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春到北京,又回到长春,再到通化,最后到蛟河的深山老林里养鸡
刚买的房子可以卖掉,年薪18万的工作可以不要,月赚10余万的网店可以不开
这是现实版的《北京青年》
夫妻俩为梦想多次“重走青春”
年薪18万的工作,辞了不干去“重走青春”?这不是电视剧,潘迪纲和周锐夫妻俩,从长春到北京,又回到长春,再到通化市,再到蛟河市的深山老林,多次“重走青春”,上演现实版的《北京青年》。
●走进深山
没电没信号
他们悠然自得
潘迪纲周锐夫妇所住的大山,离市区很远。
崎岖的山路曲径通幽,深邃的山谷两侧,青绿的松树和鲜艳的红叶杨点缀着满山的璀璨。
东亚记者驱车从蛟河市前往,有2个多小时的车程,到了山下,还要再爬30分钟左右的山。而这周围并没有村庄。
5时许,雾气还没有散去,山间清晨的芬芳让人闻起来神清气爽,满山的鸡早已开始打鸣了,鸡鸣和山间各种鸟叫声此起彼伏。夫妻俩已经起床了,他们在帐篷里支起锅,开始生火做早饭,炊烟飘散,时间不长,饭菜香气冒出来,两人端着饭碗,在帐篷前惬意地吃着。
他们养鸡的方式很特别,并不用特别照顾鸡群。
周锐说,鸡雏买回来后,就往山上一放,让它们自己觅食,山上的虫草都是它们的食物,只在每天16时,潘迪纲和周锐会喂它们吃一顿玉米面或玉米粒。
“我们都把手机挂在树上,才能偶尔接收到信号!”周锐说,山上没有手机信号也没有电,他们做饭都生火做。
吃过早饭,潘迪纲和周锐回到帐篷里,周锐一直有读书的习惯,拿着一本书,躺在潘迪纲的腿上,看起了书,潘迪纲静静地看着周锐,眼里充满了怜爱。
两个人今年都36岁。周锐说,“当我看到这座山,感受到山间的一切,我就决定,就算死,我也要埋葬在这里!”
“我从小就有个梦想,希望能当动物饲养员!”周锐说,夫妻两人都向往那种最淳朴的山间生活。在经过沟为了梦想 卖房辞职去“北漂”
周锐说,她家是通化的,潘迪纲家是蛟河的。2000年,她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潘迪纲毕业于长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刚毕业那会,也没遇到什么太大的挫折,无非就是为了赚钱少而犯愁!”毕业后,周锐和潘迪纲先是一同来到长春某企业内刊的编辑部做编辑,每个月工资是300元钱,转正后每个月的工资是800元钱。
后来,二人都换了工作,周锐去长春市电视台做了记者,潘迪纲在一家网络公司做网络工程师,俩个人的工资也实现了“三级跳”,每个月的收入加在一起已经有6000多元。2003年,二人便在长春买了一套88平方米的房子。
当所有人都认为他们会在长春“落地生根”时,他俩却卖掉房子辞了工作去“北漂”了。“去北京的原因也很简单,感觉工资赚得少,而且我们还年轻,心中怀揣着浪漫的梦想,我们俩和每一个‘北漂’一样,怀揣着梦想,渴望在北京有所成就!”2003年底,潘迪纲和周锐在领了结婚证后,便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途。通后,2011年8月份,夫妻俩买下了蛟河市漂河镇红光屯红光山红光沟的7公顷山地的70年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
2012年4月份,潘迪纲买来了3000只鸡雏,放到山上散养,夫妻俩也在山上搭起了帐篷,搬到山上居住。
“每天我都和这些鸡聊天!”周锐笑着说,她给一些身体不好经常需要照顾的鸡起了名字,而她一叫那些鸡的名字的时候,那些鸡都能够听懂,会向她跑来,“我给它们起的名字都是根据它们的特点起的,什么‘光腚’‘大宝’‘大腿’什么的,和它们聊天感觉特别有意思!”
“很多人都问我俩是否孤独,实际上,朋友们都特别羡慕我们的这种生活!”潘迪纲说,他们的帐篷有一个天窗,每天晚上,透过天窗看着天上的月亮,听着林间传来的猫头鹰和青蛙的叫声,看着山谷里的萤火虫,感觉生活十分惬意。
“ 说起‘北漂’,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段时间条件很艰苦。刚到北京的第一个月,我们就体会到了北京生活的艰难!”周锐说,刚到北京的时候只能住地下室。周锐找到了一份每月2000元钱的工作,潘迪纲的工资是每个月近4000元,“钱根本就不够用,因为没钱挨饿是常有的事。
“在北京的日子,每天都承担着巨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赶着人不得不向前走!”周锐说,在北京的时候,他们换了很多次住处,住过地下室,还住过冷冻品仓库改造的小平房。
当东亚记者问到让他们夫妻坚持下去的原因时,周锐说,“因为生活,当一个人挨饿的时候,不需要什么豪言壮语,我有一张嘴,我要吃饭,我就必须奋斗!”
“当时我们的日子过得真的很苦。”潘迪纲说,当时他们工作的地方离住的地方非常远,每天要提前三个小时出门去单位,要先坐公交车再坐地铁,晚上回来的时候也已经很晚了,“坐在拥挤的地铁里,看到所有的人都是那样的忙碌,一个人我都不认识,那种感觉让人很压抑!”
赚得多了 却质疑“北漂”生活
“那种‘漂’着的感觉是十分难受的!”周锐说,由于两个人的努力,生活水平也越来越好,还置办了各种家具,但是一直以来,对于北京紧张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夫妻二人一直都觉得很纠结。
“后来我就跟老公说,要不咱回东北?”周锐说。
“她说想回东北,我说那就回!”潘迪纲说,他们刚刚买好新家具的第二天,两个人就将所有家具送人了,然后买了火车票回到了长春。
“回了东北没呆两天,我想不能就这样回来,我还得回北京!”周锐说,而潘迪纲却不愿再回北京。潘迪纲说:“你要回北京我支持你,我可再也不去了!”
2005年,周锐只身来到北京,在一家4A广告公司做策划专员工作,想法独特的她很快得到了公司和客户的认可,工资和职位都节节攀升,最后升到了策划总监的职位,年薪18万元,并且经常到全国各地出差。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去了一趟青海,顺便在青海转了一圈,在那我感触很深,让我产生要离开城市的念头!”周锐说,在青海,当地果农让周锐感触颇深,“我能够享受到的物质,肯定要比那些农民多得多,但是我看到那些农民生活得很开心,他们的笑很纯真、淳朴,这和我形成了很鲜明的对比!”
回到北京,周锐就辞掉了让无数人羡慕的高薪工作,回到了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