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缅甸北方掸邦的山区里,有一个名为佤邦的自治区,又名掸邦第二特区。
佤邦人口约55万,分为“北佤”和“南佤”。
北佤与中国云南省接壤,采用人民币为流通货币;南佤与泰国接壤,采用泰铢为流通货币。
南北两个佤加起来大概是三万平方公里的地界,面积相当于两个北京市的大小。
佤邦的首府位于北佤的邦康。
这座缅北小城里有一位稳坐江山三十年的“总司令”——鲍有祥。
青老年鲍有祥
老年鲍有祥
鲍有祥有四个职务——
佤邦联合军总司令,1989年起
佤邦人民政府主席,1995年起
佤邦联合党总书记,1996年起
缅甸联邦共和国边境检查总署署长,1990年起
前三个可以通俗理解为佤邦小王国里的“三位一体”——党政军一肩挑。
第四个是缅甸中央政府的职务,有一点正部级干部的感觉。
其实熟悉缅北历史的朋友都清楚,这个“边境检查总署署长”只不过是鲍有祥被招安后缅甸政府给的虚职。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佤邦就是缅甸共产党的重要根据地。
1989年,缅共在“断粮”和国际共运严重受挫的情况下分崩离析。
作为缅共大将(缅甸人民军中部军区副司令)的鲍有祥于当年4月宣布自立,遂与缅甸军政府达成停战协议。
次年,为了奖励鲍有祥,缅甸军政府任命他为“边境检查总署署长”。
鲍有祥麾下的三万佤邦联合军在名义上被划为缅甸的“边防警察部队”。
实际上嘛,大家都懂的。
与果敢的彭家声、勐拉的林明贤一样,鲍有祥也是一个与中国渊源深厚的人物。
1949年9月,鲍有祥出生在昆马地区的一个大户人家。
他的父亲鲍兴嘎是佤族的一个“头人”(旧时代对少数民族头领的称呼),非常亲大陆,是退入缅甸的国民党残军的死敌。
五十年代时,鲍兴嘎还曾作为云南少数民族代表赴北京,受到毛泽东亲自接见。
1959年7月,国民党残军一部突然袭击了鲍家,鲍兴嘎被迫带着全家迁到中国云南省沧源县境内。
鲍有祥便是在这一时期进入沧源县的一所小学就读,学校老师给这个佤族少年起了一个汉名——“有祥”。
六十年代是中国狂热输出革命的时期,而缅甸是其中一个重要战场。
不少华侨华人和云南知青都加入了东南亚的共产党,投身轰轰烈烈的世界革命。
作为“头人”后代鲍家人自然不能落后。
于是在六十年代中期,年轻的鲍有祥加入了亲共的佤族部落武装,之后在游击队和缅甸人民军中混了二十多年。
从1969年开始(时年20岁),鲍有祥历任缅甸人民军连长、副营长、营长、副旅长等职。
乱世之中,他仅仅用了六七年的时间便做到了缅甸人民军中部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的高位。
不仅如此,鲍有祥还在1985年7月成为缅共中央候补委员,时年仅36岁。
年轻有为。
佤邦三十周年大庆阅兵式上鲍有祥检阅部队,2019年4月17日
六七十年代缅共的作战对象主要是缅甸军政府和国民党残兵。
国民党残兵方面,由于解放军不方便越境去清剿,缅共实际上承担了部分“代理人”的角色。
缅甸政府军方面,真要追根溯源起来与缅共原本是一家。
缅甸最早的一个民族主义政党叫做德钦党,无论是昂山、吴努还是后来缅甸军政府的首任老大奈温,都是这个党出身的。
三十年代,昂山(素季的父亲)和吴努(五十年代曾任缅甸总理)等人从德钦党出来组织成立了缅甸共产党,昂山任总书记。
经过一些阴差阳错的原因,昂山最终带领队伍走上了联合日本“曲线救国”的道路,与缅共内部的另一波人分道扬镳。
昂山遇刺身亡后,吴努继承了缅甸政府机关的班底。
很可惜,吴努并没能与自己亲手创办的缅共达成和解协议。
不仅如此,虽然吴努以总理的名义接管了缅甸国家政权,但他在军方中的影响力很小。
1962年,随着缅甸政权出现危机,时任国防部长的奈温(曾随昂山一起赴日本学习军事)发动政变拿下吴努、废除宪法。
当政后的奈温宣布施行“缅甸式社会主义”,实际操作却是把曾经正常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军政府的状态。
毛泽东主席会见来访的缅甸联邦革命委员会主席、政府总理奈温(前排左二)。
从七十年代启动对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开始,中国方面的外交理念逐渐变理性。
1971年8月奈温访华,中缅两国的关系大大缓和,此后缅共得到的外援随之减少。
在此之前,中国官方一直是反对军政府的。
六十年代《报日人民》还曾刊登缅共领导人的文章——
《缅甸的蒋介石——奈温军人政府必败!人民必胜!》
时间来到八十年代,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曾经轰轰烈烈的红色革命告一段落。
由于中国方面的断粮,缅共的资金来源和装备补给日趋枯竭,部分军头开始打起了毒品贸易的坏心思。
缅共后期,彭家声的“果敢指挥部”和鲍友祥的中部军区成为缅甸人民军的两大主力。
缅共中央主席德钦巴登顶的掌控力已明显变弱。
1989年3月,原缅共东北军区司令员彭家声发起兵变,宣布脱离缅共,成立果敢特区。
缅共老大德钦巴登顶召开政治局会议,认定彭家声此举是“反革命叛乱”,命令中部军区前往镇压。
时任缅甸人民军中部军区司令员的是中国汉族知青李自如,他深感大势已去,“请假”回到云南保山老家“休养”。
同年4月17日,中部军区副司令员鲍有祥与原缅共中央候补委员、北佤县长赵尼来发动兵变,宣布脱离缅共,成立佤邦联合军,鲍有祥任总司令。
赵尼来和鲍友祥包围了缅共中央所在地,将德钦巴登顶及其他领导人“礼送出境”。
至此,鲍友祥正式开启了自己在佤邦长达三十多年的统治。
毛泽东与来访的缅共副主席德钦巴登顶边走边谈,1963年8月
正如《帝国的秩序》开篇处提到的纳扎尔巴耶夫一样,鲍有祥同样无力去构建一套新的秩序。
他所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经历过的缅共制度再做一番包装,套用在了佤邦身上。
1992年12,鲍有祥在县城邦康成立了佤邦联合党。
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党的纲领和章程,选举赵尼来、鲍有祥、李自如、赵明、肖明亮为政治局常委。
佤邦设有政治局、办公厅、党委、少先队、青年团、人大和政协等机构。
法律部分参照了中国,不过条文比中国要严厉很多,且保留了大陆已经废止的公判大会。
鲍有祥的运气很好,佤邦成立之际恰逢不可一世的大毒枭坤沙宣布在掸邦建国,触动了缅甸政府的底线。
机智的鲍有祥主动抛出橄榄枝,与缅甸军政府联合打败了坤沙。
作为交换,佤邦得到了自治的承诺以及坤沙在泰缅边境的地盘,即今天南佤地区。
佤邦之音公众号
与同为自治特区首领的林明贤等人类似,鲍有祥也在佤邦搞起了家族政治。
鲍有祥有十个女儿、两个儿子,孩子们很多都有留学经历。
他的儿子鲍岩康和多位侄子均在佤邦联合军中担任要职。
二太太谢国芬的兄弟谢国卿担任佤邦财政部副部长。
有那么点破产版“四大家族”的味道。
同果敢、勐拉等边境小城一样,佤邦受中国影响巨大,货币流通为人民币、移动通讯由中国境内的运营商提供、通用汉语及简体中文。
学校教育方面,除少部分缅文课程外全部使用中国教材,甚至有一些学生会到中国境内上学。
在2020年的新年致辞中,鲍有祥称:
来自中国国家层面的通讯、电力等项目已在佤邦落地并推进开展,“一带一路”的红利将惠及到佤邦人民……
与时俱进,非常时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