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光模組常用光學原理
光學原理應用在背光板上,大致有反射(Reflection)、折射(Refraction)、全反射(TotalInternal Reflection, TIR)、吸收(Absorption)幾項,均屬於幾何光學的光學領域。
(一)反射(Reflection)---反射片、導光板
反射可分為三種形式,鏡面反射(Specular reflection)、擴散反射(Spread reflection)和漫射反射(Diffusereflection),鏡面反射是指光線的入射角度相等於反射的角度,如圖1-1;擴散反射發生當在不平坦的表面且反射的光線超過一個角度,所有的反射光的反射角或多或少會與入射角相同,如圖1-2;漫射型的反射,有時候又稱作“Lambertian scattering”或“Diffusion”,這種情形發生在粗糙或不光滑的表面,其反射光會有許多不同的角度,如圖1-3。
圖1-1. 鏡面反射
圖1-2. 擴散反射
圖1-3. 漫射反射
當光線照在一個完美的光滑表面會發生鏡面反射,完全遵守「反射定律(Law of reflection)」,入射角(入射光線與垂直表面的法線所夾的角度,Incident angle )會相等於反射角(反射光線與垂直表面的法線所夾的角度,Reflected angle ),如圖1-4。當光線照在一個粗糙的表面,光線將會立刻以許多不同的方向反射或穿透,如圖1-5,在背光的材料中,擴散板、擴散片屬於穿透擴散(Diffuse transmission)的性質,底反射板、燈管固定框架屬於反射擴散(Diffusereflectance)性質。
圖1-4. 反射定律
圖1-5. 穿透及反射擴散
(二)折射(Refraction,Snell′s law)---導光板、擴散片、稜鏡片
當光線從一種材料行進到另一種材料時,例如從空氣進到玻璃,此時光線會被折射,也就是光線會彎曲及改變速度。折射取決於二個因子:一個是入射角(Incident angle)以符號表示,另一個為材料的折射率(Refractive index),以字母表示,折射率等於真空中的光速(c)比上光在材料中的光速(v):
(1-1)
空氣中的光速幾乎相同於真空中的光速,因此空氣的折射率可視為1,幾乎所有其他物質的折射率都是大於1,因為光通過這些物質,其速度會降低。如圖1-6,光通過折射率不同的介質時,入射角和折射角的關係可由Snell′s law表示:
(1-2)
其中:n1為介質1的折射率,
n2為介質2的折射率,
θ1為光線的入射角,
θ2為光線的折射角。
圖1-6. 折射(Refraction)and Snell′s law.
(三)全反射(TotalInternal Reflection, TIR)---導光板、擴散片、稜鏡片
根據折射定律,當光由一個較高折射率的材料行進到一個較低折射率的材料時,隨著入射角的增大,折射光會愈偏離法線,當入射角達到一個臨界角度(Critical Angle, ),折射光線將會通過兩種材料的邊界,若入射角再增大,所有的光線將被反射回材料的內部。圖1-7在說明幾條不同入射角的光線,光線1、光線2和光線3的入射角小於;光線4的入射角正好等於;光線5的入射角大於。背光的材料中如PMMA其TIR=42.2°、Typical glass其TIR=41.8°,Polycarbonate其TIR=35.7°。
圖1-7. 全反射示意圖
(四)吸收(Absorption)---反射片、導光板、擴散片、稜鏡片
一個物體可以吸收部分或全部的入射光轉換成熱,許多材料會吸收特定波長的光線,稱之為選擇性吸收(Selective absorption)。材料對光線的吸收性可由“Lambert′slaw of absorption”表示:
(1-3)
其中I0為入射光線強度,I為穿透光線強度,α為材料吸收係數,x為材料厚度。
由式(3-3)可知相同厚度的同質材料對於光的吸收率相同,例如有一個厚度1公分的材料會將進來的光線吸收一半,剩下的一半光線再經過另外一塊厚度1公分的相同材料,又會再將光束吸收一半,如圖1-8,因此只有的原始光線穿過這個總厚度為2公分的材料。
圖1-8材料吸收光線示意圖
(五)干涉
※牛頓環(Newton’s Rings)
當光進入一如下面圖片所示的系統,由於此二物體之間的間隙隨著距離中心接觸點位置變化而改變,所以考慮反射光時,其OPD隨r的增加而增加,所以會觀測到同心圓圖案的干涉現象。
根據破壞性干涉的條件,暗紋應發生在
疊紋現象(Moire)
因為前光板都是使用V-Cut 的紋路式樣,而V-Cut 的紋路在光學理論上可以視為一種光柵,而在紋路間距與反射面的距離與光的波長成為相差整數個波長時,V-Cut 紋路會造成一條條的亮帶及暗帶在螢幕上,稱之為疊紋(Moire)(圖4-7)。為了不使人們看見此一現象,通常我們會將V-Cut 紋路傾斜防止疊紋的產生。在Trace Pro 中因為
其運算的基礎為幾何光學,對於疊紋的現象無法與以展現,因此本論文的光學模擬將不探討疊紋的現象。
光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