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钱旺夹
编辑 ? 文刀
迫不及待跟你们推荐这部高分新剧,豆瓣9.1,随便翻评论区,一片嗷嗷的全五星。
明人不说暗话,好看好看!
哪部这么厉害?FX六月新剧《姿态》(Pose)。
看这个剧的时候,我想起中国的变装皇后,碧浪达夫人。
碧浪达,即樊其辉,国内知名的服装设计师,自称「裁缝」,亦是清华大学的客座教授,他是同性恋,得过梅毒,在2010年选择自杀离世。
樊其辉爱变装,每周二的午夜都会出现在酒吧,变成假发高耸、浓妆艳抹的碧浪达夫人为观众表演。
碧浪达夫人被孟京辉用到了话剧《柔软》里,樊其辉的故事也被邱炯炯拍成了纪录片《姑奶奶》,配图为《姑奶奶》
台上的碧浪达夫人在享受着属于他的变装时刻,不知台下是否有人读得来他「老娘我最大」的姿态。
但我想,看过《姿态》的人一定早在台下为他打鸣喝彩了。
《姿 态》
Pose
2018
导演: 瑞恩·墨菲 / 尼尔森·克拉格 /
格温妮丝·豪特尔-佩顿 / 西拉斯霍华德 / 蒂娜·马布里 / 詹妮特·莫克
主演: 埃文·彼得斯 / 凯特·玛拉 / 多米尼克·杰克逊
比利·波特 / 茵蒂娅·摩尔 / 瑞恩·贾马尔·斯万
豆瓣:9.1/ 10
IMDb:8.1/ 10
烂番茄:96%新鲜度
(共8集,目前已更新第3集)
这部由瑞恩·墨菲(Ryan Murphy)主刀制作的新剧《姿态》,豆瓣评分竟飙升至9.1,相对北美评价要高得多。
墨菲是美剧迷的老朋友,从高中开始看《欢乐合唱团》的朋友不下少数。虽然,现在都熬成了追《美国恐怖故事》《宿敌:贝蒂和琼》的叔叔阿姨。
「墨菲出品,必属精品」这样的话固然不会挂在嘴边,但墨菲的金字招牌却是有目共睹的。
90年代末刚出道,便得到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的赏识,买下他的剧本《为何我不能成为奥黛丽·赫本?》。
他是电视剧届公认的天才,每一部作品都是一波浪潮,亦是艾美奖的常客。
艾美奖的宠儿瑞恩·墨菲
03年的《整容室》便提名艾美奖,09年《欢乐合唱团》再度入围并拿下最佳导演奖,此后每部剧作都有入围,《美恐》更是多次被提名,2014年的电视电影《平常的心》又拿下艾美奖最佳电视电影。
而这部新剧《姿态》,亦是墨菲擅长的80年代复古风,加上变装皇后的LGBT题材,剧迷们不约而同「刷」出清一水的好评安利,就不难理解了。
作为美国FX电视台的金牌制作人,Netflix一份价值3亿美元合作长达5年的合同,将这位「来自印第安纳的一位普通同志男孩」收归旗下。
而《姿态》作为他在FX的最后一部剧,墨菲将野心放置在对于LGBT群体最为动荡的80年代,从当初《欢乐合唱团》校园梦想更为彻底的投射在多元的同志文化中。
麦当娜1990年的MV「VOGUE」在那个年代超前定义了什么是时尚,而MV中麦当娜跳的舞——「Voguing Dance」就是来源于《姿态》中的在舞厅中较量的同志黑人和变装皇后们。
麦当娜1990年的MV「VOGUE」
80年代,艾滋病夺走了4000万人的生命,与此同时同性恋群体开始走上街头为自己争取权益。
他们开始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酒吧这样的公共场所,白人男同甚至排斥那些躲在舞厅比着怪模怪样姿态斗艳的变性人,剧中的变性人布兰卡就是被拒之门外的一员。
艾滋病猖獗的80年代
布兰卡是丰饶家族「House of Abundance」的一员,艾丽卡是一家之长,众人叫她「老娘 / Mother」。
老娘建立家族一来是因为人美心善,再加上老爹家底不薄和自己坑蒙拐骗无所不能,于是给那些被赶出家门的黑人小伙子一个家,一起套套假发垫垫胸,变装时也有人搭把手。
二来是为了获得至高无上的家族荣耀。
虽说在迪厅尬舞比美时能艳压群芳,但在那种迪斯科球闪得你不由得意乱情迷的舞厅「Ballroom」,一家人齐齐整整美艳动人地靓煞全场,无疑是黑人变性人或者同性恋最为重要的时刻。
「Ballroom」里的评委机制
因为只有在这里可以骄傲无畏的做自己,无论是老妈妈还是小骚鸡,没人以你的身份定义你。
主持人高喊出每晚的比拼主题,无论是皇室家族抓马风,还是走秀高定时尚范,只要你能骚气到掀翻屋顶,气场大到众人俯首称臣,那唯一评判标准就是你的「美」。
这正是《姿态》一剧最为撼动人心的梦幻岛,为所有游离失所无法安放的心编织的一个家。
而离开了这个包围着相互成全的迪厅,那里带给他们的快慰和呐喊,像响指过耳,剩下他们各自的追逐和悲伤。
有人过得的好一点想着骗钱去做变性手术,有人混得一般也想着能够建立自己的家族,有人习惯了艾滋病一次次带走自己的爱人。
坦白讲,《姿态》的故事线很弱,或者说并没有什么故事性可看。它的重点是80年代的纽约地下变装舞会和LGBT群体的生存环境,铺出简单的三条主线,主线的三个主角(80年代LGBT群体的代表性角色)轮则番登场。
第一集里开头,几位姐妹在博物馆里偷取模特服饰是戏剧化的改编,这一幕是不曾出现在80年代的纽约
前面提到,布兰卡是一位变性人,是艾丽卡丰饶家族「House of Abundance」的成员。
在第一集里,她迎来噩耗,染上了艾滋病,这里有一个细节,在得知染上艾滋病之后的布兰卡,听到之后便决定起身离开,但医生拦下她,给她推荐了有AZT(抗艾滋病药物)的几家医院。
80年代正值艾滋病猖獗期,数千万人丧命于此。一个例子,另一部美剧《天使在美国》的原型角色之一,艾尔·帕西诺饰演的Roy Cohn,一个十足的麦卡锡主义者,还是川普的人生导师,而他正是因艾滋,死于1986年。
川普(左)和Roy Cohn(右)
瑞恩·墨菲考据精准,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1987年3月正式批准普通民众可以使用AZT,所以才有了医生推荐布兰卡去使用AZT这一幕。
一边是艾滋病缠身,一边又不满于艾丽卡的淫威,布兰卡决定自立门户,而她收下的第一个「孩子」,便是达蒙。
达蒙是同性恋,极为迷恋跳舞,但这些在他的基督教家庭面前,是罪恶,是背叛,甚至是病。
被父母和原家庭驱逐的达蒙
被父母驱出家门之后,达蒙无处可去,只好流落街头,白天在公园里跳舞卖艺,夜里长椅上对付一宿。正是在这里,布兰卡遇到了达蒙,第一次带他去了地下舞会,并拉他入伙。
安吉尔
布兰卡的一位姐妹安吉尔,亦是艾丽卡丰饶家族「House of Abundance」的成员,她也是一位变性人,是变装舞会的常客,但也因生活所迫去从事性工作,后来遇到了斯坦(埃文·彼得斯 饰演)。
安吉尔和斯坦
那时正是川普时代初成的年代,川普大楼作为同迪厅对立的场所,成为了制作人墨菲黑川普的政治隐喻。
他借川普大厦中的角色讽刺现在这位美国总统操纵媒体、猥亵女性、金钱至上的黑料。斯坦在面对上级的问题:「除了钱,你到底想要什么?」他回答:「我想变成你。」
在这里,大厦和职员都被外表华丽的装潢所包裹,而剖开里面尽是「强占人妻」或是「保养小三」这种每个人都觉得正常的事情。
80年代的川普大厦
而迪厅藏在穷街陋巷,去的都是在「白人-黑人-同性恋-变性人」等级层次中最低的人,但里面都是浓妆艳抹却实实在在的真实灵魂。
想着闯进白人同性恋酒吧的布兰卡,想要给以后与她同样遭遇的孩子创造一种自己也不明确的未来,就算拿了无数「Voguing Dance」奖杯的老娘艾丽卡则一心想要做一个真正的女人……
那时候的他们没有办法选择。现如今,制作人墨菲可以选择,他让超过50名LGBTQ演员扮演剧中角色,创下美剧之最,更让来自川普大楼的白人男性同一名站街的变性男孩在一起。
这或许是注定的悲剧,也可能是在这两个世界中的纯真可能。
这样的故事放到半个多世纪前,你能想象是什么样子吗?
就连什么都能拍的大导演比利·怀尔德也只能摇头,理由很简单:1959年的美国大众还没有做好准备。
《热情似火》(Some Like It Hot,1959):「Well,nobody's perfect!」
虽然在他导演的作品《热情似火》中已初具雏形,一个男扮女装的乐手最终和一个富豪乘船离开。但带有变性人或者同性元素的角色,仍旧只是制造笑料的搞怪逗趣。
怀尔德自己都说:「有时候我希望能够晚一点拍这部片子。这个主题在那个年代来说还是过于大胆。过十年再拍,也许我们能够拍得更放得开。」
《窈窕淑男》(Tootsie,1982)
就算时间过去20多年,在达斯汀·霍夫曼男扮女装飙演技的《窈窕淑男》仍旧没有逃脱出卖点原则。
《姿态》中出现的这群人,作为亚文化LGBT中最不为人所知的存在,却在多重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开始以他们张扬的姿态反噬主流文化。
同样聚焦80年代纽约地下变装舞会的纪录片《巴黎在燃烧》(Paris Is Burning,1990),是那个时代划时代的作品,曾获得柏林电影节泰迪熊奖最佳纪录片
从1990年的《巴黎在燃烧》开始,九十年代出现了一批作品,真正看见变装皇后到底是怎样的生活,而不是一种气氛、噱头的营造。
《哭泣游戏》(1992)中爱上一个变性人要如何做出决断;
《沙漠妖姬》(1994)雨果·维文凭借变装女皇的角色走出澳大利亚;
《摇滚芭比》(2001)则关注了性别混乱的完整过程。
进入千禧年,同志影像更加多元,变性人的身影频繁的出现在酒吧或者游行中。
2009年跨时代开播的《保罗变装秀》(RuPaul's Drag Race)为变性群体创造了走向主流大众难能可贵的机会。
《保罗变装秀》(RuPaul's Drag Race)
除了摆脱只能在舞厅主题比拼之外,在类似《超感8人组》、《粉雄救兵》这样的剧中也都能看到在LGBT群体中彼此之间的陌生割裂,在维护各自权益时尝试更加多元的勾连。
《姿态》中布兰卡在建立了自己的家族之后,将精力更多的投入到舞厅之外的事务。
她为家族中渴望跳舞的达蒙争取入学的机会,尝试艾滋病的新型治疗,她不断在争取的,无论是社会的接受程度,还是法律权益的保障。在如今看来,都在实现。
今年「VICE中国」也关注了国内变装皇后的群体,制作了一支名为「自造皇后:男扮女装?不,他们是中国的变装皇后」纪实短片,浅尝辄止地呈现了两个男生从北京出发到上海参加变装比赛的过程。
从评价反馈来看,能看出在亚文化传播平台聚合的中国年轻群体对「变装」抱有更加开放的态度,在强调个性剥削「平头+马尾」的义务教育中,给我们的自我探索提供了一种可能。
《阿莉芙》(2017)
去年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男配的《阿莉芙》,大胆地将原住民习俗同变装文化结合,一向以性感痞帅示人的郑人硕在片中挑战了变装角色,在剔除变装皇后婊气冲天的表述后,平实地展现了他们作为普通人的爱欲情仇。
国内大家对《姿态》的评论,不是针对「变性人/变装者」变态恶心的定义,而是成为了迪厅一员,被他们无所畏惧的姿态注入一剂兴奋剂。
结尾想借用孟京辉《柔软》剧本里面的一句话:「每个人都很孤独。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如果你能遇到你的了解,在拥有属于自己的周二午夜两小时后,记得摆出「老娘我最美」的姿态。
正如《姿态》片头主持人高喊出的「Live,Work,Pose」(活出彩,浪起来,摆出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