下卷又是前卷发展的必然。


《长生殿》在结构场面上还冷热相剂。


二、曲词清丽流转,充满诗意


三、唱腔宾白符合人物性格


四、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

上一篇:琴棋书画的棋

下一篇:车标志识别图片大全图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