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网 > 知识库

奥地利匈牙利

来源:篆体字网 2023-12-31 13:21:30 作者:篆字君


1.奥地利大公国与匈牙利王国没有附属关系,不存在什么“奥地利大公国的匈牙利部分”。

共主邦联不是一“国”统治另一“国”,而是两“国”君主为一“人”,因为统治者为同一“人”,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外交有一致性,但是内政依然相对独立,始终是两个不同的政治实体。

贵族封建体系下,封建关系的着眼点从来是“人”而不是“国”,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人犯糊涂的原因,中国人眼中向来国是要大于家的、是要大于人的,统治者违背国家利益为自己谋求利益、这是要批判的、这是卖国的;但是封建关系下,“国”、乃至“国民”都不过是“人”的附属品,所以封建关系下统治者是真的可以干出“卖国”、“卖民”的事情(列支敦士登就是买回来的),就如同我们可以卖房买房一样平常,没什么可批判的。

英联邦不只是一个前英帝国殖民地校友会,而事实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共主邦联,英联邦成员的议会能够独立决定要不要罢黜君主(当然历史上一国要罢免君主免不了腥风血雨,不像现代以来那么“和平”);萨克森选帝侯曾经因为波兰-立陶宛联邦的选王制而成为波-立国王、但同样因为选王制而丢掉王位;维多利亚女皇会因为继承法不同而丢掉汉诺威,这些“和平分手”深刻说明了共主联邦实体间的内政相对独立性。

在西欧的观点,区分是联统还是两国已经合并的一个特征是两国的国家权力机构——议会——有没有保持相对独立、有没有从属关系。比如英格兰苏格兰合并为不列颠王国的时刻是安妮女王把两国议会合并为不列颠议会;卡斯蒂利亚-莱昂与阿拉贡议会的合并标志着统一的西班牙的成立。

奥地利匈牙利两个国家的议会自始至终都相对独立,所以仅仅是共主邦联的两个实体而不是一个国家。

2.因为是共主邦联,所以奥地利大公国的地位(神罗诸侯)与匈牙利无关,匈牙利不会因为与奥达成共主邦联而自动神罗的一部分,要加入帝国就需要匈牙利议会投票通过、也需要帝国议会投票通过

帝国议会的大诸侯不会容许一个人口等于神罗1/4的单一制国家成为神罗的一部分,大诸侯的地位会被严重削弱。神罗也有内部只能有德意志国王和波西米亚国王的规定(其实也是有过别的国王,不过都是跟德意志国王类似的皇帝专属头衔,例如勃艮第国王/阿尔勒国王、意大利国王)。更何况神罗的成立本来就是因为要对抗匈牙利王国的前身——马扎尔汗国,所以为了让曾经的宿敌加入神罗而违反陈规,未免太数典忘祖了。

匈牙利大贵族同样不会容许自己的地位被置于皇帝与帝国议会之下:如果君主不幸丢了皇位,那么匈牙利的国王就要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皇帝和帝国议会(哈堡在查理五世后丢皇位不是没发生过的,查理六世死后玛利亚特蕾西亚没有被选为德意志国王,直到佛朗茨一世加冕,期间的3年是巴伐利亚选帝侯当国王,而事实上佛朗茨一世也只是奥地利大公配偶而非奥地利实权大公);皇帝联同帝国议会历史上曾经干过剥夺诸侯爵位、强行拆分大诸侯的先例,试想匈牙利国王被帝国议会一纸罢黜、甚至匈牙利国将不国被拆分成德意志王国内部零散的小诸侯国,大贵族怎么可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比如“骄傲”亨利跟“狮子”亨利父子就曾经先后被腓特烈一世、“红胡子”腓特烈二世叔侄剥夺过爵位,其后更是通过让奥地利边疆藩侯独立于巴伐利亚公爵而拆分盛极一时的巴伐利亚大公国,要知到骄傲的亨利也不是什么小角色啊,本身是上任皇帝的女婿、钦定的继承者,领地有神罗发家之地萨克森大公国、巴伐利亚大公国、中意大利的一堆城邦,作为神罗内部的诸侯恐怕在礼崩乐坏的普鲁士以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对于哈布斯堡家族来说,正如上面所说的,万一皇位丢了,哪怕受制于新皇帝、也不至于所有领地都受限;哪怕被帝国议会收回领地也不会被一撸到底净身出户。所以除非神罗得到实质上的统一、不会威胁到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否则保有一个帝国编外的国王头衔是有实际好处的。

上一篇: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

下一篇:氨糖冠军橄固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