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的主要性能指标,我个人愚见是:架构、主频、工艺制程、缓存、核心线程数量等指标。下面我为大家逐一介绍。希望喜欢,欢迎关注、点赞,不喜欢的不要喷了,毕竟这种回答是无偿的。
一、架构
我认为这个架构太重要了,英特尔的成功取决于酷睿架构的性能强大,AMD之前的失意取决于推土机、打桩机等模块化设计的架构失败。AMD的锐龙能够翻身取决于ZEN架构的强大。所以我认为CPU最为重要的就是架构。当年FX8300八核心八线程睿频可达4.2GHZ,却被Intel的英特尔的i3系列“默秒全”按在地上摩擦,由此可见架构的是CPU灵魂。
二、主频、倍频、外频、睿频
主频简单的说就是CPU的工作频率或者速度,一个时钟周期完成的指令数的数量的反映就是主频,主频不代表CPU运行的速度,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速度。同架构下的CPU一般频率越高,这个CPU的单核能力越强。
所谓超频就是提升频率,以提供CPU的性能,主频由外频和倍频两部分组成,关系是:主频=倍频X外频,所以可以通过提升倍频或者外频的方式,达到超频的目的。另外睿频是当CPU执行任务是可以自动加速到合适的频率,以提供瞬时性能。
三、工艺制程
CPU的工艺制程是指在CPU制造时采用的多少纳米的工艺,这代表的集成电路的精细度,精西度越高,生产工艺越先进,这样同等单位面积就可以放更多的电子元件,CPU的功耗也就越小。英特尔八代用的14纳米工艺,AMD的锐龙用的也是14纳米工艺。
四、缓存
换成是位于CPU与内存之间的临时存储器,包含一级缓存、二级缓存、三级缓存,这个越大当然越好。另外英特尔的'一级缓存'是Intel处理器中每个核心都有一级指令缓存和一级指令缓存。详细介绍去我头条看GPUZ一文的介绍,直观的说越大越好,哈哈哈哈。
五、核心线程数量
同架构,同制程下,当然是核心数量越多越好,超线程技术是将一个核心虚拟出两个线程,线程数就等于核心数的2倍。例如:i7 8700K就是6核心12线程,AMD的R7 1800X就是8核心16线程。
本次内明完毕,欢迎留言讨论,如果我有不到之处,烦请斧正,如果喜欢我,欢迎点赞、转发、关注我的头条“xc修齐治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