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灯发明之前,人们主要的夜间照明工具就是燃烧各种材料的灯。在化工技术进步之后,又开始从煤炭、沥青、油页岩、石油等物质中提炼照明油。
一些头脑灵活、眼光独到的商人,很快就发现在这些不同种类的煤油中,从石油分离出来的那种品质最为优良。
19世纪中期,一个名为比斯尔的人在当时美国主要的石油产地宾夕法尼亚州开设了一家公司,决定下大本钱用中国的井盐技术去钻探石油。
1859年8月27日,他们终于打出了第一滴油。
First OIL!
七姐妹的前世今生
第一批淘金者蜂拥而至,其中一位名叫洛克菲勒,他于26岁时以一家炼油厂为起点,逐步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石油帝国——他的公司在1870年更名为“标准石油”(Standard Oil),意为它所产之物,当为石油界的标准,可谓野心勃勃。
洛克菲勒的成功,得益于垄断主义,所以“反垄断控诉”也就呼之欲出了——起初依靠自己的金钱和人脉,洛克菲勒还抵挡得住,待到一些政治人物也参与其中时,就招架不住了。
1911年,“标准石油”解散。从这个巨型垄断企业拆分出来多达34家公司,主要的遗产继承者是石油公司,从大到小分别为新泽西标准、纽约标准、加州标准、俄亥俄标准等等,这些公司依然规模惊人,不久之后,他们将成为“七姐妹”中美资公司的主力,成为美国能源战略的急先锋。
1975 年,一位英国记者写了本关于石油历史的书,这本书中提出了“Seven sisters”一词,自此,“七姐妹”成为了西方石油工业的代名词,也被称为国际石油卡特尔。
上世纪,以“七姐妹”别称闻名于世的7家跨国石油公司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支配国际能源市场。世界石油工业风云变幻,“七姐妹”巨头终被瓦解分散。近百年后,又有人提出“新七姐妹”的概念。
以美国为主的“七姐妹”
1928年,壳牌领导人发起了一次秘密会议,而后二十多时间,埃克森、美孚、英国石油、英荷皇家壳牌、德士古、海湾和雪佛龙(Chevron)这七大石油公司逐渐结成了“联姻”式的利益共同体——石油“七姐妹”。
“七姐妹”中除了英国石油公司和英荷壳牌公司外,其余5家都是美国石油公司,其中埃克森(前身为新泽西美孚)、莫比尔(前身为纽约美孚、飞马公司)和加利福尼亚美孚公司是1911年被分解的洛克菲勒标准石油公司的后裔。
当时,石油“七姐妹”实际代表着一种利益的联盟,它们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控制和垄断着石油工业和市场。
安东尼·桑普森在《石油大鳄》中这样写道:
在半个世纪中,这7家石油公司建立了庞大的国际石油工业,成为西方世界最庞大的资本垄断集团,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事务上和它们的本国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操纵国际石油市场,控制石油输出国的国计民生。
20世纪50年代中东石油开采最低成本仅为每桶10美分,而当时美国本土石油开采成本是1.65美元。“七姐妹”等石油垄断组织常常以要缴纳沉重的王室税为由,极力掩饰其所获的高额利润。
以1955年为例,“七姐妹”公司将中东石油销售价格定位每桶1.97美元,获得了高达13亿美元的利润,其中,所有美国资本的石油公司就占到7亿美元。
以美国石油公司为主的“七姐妹”终于引发了中东产油国地区的警惕。
20世纪60年代,国际石油领域发生的最有影响力的重大事件之一,就是以中东产油国为主要成员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的诞生。
欧佩克一度夺回了石油标价控制权,并成功地发挥了石油经济的“政治武器”功能,极大挑战了以美国石油公司为主的国际石油卡特尔的石油霸权。
70年代,欧佩克成员发起了第二轮冲击波,即“石油工业国有化”,成员国家采取了一步走(接管)和分步走(参股)两种方式。1976年初,欧佩克成员国完成或基本完成了石油工业国有化,这对石油七姐妹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新旧七姐妹的更迭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世界石油市场开始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与此同时,全球形成了石油公司兼并重组的热潮。
1986年到1998年短短13年时间,世界发生了三次石油价格暴跌,所有石油公司都深受其害。
最终,当年石油七姐妹只剩下了埃克森美孚公司、雪佛龙公司、英国石油公司和壳牌石油集团,他们与法国道达石油公司、美国康菲石油公司被并称为六个“超巨型石油公司集团”。
2007年3月,英国《金融时报》在征求咨询了很多行业专业人士后,于一篇文章中提出了石油“新七姐妹”的概念,包括:
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俄罗斯天然气股份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和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
新秩序让昔日的石油巨头如此难受,以至于澳大利亚能源集团OMV的勘探与生产负责人海缪特·兰甘格直率地提出:“国际石油公司将越来越多地从运营商转为服务提供商,以事先商定的垫资款进行运作,从而大大降低了回报率。盈利能力的下降,将导致国际石油公司无法实现主要业绩指标,如年度生产增长率、100%的储量替代率,以及适度的勘探和开发成本等。”
PFC能源咨询公司的董事长罗宾·韦斯特则认为:“原来的‘七姐妹’之所以重要,因为她们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她们控制着石油工业和市场。现在,跨国石油公司沦为规则的接受者。
石油七姐妹变迁史
01
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of New Jersey), 以埃索(Esso)为品牌, 如今合并美孚成为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石油公司。
02
荷兰皇家壳牌集团(Royal Dutch Shell)。
03
昂格鲁-波斯石油公司(Anglo-Persian Oil Company,简称APOC),公司在1936年改称为「昂格鲁-伊朗石油公司」(“Anglo-Iranian Oil Company”,AIOC),何来改组成为大名鼎鼎的英国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公司合并阿莫科后使用BP作为品牌名称。
04
纽约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Co. of New York,简称Socony)。即是后来的美孚石油,如今合并成为埃克森美孚。
5
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of California,简称Socal)。雪佛龙(Chevron)石油公司的前身。
06
海湾石油公司(Gulf Oil)。1985年海湾石油公司大部分被并入雪佛龙,小部分并入BP。
07
德士古(Texaco)。2001年和雪佛龙合并,组成雪佛龙˙德士古(ChevronTexaco),2005年恢复雪佛龙的名称,现德士古为旗下一个子品牌。
素材来源|中国石油网
文|夏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