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长念错字
来源:篆体字网 2023-12-27 06:00:41 作者:篆字君
北大校长林建华可能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名字会在短短两天内刷屏两次。
5月4日,因在校庆大会的致辞中读错了“鸿鹄”的发音(将“鹄”念成“hao”),北大校长林建华成为这个周末的焦点人物。
5月5日下午,一封北大校长道歉信(下图)在网上流传,后被媒体证实为林建华亲笔,外界哗然,又一次刷屏开始……
这个事件得到很高的关注,从我朋友圈很多北大校友的反应来看,大部分人并没有发生站队,而发声的一小部分北大校友明确提出对校长道歉信的不满。
这个事件我是这么看的:
一、挑别人刺总是容易的
不少国人习惯对别人提出高要求,将自己放在道德高地。因为,念错一个字被无限拔高,这个是有点过了。
当然,也有人说不是对北大校长不满,而是对北大最近的“堕落”不满。
挑刺文化在国人国民性中根深蒂固,我经常看到一些人特别喜欢纠正别人的发音,说什么有口音……
挑刺文化甚至变成政治斗争、职场斗争非常重要的手段……
我不是不追求完美。但是,总体而言,建议还是要用人所长。
二、道歉信诚意OK,但逻辑不足
林校长这份信有道歉的诚意,但是逻辑不足,担当不够(归咎于外因),这也是一部分国人的思维局限。
虽然他已经是高官了,但是修为方面我认为也是有待提高的。林校长被诟病最多的就是“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
这句话我也很不认同,质疑是科学精神最核心的内涵之一,这个被打脸不冤。
三、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人去做
北大很多老师、同学无疑是非常优秀的。
但是,很多人对自己有谜之自信,没有发挥协同优势,发这份道歉信前完全可以咨询专业的北大老师、校友下,我不太理解校长怎么不咨询专业的人士咨询一下究竟应该如何沟通,而不是相信自己是全才,自己什么都搞得定。
上次,某些北大老师不会沟通导致的风波尚未散去,这次校长道歉信从公关角度来看至少并不到位,广有真诚不能解决问题,技巧、角度和担当都是缺一不可的因素。
我们每个人都要补课,哪怕你已经是北大校长。
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