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网 > 知识库

园丁与导游

来源:篆体字网 2024-01-09 17:56:17 作者:篆字君

【网友评论】

@Doris徐小彤:关于教师隐喻问题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值得一赞!去年我们教学论小组也和学姐讨论过这个问题,教师像什么?同样说到导游,还讨论到大多数是跟团游,当然也有个人游……

@天曰Tarry曾:请不要修剪孩子的思想,请让他看到更多的风景

@小笋桑:有些老师就像负责任的园丁把我们修剪得很好看,但是园丁所修剪的花草的样子真的是花花草草想要生长着的样子吗,或许只是为了满足游人的观赏欲望,我们被修剪得规规矩矩,但可能也无法再成为自己想要生长成的样子。孩童应该生活在没有过多条条框框的世界里,相对自然地成长。

@小猴子是可爱的Mify:讲的真棒。 .. 现在的孩子不能禁锢他们的想法,一定要激活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 写出来的作文才能真实代表他们的心声。 导游, 这个词真贴切.... 我也学到东西啦!

【事件回放】

教师节,@我们1班 晒出一篇班上学生的作文《园丁与导游》:“园丁这个词,真的适合老师这个职业吗?…我希望老师像导游,带领我们去游览美好的风景,而不像园丁,修剪掉我们不听话的枝丫,最终让我们长成了只会听话的植物…”

园丁与导游

幼儿园时,老师说:“老师就像园丁,哺育你们成长”;小学低段时,考试试卷中出现“老师就像园丁,哺育我们成长”的句子;高段时,会出现“老师就像(),()”这类题目,深爱(注:应为“受”)“园丁”思想教育的我们,大多数都会不假思索地写上:园丁……用园丁来比喻老师,用花草来比喻孩子,每个人都知道。可是,园丁这个词,真的合适老师这个职业吗?

去百度上搜“园丁”,第二种解释就是“可比喻老师”,但去输入其他词汇,恐怕很少有“可比喻老师”这种解释。由此可见,中国的“园丁思想”被牢牢锁住,连百度、字典也承认了它的“功劳”。但我始终觉得,人的想法不可以是统一的,正如人们说:一千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某一天,我发现我们脑中比喻老师的词,几乎都被“园丁”所占有了,难道,没有其他了?嗯……肯定还有!哈!我想出来了!导游!是个挺合适的词,以后再有这种问题,我就填“导游”,可以摆脱“园丁”的缚束啦!

导游……真的真的挺合适:他们带我们去参观一个地方,或许,我看见树,你看见鸟,他看见草地,每个人所发现,拍的景色都不一样。老师教我们的内容是一样的,但在某些人看来,这个对自己有帮助,另外一群人呢?感觉那个适合自己,同样的知识,而我们对它们的理解不同。也就造就了不同的人才。反观园丁、花草,就不一样了:这些花草的命运都已经是安排好的了。牡丹不会变成玫瑰,百合不会变成月季,在风雨中,也有园丁的保护,自己所努力的,也只不过是发芽、吸取营养罢了。它们只需要接受,而没有自己的想法。

所以我希望老师像导游,带领我们去游览各种美好的风景,而不像园丁,修剪掉我们不听话的枝丫,最终让我们长成了只会听话的植物。

上一篇:扶贫11年小伙成大叔

下一篇:只为你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