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唐三传》,又名《异说后唐传三集薛丁山征西樊梨花全传》,九十回,其中后续两回。中都遗叟编次。
从福文堂版本中看出,该书前半部提名为:《梨花挂帅》,也就是我们所俗称的《薛丁山征西》;后传提名为:《后续反周为唐》,也就是《薛刚反唐》, 在总共九十回中,其中后面两回从柳存仁先生的《伦敦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要》中提及:
【在福文堂本序言中,如莲居士曾说:“前本因坊家失序,以致差讹,且自庐陵王以下俱不列载。余于是乎搜寻原刻,更正增补,使闻者无憾于胸膈”。】
后两回是如莲说唐三传的版本众多,名称也众多,比如嘉庆十二年福文堂版本提名为《仁贵征西说唐三传》;这就是《说唐三传》名字的由来。
一般来说,《说唐三传》晚于说唐前传和说唐后传,而《说唐后传》大约出现在雍正后期至乾隆初年,因为《后传》的序提及乾隆元年!
也就是说《说唐三传》大约最早出现在乾隆中期。
作者信息作者:中都遗叟
生卒年限,姓名不详。据中都两个字推断可能是洛阳人。
内容简介 说唐三传,十一卷九十回,一共分为四部分。
1、回唐传
头7回讲的是皇叔李道宗设计陷害薛仁贵,众忠臣一波一波地营救的故事。 其中尉迟恭为救薛仁贵断鞭归天表明他的忠耿刚直的性格,情调惨烈,深沉感人!
2、薛丁山征西
这是该书的核心部分,8-69回主要讲述了薛仁贵之子薛丁山挂圝帅领兵征讨西凉哈迷国的故事,实际上最后挂圝帅的是他的妻子樊梨花,所以说唐三传又叫做《樊梨花征西》。
如果说唐前传和后传虽然说有不少神魔加入,但是还算是讲史类的演义小说。而说唐三传可以说完全是神魔小说,比如西游记、封神演义等等神魔小说中大量神话人物(比如孙悟空、二郎神杨戬、红孩儿等等)直接参战。
只不过小说大段抄袭封神演义的套路就落入俗套。
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段,比如罗通盘肠大战、薛仁贵白圝虎山中箭归天,樊梨花三纵三擒薛丁山等等。
3、薛刚反唐
三传的70-88回讲的是薛丁山樊梨花的儿子薛刚反周兴唐的故事。
中间还是有笑死程咬金、哭死程铁牛等精彩故事。
4、睿宗兴唐
最后两回是编辑者另外附加的。实际上讲的是薛刚及其弟薛强替唐睿宗取代唐中宗的故事。
相关部分剧目简介
说唐三传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和各种戏曲剧目相关性非常强,从内容相似程度来看,相互借鉴的可能性相当大。
1、西唐传
皇叔李道宗因舅兄张士贵冒薛仁贵之功被斩,设计骗薛礼入京,灌醉后抬入其妹公主宫中,公主羞愤自尽,李李反圝诬薛强圝暴,太宗怒欲斩仁贵;尉迟恭保不住薛礼撞死宫门。徐茂公回朝替薛辨冤,适西凉送来战表,乃命薛挂帅西征。
注:一名《斩白袍》、又名《敬德闯朝》,见三传1-7回。京剧、湘剧、汉剧、豫剧、五调腔都有相关剧目。
2、还锏记
主要描述秦怀玉被苏宝童还锏身亡的故事。
注:豫剧,见三传11回。
3、锁阳关
主要描述在锁阳关的两个阶段大战,首先薛仁贵破苏宝童九飞刀,但被飞镖所伤。
程咬金回朝搬兵,薛丁山出世,一路收窦氏兄妹,破锁阳关,后在秦汉的帮助下再破飞钹和尚、铁板道人。
注:见秦腔、越剧,三传12~13、18~21、23~25回内容。
4、盘肠战
在界牌关,罗通打败苏宝童,被其部将王不超偷袭刺穿其腹,肠流在外,罗通盘肠大战,刺死王不超后殉国。
注:京剧、昆曲、汉剧、秦腔、川剧、徽剧、滇剧、豫剧、同州梆子、河北梆子都有相关剧目,见三传20回。
5、棋盘山、陈金定、马上缘
都是京剧曲目,见三传18~19,27、29~30回。
6、三请樊梨花
樊梨花和丁山订婚,回关告父,由于樊洪已将其许配和白圝虎关杨凡,父女口角,两兄加入,不慎父子三人被误伤而亡。樊梨花开关降唐。和薛丁山成亲,薛疑樊,前后三次休之,然后不得已三次请之,最后夫圝妻和好。
注:这是三传剧目的胆,各大剧目都有,见三传31、33、37、43~44回。
7、樊江关
原创派生剧目,不见三传,主要将樊梨花和薛金莲矛盾到和解的故事。
8、樊梨花斩夫
派生剧目,不见三传,樊梨花挂圝帅征西,其夫薛丁山为先锋违反将令,樊梨花斩夫,最后唐王求情才饶过。
9、白圝虎关、刀劈杨凡
分别讲述薛氏父子一箭还一箭和樊梨花刀劈杨凡的故事,见三传41、46回。见秦腔、豫剧和越剧。
10、金光阵、金牛关
万仙斗圝法和破金牛关的故事,见三传48、52、55~58回。京剧等各大剧中皆有相关剧目。
…………
以上材料参考了陶君起《京剧剧目初探》《秦腔剧目初考》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