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网 > 知识库

拜伦是哪国的

来源:篆体字网 2023-12-29 20:20:58 作者:篆字君


拜伦像

《去国行》

作者拜伦(英国)

译者 苏曼殊

注释 李蔚

《去国行》系拜伦长篇叙事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第1章第13节,为主人公恰尔德·哈洛尔德在海上所唱的《晚安曲》。中文题目为该诗的另一译者梁启超此前所拟,曼殊沿用。全诗十节,表现了主人公离国远游时对故土的依恋和悲苦的心情。——李蔚

——

行行去故国,濑远苍波来

鸣湍激夕风

,沙鸥声凄其!

落日照远海,游子行随之。

须臾与尔别,故国从此辞。

1、行行──走着不停。 去──离开。 故国──祖国。 濑(lai赖)──从沙滩上流过的急水。

2、鸣湍──哗哗作响的声音。

日出几刹那,明日瞬息间。

海天一清啸

,旧乡长弃捐

吾家已荒凉,炉灶无余烟。

墙壁生蒿藜,犬吠空门边。

1、海天一清啸──面对大海蓝天,发出清亮的呼啸。

2、弃捐──舍弃。

“童仆尔善来

,恫哭亦胡为?

岂惧怒涛怒?抑畏狂风危?

涕泗勿滂沱,坚船行若飞;

秋鹰宁为

疾,此去乐无涯!”

1、善来──来时好端端的。

2、宁为──哪有。

童仆前致辞,敷衽

白丈人:

“内波宁足惮?我心谅

苦辛。

阿翁3长别离,慈母平生亲。

茕茕
谁复顾?苍天与丈人!

1、敷衽──展开上衣的前襟。表示肃敬。

2、谅──实在。

3、翁─父亲。

4、茕茕(qiong穷)──孤独无依貌。

“阿翁祝我健,殷勤尚少怨(1)。

阿母沉哀恫,嗟犹来无远(2)。”

“童子勿复道,泪注盈千万。

我若效童愚,流涕当无算。”

(1)尚少怨──还没有流露多少哀伤之情。

(2)嗟犹来无远──嗟!犹来无远。 嗟:感叹词。 犹来:还要回来。 无远:不要远去。

“火伴尔善来,尔颜胡惨白?

或惧法国仇,抑被劲风赫(3)?”

火伴前致辞:“吾生岂惊迫(4)?

独念闺中妇,顗容定枯瘠(5)。”

(3)或惧法国仇,抑被劲风赫──是害怕法国人寻仇报复呢,还是被大风浪吓住了?按:当时英、法两国处于交战状态,他们的航船从英国驶往葡萄牙,需要从法国海岸附近经过,故有此问。 赫:通“吓”。

(4)吾生岂惊迫──我生平哪里有过害怕惶急的时候。

(5)独念闺中妇,顗容定枯瘠──我记挂着家中的妻子,她那端庄的面容一定(因我远离而)消瘦了。顗(yi蚁):端庄貌。

“贱子有妻孥,随公居泽边。

儿啼索阿爹,阿母心熬煎。”

“火伴勿复道,悲苦定何言(6)?

而我薄行(7)人,狂笑去悠然。”

(6)定何言──何必一定言说。

(7)薄行──同“薄幸”。薄情,负心。

“谁复信同心(8)?对人阳(9)太息。

得新已弃旧,媚目生颜色(10)。

欢乐去莫哀,危难宁吾逼(11)?

我心绝凄怆,求泪反不得!”

(8)同心──指心心相印的爱情。

(9)阳──通“佯”,假装。

(10)得新已弃旧,媚目生颜色──她抛弃旧好,得到新欢时,妖媚的眼晴会重新放射出热情的光芒。

(11)宁吾逼──“宁逼吾”的倒装。哪能压倒我?

“悠悠仓浪天,举世莫与忻(12)。

世既莫吾知,吾岂叹离群!

路人饲吾犬,哀声或狺狺(13)。

久别如归来,啮我腰间裈(14)。”

(12)举世莫与忻──举世无人能理解我的感情。 忻:同“欣”。喜悦。此指感情。

(13)狺狺(yin银)──狗叫声。

(14)啮(nie聂)──咬。 裈(kun昆)──裤子。

帆樯女努力,横〇幻泡〓(15)。

此行任所适,故乡不可期。

欣欣波涛起,波涛行尽时(16)。

欣欣荒野窟,故国从此辞(17)。

(15)帆樯女努力,横〇幻泡〓 ──帆船啊,你努力前划,奋勇横渡大海。 帆樯:代指航船。 女:汝。“〇”(pai派):越过。(此字电脑字库找不到,其形:左“走”,右上“百”) 幻泡〓(chí吃):指变幻莫测的大海。〓:龙吐的涎沫。(此字电脑字库找不到,其形:“嫠”字”“女”改为“水”)

(16)欣欣波涛起,波涛行尽时──旅行将尽时,大海的波涛仍然汹涌澎湃,欣欣:茂盛貌。

(17)欣欣荒野窟,故国从此辞──远离不容于己的故国,看到彼岸的荒野,心里感到愉快、高兴。 欣欣:喜乐貌。

上一篇:office软件包

下一篇:白蛋白紫杉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