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ja Celmins1928年10月25日生于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现工作生活于纽约。在Vija Celmins的艺术生涯中先后获得过古根海姆艺术基金和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等诸多艺术奖项,她以描绘照片般逼真的自然环境和现象闻名,如海洋,蜘蛛网,星域,和岩石等。
二战中拉脱维亚在1940年被苏联占领,Vija Celmins和她的父母姐姐逃到德国,二战结束后Vija Celmins全家在教会的帮助下来到美国纽约,随后又搬到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当时的Vija Celmins不会说英语,这使她专注于绘画,她的老师也鼓励她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1955年,她进入印第安纳波利斯约翰·赫伦艺术学校,也是那个时候她开始学习和研究乔治莫兰迪的静物绘画。1962年Vija Celmins进入UCLA攻读艺术硕士。她喜爱自由,远离父母使她全身心投入到艺术之中。六十年代起,她重新审视司空见惯的物体,比如电视,灯具,铅笔,橡皮,和单色照片画的复制品;她画一个共同主题:暴力和冲突,如战斗机,手枪和防暴图像等。
在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她放弃了油画,并集中开始石墨铅笔绘画,创建以自然为主的高度逼真图像,如海洋或月球表面,外壳的内部,和特写的岩石。评论家经常将她费力的做法与同时代查克·克洛斯和格哈德·里希特相比较。Vija Celmins从莫兰迪处获得启发,成为创作淡灰色静物的集大成者。这些作品虽具有明显的随机性,但却凸显其冷静理性的态度。这是因为如果任何照片都会做作为用于绘画的来源,那么选择显然是不重要的,但Vija Celmins并不完全认同这一看法,她只是在具有同类意义的事物中随机选择描绘对象。
70年代末至80时年代初,Vija Celmins又开始进行青铜和亚克力化石的雕塑创作。
批评者常会指出,自20世纪60年代末起Vija Celmins大部分的作品,无论是海洋表面或是星域,贝壳还是蜘蛛网,经常有一个共同的特证:没有地平线,更没有边界或地标深度把它们的来龙去脉呈现清晰。这种未知和刻意的隐藏信息也给Vija Celmins的作品增添了一丝神秘气息。而Vija Celmins本人则说,她只是运用图像来弥补过往的记忆。